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然而,低年级小学生的词汇量较为缺乏,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在课堂上往往表现为不敢表达或词不达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丰富的词汇,精彩的片断,特殊的表达技巧等知识的积累,有助于学生的表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引导学生勤于积累,灵活运用。如《狐假虎威》这篇课文的四字词语丰富,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积累:
首先,出示词语: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大摇大摆等,让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随后交流哪些词语是写狐狸的,哪些词语是写老虎的。接着让学生演一演,试着把这些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最后再让学生复述故事,这时有了词语的积累,学生信心会更加充足,语言表达会更加流畅也更具逻辑性。
通过巧妙地结合词语学习和表达练习,促进学生积累巩固字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教学中我们如能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在情境中反复品读,对语言文字进行理解和体会,便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语感,促进其语言积累,发展其语言能力。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差甚远,想把课文中传递的革命精神渗透给学生,就必须抓住重点词句,实施多层次的朗读感悟教学。
首先,抓住课文中的“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等词,使学生明白挑粮的艰难,从而体会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然后,让学生讨论:如果你是军中的一名战士,你想对朱德司令说些什么呢?有了前文的铺垫,学生纷纷有感而发,有的说:“朱司令,您夜以继日地工作,身体怎受得了呢?”有的说:“朱德司令,您太辛苦了,别去挑粮了!”还有的说:“难怪战士们会把司令员的扁担藏起来。”……从学生情真意切的话语中可以得知,学生深刻感悟到革命的艰辛,对革命先輩充满敬爱之情。最后,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朗读课文,升华情感。如此这般,读悟融合,有感而发,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自然得到提升。
学生的语言发展是缓慢而又充满潜力的,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要遵循学生的成长特点,循序渐进,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运用的技巧。
如课文《雾在哪里》,作者用了地点转移的写作方法,以童话的形式写出了雾的淘气。如果机械地把这种写作方法硬塞给学生,收到的效果一定大打折扣,所以我们必须灵活处理,循序渐进。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关注“雾飞到海上”,学习用“自然现象 动词 地点”的句式进行说话,学生有了例子可以模仿,便高高举起小手,有的说:“雨跳到了池塘里”,有的说:“雨洒到了花园里”……这时增加难度,把课文中的“雾飞到海上”“雾来到岸边”两组句子结合起来组织模仿训练,有了前面的练习作为参照,不少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说:“风钻进了山洞,风藏到竹林里。”有的说:“雪飘到屋顶上,雪来到花园。”……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越说越起劲,越说越兴奋,这样的语言训练扎实有效,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课本中某些句式,值得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模仿,如果联系日常生活设计相关的情景对话,更容易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如《我是什么》一课中,有“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这样的句型。我们可以锻炼学生用“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这样的句式进行表达。考虑到难度较大,我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范例引领:“老师在办公室里备课,在课室里给同学们上课,在会议室里研讨教学,在操场上和同学们一起开心地跳绳。”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日常,纷纷举手,各抒己见,有的说:“我在课室里认真地学习,在操场上快乐地踢足球,在图书馆里认真地看书,在公园里开心地放风筝。”有的说:“我在家里画画,在电影院里看电影,在商场里买鞋子,在河边钓鱼。”有的说:“我在医院里照顾奶奶,在家里打扫卫生,在院子里跳绳,在博物馆里参观。”……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由此可见,课堂中教师若能立足教材,积极挖掘语言训练点,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便可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发展,令语文教学更扎实有效。
责任编辑 罗 峰
实习编辑 蔡李钰
一、勤于积累
丰富的词汇,精彩的片断,特殊的表达技巧等知识的积累,有助于学生的表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引导学生勤于积累,灵活运用。如《狐假虎威》这篇课文的四字词语丰富,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积累:
首先,出示词语: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大摇大摆等,让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随后交流哪些词语是写狐狸的,哪些词语是写老虎的。接着让学生演一演,试着把这些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最后再让学生复述故事,这时有了词语的积累,学生信心会更加充足,语言表达会更加流畅也更具逻辑性。
通过巧妙地结合词语学习和表达练习,促进学生积累巩固字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二、品读重点
教学中我们如能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在情境中反复品读,对语言文字进行理解和体会,便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语感,促进其语言积累,发展其语言能力。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差甚远,想把课文中传递的革命精神渗透给学生,就必须抓住重点词句,实施多层次的朗读感悟教学。
首先,抓住课文中的“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等词,使学生明白挑粮的艰难,从而体会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然后,让学生讨论:如果你是军中的一名战士,你想对朱德司令说些什么呢?有了前文的铺垫,学生纷纷有感而发,有的说:“朱司令,您夜以继日地工作,身体怎受得了呢?”有的说:“朱德司令,您太辛苦了,别去挑粮了!”还有的说:“难怪战士们会把司令员的扁担藏起来。”……从学生情真意切的话语中可以得知,学生深刻感悟到革命的艰辛,对革命先輩充满敬爱之情。最后,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朗读课文,升华情感。如此这般,读悟融合,有感而发,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自然得到提升。
三、循序渐进
学生的语言发展是缓慢而又充满潜力的,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要遵循学生的成长特点,循序渐进,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运用的技巧。
如课文《雾在哪里》,作者用了地点转移的写作方法,以童话的形式写出了雾的淘气。如果机械地把这种写作方法硬塞给学生,收到的效果一定大打折扣,所以我们必须灵活处理,循序渐进。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关注“雾飞到海上”,学习用“自然现象 动词 地点”的句式进行说话,学生有了例子可以模仿,便高高举起小手,有的说:“雨跳到了池塘里”,有的说:“雨洒到了花园里”……这时增加难度,把课文中的“雾飞到海上”“雾来到岸边”两组句子结合起来组织模仿训练,有了前面的练习作为参照,不少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说:“风钻进了山洞,风藏到竹林里。”有的说:“雪飘到屋顶上,雪来到花园。”……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越说越起劲,越说越兴奋,这样的语言训练扎实有效,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四、创设情景
课本中某些句式,值得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模仿,如果联系日常生活设计相关的情景对话,更容易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如《我是什么》一课中,有“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这样的句型。我们可以锻炼学生用“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这样的句式进行表达。考虑到难度较大,我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范例引领:“老师在办公室里备课,在课室里给同学们上课,在会议室里研讨教学,在操场上和同学们一起开心地跳绳。”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日常,纷纷举手,各抒己见,有的说:“我在课室里认真地学习,在操场上快乐地踢足球,在图书馆里认真地看书,在公园里开心地放风筝。”有的说:“我在家里画画,在电影院里看电影,在商场里买鞋子,在河边钓鱼。”有的说:“我在医院里照顾奶奶,在家里打扫卫生,在院子里跳绳,在博物馆里参观。”……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由此可见,课堂中教师若能立足教材,积极挖掘语言训练点,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便可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发展,令语文教学更扎实有效。
责任编辑 罗 峰
实习编辑 蔡李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