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入Ni^2+的LiCoO2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来源 :物理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en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LixCo1-yNiyO2-δ系列化合物(x=1),0<y<0.5)的合成条件和它们的非完整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间的关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Ni2+掺入ABO2型的化合物中,在取代了Co离子的同时,也以一定的几率分布在A位.并使结构中的A,B和O位都出现一定程度的空位在这种非完整结构中,Co离子具有超高常的平均价态,同时也使Li(Ni)-O和O-O的间距加大,提高了该系列化合物的电导及电池的比容量.
其他文献
利用pH电位滴定法,在25±0.1℃,I=0.1mol·dm^-3KNO3条件下,测定了三吡啶胺(TPA)的质子化常数和三吡啶胺Zn(II)配合物中配位水的解离常数。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中与Zn(II)配位的H2O分子的电离常数显著下降,测得pHa为7.8,在25±
质子键合的分子簇的离子-分子反应中的热化学和动力学关系的考察结果表明:对于非烷基锁闭的分子簇,如(C2H5OH)nH+(5=1-3)和(CH3OH)3H+;与中性碱B的质子转移反应,属快速反应,其反应效率r是由
SDS/苯甲醇/H2O体系能生成胶束、微乳液、层状液晶、六角状液晶等分子有序组合作,它们之间转换关系可以从凝聚能理论得到解释.来甲酸在O/W微乳液中的分配系数K=168,表明绝大多数苯甲
选择合适的SDBS/苯胺/H2O三组分O/2微乳液与苯胺单体共存的两相体系,以单体相为单体源,在O/W厂组分微乳液中进行了苯胺聚合,所得聚苯胺粒子大小仅为3m,分布较均匀,且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
根据k系数方法[1],应用最弱受约束电子势模型下的简单解析波函数,系统研究了各种可能节点校正下,锂原子高里德伯态(n~40)间跃迁的振子强度与辐射寿命,得到了对应于各跃迁类的节点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