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海外媒体在回归十周年的报道中,大都绕不开英国统治下的百年,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于海外受众而言,感受最深的莫过于1997年开始的那一场金融风暴,几乎所有的海外报道中,对香港的经济表现持肯定的态度。对于香港今后的发展,各媒体也都有一定的预测。作为“一国两制”的试验,各媒体也均有所关注。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的这份调查报告主要集中在对海外媒体报道的一些现象的总结上,摆出了一些事实,希望它们能为对研究国际新闻的同仁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2007年7月1日,香港迎来了回归后的第一个十年,这也意味着“一国两制”经历了十年实践。香港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对于世界的重要性,使得这次的“十周年庆典”意义非凡。媒体当然不能放过这样的历史契机,国内电视、网络、报刊使出浑身解数,对香港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将这次的报道与十年前“回归报道”相比,无论从技术、编辑策划还是从报道的手法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传媒业这十年来的进步。
对于这样的“重大题材”,海外媒体也不曾放过。美国《时代》周刊开出专版、世界各大媒体纷纷派出“空降记者”早早来到香港“采点”......
在国内外媒体热热闹闹之后,我们也需要对这次的回归十周年报道进行总结,《对外大传播》曾通过新华社亚太总分社中文编辑部主任向剑帼老师、香港研究专家张俊以老师的亲身感受来总结和提示香港的对外报道。
向剑帼在《香港是篇大文章》一文中,曾吐露自己从事外宣工作时的“惶恐”:“对海外没有真正的了解,何以以海外人士所接受的方式和语言介绍我们国家的方方面面?从理论上讲,人人都知道中西文化、价值观念有区别,但这个区别和落差在哪里?两个人思路完全不一样,何以交流?”
从不同文化背景出发是我们做好外宣工作的关键,但是文化是一个“虚”的概念,谁也无法确切地把握。如果,我们能将一些海外媒体的报道手法进行“适当”的量化,也许给我们的印象和启发会更直观。而这次海外媒体重点报道香港回归十周年,正好给我们一个审视海外受众和我们外宣工作难得的机会。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下辖的国际新闻传播研究所利用自身多语种和科研优势,在蔡帼芬教授和刘笑盈教授的支持下,从2007年6月28日至7月3日对世界各国报刊的香港回归十周年报道进行了跟踪调查。通过研究所不同语种工作人员认真的文本分析。对调查进行了量化,从中归纳出外国媒体独特的视角,这些对我们从事对外传播工作是十分有益的参考。
1.“易碎”的新闻
首先,根据确立的研究规则,这次的调查最后的文本——“新闻报道”共涉及14个国家58家媒体,140条新闻,涉及语言包括汉语、英语、德语、日语、韩语。(注:阿联酋、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新西兰、英国、美国、越南等国主要以英文报纸为主,还有当地的华文报纸;而德、日、韩三国则以其母语新闻为研究对象。)
从2007年6月19日开始,已经有媒体在陆续为即将到来的“回归十周年报道”进行“预热”,通过采样,我们发现了海外媒体“回归十周年报道”每日报道的趋势,如图一:
以日文媒体为例:从6月19日开始,已经有日本媒体开始关注香港,《每日新闻》以每日一篇专题报道的形式,连续10天报道香港回归十周年。到了6月28日,离十周年还有2天时报道开始增加,直到7月1日当天,香港再次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可是到了7月3日,报道的数量陡然直下。
这一报道量逐日的变化,反映了世界新闻业的共同现象:新闻是“易碎品”,追求时效。对于这种可预测的重大题材报道,大多存在相似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预热期”,到新闻事件的发生,相关报道会猛然增多,而一旦事件结束,媒体的关注会“飞流直下”。
2.英美称雄,韩日紧逼
这次“抽样”样本的媒体分布基本情况如下:
这张表基本反映了世界传媒的格局(当然,由于我们制定了删除同一内容报道的方法,该图存在一定误差),美国依然占据世界传播的主导地位,而由于香港对其本国具有接近性,日本和韩国的媒体在这次的回归十周年报道中也特别“卖力”。在经济和国力中,日本和韩国在东北亚较为强势,因此,这两国在东亚事务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这和媒体的关注、发达程度也是正相关的。
在研究中,报道数量居于前位的媒体分别是:美国《侨报》12篇、日本“时事通讯社”9篇、韩国《朝鲜日报》9篇、德国《世界报》7篇、德国《每日新闻》6篇、日本《朝日新闻》6篇、美国CNN5篇、美国《华盛顿邮报》4篇。(涉及的媒体请参看附录一,由于“美联社”等编发新闻过多,所以我们没有把“美联社”单独列为研究对象,只看其被其他媒体转引情况。同样地,由于《时代》等杂志是周刊,会影响报道趋势的判定,因此我们也将其排除在这次的研究之外。)作为海外的华人报刊,美国的《侨报》关注中国、报道中国顺理成章,而日本和韩国在东亚事务上的发言权也体现在单个媒体的报道上。
140条分析的新闻文本中,自采率为73%,转引率为27%。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们删除了重复出现的转引新闻,因此才会出现自采高于转引的现象。还原删除的,也就是样本原有的180条,转引的占43.9%,自采率占56.1%。由于采写经费等诸多因素,在日常普通题材的报道中,这种比例应该是倒置的,即转引的应该多于自采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海外媒体对香港的重视程度,他们不惜投入资金,力求能在香港报道上有所作为。
在转引的38条新闻中,转引的报道来源“美联社”15篇、“路透社”8篇、日本“共同社”3篇、“德国通讯社”2篇、《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彭博通讯社、韩联社、中新社、新加坡《海峡时报》、台北中央社、英国《经济学家》、“法新社”、 《远东经济评论》分别有1篇。
同样,由于我们在研究时,设定删去相同报道的原则,美联社、路透社的转引率下降了,但是即使忽略的相同报道大部分是美联社和路透社的,我们发现它们报道的转引率仍遥遥领先于其他媒体,这两大通讯社在国际报道中的地位可想而知,英美国家在世界新闻传播中的绝对优势至今也无法撼动。
3.爱事实的美日,爱评论的韩德
通过试验性的研究,我们将海外媒体的报道体裁分为评论、事实性报道和特写三类。从分析的数据中看,事实性报道占56%,评论占29%,特写占到了15%。事实性报道仍然占了大半江山,而特写由于需要找新鲜的角度,需要从某一个具体的事件、人物入手,耗时费力,采写的难度相对较大,因此所占的比重偏少,这也符合新闻生产的规律。
从图三所显示的各组不同数量中,不难看出美国媒体无论在事实性报道还是在评论上,都处在世界的领先地位,而韩国媒体更喜欢在东亚事务中发表评论。同样地,从图三看,日本、美国、英国媒体在采用体裁的偏好上十分接近,而韩国和德国的媒体则更愿意发表评论。这和各国家新闻业的不同传统有关,因此,在我们从事有针对性的外宣工作时,对于英语、日语世界的国际友人,我们更应该强调事实;而对韩国、德国的受众则可以多多对事件发表评论,这两国的人民更愿意思考新闻事件背后的重要意义。
4.谁对香港最有发言权?
在这140条新闻中,共引用消息源388人次,各消息源的身份和所居区域,如表一所示:
可以看出,在香港回归十周年的报道中,采访的消息源集中在各国的官员、香港本地人,而这当中,香港的官员和内地官员则成为主要的消息源,通过计数,内地官员中引用率最高的前三位是:国家主席胡锦涛46篇报道,邓小平6篇报道,吴邦国委员长6篇报道;港府官员中引用率最高的是特首曾荫权28篇报道,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引用率居第二,有6篇报道。这就说明,在报道中权威消息源是报道真实、可靠的保证。对媒体所在国人士的引用中,居港的本国人士也要多于本国的人士,主要考虑到新闻的接近性,而且居港本国人士在香港报道上更有说服力。
向剑帼在香港采访过金庸、李嘉诚等社会名流。实际上,海外的媒体也十分关注这些社会的精英,相对政府官员来说,社会精英的分布则较为分散,包括有李嘉诚、邓榕、金庸、郎朗等知名人士。在媒体消息源中,引用英文《南华早报》6篇、《财富》周刊5篇、新华社3篇,《金融时报》2篇,《人民日报》、中新社、《时代》周刊、《中国日报》、《南方周末》、《苹果日报》分别被1篇报道引用。这其中当然包含着语言因素,英语报刊更容易被引用,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很多的中文报刊《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有比较好公信力的报刊也已纳入了海外媒体的消息源中,对于我们国内的媒体而言,这不仅意味着我们被别人关注,更提醒我们,这些报刊也应该有一种“大外宣”的理念。在全球化的今天,对外的报道、对内报道的分工已经不再那么泾渭分明了。
5.香港印象
在研究的140篇报道中,我们按报道关注香港社会层面的不同视角对各报道进行了分类,如图四:
对于香港的报道已经成为新时期我们对外报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们对外报道香港回归取得的成就总是很全面,这当然必要。然而,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不想对某一问题面面俱到,只想了解自己关心的部分。国外媒体的视角无疑正是海外文化影响下,他们关注香港的主要方面。因此,图四的总结提醒我们今后报道香港问题时的要点。特别是即将来临的澳门回归庆典的报道。这样,我们就不会在从事对外报道工作时,不知道该怎么做,“两眼一抹黑”了。了解的海外媒体在香港问题上的视角,有助于我们改进我们的对外报道工作。
向剑帼老师说采访的香港“城中要人说,这十年来,香港新生的特区政府经历的考验是最艰难的,亚洲金融风暴,SARS ......”港人眼中的这十年是如此,那么在海外传媒的视野中他们关注香港这十年来的哪些重要事件呢?
后记
这份调查报告主要集中在对海外媒体报道的一些现象的总结上,摆出了一些事实。作者愿意将研究的基础数据与各研究者分享,虽然这些是研究的最基本材料,希望能为对研究国际新闻的同仁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07级博士生,项目助理、数据处理:06级硕士研究生张源源、任喜梅)
(稿件反馈请至[email protected],欢迎读者与主持人交流。)
责编:周 瑾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的这份调查报告主要集中在对海外媒体报道的一些现象的总结上,摆出了一些事实,希望它们能为对研究国际新闻的同仁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2007年7月1日,香港迎来了回归后的第一个十年,这也意味着“一国两制”经历了十年实践。香港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对于世界的重要性,使得这次的“十周年庆典”意义非凡。媒体当然不能放过这样的历史契机,国内电视、网络、报刊使出浑身解数,对香港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将这次的报道与十年前“回归报道”相比,无论从技术、编辑策划还是从报道的手法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传媒业这十年来的进步。
对于这样的“重大题材”,海外媒体也不曾放过。美国《时代》周刊开出专版、世界各大媒体纷纷派出“空降记者”早早来到香港“采点”......
在国内外媒体热热闹闹之后,我们也需要对这次的回归十周年报道进行总结,《对外大传播》曾通过新华社亚太总分社中文编辑部主任向剑帼老师、香港研究专家张俊以老师的亲身感受来总结和提示香港的对外报道。
向剑帼在《香港是篇大文章》一文中,曾吐露自己从事外宣工作时的“惶恐”:“对海外没有真正的了解,何以以海外人士所接受的方式和语言介绍我们国家的方方面面?从理论上讲,人人都知道中西文化、价值观念有区别,但这个区别和落差在哪里?两个人思路完全不一样,何以交流?”
从不同文化背景出发是我们做好外宣工作的关键,但是文化是一个“虚”的概念,谁也无法确切地把握。如果,我们能将一些海外媒体的报道手法进行“适当”的量化,也许给我们的印象和启发会更直观。而这次海外媒体重点报道香港回归十周年,正好给我们一个审视海外受众和我们外宣工作难得的机会。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下辖的国际新闻传播研究所利用自身多语种和科研优势,在蔡帼芬教授和刘笑盈教授的支持下,从2007年6月28日至7月3日对世界各国报刊的香港回归十周年报道进行了跟踪调查。通过研究所不同语种工作人员认真的文本分析。对调查进行了量化,从中归纳出外国媒体独特的视角,这些对我们从事对外传播工作是十分有益的参考。
1.“易碎”的新闻
首先,根据确立的研究规则,这次的调查最后的文本——“新闻报道”共涉及14个国家58家媒体,140条新闻,涉及语言包括汉语、英语、德语、日语、韩语。(注:阿联酋、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新西兰、英国、美国、越南等国主要以英文报纸为主,还有当地的华文报纸;而德、日、韩三国则以其母语新闻为研究对象。)
从2007年6月19日开始,已经有媒体在陆续为即将到来的“回归十周年报道”进行“预热”,通过采样,我们发现了海外媒体“回归十周年报道”每日报道的趋势,如图一:
以日文媒体为例:从6月19日开始,已经有日本媒体开始关注香港,《每日新闻》以每日一篇专题报道的形式,连续10天报道香港回归十周年。到了6月28日,离十周年还有2天时报道开始增加,直到7月1日当天,香港再次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可是到了7月3日,报道的数量陡然直下。
这一报道量逐日的变化,反映了世界新闻业的共同现象:新闻是“易碎品”,追求时效。对于这种可预测的重大题材报道,大多存在相似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预热期”,到新闻事件的发生,相关报道会猛然增多,而一旦事件结束,媒体的关注会“飞流直下”。
2.英美称雄,韩日紧逼
这次“抽样”样本的媒体分布基本情况如下:
这张表基本反映了世界传媒的格局(当然,由于我们制定了删除同一内容报道的方法,该图存在一定误差),美国依然占据世界传播的主导地位,而由于香港对其本国具有接近性,日本和韩国的媒体在这次的回归十周年报道中也特别“卖力”。在经济和国力中,日本和韩国在东北亚较为强势,因此,这两国在东亚事务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这和媒体的关注、发达程度也是正相关的。
在研究中,报道数量居于前位的媒体分别是:美国《侨报》12篇、日本“时事通讯社”9篇、韩国《朝鲜日报》9篇、德国《世界报》7篇、德国《每日新闻》6篇、日本《朝日新闻》6篇、美国CNN5篇、美国《华盛顿邮报》4篇。(涉及的媒体请参看附录一,由于“美联社”等编发新闻过多,所以我们没有把“美联社”单独列为研究对象,只看其被其他媒体转引情况。同样地,由于《时代》等杂志是周刊,会影响报道趋势的判定,因此我们也将其排除在这次的研究之外。)作为海外的华人报刊,美国的《侨报》关注中国、报道中国顺理成章,而日本和韩国在东亚事务上的发言权也体现在单个媒体的报道上。
140条分析的新闻文本中,自采率为73%,转引率为27%。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们删除了重复出现的转引新闻,因此才会出现自采高于转引的现象。还原删除的,也就是样本原有的180条,转引的占43.9%,自采率占56.1%。由于采写经费等诸多因素,在日常普通题材的报道中,这种比例应该是倒置的,即转引的应该多于自采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海外媒体对香港的重视程度,他们不惜投入资金,力求能在香港报道上有所作为。
在转引的38条新闻中,转引的报道来源“美联社”15篇、“路透社”8篇、日本“共同社”3篇、“德国通讯社”2篇、《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彭博通讯社、韩联社、中新社、新加坡《海峡时报》、台北中央社、英国《经济学家》、“法新社”、 《远东经济评论》分别有1篇。
同样,由于我们在研究时,设定删去相同报道的原则,美联社、路透社的转引率下降了,但是即使忽略的相同报道大部分是美联社和路透社的,我们发现它们报道的转引率仍遥遥领先于其他媒体,这两大通讯社在国际报道中的地位可想而知,英美国家在世界新闻传播中的绝对优势至今也无法撼动。
3.爱事实的美日,爱评论的韩德
通过试验性的研究,我们将海外媒体的报道体裁分为评论、事实性报道和特写三类。从分析的数据中看,事实性报道占56%,评论占29%,特写占到了15%。事实性报道仍然占了大半江山,而特写由于需要找新鲜的角度,需要从某一个具体的事件、人物入手,耗时费力,采写的难度相对较大,因此所占的比重偏少,这也符合新闻生产的规律。
从图三所显示的各组不同数量中,不难看出美国媒体无论在事实性报道还是在评论上,都处在世界的领先地位,而韩国媒体更喜欢在东亚事务中发表评论。同样地,从图三看,日本、美国、英国媒体在采用体裁的偏好上十分接近,而韩国和德国的媒体则更愿意发表评论。这和各国家新闻业的不同传统有关,因此,在我们从事有针对性的外宣工作时,对于英语、日语世界的国际友人,我们更应该强调事实;而对韩国、德国的受众则可以多多对事件发表评论,这两国的人民更愿意思考新闻事件背后的重要意义。
4.谁对香港最有发言权?
在这140条新闻中,共引用消息源388人次,各消息源的身份和所居区域,如表一所示:
可以看出,在香港回归十周年的报道中,采访的消息源集中在各国的官员、香港本地人,而这当中,香港的官员和内地官员则成为主要的消息源,通过计数,内地官员中引用率最高的前三位是:国家主席胡锦涛46篇报道,邓小平6篇报道,吴邦国委员长6篇报道;港府官员中引用率最高的是特首曾荫权28篇报道,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引用率居第二,有6篇报道。这就说明,在报道中权威消息源是报道真实、可靠的保证。对媒体所在国人士的引用中,居港的本国人士也要多于本国的人士,主要考虑到新闻的接近性,而且居港本国人士在香港报道上更有说服力。
向剑帼在香港采访过金庸、李嘉诚等社会名流。实际上,海外的媒体也十分关注这些社会的精英,相对政府官员来说,社会精英的分布则较为分散,包括有李嘉诚、邓榕、金庸、郎朗等知名人士。在媒体消息源中,引用英文《南华早报》6篇、《财富》周刊5篇、新华社3篇,《金融时报》2篇,《人民日报》、中新社、《时代》周刊、《中国日报》、《南方周末》、《苹果日报》分别被1篇报道引用。这其中当然包含着语言因素,英语报刊更容易被引用,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很多的中文报刊《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有比较好公信力的报刊也已纳入了海外媒体的消息源中,对于我们国内的媒体而言,这不仅意味着我们被别人关注,更提醒我们,这些报刊也应该有一种“大外宣”的理念。在全球化的今天,对外的报道、对内报道的分工已经不再那么泾渭分明了。
5.香港印象
在研究的140篇报道中,我们按报道关注香港社会层面的不同视角对各报道进行了分类,如图四:
对于香港的报道已经成为新时期我们对外报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们对外报道香港回归取得的成就总是很全面,这当然必要。然而,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不想对某一问题面面俱到,只想了解自己关心的部分。国外媒体的视角无疑正是海外文化影响下,他们关注香港的主要方面。因此,图四的总结提醒我们今后报道香港问题时的要点。特别是即将来临的澳门回归庆典的报道。这样,我们就不会在从事对外报道工作时,不知道该怎么做,“两眼一抹黑”了。了解的海外媒体在香港问题上的视角,有助于我们改进我们的对外报道工作。
向剑帼老师说采访的香港“城中要人说,这十年来,香港新生的特区政府经历的考验是最艰难的,亚洲金融风暴,SARS ......”港人眼中的这十年是如此,那么在海外传媒的视野中他们关注香港这十年来的哪些重要事件呢?
后记
这份调查报告主要集中在对海外媒体报道的一些现象的总结上,摆出了一些事实。作者愿意将研究的基础数据与各研究者分享,虽然这些是研究的最基本材料,希望能为对研究国际新闻的同仁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07级博士生,项目助理、数据处理:06级硕士研究生张源源、任喜梅)
(稿件反馈请至[email protected],欢迎读者与主持人交流。)
责编:周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