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舞蹈教育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88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艺术教育中的舞蹈教育,是通过舞蹈艺术的媒介塑造美学和品德教育,大学生作为被教育的主体,通过舞蹈教学课程提升人格魅力与专业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中的舞蹈教育作为一种艺术教学的手段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校 舞蹈教育 意义 原则
  一、高校舞蹈教育教学的意义
  高校中的舞蹈教育作为艺术手段为媒介的一种重要美德教育,是高校学生创新艺术知识和提高身体素质的平台。大学生正处在接受新文化、新领域、新知识、新视野的重要阶段,舞蹈教育则是这一学生群体必须接受的专业知识。因此,高校为了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培养具有时代特征和健康向上的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加强对素质型人才的美育教育,特别是要增加非舞蹈专业学生舞蹈教学的比重,以此来提升舞蹈艺术教育教学的平台与课程模式对接,将其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表现为:
  1.促进智能开发
  舞蹈是通过有节奏的音乐和人体动作来展现实际生活与内心情感的一门艺术。它能使人觉得舒缓与快乐,同时促进大脑智力的提升。在一系列科学系统的舞蹈教学训练中,通过节奏配合、情感抒发、肢体语言的表达都可训练大脑在这其中的智能反应能力,达到身体平衡、增强体质、丰富想象力、促进智力、陶冶情操、肢体和谐等效果,从而起到益智方面的重要作用。
  2.增强艺术潜能与身体素质
  通过舞蹈教学手段,可达到艺术潜能的教育功能和增强身体素质训练的提升。舞蹈是以经过提取、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的展现方式,在结合音乐变现中提升自信价值、情感表达,从而在艺术教育中达到对艺术氛围的熏染与感染,开发出自身对艺术的喜爱与艺术潜能的激发,更可通过舞蹈这一课程教育手段推动身体下肢肌肉的发育。在学习表演这一个舞蹈的过程内,促使呼吸提高、怦然心动、胃肠蠕动的次数增加,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等都参与教学活动中,对进一步提高孩子动作的协调性与节拍感有益,并且对生理机能健康进一步提高拥有不能忽略的作用。
  3.培养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
  舞蹈教育教学是可多人一起参与并共同完成的课程,是人与人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良好纽带。高校大学生在参与舞蹈剧目与舞蹈组合训练的过程中,通过学习舞蹈知识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净化心灵,形成一种和谐的文化环境,有利于人与人之间消除隔阂、增强信任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广与建设。
  4.有效推动德育教育
  高尚的人格品德在高校教育中尤为重要,德育是高校中不可缺少的人文素养,在舞蹈教学中,学生懂得了什么是“秩序”,如何在舞蹈中做到“规范”。因此,舞蹈教学所要求的严格方式与做人道理是一致的,这种艺术教育体系有助于推动人与人之间品德高尚与高雅人文艺术气息的形成与规范。
  5.辅助心理治疗
  在舞蹈教育这一过程中,也可作为一种对大学生身心的辅助治疗。比如,心里治疗,在高校中心理健康是作为大学生入门后的重要测试环节,那么通过舞蹈这一教学手段可促进个体情绪、身体认知和社会整合的心理疗法,作为创造性艺术疗法之一,通过运用身体的舞动、情绪的表达来调整身心的整合,矫正心理状态。
  二、舞蹈教学的目的寓于高校教育目的之中
  借鉴中外学校式舞蹈教育史,从法兰西的“皇家舞蹈学院”到中国的“大司乐”“乐府”和“梨园”,无不与统治阶级的最高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舞蹈教育目的伴随着审美意义的扩大而增多,现代审美的多元化发展,让舞蹈教育的阶级性质不那么直接了,反而变成能吸引人们活动在一定的社会秩序中,对维系社会安宁有着特殊的作用,这让舞蹈教育成为了现代社会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沃尔特·特里在《美国的舞蹈》中写到:“舞蹈让少数美国人认为像音乐、戏剧、文学和绘画艺术一样重要,一样富于启发,但大部分人却认为是新鲜刺激的娱乐方式。”他在一系列的分析和考察中,从多方面探讨了舞蹈艺术的社會功能,除了“需要”和“消遣”之外,着重把年轻人有时过剩的活力,导入节拍韵律,强调了舞蹈艺术对于人的体力与情感的作用,对人体的协调与健康的作用,因为人类有史以来就喜欢用有规则的运动发泄精力和情感。
  三、高校舞蹈教育之教学原则
  高校舞蹈教育具备了舞蹈教学的特点,但是又有其个性,它既有针对舞蹈专业的学生又有对非舞蹈专业素质教学的内容。因此,高校舞蹈教学应秉承区别于一般舞蹈教学的原则。对于高校非舞蹈专业学生来说,应主要作为素质教育教学内容,针对他们对舞蹈艺术的了解程度普遍不高,来进行综合性的舞蹈教学,对专业的舞蹈学生进行系统的教学。
  舞蹈艺术的呈现方式大都需要其他艺术的配合辅助,因此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也会涉及与舞蹈学科相关的其他艺术门类的知识,比如,要了解音乐的模式、动作的想象力、服装的色彩运用,等等。所以,高校舞蹈教学要注重舞蹈艺术与其他交叉艺术学科之间的整合,注重融合协调舞蹈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将音乐的美妙和绚丽灵活的舞台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听觉和视觉效果共同产生的艺术效果,让具有表演力的戏剧与舞蹈教学相结合,使学生的视觉得到享受,经过美好的画面感受到舞蹈的美妙与变化,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趣味。这样的综合性整合与发展的舞蹈教育,会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也会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加强集体团队合作的力量,使舞蹈教育发挥出事半功倍的作用。此外,其他艺术学科也可以把舞蹈教育作为素材,这种综合的教育模式,更有益于学生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全面的发展与成长。
  随着社会和教育体制的发展,培养多方面综合发展的人才,完善受教育者人格是普通高校舞蹈教学的教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舞蹈人才,在高校舞蹈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就要遵循全面性的原则,在舞蹈教学中对一切教学的素材进行全面的整合分析,改变单一的教育模式。舞蹈教育则会改变这一现状,使它们接受全面的艺术教育熏陶,使人文精神贯穿于高校舞蹈教学,将学科知识与艺术教育进行良好的结合,让舞蹈教育成为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部分。   四、舞蹈教师是教育的引导者
  在舞蹈教學过程中,教师是教育方针的执行者、教学方案的实施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舞蹈知识的传播者、舞蹈技能的训练者。一名优秀的舞蹈教师能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舞蹈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根据舞蹈教育方针来进行的,普通高校舞蹈教育方针,是根据国家和社会对舞蹈人才的需要制定的,院校的领导及各级管理者要执行,舞蹈教师也要执行,如果说领导及各级管理者是制订宏观方案,那么舞蹈教师则要在具体教学中去贯彻执行,在培养舞蹈人才中去创新发展。具体舞蹈教学方案规定的课程,都是有其目的,有其比例的,担任此课程教学的教师,就是这个方案的具体实施者执行者,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合格的舞蹈人才,如果某课程的教学达不到方案的要求,就会影响到受教育者某方面的质量。
  1.舞蹈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传授者,自身素质至关重要
  作为教育者的一言一行不仅会对学生专业知识产生影响,还直接关系到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教师的表率作用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做人做事的准则,因此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平思想品德,甚至是仪容仪表生活习惯,都会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
  2.舞蹈教师是舞蹈课程教学的组织者
  舞蹈教学整个过程的效果大部分掌握在舞蹈教师手中,舞蹈教师的地位非常重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起主导作用,是舞蹈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实践证明,不少舞蹈教师专业水平很高,但组织能力较差,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大打折扣。
  舞蹈教育在高校中不仅传播着艺术的人文素养气息,更推动着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普通高校舞蹈教学的方针,应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和教师各自的作用,确保教学活动能够科学有效地进行,通过运用舞蹈课程中的学习,不断完善品德教育、阳光心态,让每一名大学生都满含正能量走向社会。
  五、高校舞蹈教育是传承与发扬民族与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舞蹈教育,《周礼》《礼记》中用了大量篇幅记载秦汉以前各种典祭礼仪中舞蹈的表演情形和传授方法;公元2世纪成书的印度《乐舞论》和其后的《姿态镜铨》详细记载了印度舞蹈的风格及动作;欧美学派伊济科夫斯基的《切凯蒂舞蹈教学法》、瓦加诺娃的《古典舞蹈基础》、肖恩的《舞蹈教育基础》、von拉班的《人体律动学》等,则记录了芭蕾和现代舞的传授。因此,舞蹈艺术更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的高校舞蹈教育活动,从保护传承的意义上讲,民族民间舞蹈的综合训练、传统舞蹈剧目的排演,都使得优秀的传统舞蹈文化得以传承发展。通过各高校设置的舞蹈课程与专业,以严格的训练和详实的舞蹈史、论讲授等教学方法,培训学生的特长,为社会输送优秀专业人才。
  纵观中国历代王朝所设立的宫廷乐舞教育机构,以及新国成立后,遍及各地的文化馆(站)等群众性舞蹈教育机构,都对舞蹈艺术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舞蹈教育作为全社会的艺术活动,不仅健美身体,愉悦身心,更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所以世界各国高校都对普及舞蹈教育十分重视,我国高校的舞蹈教育应走在世界前列。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2]沃尔特·特里.美国的舞蹈.三联书店,1989.
  [3]吕艺生.素质教育舞蹈.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12.
  [4]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
  [5]平心,赵妍,张锐.舞蹈教育与教育舞蹈——舞蹈教育美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6]吕艺生.舞蹈学导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
  [7]吕艺生.舞蹈美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8]吕艺生.舞蹈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普利高津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在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研究中,均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文章通过对耗散结构理论的把握,提出中西医结合教学要以开放系统作为基本出发点,以远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