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适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通过创设任务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协作完成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反馈交流等方法能够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50122
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倡的是“做中学”,威利斯在其专著《任务驱动学习框架》中强调任务型学习活动要强调“意义至上,使用至上”的原则。信息技术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
一、创设情境,点燃激情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倡任务驱动教学法,目的是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也就是说,要更好地进行任务驱动,首先就要创设一个良好的任务情境,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例如,在学习《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这部分内容时,我便用了一个原创的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告诉学生:“大家都知道007是一个很著名的间谍,执行过很多任务,从来都没有失败过,但是有一次,他执行任务的时候,刚刚现身就被很多人围了起来。007觉得很无辜,他已经将自己化妆成了一个老年人,人们应该不会认出自己的。你们知道007为什么会被发现吗?”“原来他没有注意网络信息安全,当他和助手用网络联系时,就被别人给发现了。”这个故事一下子就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我看见学生的兴趣都被激发之后,便问道:“大家现在知道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007如果要避免被人发现的厄运,他应该怎么做呢?他要采取哪些手段来提高信息安全和系统维护呢?我们下面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大家可以自主阅读课文,然后思索一下,如果你是007的话,该如何保护自己?”这样既将任务发布,又用一定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定的任务情境能够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让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提高任务的完成率,学习的效果更好。
二、自主协作,高效互动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必须要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也就是说,教师、学生和任务之间应该要多元互动。为此,我在教学中总是让学生或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来完成某些任务,让他们在高效互动中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时,我便给学生发布了一个任务,让学生分小组来分析一下上学期信息技术课的考试成绩,将它制作成表格,利用数值计算来分别计算小组的平均分和总分、班级的平均分和总分,并且还通过图表的形式将结果展现出来,看看哪一个小组能够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学生们很快就进入了自主协作之中,有的设置表格,有的计算平均分和总分,有的设置图表。这个任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为图表的形式有很多种,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这一点我并没有规定,而是让学生通过讨论自主决定,这就比较适合小组合作了。学生们可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相互讨论,而我的作用则主要是提示重点,如提醒学生“是否选择了正确的数值计算方式”等,主要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主要还是靠学生自主协作完成任务。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更能让学习变得更加高效。
三、反馈交流,查漏补缺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时学到的不只是一种知识,而且还是一种技能和方法,他们在遇到相同类型问题时要自然而然地想到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如果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做到及时反馈任务结果,要让学生在反馈中查漏补缺,提高知识内化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部分内容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开放性的大任务,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制作多媒体作品,自己收集素材,进行加工,并发布作品。这个任务要求学生将多种知识与技能集中到一份电子作品中,所以就需要更加全面的反馈和交流,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我让学生进行自评,说说自己的作品和其他人的作品相比有什么优势,然后进行互评,选出心目中认为最好的作品。最后让大家进行自我检讨,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有的学生提出自己在选择图片时没有注意像素的问题,结果图片的大小不合适;有的学生提出自己制作的音频声音比较模糊;有的学生提出没有对图片进行进一步的美化加工,显得美中不足;等等。这样的反馈交流让学生们都对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了巩固和加强。
及时反馈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举一反三,更加熟练地掌握学到的知识。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学以致用的好方法,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个个具体任务作为线索,将各种知识融合在每一个任务之中,这对于学生融会贯通,提高创新能力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在信息技术课上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课堂学习变得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孙小飞,全瑞丽,李艺.小学信息技术课上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6).
[2]王卫东.用新课程理念审视任务驱动教学[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1).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50122
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倡的是“做中学”,威利斯在其专著《任务驱动学习框架》中强调任务型学习活动要强调“意义至上,使用至上”的原则。信息技术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
一、创设情境,点燃激情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倡任务驱动教学法,目的是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也就是说,要更好地进行任务驱动,首先就要创设一个良好的任务情境,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例如,在学习《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这部分内容时,我便用了一个原创的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告诉学生:“大家都知道007是一个很著名的间谍,执行过很多任务,从来都没有失败过,但是有一次,他执行任务的时候,刚刚现身就被很多人围了起来。007觉得很无辜,他已经将自己化妆成了一个老年人,人们应该不会认出自己的。你们知道007为什么会被发现吗?”“原来他没有注意网络信息安全,当他和助手用网络联系时,就被别人给发现了。”这个故事一下子就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我看见学生的兴趣都被激发之后,便问道:“大家现在知道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007如果要避免被人发现的厄运,他应该怎么做呢?他要采取哪些手段来提高信息安全和系统维护呢?我们下面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大家可以自主阅读课文,然后思索一下,如果你是007的话,该如何保护自己?”这样既将任务发布,又用一定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定的任务情境能够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让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提高任务的完成率,学习的效果更好。
二、自主协作,高效互动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必须要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也就是说,教师、学生和任务之间应该要多元互动。为此,我在教学中总是让学生或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来完成某些任务,让他们在高效互动中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时,我便给学生发布了一个任务,让学生分小组来分析一下上学期信息技术课的考试成绩,将它制作成表格,利用数值计算来分别计算小组的平均分和总分、班级的平均分和总分,并且还通过图表的形式将结果展现出来,看看哪一个小组能够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学生们很快就进入了自主协作之中,有的设置表格,有的计算平均分和总分,有的设置图表。这个任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为图表的形式有很多种,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这一点我并没有规定,而是让学生通过讨论自主决定,这就比较适合小组合作了。学生们可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相互讨论,而我的作用则主要是提示重点,如提醒学生“是否选择了正确的数值计算方式”等,主要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主要还是靠学生自主协作完成任务。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更能让学习变得更加高效。
三、反馈交流,查漏补缺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时学到的不只是一种知识,而且还是一种技能和方法,他们在遇到相同类型问题时要自然而然地想到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如果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做到及时反馈任务结果,要让学生在反馈中查漏补缺,提高知识内化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部分内容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开放性的大任务,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制作多媒体作品,自己收集素材,进行加工,并发布作品。这个任务要求学生将多种知识与技能集中到一份电子作品中,所以就需要更加全面的反馈和交流,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我让学生进行自评,说说自己的作品和其他人的作品相比有什么优势,然后进行互评,选出心目中认为最好的作品。最后让大家进行自我检讨,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有的学生提出自己在选择图片时没有注意像素的问题,结果图片的大小不合适;有的学生提出自己制作的音频声音比较模糊;有的学生提出没有对图片进行进一步的美化加工,显得美中不足;等等。这样的反馈交流让学生们都对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了巩固和加强。
及时反馈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举一反三,更加熟练地掌握学到的知识。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学以致用的好方法,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个个具体任务作为线索,将各种知识融合在每一个任务之中,这对于学生融会贯通,提高创新能力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在信息技术课上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课堂学习变得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孙小飞,全瑞丽,李艺.小学信息技术课上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6).
[2]王卫东.用新课程理念审视任务驱动教学[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1).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