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高校教学带来了时代的特色,与此同时,通识教育在新时代高校人才的培养中也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山东大学2008年启动的基于网络的国际交互通识教育系列课程应时而生,深受学生的欢迎,为该类型课程的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一种跨境合作办学的新模式。本文从谊系列课程的体系框架、课程单元设计、教育创新意义,以及进一步完善的设想等方面,探讨了谈系列课程模式的教育价值和推广意义。
关键词:网络;国际交互;通识教育;跨境课堂;时代特色;创新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教学借助于智能化工具,实现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教育信息化、多媒体化、虚拟化、网络化的趋势日益凸显。因现代信息技术方便快捷,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时空的局限,逐渐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教材多元,以及教学环境的虚拟。应用在英语教学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的学习环境中体验语言的真实应用,并为将来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应用提供难能可贵的经验。基于网络的国际交互课程是这样的教学背景之下诞生的宠儿,充分体现出现代教学的时代特色。
与此同时,通识教育日益成为是国内外高教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具有非常重大而现实的意义,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成为研究和讨论的焦点。山东大学作为一所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素以文史见长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一向具有重视通识教育的传统。自1995年率先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1999年成为全国首批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特别是2000年山东大学合校以来,学校以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为己任,致力于“培养民族和社会的中坚,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国际视野、过硬的社会竞争力和创造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融合“知识学习”和“人格培育”两个体系,大力推进“三跨四经历”(即让学生跨学科、跨校园、跨国界交流,拥有本校学习、第二校园学习、海外学习、社会实践四种经历)等教育创新,努力探索“综合”、“开放”、“研究”三种环境下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与国外高校进行交流合作,共同探讨跨境教育模式。
一、山东大学基于网络的国际交互通识教育系列课程设置
为了给学生创建一个不出国门即可了解异域文化的特殊通道,方便学生与国外大学生交流思想、分享友谊,促进学生在国际化环境中丰富文化知识、提高交流技能、拓展国际视野、增强文化自觉、培育世界精神,2008年秋季,山东大学与美国的东卡罗来纳大学(East Carolinauniversity)、捷克的西波希米亚大学(University ofWestBohemian)、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大学(IstanbulUniversity)、俄罗斯的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摩洛哥的语言与交流研究学院(Institute for Language andCommunication Studies)、秘鲁的工商管理研究生院(TheGraduate School ofBusiness Administration)、印度的查谟大学(UnivorsnyofJammu)、英国的兰开夏郡中部大学(University ofCentral Lancashire)等多所国外高校联手,共同推出了一门国际交互视频课程——“了解世界”(Global Understanding)。该课程的特点是通过视频会议、网络平台等技术,为学生建构一个虚拟教室,实现了不出国门而能够与其他国家的学生同教室上课,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充分接触原汁原味的异国文化,同时使他们有机会欣然担任中国的文化大使,释疑解惑,向伙伴国家的学生讲解中国文化,传播中华精神。至今,该课程已成功开设三个周期。在此基础上,山东大学又于2010年春季学期推出了一门新的国际交互通识教育课程——“全球气候变化”(Global Climate Change)。该课程由山东大学与美国东卡罗莱纳大学、印度查谟大学、巴西雅瓜里乌那大学(Faculdade de Jaguariuna)四国高校合作,关注当前国际热点气候问题,借助网络Centra平台交流等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由美国国务院聘请著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开办专家讲座,举行四国专家圆桌式讨论,组织学生网上视频会议,讨论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原理、人类所面临的政策选择及相关政治社会因素等,鼓励学生立足国情寻求改善全球气候的可行性方案。
我们在这种国际交互课程的建设过程当中,发现这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利用现代先进信息技术开展通识教育的课程实践模式,充分展示了学校的开放性教学环境,低投入高产出地推进学生体验多种学习经历,既有山东大学特色,更具有全国范围内的创新意义。课,双方主讲教师就本国文化进行总体介绍的讲座,之后与学生进行问答。连线课中的讨论课,16名学生分成A、B两组,一组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就事先设定的主题进行口头讨论,另外一组的同学应用MIRC系统以文字聊天的形式进行讨论,每次课中间时段两组同学互换。讨论的话题主要涉及:校园生活、文化传统、家庭、习俗、生命价值、社会成见、偏见、面对压力、全球热点时事、全球化趋势等等。每阶段连线结束后,学生就所讨论内容,与学习伙伴共同完成一篇比较两国文化的论文。
2010年春季开设的“全球气候变化”课程以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并立足国情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为目标。课程参与四国高校同时上课,上课时间为15周,每周一、三、五晚上上课。课程基本结构如下图:
二、基于网络的国际交互通识教育系列课程单元设计
该系列课程基于国际合作,跨境开发虚拟网络教室,实现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下的跨境教育,并借助网络的特殊教育环境促成别具一格的课程设计。
2008年秋季开设的“了解世界”课程,以介绍中国文化和了解合作方国家文化为课程目标,借助各种现代信息交流技术使山东大学的学生“即时”地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就文化的相关话题进行交流。每学期上课16周,与三个不同国家的三所高校连线,与每所伙伴高校连线时间大约四周,每周二、周四晚上课。小班授课,每班16名学生。其基本课程结构如下图所示:
学期之初,本国主讲教师以本地课的形式对本校学生进行课程总介绍,培训涉外交流基本礼仪和课程相关技术,并组织学生熟悉将要涉及的讨论话题,伙伴国家的基本情况,鼓励学生寻找该国文化的亮点和他们感兴趣以及希望进一步了解的“好奇点”。连线课使用视频会议设备和专用MIRC网络交流系统。连线课中的讲座
课程参与人员包括:四国各参与高校——每个学校16名学生,一位课程辅导教师,相关领域专家(一个话题一位专家),技术支持人员;美国国务院——讲座人,讲座人助手。课程讨论话题涉及:科学与气候变 化之影响;气候变化之缓解与技术;气候变化之顺应:全球行动之多边关系。学生要阅读课程教材DirePredictions-Understanding Global Warming及有关指定阅读材料,认真听讲座,并就讲座内容提出问题,完成每个话题的测验。在此基础上,16名学生分为8组,与伙伴学校结成固定小组,针对各个话题,提出本组感兴趣尝试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小组讨论,探讨符合各国实际情况的解决气候问题的方案,完成相关项目,提供最终小组成果。
“了解世界”或“全球气候变化课程”的修课学生,经评估合格,可获得3个学分,并被授予结业证书。结业证书由山东大学和东卡罗莱纳大学共同颁发,双方教务处长签字,并标明该课程为英文授课。
三、该系列课程建设的教育创新意义
该系列课程尝试探讨学校特色、文化传统、国家元素在国际交互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得以充分体现与展示,具有如下重要意义:
1 在高质量的语言输入与输出的环境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我们在异地同步课堂中借助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结合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语言输入信息,进行高质量的语言输出实践,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在“了解世界”和“全球气候变化”的系列课程学习过程当中,英语是唯一的通用语(1inguafranca)。在中国的语言应用环境中,汉语是通用语,而英语只是一门广泛学习而应用非常有限的“外语”,即非生活实际应用语言。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所学到的往往局限在“课堂”里,是非常典型的“课堂英语”。在课堂之外,学生绝少有机会在真实的语境中“真刀真枪”地用到英语。而在大多数与我们共同上课的国家中,英语并非“外语”,或者是母语,或者是第二,或第三语言,即除母语外在生活中亦被使用的语言。在与这样的伙伴交流的过程当中,学生面对的是生活中充满生命力的语言。这样的交流,在我们的学生和他们所学的语言之间,斩去了诸多的人工链条(采集真实材料、教材编撰、教师讲授等),使丰富多彩的高质量语言输入和输出成为丰厚的资源。
2 让学生担当介绍中国文化元素、播扬文化的“大使”角色。借助小小的虚拟网络课堂,学生在广阔丰富的实际语言交流平台上,探讨具有实际意义的话题,关注全球重大问题,同时充当对外文化大使,肩负介绍中国元素、播扬中华文化、进行有效国际沟通的重任。
围绕将要探讨的话题,比如“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文化传统”、“生命的意义”、“偏见与成见”、“全球化和其他事实问题”以及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各方面问题:科学与气候的关系、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缓解气候变化之策略、面对气候变化之政府决策、面对气候变化之国际商讨……学生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在本土课堂和中国的教师学生间先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再与其他伙伴院校的师生在连线课堂里进行直接的交流。在连线课堂里和课外通过Email等方式的延伸讨论中。我们的学生要实际担负起“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形象大使”的重任。他们自己首先要充分了解、深入研究中国的情况,然后详尽负责地向他们的异国伙伴介绍中国,了解他们对中国的印象,澄清他们对中国可能的误解,加深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尽可能深入地正面地传播中国元素。
3 打破学科界限,激发不同文化和思想的碰撞,通过跨境合作培育山大特色的通识人才。在学生的选拔方面,我们依托山东大学学科综合的优势,力求突破学科限制,注重选拔不同专业的学生来参与课程学习。不仅要求学生专业素质好、英语水平高,还要求学生对中国元素了解深刻、对中华文化充满热爱,并且以树立中国的正面国际形象为己任。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我们教学实践中将不同专业的学生搭配组成学习伙伴,同时要求所有学生通过课堂总结、集体信箱、Moodle教学系统等途径,提出自己的问题,根据学科优势和专长为他人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共同分享学习过程当中的心得体会,通过团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为培育具有“德性、思想性、创新性、特色性”的通识人才奠定了基础。
四、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的几点设想
“了解世界”和“全球气候变化”等课程的开设,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以至于更多校区、更多专业和年级的学生都希望有机会参与课程的学习。为满足学生的迫切愿望,我们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和建设:
1 突破校区限制,建立更多的专门教室,使更多的学生可以直接参与该系列课程的学习,扩大学生收益面。
2 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建立专门的课程网站,开放相关的教学资源和录像资料,让更多的学生可以间接地受益于该系列课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互动的英语实用体验中心,使更多的学生、语言文化爱好者以及对此课程关注的各方人士都能够间接地参与其中。
3 加强与国内其他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借助现代信息教育设备和技术,该系列课程不仅可以实现跨国境面对面的实时交流,也可以与国内具备用同样条件的其他高校进行各种项目的交流,如校际同步课堂、名师专题讲座、异地论文答辩等等,使学生在本校校园里即能共享国内其他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
4 利用现有的合作伙伴关系,依托山东大学文史见长的学科特色和齐鲁文化源远流长的地域优势,开设中国研究系列跨境文化输出课程,推广中华优秀文化,打造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品牌。
5 加强师资力量,建立跨学科多层次的教师、管理及技术人员团队。下一步准备面向全校选拔专业过硬、英语水平高的研究生做课程的助教。
关键词:网络;国际交互;通识教育;跨境课堂;时代特色;创新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教学借助于智能化工具,实现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教育信息化、多媒体化、虚拟化、网络化的趋势日益凸显。因现代信息技术方便快捷,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时空的局限,逐渐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教材多元,以及教学环境的虚拟。应用在英语教学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的学习环境中体验语言的真实应用,并为将来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应用提供难能可贵的经验。基于网络的国际交互课程是这样的教学背景之下诞生的宠儿,充分体现出现代教学的时代特色。
与此同时,通识教育日益成为是国内外高教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具有非常重大而现实的意义,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成为研究和讨论的焦点。山东大学作为一所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素以文史见长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一向具有重视通识教育的传统。自1995年率先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1999年成为全国首批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特别是2000年山东大学合校以来,学校以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为己任,致力于“培养民族和社会的中坚,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国际视野、过硬的社会竞争力和创造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融合“知识学习”和“人格培育”两个体系,大力推进“三跨四经历”(即让学生跨学科、跨校园、跨国界交流,拥有本校学习、第二校园学习、海外学习、社会实践四种经历)等教育创新,努力探索“综合”、“开放”、“研究”三种环境下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与国外高校进行交流合作,共同探讨跨境教育模式。
一、山东大学基于网络的国际交互通识教育系列课程设置
为了给学生创建一个不出国门即可了解异域文化的特殊通道,方便学生与国外大学生交流思想、分享友谊,促进学生在国际化环境中丰富文化知识、提高交流技能、拓展国际视野、增强文化自觉、培育世界精神,2008年秋季,山东大学与美国的东卡罗来纳大学(East Carolinauniversity)、捷克的西波希米亚大学(University ofWestBohemian)、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大学(IstanbulUniversity)、俄罗斯的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摩洛哥的语言与交流研究学院(Institute for Language andCommunication Studies)、秘鲁的工商管理研究生院(TheGraduate School ofBusiness Administration)、印度的查谟大学(UnivorsnyofJammu)、英国的兰开夏郡中部大学(University ofCentral Lancashire)等多所国外高校联手,共同推出了一门国际交互视频课程——“了解世界”(Global Understanding)。该课程的特点是通过视频会议、网络平台等技术,为学生建构一个虚拟教室,实现了不出国门而能够与其他国家的学生同教室上课,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充分接触原汁原味的异国文化,同时使他们有机会欣然担任中国的文化大使,释疑解惑,向伙伴国家的学生讲解中国文化,传播中华精神。至今,该课程已成功开设三个周期。在此基础上,山东大学又于2010年春季学期推出了一门新的国际交互通识教育课程——“全球气候变化”(Global Climate Change)。该课程由山东大学与美国东卡罗莱纳大学、印度查谟大学、巴西雅瓜里乌那大学(Faculdade de Jaguariuna)四国高校合作,关注当前国际热点气候问题,借助网络Centra平台交流等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由美国国务院聘请著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开办专家讲座,举行四国专家圆桌式讨论,组织学生网上视频会议,讨论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原理、人类所面临的政策选择及相关政治社会因素等,鼓励学生立足国情寻求改善全球气候的可行性方案。
我们在这种国际交互课程的建设过程当中,发现这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利用现代先进信息技术开展通识教育的课程实践模式,充分展示了学校的开放性教学环境,低投入高产出地推进学生体验多种学习经历,既有山东大学特色,更具有全国范围内的创新意义。课,双方主讲教师就本国文化进行总体介绍的讲座,之后与学生进行问答。连线课中的讨论课,16名学生分成A、B两组,一组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就事先设定的主题进行口头讨论,另外一组的同学应用MIRC系统以文字聊天的形式进行讨论,每次课中间时段两组同学互换。讨论的话题主要涉及:校园生活、文化传统、家庭、习俗、生命价值、社会成见、偏见、面对压力、全球热点时事、全球化趋势等等。每阶段连线结束后,学生就所讨论内容,与学习伙伴共同完成一篇比较两国文化的论文。
2010年春季开设的“全球气候变化”课程以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并立足国情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为目标。课程参与四国高校同时上课,上课时间为15周,每周一、三、五晚上上课。课程基本结构如下图:
二、基于网络的国际交互通识教育系列课程单元设计
该系列课程基于国际合作,跨境开发虚拟网络教室,实现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下的跨境教育,并借助网络的特殊教育环境促成别具一格的课程设计。
2008年秋季开设的“了解世界”课程,以介绍中国文化和了解合作方国家文化为课程目标,借助各种现代信息交流技术使山东大学的学生“即时”地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就文化的相关话题进行交流。每学期上课16周,与三个不同国家的三所高校连线,与每所伙伴高校连线时间大约四周,每周二、周四晚上课。小班授课,每班16名学生。其基本课程结构如下图所示:
学期之初,本国主讲教师以本地课的形式对本校学生进行课程总介绍,培训涉外交流基本礼仪和课程相关技术,并组织学生熟悉将要涉及的讨论话题,伙伴国家的基本情况,鼓励学生寻找该国文化的亮点和他们感兴趣以及希望进一步了解的“好奇点”。连线课使用视频会议设备和专用MIRC网络交流系统。连线课中的讲座
课程参与人员包括:四国各参与高校——每个学校16名学生,一位课程辅导教师,相关领域专家(一个话题一位专家),技术支持人员;美国国务院——讲座人,讲座人助手。课程讨论话题涉及:科学与气候变 化之影响;气候变化之缓解与技术;气候变化之顺应:全球行动之多边关系。学生要阅读课程教材DirePredictions-Understanding Global Warming及有关指定阅读材料,认真听讲座,并就讲座内容提出问题,完成每个话题的测验。在此基础上,16名学生分为8组,与伙伴学校结成固定小组,针对各个话题,提出本组感兴趣尝试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小组讨论,探讨符合各国实际情况的解决气候问题的方案,完成相关项目,提供最终小组成果。
“了解世界”或“全球气候变化课程”的修课学生,经评估合格,可获得3个学分,并被授予结业证书。结业证书由山东大学和东卡罗莱纳大学共同颁发,双方教务处长签字,并标明该课程为英文授课。
三、该系列课程建设的教育创新意义
该系列课程尝试探讨学校特色、文化传统、国家元素在国际交互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得以充分体现与展示,具有如下重要意义:
1 在高质量的语言输入与输出的环境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我们在异地同步课堂中借助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结合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语言输入信息,进行高质量的语言输出实践,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在“了解世界”和“全球气候变化”的系列课程学习过程当中,英语是唯一的通用语(1inguafranca)。在中国的语言应用环境中,汉语是通用语,而英语只是一门广泛学习而应用非常有限的“外语”,即非生活实际应用语言。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所学到的往往局限在“课堂”里,是非常典型的“课堂英语”。在课堂之外,学生绝少有机会在真实的语境中“真刀真枪”地用到英语。而在大多数与我们共同上课的国家中,英语并非“外语”,或者是母语,或者是第二,或第三语言,即除母语外在生活中亦被使用的语言。在与这样的伙伴交流的过程当中,学生面对的是生活中充满生命力的语言。这样的交流,在我们的学生和他们所学的语言之间,斩去了诸多的人工链条(采集真实材料、教材编撰、教师讲授等),使丰富多彩的高质量语言输入和输出成为丰厚的资源。
2 让学生担当介绍中国文化元素、播扬文化的“大使”角色。借助小小的虚拟网络课堂,学生在广阔丰富的实际语言交流平台上,探讨具有实际意义的话题,关注全球重大问题,同时充当对外文化大使,肩负介绍中国元素、播扬中华文化、进行有效国际沟通的重任。
围绕将要探讨的话题,比如“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文化传统”、“生命的意义”、“偏见与成见”、“全球化和其他事实问题”以及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各方面问题:科学与气候的关系、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缓解气候变化之策略、面对气候变化之政府决策、面对气候变化之国际商讨……学生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在本土课堂和中国的教师学生间先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再与其他伙伴院校的师生在连线课堂里进行直接的交流。在连线课堂里和课外通过Email等方式的延伸讨论中。我们的学生要实际担负起“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形象大使”的重任。他们自己首先要充分了解、深入研究中国的情况,然后详尽负责地向他们的异国伙伴介绍中国,了解他们对中国的印象,澄清他们对中国可能的误解,加深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尽可能深入地正面地传播中国元素。
3 打破学科界限,激发不同文化和思想的碰撞,通过跨境合作培育山大特色的通识人才。在学生的选拔方面,我们依托山东大学学科综合的优势,力求突破学科限制,注重选拔不同专业的学生来参与课程学习。不仅要求学生专业素质好、英语水平高,还要求学生对中国元素了解深刻、对中华文化充满热爱,并且以树立中国的正面国际形象为己任。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我们教学实践中将不同专业的学生搭配组成学习伙伴,同时要求所有学生通过课堂总结、集体信箱、Moodle教学系统等途径,提出自己的问题,根据学科优势和专长为他人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共同分享学习过程当中的心得体会,通过团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为培育具有“德性、思想性、创新性、特色性”的通识人才奠定了基础。
四、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的几点设想
“了解世界”和“全球气候变化”等课程的开设,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以至于更多校区、更多专业和年级的学生都希望有机会参与课程的学习。为满足学生的迫切愿望,我们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和建设:
1 突破校区限制,建立更多的专门教室,使更多的学生可以直接参与该系列课程的学习,扩大学生收益面。
2 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建立专门的课程网站,开放相关的教学资源和录像资料,让更多的学生可以间接地受益于该系列课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互动的英语实用体验中心,使更多的学生、语言文化爱好者以及对此课程关注的各方人士都能够间接地参与其中。
3 加强与国内其他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借助现代信息教育设备和技术,该系列课程不仅可以实现跨国境面对面的实时交流,也可以与国内具备用同样条件的其他高校进行各种项目的交流,如校际同步课堂、名师专题讲座、异地论文答辩等等,使学生在本校校园里即能共享国内其他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
4 利用现有的合作伙伴关系,依托山东大学文史见长的学科特色和齐鲁文化源远流长的地域优势,开设中国研究系列跨境文化输出课程,推广中华优秀文化,打造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品牌。
5 加强师资力量,建立跨学科多层次的教师、管理及技术人员团队。下一步准备面向全校选拔专业过硬、英语水平高的研究生做课程的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