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博会洞察行业发展新趋势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c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几年,省一级举办的各类茶博会总计不下15场,各种地方市县举办的茶博更是数不胜数。茶博会,人潮熙攘者有,亦不乏门可罗雀者。不管如何,在各级茶博会的带动下,平头百姓多了一个了解茶与茶产业的平台,茶行业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总体呈现向前发展的态势,茶博会也在自身的发展过程直观地显示了整个茶行业的发展趋势。这些,在刚刚闭幕的厦门茶博会上可见一斑。
  大环境决定展会格局
  从最开始仅仅作为佛教用品展的配套小展会,到今年有8个展馆,和佛事展平分秋色;从开始的不为人知,到今年晋升为国内茶博会中的翘楚。这样近乎跨越式的发展,厦门茶博会仅仅只用了5年的时间。
  厦门,东南一隅的海滨旅游城市,而作为展会城市,它依然可以完美地胜任。“98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落户厦门已有18年,这里积累了如何举办国际大型展会的发展经验,自然在举办茶博会时驾轻就熟。
  2015年广州茶博会踏入第十个年头。十年锻造,使得广州茶博会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茶展。同在广东省的深圳茶博会,近两三年以来也积攒下了良好口碑。广东一省先后孕育出了两个茶博会,与广东省对外交流活跃的传统相关外,也与整个潮汕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侨浓厚的饮茶氛围不无关系。
  广州、深圳、厦门,很明显的地域分布格局——东南沿海。长久以来,东南沿海具备非常主动的对外开放和交流的氛围,在良好的策展及推广下,衍生于此的茶博会有良好的口碑也属自然。
  除开大环境,每个城市的基因直接影响着茶博会的整体格局。不管是广州、深圳还是厦门,城市格局和整体大环境高度契合,且都具备很强的包容性。这也是为什么东南沿海这几个城市茶博会相对成功的关键。北京,上海等这些看似更国际化的大城市,却并不一定适合茶展。所以,地缘优势很重要,城市自身的格局对展会影响体现得更直接。
  茶配套呈现百花齐放
  茶配套用品,是一个极宽泛的概念,这其中包括常规的茶器、茶包装、茶桌椅等等,现在则有了更广阔的外延,茶空间设计、茶人服、香器、花器、茶席布……甚至文玩清供都包括在内。在厦门茶博会的8个展馆里,茶叶企业只有2个展馆,茶配套占据了其中的6个馆,3/4的比重足以证明它的主流地位。在如此大的比重下,当然不乏优秀者。
  茶器类,越来越多的作品兼具审美性和实用性,越来越多的人崇尚精工手作和设计感。“容善堂”是审美和实用结合的典范,它的银质茶壶、烧水壶、铁壶形制都极适合茶道使用,银质和铜质茶托、盖置的设计也都别出心裁。尤其是在茶器的开发设计上,参会3年来每一年都会明显的提升;“无尽灯斋”将传统紫砂材质运用到更广的器型上,同时和更多的材质相结合,做出更具设计感和实用性的茶器具,颇得人心。
  作为茶人必备装备之一的茶人服,在面料、款式方面的提升也都可圈可点。每一年的茶博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作一场茶人服的时装秀,参展方清一色着茶人服,参观者人手一件采买各式茶服,显得不亦乐乎。
  文玩清供,今年以来大放异彩,无论是厦门茶博会还是其它各地的茶会、茶博会上都有了更多、更清晰的身影。以文玩奇石为主打产品的“见芥”,在此次茶博会上以孑然独立的姿态,给众多参展者留下了完美的印象。
  另外,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厦门茶博会许多参展作品都严控价格关,在保证品质的情况下以更亲民的价格出现。这也是茶配套用品市场能够蓬勃发展、拥有更多受众的重要原因之一。
  茶空间把控茶博会格调
  以前,茶是茶、器是器,空间只是场地。如今,茶、器、空间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茶空间已经成为将所有与茶相关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并集中呈现的一个平台。无论从整个茶行业发展过程来看,还是单个展会的参展,茶空间的设计已经把控了茶叶宣传的大格调。
  本届厦门茶博会中,一半以上的参展商在展位空间布置上颇费心思,从单纯满足于功能性的展示,向更高趣味的茶空间审美迈进了大一步。那些资金、实力强大的参展商,在空间布局及软装陈设上都不惜耗费人力、物力,桌椅家具这些配套设备都从长途打包运来,橱柜灯光与展品也完全匹配,甚至员工的服饰都极考究。
  “蕉叶山房”的参展空间一定是所有到过的人都不会忘记的。从进门的金丝鸟笼,到隔山、花窗、书房、大厅、天井、偏厅,空间和陈设无一细节不考究。极宫情怀的“蕉叶山房”人俨然将江浙的院落搬到了展厅。而即便那些看似迷你的单个小展位,也鲜见简单粗略的堆砌,都是处处皆用心的摆放。方寸之间的精致,可留住每一位回眸的客人。
  所有这些大小不一、风格各异的展位,构筑了整个茶博会的格调,也反映了当下茶行业发展的趋势。人们已经不再满足只具备基本饮茶功能的空间,也不再迷恋奢华繁缛。自然简纯、风格高雅,又具备人文气质和关怀的茶空间不断引起茶人的共鸣,也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当下,茶与人文艺术的结合已很明晰。未来,茶的意义应并不仅止于茶,而是一种有茶的生活方式的传递。
其他文献
漫长的炎夏总算过去。  时序的流转,藉由寒风冷雨与飞舞的黄叶,向我们暗示渐浓的秋意。  幽坐窗前,展卷读书。冷风瑟瑟,使我不由地打了个寒噤。如此寒凉的秋夜,似乎就是为唤来一壶香暖的茶而作的铺垫。  哪一款茶品才算是最“应景”呢?我在茶柜前踌躇了很久。茶品的选择,固然有个人的喜好,但更多时候是受当下心情的左右。  想要温润,想要“文艺”一点,挑来拣去,手最终还是落在了一袋红茶上。因为,红茶的甜香与温
期刊
在10月的青岛茶博会上,茶具展会上出现了很多银壶的展位,造型加闪耀的银质光芒吸引了很多来者的眼球,而银壶的提梁和侧把很多都结合了木头、竹子、绳子的设计,不仅美观更兼实用。另外,活动现场的其它陶瓷展上也出现了较多采用不同材质混搭的茶具组,茶的色彩日渐丰富,“混搭风”正慢慢入境茶界……  “混搭”是让不同材质相得益彰  十月初,第十届天下赵州国际禅茶文化交流大会举办了百人茶席茶会,黄劲榕带着她刚参与创
期刊
当宝石的壶钮醒来之后,银色就更明亮了。  看多了来自日本的银壶,陈念舟全然中国风、台湾情的银壶,委实让人眼睛为之一亮。  北投文物馆,庭园花草上跳跃的阳光,透过偌大的日式落地木格拉门,清晰烘托桌上的几把银壶,包括单柄的瀹茶壶与大型提梁烧水壶。无论雾光或抛光,壶面忠实反射着内敛的贵气,以近乎矜持的质感,含蓄地表达禅定的意境。  陈念舟创作的瀹茶银壶几乎多为单柄,也就是台湾茶人习惯称呼的“侧把”,材质
期刊
在中茶安化第一茶厂里,有三幢全木质的茶仓,它由幢背靠式和两幢单体式仓库组成。深褐色的木构,忠实记录着时间经过的印迹,与周围黑瓦红砖的老厂房起拼贴着泛黄的往事。  它的诞生,原是为了贮茶。然而不经意间,它塑造了木仓黑茶特有的品质,也收藏见证了安化茶业的百年兴衰,直到今天依然历久弥新,且被赋予了崭新的意义:它是安化第茶厂的文化丰碑,更是种时代精神的传承与延续。  资江潮起又潮落,它已默立了113年。 
期刊
荷,睡莲科,莲属,原产中国。汉以前为单瓣,魏晋时重瓣荷出现,南北朝又发展成千瓣(并蒂)荷花。作为比恐龙还要古老的植物,1.35亿年前的白垩纪荷花就在黑龙江流域绽放。至今黑龙江省密山县兴凯湖莲花河附近仍有大片野生荷花。中国从奴隶制社会进入封建时代,野生的荷花也种进了百姓的田间池塘。  荷可食者,莫过藕与莲实。《周书》载:“薮泽已竭,既莲掘藕。”2000年前古人食谱上蔬菜类大约只有40种,藕赫然在列。
期刊
香,对任何茶叶的品质而言,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而对于凤凰单丛而言,更是决定性的品质因素。凤凰单丛,按香气划分,从可分为自然花香型、果味香型、药物香型还有部分其它香型,每种香型茶都具有自己的品种香,带有本身独特的韵味。那么那些单丛是如何通过香气展示不同魅力的呢?  自然化香型  八仙(高山)  外形:干茶紧卷重实,色泽黑褐润。  内质:第一道,盖香幽长清高,汤色金黄,茶汤入口鲜爽,回味略带芝兰花香;
期刊
作为福建最清新、最有文化气息的『名片』,闽茶闻名天下。从如雷贯耳的『北乌龙』武夷岩茶到『南乌龙』安溪铁观音,从白茶的发源地到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的诞生,从唯一紧压青茶漳平水仙到因奇特『兰花香』而得名的平和白芽奇兰,从拥有千年历史的福州茉莉花茶到三明等新生产茶区的后起之秀高山茶,再加上厦门的国营老茶厂,细数八闽佳茗,现如今貌似除了莆田外,其余皆有知名度高的茶或茶品牌。的确,茶不是莆田的优势,但莆田并非不
期刊
金秋十月,安溪到处茶香四溢。今年的秋茶生产,可以概括为“天作美,人努力,茶更香”。随着以“中国茶·中国梦”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茶都安溪国际茶业博览会成功举办,中国茶,都能从中看到茶业的新气象。  气象一:走“国际范”路线,开启海丝茶路新布局  在安溪茶博会上,设立了以海丝沿线国家为参展主力的海丝主题展馆(包含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促进与海丝沿线国家人员往来、互销产品、文化
期刊
余由医入茶,至今已整整四十年。  我曾于1983年10月在首届“茶与健康,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两篇论文,即《茶史片甲》与《茶叶药用之研究》。自此,我与茶学结下了终生不解之缘,与世界爱茶人一道同享茗烟茶韵之乐,又期“茶者寿,寿到茶(108岁)”之福。  35年前,我在会上提出“茶疗”这一新词。因系杜撰,未免战战兢兢,不意得到茶、医两界前辈如吴觉农、张天福与王季午[2]何任[3]等支持。十五年磨一剑
期刊
初秋的五台山,更显洁净与安宁。第二届五台山名泉汇正在举行,来自国内12名茶人布置的茶席,讲述茶味与空间之美。  本来是探寻水性与茶味共生主题的茶会,也因为这些茶席而有了更美的诠释。  “天一生水,地六得之”,是天地哺育万物的道理与本源。清宁之天地生轻活甘冽之泉,亦得无染之茶,得出尘至味。茶席方寸,如风轻拂檐角铜铃,清脆而触人心。  唐宋达到茶事巅峰,后渐衰,明又复兴,近代近乎湮灭。让人感慨古人契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