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成药内治法
1 暑热轻症:可选用人丹、十滴水,风油精等。
人丹由薄荷脑、冰片、桂皮、砂仁、丁香、姜、八角、茴香、白胡椒、木香、儿茶制成。具有清解暑热、行气健胃的功能。主治由于天气闷热引起的头昏脑胀、胀闷、恶心等症;也可用于晕车、船。需要时,每次口含3~5粒,或用温开水送服5~10粒。
十滴水由大黄、辣椒、小茴香、姜、桂皮、樟脑、薄荷油和乙醇等制成。具有祛暑通窍、健胃除湿的功能。主治轻度中暑之头晕、头痛、胸闷、腹痛、恶心、呕吐等症。成人每次10~40滴。
风油精由薄荷脑,水杨酸甲酯、樟脑、桉油、丁香酚制成。具有清凉、驱风功效。搽于太阳穴和前额上,可治疗因受暑热所引起的头痛;也可用于伤风感冒而引起的头昏头疼。孕妇不宜选用。
2 暑热重症:可选用诸葛行军散。玉枢丹等。
诸葛行军散由姜粉、冰片、硼砂、硝石、雄黄、珍珠、牛黄、麝香制成。具有避瘟、解暑、开窍的功能。主治夏伤暑热而发痧、头昏眼花、胸闷腹痛、上吐下泻等症。成人每次服0.3~0.9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玉枢丹(紫金锭)由麝香、大戟、雄黄、朱砂山慈菇、千金子霜、五倍子等组成,有避瘟解毒,消肿止痛之功,适用于中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每次1~1.5克,每日1~2次口服。
预防中暑的中成药
1 六一散 有清暑利湿之功,适用于中暑,胸闷,心烦,口渴,小便黄少,或呕吐,泄泻者。外用还可以治疗暑痱,阴囊湿疹及小儿脓疱疮。
2 藿香正气类 藿香正气类包括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液、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软胶囊等,有清暑利湿,理气和中之功,适用于热伤风,中暑,胃寒腹痛,急性胃肠炎等。若每日两次,连续1周外搽易生冻疮处,还可防止冬天再生冻疮。
3 清凉油 有提神醒脑,解毒避秽之功,外搽太阳穴或患处可防治中暑头痛,头昏,伤风感冒,关节疼痛,并可治疗蚊虫叮咬。
4 西瓜霜类 西瓜霜类包括西瓜霜片剂、喷剂等,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生津润肺之功,适用于中暑口渴,咽喉干燥,疼痛等。
5 避瘟散 有清热解暑,避秽化浊之功,适用于小儿夏令暑热,伤风头痛,鼻塞流涕,恶心呕吐,晕车晕船等,可取少许鼻闻或搽太阳穴处,内服遵医嘱或按说明书选用。
1 暑热轻症:可选用人丹、十滴水,风油精等。
人丹由薄荷脑、冰片、桂皮、砂仁、丁香、姜、八角、茴香、白胡椒、木香、儿茶制成。具有清解暑热、行气健胃的功能。主治由于天气闷热引起的头昏脑胀、胀闷、恶心等症;也可用于晕车、船。需要时,每次口含3~5粒,或用温开水送服5~10粒。
十滴水由大黄、辣椒、小茴香、姜、桂皮、樟脑、薄荷油和乙醇等制成。具有祛暑通窍、健胃除湿的功能。主治轻度中暑之头晕、头痛、胸闷、腹痛、恶心、呕吐等症。成人每次10~40滴。
风油精由薄荷脑,水杨酸甲酯、樟脑、桉油、丁香酚制成。具有清凉、驱风功效。搽于太阳穴和前额上,可治疗因受暑热所引起的头痛;也可用于伤风感冒而引起的头昏头疼。孕妇不宜选用。
2 暑热重症:可选用诸葛行军散。玉枢丹等。
诸葛行军散由姜粉、冰片、硼砂、硝石、雄黄、珍珠、牛黄、麝香制成。具有避瘟、解暑、开窍的功能。主治夏伤暑热而发痧、头昏眼花、胸闷腹痛、上吐下泻等症。成人每次服0.3~0.9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玉枢丹(紫金锭)由麝香、大戟、雄黄、朱砂山慈菇、千金子霜、五倍子等组成,有避瘟解毒,消肿止痛之功,适用于中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每次1~1.5克,每日1~2次口服。
预防中暑的中成药
1 六一散 有清暑利湿之功,适用于中暑,胸闷,心烦,口渴,小便黄少,或呕吐,泄泻者。外用还可以治疗暑痱,阴囊湿疹及小儿脓疱疮。
2 藿香正气类 藿香正气类包括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液、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软胶囊等,有清暑利湿,理气和中之功,适用于热伤风,中暑,胃寒腹痛,急性胃肠炎等。若每日两次,连续1周外搽易生冻疮处,还可防止冬天再生冻疮。
3 清凉油 有提神醒脑,解毒避秽之功,外搽太阳穴或患处可防治中暑头痛,头昏,伤风感冒,关节疼痛,并可治疗蚊虫叮咬。
4 西瓜霜类 西瓜霜类包括西瓜霜片剂、喷剂等,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生津润肺之功,适用于中暑口渴,咽喉干燥,疼痛等。
5 避瘟散 有清热解暑,避秽化浊之功,适用于小儿夏令暑热,伤风头痛,鼻塞流涕,恶心呕吐,晕车晕船等,可取少许鼻闻或搽太阳穴处,内服遵医嘱或按说明书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