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人的护理措施,以期促使神经外科护理水准的不断提高。方法:通过选取2016年1月~8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82例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人,在对其临床特征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对其病例资料以及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措施之后,判定死亡患者1例,植物人患者7例,重度伤残患者19例、轻度伤残患者11例,恢复良好患者44例。结论:通过密切观察神经外科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采取精心的护理措施,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意识障碍病人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 神经外科意识障碍 临床表现 护理措施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往往具有病情危急、变化快、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尤其,意识障碍作为神经外科重症病人常见的症状之一,为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鉴于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人护理工作的复杂性,本文笔者结合本院神经外科的临床实践工作,就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人的观察及护理问题进行探讨,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16年1月~8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82例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人中,男性49例,女性33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37.5±1.5)岁。其中,硬膜下血肿15例、硬膜外血肿9例、脑内血肿5例、脑挫裂伤21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9例、原发性脑干损伤8例、侧脑室内肿瘤2例、大脑半球肿瘤2例、小脑半球及蚓部肿瘤4例、桥小脑角肿瘤7例。意识障碍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嗜睡、昏睡、浅昏迷、深昏迷、意识模糊、朦胧状态、谵妄状态、精神错乱状态等。
1.2 方法。在临床实践中,通过采用多参数监护仪实现对病人的心率、血压、心跳、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24小时动态检测,并严密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及时做好病人呼吸道的相关护理工作。
2 护理措施
2.1 监测影响病人病情的相关指标 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人由于受开颅手术或重型颅脑外伤等因素的影响,病人的心率、血压、心跳、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而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对综合评估病人病情的变化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应当及时监测影响病人病情的相关指标,并从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中预测病人的病情变化,从而提高治疗工作的目的性。比如:心率作为最敏感的指标之一,是机体在应激状态下最先发生变化的指标,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当病人心率异常增快时,则可能导致病人血压降低,血氧饱和度降低,呼吸紊乱,这时医护人员应当及时检查患者呼吸道是否发生阻塞,消化道有无出血等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使病人的病情在早期得到控制。
2.2 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 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人通过进行手术后,身体机能往往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从而导致生命体征发生一些变化,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应当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从而判断患者意识障碍的严重程度。比如:觀察患者表情、姿态、肢体动作、瞳孔等的变化情况,尤其是病人瞳孔,它作为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人生命体征变化的客观反映,对主治医师推测病人病情变化有科学的指导意义,因此,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若发现病人有异常变化时,应当尽快通知主治医师,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将风险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
2.3 做好对病人呼吸道的护理工作 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人一般会出现舌后坠、咽部肌肉松弛导致咽反射迟钝、呕吐物误吸呼吸道等现象,从而导致病人出现呼吸道梗阻,继而加重脑缺氧、脑水肿,甚至会诱发癫痫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1]因此,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切实做好对病人呼吸道的护理工作,不间断的监测病人的呼吸情况,及时清除病人呼吸道的分泌物,甚至在必要时可以实施气管切开术或利用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从而确保病人呼吸道的畅通性。
3 效果
通过对本组所选取的82例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人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措施后,死亡患者1例,植物人患者7例,重度伤残患者19例、轻度伤残患者11例,恢复良好患者44例,整体治疗效果良好。
4 讨论
意识障碍作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导致其形成的因素也很多,比如: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闹出血、各种类型的颅内肿瘤术以及严重颅内感染等均会导致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这不仅增加了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人护理工作的复杂性,而且也为其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出了更高的挑战。[2]因此,这就要求相关医护人员应当加强对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人的观察及护理问题的研究,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的进行经验总结和学习,进而探讨出一些具体的、可行的护理措施,不断加强对影响病人病情变化指标的监测力度,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做好病人呼吸道的护理工作,从而提高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切实降低意识障碍病人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的病痛,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艳丽.神经外科意识障碍患者的转运护理[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1):524-525.
[2]金玉红,曹静,玄静,齐红.神经外科意识障碍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08,(23):145-146.
【关键词】 神经外科意识障碍 临床表现 护理措施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往往具有病情危急、变化快、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尤其,意识障碍作为神经外科重症病人常见的症状之一,为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鉴于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人护理工作的复杂性,本文笔者结合本院神经外科的临床实践工作,就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人的观察及护理问题进行探讨,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16年1月~8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82例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人中,男性49例,女性33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37.5±1.5)岁。其中,硬膜下血肿15例、硬膜外血肿9例、脑内血肿5例、脑挫裂伤21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9例、原发性脑干损伤8例、侧脑室内肿瘤2例、大脑半球肿瘤2例、小脑半球及蚓部肿瘤4例、桥小脑角肿瘤7例。意识障碍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嗜睡、昏睡、浅昏迷、深昏迷、意识模糊、朦胧状态、谵妄状态、精神错乱状态等。
1.2 方法。在临床实践中,通过采用多参数监护仪实现对病人的心率、血压、心跳、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24小时动态检测,并严密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及时做好病人呼吸道的相关护理工作。
2 护理措施
2.1 监测影响病人病情的相关指标 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人由于受开颅手术或重型颅脑外伤等因素的影响,病人的心率、血压、心跳、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而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对综合评估病人病情的变化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应当及时监测影响病人病情的相关指标,并从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中预测病人的病情变化,从而提高治疗工作的目的性。比如:心率作为最敏感的指标之一,是机体在应激状态下最先发生变化的指标,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当病人心率异常增快时,则可能导致病人血压降低,血氧饱和度降低,呼吸紊乱,这时医护人员应当及时检查患者呼吸道是否发生阻塞,消化道有无出血等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使病人的病情在早期得到控制。
2.2 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 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人通过进行手术后,身体机能往往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从而导致生命体征发生一些变化,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应当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从而判断患者意识障碍的严重程度。比如:觀察患者表情、姿态、肢体动作、瞳孔等的变化情况,尤其是病人瞳孔,它作为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人生命体征变化的客观反映,对主治医师推测病人病情变化有科学的指导意义,因此,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若发现病人有异常变化时,应当尽快通知主治医师,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将风险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
2.3 做好对病人呼吸道的护理工作 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人一般会出现舌后坠、咽部肌肉松弛导致咽反射迟钝、呕吐物误吸呼吸道等现象,从而导致病人出现呼吸道梗阻,继而加重脑缺氧、脑水肿,甚至会诱发癫痫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1]因此,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切实做好对病人呼吸道的护理工作,不间断的监测病人的呼吸情况,及时清除病人呼吸道的分泌物,甚至在必要时可以实施气管切开术或利用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从而确保病人呼吸道的畅通性。
3 效果
通过对本组所选取的82例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人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措施后,死亡患者1例,植物人患者7例,重度伤残患者19例、轻度伤残患者11例,恢复良好患者44例,整体治疗效果良好。
4 讨论
意识障碍作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导致其形成的因素也很多,比如: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闹出血、各种类型的颅内肿瘤术以及严重颅内感染等均会导致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这不仅增加了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人护理工作的复杂性,而且也为其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出了更高的挑战。[2]因此,这就要求相关医护人员应当加强对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人的观察及护理问题的研究,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的进行经验总结和学习,进而探讨出一些具体的、可行的护理措施,不断加强对影响病人病情变化指标的监测力度,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做好病人呼吸道的护理工作,从而提高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切实降低意识障碍病人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的病痛,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艳丽.神经外科意识障碍患者的转运护理[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1):524-525.
[2]金玉红,曹静,玄静,齐红.神经外科意识障碍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08,(23):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