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积累的概念及方法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l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积累是学好语文的基础。通过积累能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学好语文必须强调“积累学习”。
  关键词 语文积累 语言 能力 文化 积累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人的一生始终在积累,积累知识、技术,积累生存的本领、为人处世的道理……积累是一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生存手段,不具备就谈不上有发展的机会。
  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整个教育界也都在强调积累的重要。语文积累成为语文教学新的课题。它对于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淀,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积累的过程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是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的过程,如果没有积累作基础,语文素养就成了空中楼阁。离开了积累,说、写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要学好语文必须强调“积累学习”。
  一、语言的积累
  现今对语言积累的指导偏重于知识的扩充,忽视自主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培养自主意识、能力与习惯比增加积累知识更重要。有了自觉积累的意识,学会了积累的方法,養成了注意积累、善于积累的习惯,学生才能自主读书。在我看来,语言积累应包括三方面内容:
  1.语言材料的积累。积累语言材料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文字符号,积累大量的词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不仅要求学生熟记、会写文本中的经典词汇,还倡导在了解词汇意思的基础上用这些词语练习说话。
  《二泉映月》这篇课文中有许多描写月光的词语,如“月光如银”“月光似水”“静影沉璧”“月光照水”等,我先引导学生找出这些词,反复朗读,再让他们练写、描写月景的小片段,在积累词语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语言规律的积累。通过听、读理解语言,通过说、写表达思想感受,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要了解语言的规律,把握语言发展的关键。
  《二泉映月》这篇课文,学生离阿炳生活的那个旧社会实在太遥远,要想让学生理解阿炳的心境和他所拉出的曲子要表达的情感有些困难,所以我先请学生听音乐。那幽怨的曲子立刻把学生的思绪带到阿炳凄惨的生活中去。接着我再让大家读课文,阿炳的不幸命运和坎坷的经历激荡起学生心中的情感之浪。
  3.精粹语言的积累。精粹语言往往包蕴着丰富的语汇、深刻的思想、美好的情思,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规律的成功范例。可以引导学生记诵古今中外精彩的语段、篇章。
  现在正是初春时节,我为我们班的学生推荐了朱自清的散文《春》。作者优美的文笔深深吸引了学生。抓住这一好现象,我开展了诵读《春》的比赛。学生与往日在课堂上的表现截然不同,一个个读得神采飞扬。我对他们的表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积累精粹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修养,是促进语言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能力的积累
  学好语文,提高阅读和写作这两方面能力至关重要。虽然语文学习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可以相互迁移,但是只有相当的积累,才能够驾轻就熟,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学好语文。
  1.阅读能力的积累。文本,它传达的是作者的情与爱。只有读才能把作者深刻的情感挖掘出来。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读者与作者笔下人物进行角色换位,读者的情与作者的情才能和谐统一,文本中那些准确传神的、充满灵性的语言才能唤起学生心中某种情愫。
  2.写作能力的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它形象地描述了语言由积累到运用这样一种最高的境界。事实上,语文学习的规律也是一个从积累到运用的过程。语言的学习,人文素养的培养无疑是在量的储备中逐渐形成的。苏教版的新教材,内容充实,我们可安排学生进行片段的仿写、结尾的续写、情节的想象等写作训练,在习作过程中可安排例文和阅读训练,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比较其异同,借鉴其用词造句的方法,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把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结合起来,让学生从整体中把握、积累。
  三、生活的积累
  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一方面,语文学习需要一定的生活积累。了解一定的生活常识,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情趣,形成高尚的生活理想,积累丰富深刻的生活体验、生活感受,语文学习才有基础,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阅读理解得深,需要这样的积累;作文写得好,更需要这样的积累。另一方面,语文又是生活的工具,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认识生活,更好地参与生活、改造生活,让自己和他人生活得更有意义、更美好。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关系,指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并最终能够有效地运用语文更好地生活。
  四、文化的积累
  积累文化是加强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文化积累既是语文学习的内容,又是促进语言发展的手段。当前呼吁加强人文教育,主要是强调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滋养、熏陶学生,丰富学生的人文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语文积累既有语文知识的积累,也有语文能力的积累,还有语文学习方法、习惯、态度以及热爱语文的情感态度的积累。无论哪种积累方式,都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生命所在。也正是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生活中才有了这点点积累而生成的美丽。
其他文献
蛋白质的正确折叠是其发挥生物学功能的基础。在细胞内,分子伴侣及折叠酶可以帮助蛋白质完成正确折叠。折叠酶主要包括肽酰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PI)和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DI)。其中,PPI能通过催化肽酰脯氨酰键的异构化加速并帮助蛋白质的正确折叠。到目前为止,PPI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哺乳动物和原核生物中,植物体内的研究极少。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会受到胁迫的影响,在逆境下,蛋白质会因变性而导致生物功能的
本课题以蚕蛹混合脂肪酸中具有生理活性的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的分离纯化为目的,探讨了α-亚麻酸的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检测条件,考察了采用硝酸银络合萃取法和负载Ag~+的D72树脂吸附法分离蚕蛹混合脂肪酸甲酯中的α-亚麻酸甲酯的工艺条件,为蚕蛹油中功能性α-亚麻酸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具体内容如下:1.气相色谱法(GC)分析蚕蛹混合脂肪酸中α-亚麻酸时,以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