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是家庭中的“沉静杀手”吗?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c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物是人类活动最主要的场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房屋及其装修材料的危害因素日益重视,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对建筑物的放射性危害尤为关注。但由于人们对这方面的科学知识不甚了解,而一些传媒有时宣传不慎,有意无意地夸大了放射性的危害,不时引起人们的疑虑,甚至产生恐惧,建筑物的放射性已成为一个社会敏感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
  
  早在80年代初,一家科普杂志登载了一篇文章,称混凝土建筑物的放射性对人体危害很大,特别是工业废渣建材,放射性高,危害更严重,是“隐蔽的杀手”。文章一经公开发表,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了很大震动,不少人向有关部门反映,追问是否确有其事。为此,笔者还承担了一项紧急的科研任务——调查苏州市居民住宅的放射性。后经过各方面的努力,特别是科学道理和真实数据的展示,事情才逐渐平息下去。事隔16年,最近又有传媒在介绍花岗岩做装饰材料时说它的放射性是“沉静的杀手”,一时间搅得人心慌慌,谈“石”色变,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其实,用石材做建材古已有之。从富丽堂皇的宫殿到一般民宅,比比皆是。只是近几年来,由于花岗石、大理石美丽华贵,色泽自然,作为装饰材料,给建筑物凭添了几分端庄和大方,重新受到青睐,不仅公共建筑常被采用,而且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都市建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花岗石到底有没有放射性?其危害到底有多大?为了讲清这个问题,我们还必须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说起。
  
  追根寻源话放射
  
  在人类生活的地球上,到处都存在着天然放射性物质。从根本上讲,放射性物质形成于地球诞生之初,当时的强度比现在要高3倍之多。地球上的生命,包括人类就是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孕育、演化、繁衍、生息的。如果没有放射性,地球万物将是什么样子是很难想象的。当然,现在环境中的放射性极其微量,它主要分别来自由铀-238和钍-232为母体所形成的铀系和钍系两个放射系如铀、钍、镭、氡、钋和放射性铋、铅等,以及不成放射系的放射性核素如钾-40等,它们广泛分布于地壳的岩石、矿物和土壤之中。因而。以此为原料生产的建材也必然含有这些放射性物质就不足为怪了。
  就传统建材而言,其放射性物质的含量因建材种类及产地不同而有很大差异,这与地球化学特性有关。通常,花岗岩、页岩、浮石等岩石类建材的放射性含量相对较高,砂子、水泥、混凝土、红砖次之,石灰、大理石较低,天然石膏、木材最低。随着工业和“三废”治理的不断发展,许多工业废渣被用作建材,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由于工业废渣往往对放射性物质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因而使工业废渣建材如粉煤灰砖、磷石膏板等的放射性有所增高。对此,国家非常重视,早在80年代中期新颁布了一般建材和工业废渣建材放射性的限制标准,凡上市的建材必须符合这两个标准。根据笔者所在单位及国内其他权威机构所进行的调查表明,用传统建材(包括花岗岩)建造的房屋,其放射性辐射均在允许范围之内;即便是用工业废渣建材建造的房屋,只要严格按国家标准控制,也绝无问题。相反,现在建筑物的危害因素多数来自装修不慎引起的化学污染。
  当然,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不管怎么说,建材中含有的放射性虽然符合国家标准,但多少总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危害因素是铀系的衰变子体放射性气体氡-222及由它进一步衰变形成的放射性子体引起肺癌的可能性。据美国科学研究委员会(NRC)估计,美国每年死于肺癌者约有15.7万人,其中约有12%可能是由于室内放射性氡引起的,这中间多数是吸烟者,不吸烟者仅为2000余人,这是因为吸烟加氡辐射会增强致癌效应,使患癌几率增加。当然,这只是一种估计,因为多数氡致癌的研究工作是在矿工中进行的,而矿工受氡的辐射剂量要比家庭居民高得多。目前,住宅低剂量氡的辐射危害还正在研究之中。不过,降低氡的危害的有效办法十分简便:只要加强通风就行。通常,打开门窗1小时,室内氡就可以降到室外水平。因此,对氡的危害也不必过虑。
  
  “谈核色变”何时休
  
  现在,我们再来探究一下谈“石”色变的原因。为什么人们一听到花岗岩有放射性就紧张呢?这是因为人们对放射性十分害怕,而这种害怕由来已久。自1945年8月美国把两枚原子弹投在日本广岛、长崎之后,出于对核威慑力宣传的需要,美国及其他一些西方国家的统治者们操纵舆论工具,大肆渲染核恐怖,把放射性的危害夸大到神乎其神的地步,使人们“谈核色变”,其流毒之广之深,至今仍远远没有肃清。时至今日,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政治家出于某种需要,仍把反核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在西方报刊上还经常会看到一些与事实相差甚远的有关放射性危害的报道。一件在其他领域中根本不值一提的事,只要与“核”和“放射性”沾边,就被谒力鼓噪,弄得满城风雨。这就是为什么在西方“对核”和“放射性”的争论一直连绵不断,时起时伏的根本原因。我国的宣传媒体和广大群众应该从中悟出道理,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放射性。
  并非凡有放射性都会产生危害,这已被无数研究结果和事实所证实。更为有趣的是最新的研究表明,低剂量条件下的辐射,不仅不会对人造成伤害,还会提高和激发人的免疫功能,这就是低剂量辐射的有益效应,即所谓“刺激效应”。只有当放射性超过允许剂量时,才会引起辐射损伤。这里关键是一个“量”的问题,这又是一个由“量变”引起“质变”的有力例证。因此,今后我们凡涉及到放射性的问题,再也不能“谈核色变”了。首先,要问一问到底有多大剂量,然后再了解会不会造成危害。这样,你就能做到胸有成竹,正确应对,不为舆论所左右。
  “谈核色变”可以休矣!
  
  (编辑 祝健)
其他文献
编辑老师:您好!  我儿子今年12岁。他的授课老师都说他很聪明,可他就是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调皮贪玩,上课坐不住,听不进,从不举手发言,不懂也不问老师,作业常常不交,学习成绩很差,考试经常不及格。我们花了许多时间“陪读”,他还是学习被动,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错误百出。他爸爸性子急,经常打他,打得厉害了。他就干脆不去上学了。老师感到棘手,我们也十分焦虑。请问对这样的孩子应该怎么办?  南昌林瑛  林瑛
期刊
鸡肠1具,而粉250克。先将鸡肠剪开,把肠内壁翻出,用精盐或醋反复搓擦,清洗干净,切成寸段,放锅中或烘箱中烘干,粉碎成细粉,与面粉混合拌匀……
期刊
介入放射学是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依赖于临床诊疗学和影像诊断学的理论基础,集影像诊断与微创性治疗为一体,已成为一门崭新的介于内科学和外科学之间的临床学科。  介入放射学的临床范围可分为:①肿瘤的介入诊疗学;②非肿瘤病变的介入诊疗学;③心脏及大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学;④神经系统疾病的介入诊疗学。  肿瘤的介入放射学又分为血管性肿瘤介入治疗技术和非血管性肿瘤介入治疗技术两大部分。其中,血管性肿瘤介入治疗包括
期刊
《淮南子》曰:“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性之末也。”研究发现,不利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天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绪。    心神清明    静,不是不用、不动,而是不妄动,用之不过,专而不乱。思想专一,排除杂念,不见异思迁、想入非非。  养心,儒曰正心,佛曰明心,道曰炼心。天玄子曰:“养心之大法有六:曰心广、心正、心平、心安、心静、心定。”心广,容万物;心正,诚意念;心平
期刊
问:我是一个18岁的男孩,从14岁起,我发现自己的一个乳头隆了起来,形状像个小圆锥,当时以为自己开始发育,就没有在意,接着另一个也隆起了。几年来它们未再继续长大,但也未见变小。为此,我感到很苦恼,我想知道男孩的乳房为何会增大?  洛阳张平  答:由于男子体内也有少量雌激素,而乳房和乳腺组织对雌激素十分敏感。当体内性激素水平发生紊乱时就会出现这种现象,如在青春期的男孩和50岁以上的男子身上,有时可见
期刊
编辑老师:您好!  我是一个进城自谋职业的女孩子,我在打工之余参加了成人自学考试,获得了大专文凭,现在一家公司工作。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却也很无奈,我在工作上基本顺心如意,但在个人情感方面却有了问题。
期刊
血液,被人们称为“生命之河”。手术的病人、意外事故大量失血的伤员、血液病病人等,往往都需要通过输血来挽救生命。实践证明,医疗水平越高,对血的需求量越大。从某种意义上说,血液就意味着我们的生命。  1997年12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下简称《献血法》),并决定此法于今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在我国献血史上,经历了个人卖血、义务献血(一种有偿献
期刊
如今人胖了又盼瘦,有“有钱难买老来瘦”之说,报纸为了推荐减肥药而发出的恐吓性的宣传大谈肥胖的害处,使胖子心悸,瘦子窃喜。  于是我这个开始发胖的人会在胖和瘦之间不断地调适。磅秤便成了离不开的法绳。  到了美国才知道,我尚不必为此惊慌。因为按目击的对象来自衡,像我这样身高1.78米,体重85千克的汉子,按量级标准,实在是属于轻量级。  在洛杉矶,在拉斯维加斯,在圣迭戈……不无夸张地说,无论你在美国的
期刊
前些日子,我收到一封大学生的来信,他在信中向我倾述了他的心事,信是这样写的: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总是铁青着脸,经常对两个哥哥施以“暴行”,对母亲也是十分冷淡。因为我比较听话,他没有打过我,但从来没给过我好脸色看。  从小我不知道什么是父爱,母亲倒是百般疼爱我们,所以我对母亲很有感情,有事总是与她商量。  我还有一个大姐,她最疼我,小时候我特别依赖她,喜欢和她睡在一起。  现在我已是大学生。一个世
期刊
某日,妇科门诊来了一位神色不安的30多岁的妇女,她跟护士小姐轻声说,她想找一位年岁大一些的女医生看病。好不容易挨到她就诊,可她面色绯红,竟然说不出话来。原来,她结婚已多年,膝下儿子甚是活泼可爱,夫妻感情很好,惟一令她苦恼的是,近来,每当性交时下腹就会疼痛难忍,有时甚至要持续数日。她不仅担心自己的疾病,更对可能发生的夫妻感情危机深感不安。考虑再三,她决定请教有经验的医生,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有无治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