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中暑 中药帮忙

来源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198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成药内治法
  
  1 暑热轻症:可选用人丹、十滴水,风油精等。
  人丹由薄荷脑、冰片、桂皮、砂仁、丁香、姜、八角、茴香、白胡椒、木香、儿茶制成。具有清解暑热、行气健胃的功能。主治由于天气闷热引起的头昏脑胀、胀闷、恶心等症;也可用于晕车、船。需要时,每次口含3~5粒,或用温开水送服5~10粒。
  十滴水由大黄、辣椒、小茴香、姜、桂皮、樟脑、薄荷油和乙醇等制成。具有祛暑通窍、健胃除湿的功能。主治轻度中暑之头晕、头痛、胸闷、腹痛、恶心、呕吐等症。成人每次10~40滴。
  风油精由薄荷脑,水杨酸甲酯、樟脑、桉油、丁香酚制成。具有清凉、驱风功效。搽于太阳穴和前额上,可治疗因受暑热所引起的头痛;也可用于伤风感冒而引起的头昏头疼。孕妇不宜选用。
  2 暑热重症:可选用诸葛行军散。玉枢丹等。
  诸葛行军散由姜粉、冰片、硼砂、硝石、雄黄、珍珠、牛黄、麝香制成。具有避瘟、解暑、开窍的功能。主治夏伤暑热而发痧、头昏眼花、胸闷腹痛、上吐下泻等症。成人每次服0.3~0.9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玉枢丹(紫金锭)由麝香、大戟、雄黄、朱砂山慈菇、千金子霜、五倍子等组成,有避瘟解毒,消肿止痛之功,适用于中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每次1~1.5克,每日1~2次口服。
  
  预防中暑的中成药
  
   1 六一散 有清暑利湿之功,适用于中暑,胸闷,心烦,口渴,小便黄少,或呕吐,泄泻者。外用还可以治疗暑痱,阴囊湿疹及小儿脓疱疮。
  2 藿香正气类 藿香正气类包括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液、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软胶囊等,有清暑利湿,理气和中之功,适用于热伤风,中暑,胃寒腹痛,急性胃肠炎等。若每日两次,连续1周外搽易生冻疮处,还可防止冬天再生冻疮。
  3 清凉油 有提神醒脑,解毒避秽之功,外搽太阳穴或患处可防治中暑头痛,头昏,伤风感冒,关节疼痛,并可治疗蚊虫叮咬。
  4 西瓜霜类 西瓜霜类包括西瓜霜片剂、喷剂等,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生津润肺之功,适用于中暑口渴,咽喉干燥,疼痛等。
  5 避瘟散 有清热解暑,避秽化浊之功,适用于小儿夏令暑热,伤风头痛,鼻塞流涕,恶心呕吐,晕车晕船等,可取少许鼻闻或搽太阳穴处,内服遵医嘱或按说明书选用。
其他文献
为在过程早期获取本质安全性较好的反应路径,将模糊安全评价集成于反应路径综合形成有效方法.根据反应路径综合阶段信息选择指标,通过设定指标的隶属度函数,建立模糊推理系统
中医认为,慢支咳嗽多为外邪侵袭,肺气失宣所为,也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累及肺脏,肺气失其肃降而发生。药粥疗法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介绍几款,供选用。  1 麻黄桂枝粥:麻黄5克,桂枝10克,大米100克,葱白2茎,生姜3片。将麻黄、桂枝择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葱白,姜末,再煮—二沸即成,每日1~2剂,连续3~5天。可发散风寒,宣肺止咳。适用于慢
城市植物景观以其独特的艺术设计、人文气息等特征,正成为人们在户外欣赏自然、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设施,城市植物景观潜在的生态教育功能也越来越受到研
旅游业作为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群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它的经济影响越来越被各国及地方政府所重视,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我国“十一五”规划
本文通过对喷注前后贫富乙二醇浓度的确定以及天然气含水量的确定计算出浅冷装置乙二醇的合理喷注量,不仅解决了乙二醇量过少引起的低温部位冻堵问题,也避免了由于乙二醇量过
为了提高机械产品设计过程中零件类知识的获取效率,充分利用和挖掘零件设计知识的价值,采用以零件知识为核心的新型知识服务理念,提出了一种以设计任务为驱动的关联知识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