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化学课程对学生的知识信息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快速有效地找寻科学规律,建构知识网络。因此,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发散思维,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化学;运用
高中化学知识主要由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原理和元素化合物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的学习内容虽然不同,但是学习过程却有相同之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模块,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一、思维导图基本概述
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是放射性思考。思维导图是于1970年由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提出。它根据放射思维的基本特征,将注意的焦点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从中央图形上向四周放射出主题的主干,分支则由图形或者关键词构成,各分支形成的节点在末端。任何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都可以成为中央图形上的思考中心,从中心发散出无数的分支,分支的连结就是资料的积累。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遇到困境:上课时能够听懂,对照例题能做题,但是在考试很难将综合性知识灵活应用,面对实际解决问题更是无从下手。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只是零星记忆知识点,并没有构成知识网络,因此不能辨析题目框架从而无法正确分析问题。而思维导图能够将零散的知识整合成网络化的知识体系。
二、思维导图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只有理解了高中化学知识与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那么才能明确教学的目标。然而现在与教学有关的课内外内容都非常多,教师如何能够在庞杂的信息当中整合选择合适的内容?如何根据选择的信息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这些都是教师在化学教学设计中应该考虑的因素。
根据上图设计的思维导图明确看到,教学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而在教学方法中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同时教师要始终坚持以课程标准为主线,通过分析试题的考查点和易错点,并相对应的布置科学合理的练习和相关能力拓展,从根本上解决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窘境,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快乐学习,培养热爱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能够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并且在授课后,根据课堂教学效果再进行及时修改完善。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有利于教师能够全面把握化学知识从而能够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连接融会贯通,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考虑各种不可控制的因素,突破传统思维的局限。
思维导图在最初发明的时候当作一种笔记方法。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笔记是不可或缺的。传统的笔记方式只是用文字、数字、线段根据逻辑顺序依次排列,在课堂上学生既要专心听课,手又要不停地记笔记,所以往往会顾此失彼。思维导图可以在记笔记的同时锻炼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的制作并不复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手工绘制,促进左右脑同时工作,整合信息。让学生准备好白纸和各色彩笔,首先确定主题,主图可用图画或者关键词表示。其次分析主题,以主题为中心向四周发散分支和下级主题。最后,列举下级主题的关键点,并用线段连接各个不同层次的主题,在连接中可以在线段上填写详细的要素。在手工绘制思维导图时,可以多用图案和颜色,根据左右脑分工的不同,颜色、图案或者是文字小交错连接能够积累信息资源,而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就是发散思维并具体记录的过程。
三、运用思维导图的建议
虽然思维导图适合高中化学分块学习、构成关联的特点,但是也不能滥用思维导图。学习使用思维导图是既简单又复杂,既快乐又困难。首先,我们要掌握好思维导图在化学中运用的时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主要的教学用图,什么时候选用思维导图对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在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的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中,教科书上图2-3便是一幅简单的思维导图。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是否使用思维导图。
相同的内容会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在课前预习阶段,不再是让学生通读课本,而是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探讨课程内容,互相取长补短,共同绘制思维导图。课堂上,将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分析,启发学生质疑,共同探寻出相关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理清脉络。课后,学生根据课堂的理解,细化知识,建构适合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
四、结语
高中化学知识庞杂,在信息内容多样化的环境下,学生能否整合信息资源显得至关重要。思维导图就是一种放射性思维具体化的方式,将思维导图不断应用于化学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何培源.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总复习阶段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6(05)
[2]是妤.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一轮复习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中旬),2015(02)
[3]王宏梅.“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思维完善[J].中学化学,2015(05)
[4]季群.运用思维导图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5(09)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化学;运用
高中化学知识主要由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原理和元素化合物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的学习内容虽然不同,但是学习过程却有相同之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模块,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一、思维导图基本概述
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是放射性思考。思维导图是于1970年由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提出。它根据放射思维的基本特征,将注意的焦点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从中央图形上向四周放射出主题的主干,分支则由图形或者关键词构成,各分支形成的节点在末端。任何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都可以成为中央图形上的思考中心,从中心发散出无数的分支,分支的连结就是资料的积累。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遇到困境:上课时能够听懂,对照例题能做题,但是在考试很难将综合性知识灵活应用,面对实际解决问题更是无从下手。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只是零星记忆知识点,并没有构成知识网络,因此不能辨析题目框架从而无法正确分析问题。而思维导图能够将零散的知识整合成网络化的知识体系。
二、思维导图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只有理解了高中化学知识与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那么才能明确教学的目标。然而现在与教学有关的课内外内容都非常多,教师如何能够在庞杂的信息当中整合选择合适的内容?如何根据选择的信息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这些都是教师在化学教学设计中应该考虑的因素。
根据上图设计的思维导图明确看到,教学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而在教学方法中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同时教师要始终坚持以课程标准为主线,通过分析试题的考查点和易错点,并相对应的布置科学合理的练习和相关能力拓展,从根本上解决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窘境,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快乐学习,培养热爱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能够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并且在授课后,根据课堂教学效果再进行及时修改完善。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有利于教师能够全面把握化学知识从而能够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连接融会贯通,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考虑各种不可控制的因素,突破传统思维的局限。
思维导图在最初发明的时候当作一种笔记方法。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笔记是不可或缺的。传统的笔记方式只是用文字、数字、线段根据逻辑顺序依次排列,在课堂上学生既要专心听课,手又要不停地记笔记,所以往往会顾此失彼。思维导图可以在记笔记的同时锻炼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的制作并不复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手工绘制,促进左右脑同时工作,整合信息。让学生准备好白纸和各色彩笔,首先确定主题,主图可用图画或者关键词表示。其次分析主题,以主题为中心向四周发散分支和下级主题。最后,列举下级主题的关键点,并用线段连接各个不同层次的主题,在连接中可以在线段上填写详细的要素。在手工绘制思维导图时,可以多用图案和颜色,根据左右脑分工的不同,颜色、图案或者是文字小交错连接能够积累信息资源,而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就是发散思维并具体记录的过程。
三、运用思维导图的建议
虽然思维导图适合高中化学分块学习、构成关联的特点,但是也不能滥用思维导图。学习使用思维导图是既简单又复杂,既快乐又困难。首先,我们要掌握好思维导图在化学中运用的时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主要的教学用图,什么时候选用思维导图对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在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的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中,教科书上图2-3便是一幅简单的思维导图。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是否使用思维导图。
相同的内容会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在课前预习阶段,不再是让学生通读课本,而是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探讨课程内容,互相取长补短,共同绘制思维导图。课堂上,将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分析,启发学生质疑,共同探寻出相关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理清脉络。课后,学生根据课堂的理解,细化知识,建构适合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
四、结语
高中化学知识庞杂,在信息内容多样化的环境下,学生能否整合信息资源显得至关重要。思维导图就是一种放射性思维具体化的方式,将思维导图不断应用于化学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何培源.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总复习阶段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6(05)
[2]是妤.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一轮复习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中旬),2015(02)
[3]王宏梅.“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思维完善[J].中学化学,2015(05)
[4]季群.运用思维导图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