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溯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史,中国画的诞生至今已历经一千多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受当时社会生产力及人类认知水平的制约,因此每一时期的艺术发展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人物画最早出现,同时也兼及一些植物与鸟兽,山水画的出现相对较晚,早期也仅仅是作为人物画中的一些点缀与装饰,之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才逐渐独立成科。这也说明艺术家的视角已由人本体转向周围的生活环境。自五代、隋唐至今,不同时代的山水画家的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几十种对山水刻画的方法。本文结合我对太行山的写生与创作的深切体会来谈一些自己的感悟。
太行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绵延400余公里。它既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也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几千年来太行山的豪迈与雄大一直影响着中华大地上文人的艺术思想。三国时曹操曾有诗云:“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表现出太行山的凶险挺拔;北宋苏轼诗云:“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更表明了太行山在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地位。
古人画山水多是描绘南方山水风貌,以南北朝至近代的一千多年里,以太行山为范本去描绘的几乎没有,能留世至今的更是少之又少。五代时期荆浩的《匡庐图》也只是传为真迹,绘画基础是在太行山长期隐居时积淀的,作品气势雄浑,表现细腻,被誉为是中国山水画作品的一座高峰。荆浩的学生关仝也曾创作了多幅关于太行山的作品,代表作《关山行旅图》充分表现出太行山荒寒幽僻的特点,具有浓郁的北方绘画特色。宋代,郭熙和范宽喜欢以太行山为表现对象。郭熙在经过长期的观察和体悟后,创作出《早春图》,作品构图完美,意境深远。画家必须耐得住寂寞与清淡,才可潜心于作品的创作。白云乡先生在《五十岁感怀》一詩中写道:“少年挚笔走太行,卅年他乡成故乡。铁鞋踏破山河水,石研磨碎月共霜。截取春山一坡绿,染做秋阳纸半张。苦茶三杯夜过午,秃笔残磨伴炎凉。”正是多年在太行写生坚持画太行的内心写照。要想让作品突破出一种新的境界,必须要全身心的付出与投入,只有这样观众才能从画面中感受到你的思想,与画家产生共鸣感。
进入太行山写生,四季皆宜:春日融融,生机勃勃,花香满山;夏叶成荫,曲径通幽,清凉宜人;秋叶红遍,硕果枝头,层林尽染;冬雪茫茫,银装素裹,冰清玉洁。但我最喜欢雨后的太行山,更能凸显出震撼人心的精神内涵。此时山岩若有若无,树木茂密。雨中细读眼前的太行,忽然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震颤,霎时泪水盈眶,被太行山所感动。在山水创作过程中我亦曾茫然与困惑,多少个不眠之夜苦苦思索。也曾激情挥笔于漫漫长夜,不知不觉已是东方肚白。近两年来,我在写生之余,一直在尝试表现太行山的雨景,特别是大雨后的景象是非常令人感慨的。《雨后系列》组画是我前几年参加全国美展的作品,体现了这一时期新的艺术追求。“一水护田”的村野小景,扩展为壮阔的太行大境,雨后的润泽使山脚下的农田房舍清新雅逸,如梦如幻,排排山体深厚沉郁,压缩出条条白线,是水也似路,把青青的一片峦影送入观者眼前。在具象造型中融入了一些抽象因素,既保持了对象的浑厚坚实感,又强调了块面的构成。赋予了自然山川人性化的特征,这也是中国艺术“天人合一”的本体特征。以雨后太行为创作主题,这还仅仅是一种探索。因为创作是技法、内涵与感情的结合过程,技法可以慢慢去训练,内涵与感情则是画家本身修养与心境的体现。所以一定要让自己的心态平和、心境澄明,烦躁与浮华永远创作不出好的作品。一个画家修养高了境界自然会高,所以要多读好书,多从文学、美学、史学中寻找营养,多从自然写生中寻找灵感。把对太行山的特殊感情根植在心中,在平凡的自然中感悟人生的真谛。
作为艺术创作者,我庆幸能结缘于这片热土。也许我的作品一生都未必能够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但我一定会坚持探索下去,用笔墨把心中的太行展示给观众,把太行精神传承下去。
魏亚楠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作品先后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悲鸿精神”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高洁品性·兰蕙人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墨韵岭南”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梦·黄山魂”全国山水画(中国画)作品展,“万年浦江”全国山水画作品展,“翰墨齐鲁”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水墨彭城”全国写意中国画作品展,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中国画作品展,第二届“邮驿路·运河情”全国美术作品展等美术展览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