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六一前夕,我们上小学时的两位老师和31名同班同学欢聚一堂,大家说起50年前在课堂上读书学习、手牵手上下学、玩耍游戏的往事,聊到当年就着咸菜吃窝头、捡煤核拾破烂的日子。班主任许老师、孟老师回忆起当年那些往事依然记忆犹新,对很多同学印象深刻。
我們1964年至1970年上小学,大家有的住在同一个街道,有的住在一个村里。三年级上到一半赶上“文革”停了课,五年级时恢复课程。那年代,同学们穿的是粗布衣褂,多数人背的是母亲手工缝制的布书包,作业本大多是用旧本未用纸张装订起来的,铅笔短了接上笔帽继续用。上美术课没有水粉、彩色水笔之类,一般是用蜡笔。上五六年级时,班里组织过京剧、快板、三句半等曲艺演唱活动。
那时候上下学没有家长接送,同学们一块儿走,一路上说说笑笑,像兄弟姐妹。放学后上谁家写作业,谁家就把小炕桌、炕沿儿腾出来。写完作业,一起做游戏。男孩子一般玩弹球、撞拐、推铁环、抽“汉奸”,胆子大的爬树、掏鸟窝;女孩子通常玩跳绳、拽包儿、丢手绢、抓拐、捉迷藏,很多玩意儿都是自己动手做。
我们这些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家里普遍是兄弟姐妹好几个。父母生儿育女辛苦,养家过日子更不易,这让很多同学打小就懂得关爱父母、呵护家庭。不光好些男孩子背着篓子捡过煤,放过羊,打过草,养过兔子,有的女孩子也干过这些活茬。很多同学说,那时候常吃窝头、菜团子、棒子面粥和咸菜,有的父母为让孩子多吃几口,还用10斤面票换12斤粮票呢。到了麦收和白薯收获的季节,差不多都去生产队地里拾过麦穗、捡过白薯……
我们这次师生聚会,大家不仅回望了50年前那些苦辣酸甜的往事,畅谈浓浓的师生情、同窗情与童年童趣,还共同祝愿明天——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我們1964年至1970年上小学,大家有的住在同一个街道,有的住在一个村里。三年级上到一半赶上“文革”停了课,五年级时恢复课程。那年代,同学们穿的是粗布衣褂,多数人背的是母亲手工缝制的布书包,作业本大多是用旧本未用纸张装订起来的,铅笔短了接上笔帽继续用。上美术课没有水粉、彩色水笔之类,一般是用蜡笔。上五六年级时,班里组织过京剧、快板、三句半等曲艺演唱活动。
那时候上下学没有家长接送,同学们一块儿走,一路上说说笑笑,像兄弟姐妹。放学后上谁家写作业,谁家就把小炕桌、炕沿儿腾出来。写完作业,一起做游戏。男孩子一般玩弹球、撞拐、推铁环、抽“汉奸”,胆子大的爬树、掏鸟窝;女孩子通常玩跳绳、拽包儿、丢手绢、抓拐、捉迷藏,很多玩意儿都是自己动手做。
我们这些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家里普遍是兄弟姐妹好几个。父母生儿育女辛苦,养家过日子更不易,这让很多同学打小就懂得关爱父母、呵护家庭。不光好些男孩子背着篓子捡过煤,放过羊,打过草,养过兔子,有的女孩子也干过这些活茬。很多同学说,那时候常吃窝头、菜团子、棒子面粥和咸菜,有的父母为让孩子多吃几口,还用10斤面票换12斤粮票呢。到了麦收和白薯收获的季节,差不多都去生产队地里拾过麦穗、捡过白薯……
我们这次师生聚会,大家不仅回望了50年前那些苦辣酸甜的往事,畅谈浓浓的师生情、同窗情与童年童趣,还共同祝愿明天——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