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局长家很大, 一共四层, 底层有一个很大的露天后院, 砌了一个大鱼池。
贾局长喜欢钓鱼, 平时节假日就邀同事朋友一起下乡钓鱼。一钓几十斤, 一时吃不完, 就养在自家池里。时不时还有人送鱼来, 池里的鱼越来越多。吃不完, 拿出去卖又影响不好。鱼隔三差五缺氧死去, 让人犯愁。
一个星期六, 贾局长打电话给办公室主任小郑, 邀他钓鱼:“这次不下乡镇, 就在我家钓。”小郑愣了半天:“什么?在你家怎么钓?”小郑赶到贾局长家, 看见贾局长坐在在二楼后边走廊里的一把靠背椅上, 钓竿伸到一楼的鱼池上, 饵钩垂直没入水里, 浮标正在一个劲扯动, 好像有鱼咬钩了。
小郑笑着说:“局长大人真图省事, 竟在自家摆起了战场。”贾局长认真地说:“郑主任呀, 我是一局之长, 你也是中层干部, 我们经常下去麻烦人家不好。其实我们的乐趣不在鱼而在渔, 我们不能为了渔而影响自己的形象吧?以后我就买点鱼养在池里, 你如果手痒了就过来解解馋, 怎么样?”
不一会儿, 小郑就钓了一网兜鱼。小郑问:“局长, 是放回鱼池, 还是提到你家厨房?”贾局长笑着说:“钓伤的鱼还能放回鱼池? 你提回去吃吧。”小郑为难地说:“这么贵的鱼, 一网兜几百元呢。”贾局长笑着说:“同事间谈什么钱呢, 不就是几条鱼吗?”小郑迟疑了一下, 感激地提走了。
下一个星期天, 小郑又来贾局长家钓鱼。还是很快就钓了一网兜。小郑临走前掏出一个红纸包, 塞给贾局长。贾局长一挡, 说:“小郑呀, 你这是啥意思?”小郑说:“这些都是局长买来养着的名贵鱼, 上次已经白拿了, 再说在外面钓不也要掏钱吗?”贾局长生气似地说:“小郑你真越来越生疏了, 这次我收下算了, 下不为例呀。”小郑笑笑, 提着鱼走了。
又一个休息日, 一个包工头邀贾局长钓鱼。来到局长家, 看见小郑陪着贾局长在二楼钓鱼。包工头笑了:“局长想得周到, 竟把鱼池搬到了家里。”包工头很快钓了一网兜鱼, 掂一掂说:“好沉呢, 这么贵的鱼, 一网兜值不少钱吧?” “咱兄弟还谈什么钱呢, 不就几条鱼吗?”贾局长大度地说。包工头恭敬不如从命。临出门, 不忘留下一个红纸包。
后来, 来贾局长家钓鱼的人越来越多, 都是有求于局长的人。二楼走廊不宽敞, 钓的人一多, 把走廊都围满了, 但大家兴致不减, 边垂钓, 边抽烟、喝茶、说笑。有时, 姗姗来迟者只好在客厅等。
几年后, 贾局长受贿被人告发, 摘了官帽, 赋闲在家。再也没人来他家钓鱼, 鱼池也没有鱼了, 只剩下半池死水, 散发着腥臭。
一个周日, 贾局长又望着鱼池发呆, 客厅电话响了, 是小郑打来的。小郑已经坐上了局长的宝座, 成了郑局长。贾局长说:“小郑呀, 啊呀叫错了不好意思, 是郑局长, 请问有什么事吗?”电话那头, 郑局长说:“老贾呀, 不好意思叫错了, 贾局长, 请问小贾在家吗?”小贾是贾局长的儿子, 在郑局长手下谋事。
老贾忙笑着说:“真不巧, 他带孩子出去了。”郑局长迟疑一下:“也没什么事, 只是想约小贾来我家钓鱼。”老贾愣了一下:“什么? 在你家钓鱼?” “是呀, 不好吗?”郑局长反问。老贾忙陪笑: “好好, 如果你不介意, 我过去陪你钓如何?”郑局长说:“老领导亲自来, 我蓬荜生辉, 热烈欢迎呀。”
老贾挂了电话, 赶快拿起渔具, 径直往外走。刚跨出门, 又好像忘了什么, 急急返回, 揣上一个红纸包。
摘自《新民晚报》
贾局长喜欢钓鱼, 平时节假日就邀同事朋友一起下乡钓鱼。一钓几十斤, 一时吃不完, 就养在自家池里。时不时还有人送鱼来, 池里的鱼越来越多。吃不完, 拿出去卖又影响不好。鱼隔三差五缺氧死去, 让人犯愁。
一个星期六, 贾局长打电话给办公室主任小郑, 邀他钓鱼:“这次不下乡镇, 就在我家钓。”小郑愣了半天:“什么?在你家怎么钓?”小郑赶到贾局长家, 看见贾局长坐在在二楼后边走廊里的一把靠背椅上, 钓竿伸到一楼的鱼池上, 饵钩垂直没入水里, 浮标正在一个劲扯动, 好像有鱼咬钩了。
小郑笑着说:“局长大人真图省事, 竟在自家摆起了战场。”贾局长认真地说:“郑主任呀, 我是一局之长, 你也是中层干部, 我们经常下去麻烦人家不好。其实我们的乐趣不在鱼而在渔, 我们不能为了渔而影响自己的形象吧?以后我就买点鱼养在池里, 你如果手痒了就过来解解馋, 怎么样?”
不一会儿, 小郑就钓了一网兜鱼。小郑问:“局长, 是放回鱼池, 还是提到你家厨房?”贾局长笑着说:“钓伤的鱼还能放回鱼池? 你提回去吃吧。”小郑为难地说:“这么贵的鱼, 一网兜几百元呢。”贾局长笑着说:“同事间谈什么钱呢, 不就是几条鱼吗?”小郑迟疑了一下, 感激地提走了。
下一个星期天, 小郑又来贾局长家钓鱼。还是很快就钓了一网兜。小郑临走前掏出一个红纸包, 塞给贾局长。贾局长一挡, 说:“小郑呀, 你这是啥意思?”小郑说:“这些都是局长买来养着的名贵鱼, 上次已经白拿了, 再说在外面钓不也要掏钱吗?”贾局长生气似地说:“小郑你真越来越生疏了, 这次我收下算了, 下不为例呀。”小郑笑笑, 提着鱼走了。
又一个休息日, 一个包工头邀贾局长钓鱼。来到局长家, 看见小郑陪着贾局长在二楼钓鱼。包工头笑了:“局长想得周到, 竟把鱼池搬到了家里。”包工头很快钓了一网兜鱼, 掂一掂说:“好沉呢, 这么贵的鱼, 一网兜值不少钱吧?” “咱兄弟还谈什么钱呢, 不就几条鱼吗?”贾局长大度地说。包工头恭敬不如从命。临出门, 不忘留下一个红纸包。
后来, 来贾局长家钓鱼的人越来越多, 都是有求于局长的人。二楼走廊不宽敞, 钓的人一多, 把走廊都围满了, 但大家兴致不减, 边垂钓, 边抽烟、喝茶、说笑。有时, 姗姗来迟者只好在客厅等。
几年后, 贾局长受贿被人告发, 摘了官帽, 赋闲在家。再也没人来他家钓鱼, 鱼池也没有鱼了, 只剩下半池死水, 散发着腥臭。
一个周日, 贾局长又望着鱼池发呆, 客厅电话响了, 是小郑打来的。小郑已经坐上了局长的宝座, 成了郑局长。贾局长说:“小郑呀, 啊呀叫错了不好意思, 是郑局长, 请问有什么事吗?”电话那头, 郑局长说:“老贾呀, 不好意思叫错了, 贾局长, 请问小贾在家吗?”小贾是贾局长的儿子, 在郑局长手下谋事。
老贾忙笑着说:“真不巧, 他带孩子出去了。”郑局长迟疑一下:“也没什么事, 只是想约小贾来我家钓鱼。”老贾愣了一下:“什么? 在你家钓鱼?” “是呀, 不好吗?”郑局长反问。老贾忙陪笑: “好好, 如果你不介意, 我过去陪你钓如何?”郑局长说:“老领导亲自来, 我蓬荜生辉, 热烈欢迎呀。”
老贾挂了电话, 赶快拿起渔具, 径直往外走。刚跨出门, 又好像忘了什么, 急急返回, 揣上一个红纸包。
摘自《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