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新时代劳动精神培育的价值与路径

来源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ling850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精神来源于人民群众伟大的劳动实践与奋斗,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劳动精神进行深刻阐述.培育高职院校学生的劳动精神有助于其实现全面发展,有助于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输送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职院校要从劳动课程体系的打磨、校园氛围的营造、实践模块的优化、育人环境的构建上探索新时代劳动精神培育的路径.
其他文献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团队注重以问题为导向来推进教学改革.在专题式教学与融入式教学的经验基础上,逐步探索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师生四同”教学育人模式:以读书交流会等方式“同学”经典原著、前沿理论、系列讲话;以集体备课会等方式“同研”社会热点、思想疑点;以课堂展示、理论宣讲、教学竞赛等方式开展“同讲”;以基地教学、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方式实现“同行”,切实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效果.并且,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究这一改革模式的系统化、常态化、制度化发展路
对国际形势的认识是党确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战略依据.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形势的认识经历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到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发展,不仅影响到党的革命任务、革命道路、抗日方针,也影响到党的工作重心、工业化模式以及与现代世界体系的关系.对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判断,是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确立的战略依据,是逐渐融入现代世界体系、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前提.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判断,促成了“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变化.这一历程启示我们,对国际形势的认识既不应盲目乐观,又不应判断得过于严重
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美国逐步调整对华战略,将中国作为战略竞争对手进行全面遏制.美国以推动高科技产业链对华“脱钩”为核心,通过操控国际话语权“妖魔化”中国,并以“共同价值观”打造同盟遏制中国.美国对华战略的调整是为了维护美国霸权利益,阻止中国的发展,转移国内日趋激烈的社会矛盾,并且是在美国军工复合体推动下形成的.美国对华战略调整对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稳定与发展以及中美关系均产生破坏性影响.中国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自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加强以互利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华和经验智慧,展现了丰厚的历史底蕴,是全党全社会研究总结、学习借鉴的重要宝库.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与党的历史密不可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来说,深入发掘百年党史的丰厚底蕴将推动学科内容进一步深化、研究方法进一步创新、学科评价进一步系统化,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对象思维,从而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