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上九点多,漳州中山公园旁的老街上,一家四果汤店门前依然排着长长的队。不远处,古城步行街上人声鼎沸。各种闽南古厝、骑楼店面和中西合璧的洋楼交错,修旧如旧。一间间小店比邻而立,少不了当地特色的面煎祭、海蛎煎、莲子圆、肉粽、卤面、沙茶面、四果汤和手抓面。那些每个城市都有的网红饮食也穿插其中,是年轻人扎堆的地方。
这样的步行街早已是中国一二三线城市的标配,真真假假的古城也遍地都是,但漳州古城却有些不一样。比如,在网红烧仙草店和奶茶店之间,是一间传统鞋铺,鞋款陈旧,一望便知只做街坊生意,兼营修鞋和配钥匙。一间民国味道的杂货店里,中年店主静静看着电视,仿佛街上喧嚣与他无关……
那些街道与店铺都整齐划一的假古城里,喧嚣过后往往是死寂,因为店员下班就关门回家。而漳州古城里的原住民守着自家铺子,晚上没生意可做就与邻居聊天,聊累了关铺上楼睡觉。夜晚的街头街角、巷口树下,总有老人闲坐与聊天。漳州的古朴况味因此而真实,烟火气十足。
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建州的漳州,是当之无愧的历史文化名城。明朝隆庆年间,漳州更因月港(今龙海海澄)的对外贸易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镇,也是中国最兴旺的商业和手工业城市之一。
如今我们所见到的漳州古城,“枕三台、襟两河”,自唐代便已是治所,一直是漳州的中心。
百年前,它经历过脱胎换骨般的改造。1918年,时任粤军总司令的陈炯明受命兴师援闽,主政漳州,建立闽南护法区。陈炯明主政期间,提出“提倡新文化,建设新社会”的口号,开始按照现代城市格局进行市政建设,拆除城墙,拓宽街道,兴建公园,修筑码头等。旧府衙就在那时被改建为中山公园,古城的三十多条街道拓宽取直,重铺路面,两侧统一建造起两三层的楼房,尤以延安南路、香港路和台湾路的骑楼式“竹篙厝”最具闽南风情,并保留至今。
夜晚无比热闹的步行街区,其实仅仅是漳州古城的一小部分。若沿分岔路口走入古城深处,光线瞬间变暗,却能让人窥见更真实的漳州味道。
先是短短的台湾路,与延安南路呈T形相接。那间百年历史的天益寿药店是最显眼的地标,依稀可见旧时商业街的荣光。当年在这四百米的街道上,有商务印书馆,有万圆钱庄,有捷祥布店,还有金可行鞋庄和瑞苑茶庄,如今风流早被雨打风吹去。
与之相连的香港路,是漳州古城最重要的街道。至今仍存的“尚书探花”和“三世宰贰”石牌坊都建于明代万历年间,400余年屹立不倒,是漳州历史的象征。
夜晚的台湾路与香港路相当静寂,偶有行人,也以游客为多。即使有几家名气极大的莲子圆或四果汤散落街边,一到十点也已收档。老板倒是坐在路边,与邻居聊着天,若是求他再端一碗出来,运气好时或会如愿。他们生于斯长于斯,每天过着楼下开铺楼上睡觉的生活,一晃数十年。自家古厝或洋楼或许早已挂上了各级文物和受保护建筑的牌子,可于他们而言,家的属性才是第一位的。
白天的台湾路与香港路更具韵味,两侧店铺纷纷开门,没有网红店也没有流行的文创产品,都是原住民生活所需。
一家主营婚嫁用品、佛具和灯火用具的老店,满店都是喜庆的红色,店招上没有店名,只有“百年老店”四个大字,莫非这就是店名?古朴的白铁行门前,店主老两口正在闲聊,头顶上挂着一排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铁桶,仿似多彩的编钟。老饼店有当地的绿豆糕、豆酥饼、盐茶酥、糯米糕等一大堆糕点,还有花生汤和烧仙草的原料,一包包摆在桌子上。竹具店里从竹斗笠到竹桌椅,从竹扫帚到竹制厨房用具,做工不算细致,但琳琅满目……正因为是过日子的,古城才陈旧而不破败。
牌坊之下,人们来来往往,难免会让人联想到旧时漳州。作为古漳州的中心,台湾路和香港路是府衙与文庙这两大地标之间的必经之路。府衙早已被陈炯明拆建为中山公园,承载着一代代漳州人的儿时记忆,倒是旧时府埕,是当地人极喜欢的休憩之地。
“埕”是闽南方言,指空地。所謂府埕,就是原漳州府衙门口的广场,也是当年漳州府最宽的道路,文武官员由此出入。府衙被改建为中山公园时,府埕也经过改造,两侧都是两层高的骑楼,民国时期一直是繁华之地,也是开启民智之地。如今,两侧骑楼和树下,总有晨练后从公园走出的老人闲坐,一派悠然。
坐落于修文路的漳州文庙,始建于宋庆历四年(1044年),是漳州文脉所在。门前的“德配天地”与“道冠古今”两座古牌坊,见证着漳州的悠久文化。文庙占地过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有两千多平方米,沿中轴线有戟门、丹墀、月台和大成殿,保持着明代的木结构,还有宋元时期的遗构。院中一座座碑刻记录着文庙乃至漳州的历史,也是闽南石刻的展示。
但无论消失的府衙还是仍存的文庙,都是旧时的“上层建筑”,真正书写漳州历史的,其实是二者之间的古城街巷。想在那斑驳墙面和失修院落间寻觅旧时光并不容易,倒是那些或守着铺子或闲坐的老人,人人都是一部活的漳州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