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年级
四年级
教学课型
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2.能在演唱中表现蜗牛与黄鹂鸟的形象,再现音乐故事;
3.掌握曲中的难点节奏,并能进行节奏游戏。
教材分析
《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流行于台湾的叙事性民歌。歌词以一个叙述者的口吻讲述了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的时候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却在一旁讥笑它的有趣情景。歌曲歌颂了蜗牛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深刻的道理、善意的嘲讽,都融入活泼的艺术形象之中,达到了寓庄于谐、寓教于乐的目的。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段的小学生具有好动和善于模仿的特点,容易被具体的场景所感染,对音乐、歌谣、游戏较易产生兴趣。根据这一特点,宜采用歌舞、图片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手段,来激发音乐兴趣,开发音乐感知能力、挖掘学生在音乐表现上的创造潜力。
情感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理想执著追求的精神。
2.通过学习叙事性音乐故事,让学生初步感受叙事音乐的独特魅力,并能积极、大胆地想象和表现音乐中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深化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体验。
(二)知识与技能。
1.通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学习,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能通过不同的音色和动作表现出蜗牛和黄鹂鸟的有趣对话。
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过程与方法。
在构思《蜗牛与黄鹂鸟》时,我把这节课设计成融唱歌、欣赏、创作、律动、表现等为一体的综合课。在课堂中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动耳又动眼,动脑又动身。针对儿童好新、好奇,思维活跃,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持久性较差,但容易对有趣、富有童趣的事物产生兴趣等特点,遵循直观性、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点采用引导法、情境教学法、律动法等方法设计本课过程。
教学重点
用明亮、轻巧的声音,不同的音色和语气演唱表现歌曲,体会歌曲的内涵。
教学难点
1.难点节奏的掌握(切分节奏);2.歌曲的创编及动作的表现。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葡萄树”立体道具、蜗牛和黄鹂鸟头饰若干。
教学过程
一、欢乐点歌臺,大家一起来。
1.学生听音乐《森林交响曲》进教室,并随音乐简单律动。
2.师(课件出示森林背景图片):在大森林里,有许许多多可爱的小动物,他们热爱生活,本领非凡。今天,小动物们又聚在一起载歌载舞,看,他们玩的多开心啊!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小动物吗?谁会模仿它们?
3.学生自由模仿,教师激情表扬。
4.课件出示:动物点歌台“哪里我会点哪里”。师:谁又能唱小动物的歌?
5.师生互动,学生上台自由选择会唱的关于小动物的歌曲,进行表演唱,师带领学生跟唱表演。
【设计意图:音乐课需要学生心情舒畅,精神饱满,这不仅取决于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也与外界因素有很大关系。音乐老师一进课堂,呈现给学生一脸的微笑,一腔的热情,这种朝气与生机会不自觉地感染学生,使他们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同时,音乐教室的环境,对学生影响也很大,老师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教室布置得充满童趣,又富有音乐特点。如,设计“点歌台”这个环节,目的就在于创设音乐环境,营造音乐氛围。学生一边聆听《森林动物狂欢曲》,一边歌唱动物的歌曲,学习兴趣立刻被引发,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
二、走进新课堂,好歌赏一赏。
1.师:同学们不仅唱的好,而且表演的也十分精彩。今天,老师还要给大家介绍两种可爱的小动物,不过老师先卖个关子,请同学们自己猜一猜它们是谁!
2.课件播放正在发芽的葡萄树动画。师:这是一棵什么样的葡萄树?在葡萄树上藏着谁?
3.教师根据学生的意愿点击课件出示两个小谜语,学生随之猜猜谜底分别是指哪两种动物。(谜语A: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谜语B:两个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设计意图:“猜谜语”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好方法。这种“立疑激趣”的导入,抓住了他们的心弦,可以给学生较强的新颖刺激,使学生注意力迅速指向课题。】
4.出示课题:蜗牛与黄鹂鸟。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把他们找了出来。蜗牛和黄鹂鸟在葡萄树上干什么呢?嘘!让我们静静的看一看,听一听……(课件播放《蜗牛和黄鹂鸟》动画)
5.师:蜗牛和黄鹂鸟的故事你们看明白了吗?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一讲?(生交流歌中的故事:春天来了,葡萄树吐出了嫩绿的新芽,一只蜗牛一步一步地朝着葡萄树顶爬行。这时,树上的两只黄鹂鸟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蜗牛呀蜗牛,葡萄成熟还早着呢,你急着上来干什么?”蜗牛不紧不慢地说道:“黄鹂儿不要笑,我天生爬行速度慢,等我爬上葡萄树,葡萄也就成熟了。”)
【设计意图:通过电脑课件演示及配乐叙述故事,给学生创造逼真的故事情节,学生初步感知音乐故事梗概的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
三、来到故事里,新歌唱一唱。
1.师:这首歌曲太有意思了,同学们想学会这首歌吗?那我们也来唱一唱。 2.学唱新歌。
(1)学生跟琴视唱一遍歌谱,体会旋律的特点;
(2)根据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熟悉歌词内容;
(3)指导学生跟琴视唱歌曲,纠正错误声音,直至熟练。
3.歌曲处理。
(1)葡萄树
a.师:歌曲里都唱了谁?(生回答。)
b.师:“请你们一边唱一边用你的身体表现刚发嫩芽的葡萄树,注意我们的葡萄树长的是不一样的,它还会随着音乐动一动。”学生边唱边做,声情并茂的表现葡萄树的样子。
【设计意图: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模仿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使学生在参与实践中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从精神上产生美感。】
(2)蜗牛
a.师:葡萄树下是谁?(生答:蜗牛)歌曲中哪里唱到了它?(生找到相关语句并唱一唱)
b.老师这里有两条节奏,请大家仔细听一听,哪条节奏最能表现小蜗牛缓慢爬行的样子?
c.学生听教师弹奏两条节奏并选择,教师指导学生读拍节奏一。
师:我们还能加上蜗牛的脚步声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旋律是流淌的血液。早期的节奏训练与听辨音高,是提高音乐素质的关键。从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辨音高与节奏的习惯,可以提高所有学生的音乐素质。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听辨表现蜗牛缓慢爬行的节奏,可以帮助学生整体感知音乐形象的特点,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d.师:老师还请来一只小蜗牛,请大家仔细的看一看它是怎么爬的?看谁能最先学会小蜗牛的动作。
师带头饰模仿蜗牛爬行的动作,并配上声音和节奏。(学生观看并模仿)
e.师:小蜗牛一听,我们连它的脚步声都学会了,于是爬的更带劲儿了。它从葡萄树刚刚发嫩芽的时候就开始爬,它会遇到哪些困难呢?”(生答)
师(课件出示动画):小蜗牛无论遇到下雨、烈日,还是黄鹂鸟和其他动物对它的嘲笑,都没有动摇。你能谈一谈对蜗牛的看法吗?”(启发学生要学习蜗牛“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再来唱一唱小蜗牛的句子,看谁能把蜗牛的这种坚持不懈的感觉唱出来。(合作表现:为学生分组,小组1、3演唱歌中有关蜗牛的句子,小组2为其配上动作和声音。)
【设计意图:被称为音乐情感的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在人的情感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它们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往往紧密交织在一起,这些情感交织而成的综合体就是情操。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注重音乐技能技巧的学习训练,还应该抓住一切可利用的契机,渗透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就在于此。】
(3)黄鹂鸟
a.师:小蜗牛精神可嘉,但黄鹂鸟却似乎没有发现,歌曲中的两只黄鹂鸟是怎样说的?(生演唱歌中句子回答)
b.黄鹂鸟在笑小蜗牛,同学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笑?(生答嘲笑、蔑视的笑、骄傲的笑)你们听它们的嘲笑声:出示
(师模仿黄鹂鸟的笑声,学生跟学。)
c.师:黄鹂鸟的笑声居然也这么有节奏感,你觉得哪个地方黄鹂鸟的嘲笑声最欢快?(师讲解切分节奏,回顾旧知识,了解切分节奏的其他形式,在歌曲中寻找切分节奏)
【设计意图:小学生通常具有“好玩、好动、坚持性差”等心理特点,因此对于相对枯燥乏味的节奏训练这一技能要求普遍不感兴趣,但作为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音乐课上做些简单的基本节奏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基础练习的一项很重要的部分,也为后面歌曲的更好演唱做好铺垫。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元素,用比较形象的事物和活动来教学,选择贴近学生认知水平与生活经验的素材“化腐朽为神奇”,让学生既掌握难点节奏型,又体验到节奏练习的快乐,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d.黄鹂鸟为什么要这样笑话小蜗牛呢?你是怎么想的?(黄鹂鸟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它会飞、漂亮、有一副好嗓子,所以显得很骄傲自大,又觉得蜗牛太笨拙而且攀爬的过早显得很傻,所以它们才笑话小蜗牛)谁能模仿一下黄鹂鸟骄傲自大、瞧不起人的样子?
e.下面我们一起把黄鹂鸟的句子再唱一遍,这次请你们一边唱一边用你的动作来表现傲气的黄鹂鸟,并在结尾的地方加上黄鹂鸟的嘲笑声。
(4)顽强的小蜗牛
a.师:“蜗牛在黄鹂鸟的嘲笑下不仅没有退缩,还对黄鹂鸟说了一句话……”生齐唱答。
b.师:是啊,慢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努力,早晚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
4.小小的故事却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下面请用我们明亮、轻巧的声音完整的把歌曲演唱一遍。(师伴奏,学生齐唱,鼓励表现)
四、我是小演员,故事演一演。
1.师:用歌聲来讲故事真是太有趣了,老师还有一个愿望,特别想和同学们一起来表演这个故事,你们能帮老师实现这个愿望吗?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推选组长,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选择角色,创编动作,教师参与讨论,巡视辅导。请组长挑选表现好的成员,分发头饰,准备集体表演。
3.集体活动:童话剧《蜗牛与黄鹂鸟》
扮演角色:男同学若干——蜗牛;女同学若干——黄鹂鸟;其他学生——伴奏和演唱;教师——音乐调控并随机参与表演。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目的是深化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学生通过听、赏、唱、演等方式,不仅学习的宽松愉快,而且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五、我是作词家,新词编一编。
1.师:观看了同学们的表演,黄鹂鸟惭愧的低下了骄傲的头,它很想对小蜗牛道歉,但又不知道怎样去说,同学们,黄鹂鸟知错就改,我们来帮帮它吧!
2.课件出示不完整的歌词,学生交流填空,完成歌词创编。
3.师:真是一群小小的作词家,令老师感到很惊讶!就让我们一起来把黄鹂鸟想说的话唱给蜗牛听吧!(生齐唱创编的歌词)
【设计意图:为了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特点生成生动有趣的创编练习和设定学生喜爱的创造性活动,发展学生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本课我利用学生爱编儿歌,顺口溜等特点,让他们结合歌曲故事情景创编歌词,既培养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又锻炼了孩子的创造力,同时通过即兴创编活动,再次渗透了德育教育。】
六、道理记心中,高兴离课堂。
1.师(课件出示蜗牛动画):黄鹂鸟飞走了,小蜗牛还在坚持不懈地爬着,它悄悄对大家说:“同学们,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只要你们在学习中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那时候,我会带着又大又甜的葡萄来为你们祝贺!同学们,再见!”
2.学生在音乐声中做着动作,唱着歌儿离开教室。
【整体教学设想:在设计教案时,本着“变难为易、变厌为趣、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听辨、感受音乐旋律能力为指导思想,充分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在轻松活泼、愉快合作的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板书:
(弱拍或弱位的音,延续到强拍或强位上而变成强音,这个音叫做切分音。含有切分音的节奏,叫做切分节奏。)
四年级
教学课型
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2.能在演唱中表现蜗牛与黄鹂鸟的形象,再现音乐故事;
3.掌握曲中的难点节奏,并能进行节奏游戏。
教材分析
《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流行于台湾的叙事性民歌。歌词以一个叙述者的口吻讲述了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的时候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却在一旁讥笑它的有趣情景。歌曲歌颂了蜗牛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深刻的道理、善意的嘲讽,都融入活泼的艺术形象之中,达到了寓庄于谐、寓教于乐的目的。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段的小学生具有好动和善于模仿的特点,容易被具体的场景所感染,对音乐、歌谣、游戏较易产生兴趣。根据这一特点,宜采用歌舞、图片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手段,来激发音乐兴趣,开发音乐感知能力、挖掘学生在音乐表现上的创造潜力。
情感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理想执著追求的精神。
2.通过学习叙事性音乐故事,让学生初步感受叙事音乐的独特魅力,并能积极、大胆地想象和表现音乐中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深化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体验。
(二)知识与技能。
1.通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学习,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能通过不同的音色和动作表现出蜗牛和黄鹂鸟的有趣对话。
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过程与方法。
在构思《蜗牛与黄鹂鸟》时,我把这节课设计成融唱歌、欣赏、创作、律动、表现等为一体的综合课。在课堂中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动耳又动眼,动脑又动身。针对儿童好新、好奇,思维活跃,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持久性较差,但容易对有趣、富有童趣的事物产生兴趣等特点,遵循直观性、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点采用引导法、情境教学法、律动法等方法设计本课过程。
教学重点
用明亮、轻巧的声音,不同的音色和语气演唱表现歌曲,体会歌曲的内涵。
教学难点
1.难点节奏的掌握(切分节奏);2.歌曲的创编及动作的表现。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葡萄树”立体道具、蜗牛和黄鹂鸟头饰若干。
教学过程
一、欢乐点歌臺,大家一起来。
1.学生听音乐《森林交响曲》进教室,并随音乐简单律动。
2.师(课件出示森林背景图片):在大森林里,有许许多多可爱的小动物,他们热爱生活,本领非凡。今天,小动物们又聚在一起载歌载舞,看,他们玩的多开心啊!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小动物吗?谁会模仿它们?
3.学生自由模仿,教师激情表扬。
4.课件出示:动物点歌台“哪里我会点哪里”。师:谁又能唱小动物的歌?
5.师生互动,学生上台自由选择会唱的关于小动物的歌曲,进行表演唱,师带领学生跟唱表演。
【设计意图:音乐课需要学生心情舒畅,精神饱满,这不仅取决于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也与外界因素有很大关系。音乐老师一进课堂,呈现给学生一脸的微笑,一腔的热情,这种朝气与生机会不自觉地感染学生,使他们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同时,音乐教室的环境,对学生影响也很大,老师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教室布置得充满童趣,又富有音乐特点。如,设计“点歌台”这个环节,目的就在于创设音乐环境,营造音乐氛围。学生一边聆听《森林动物狂欢曲》,一边歌唱动物的歌曲,学习兴趣立刻被引发,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
二、走进新课堂,好歌赏一赏。
1.师:同学们不仅唱的好,而且表演的也十分精彩。今天,老师还要给大家介绍两种可爱的小动物,不过老师先卖个关子,请同学们自己猜一猜它们是谁!
2.课件播放正在发芽的葡萄树动画。师:这是一棵什么样的葡萄树?在葡萄树上藏着谁?
3.教师根据学生的意愿点击课件出示两个小谜语,学生随之猜猜谜底分别是指哪两种动物。(谜语A: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谜语B:两个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设计意图:“猜谜语”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好方法。这种“立疑激趣”的导入,抓住了他们的心弦,可以给学生较强的新颖刺激,使学生注意力迅速指向课题。】
4.出示课题:蜗牛与黄鹂鸟。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把他们找了出来。蜗牛和黄鹂鸟在葡萄树上干什么呢?嘘!让我们静静的看一看,听一听……(课件播放《蜗牛和黄鹂鸟》动画)
5.师:蜗牛和黄鹂鸟的故事你们看明白了吗?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一讲?(生交流歌中的故事:春天来了,葡萄树吐出了嫩绿的新芽,一只蜗牛一步一步地朝着葡萄树顶爬行。这时,树上的两只黄鹂鸟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蜗牛呀蜗牛,葡萄成熟还早着呢,你急着上来干什么?”蜗牛不紧不慢地说道:“黄鹂儿不要笑,我天生爬行速度慢,等我爬上葡萄树,葡萄也就成熟了。”)
【设计意图:通过电脑课件演示及配乐叙述故事,给学生创造逼真的故事情节,学生初步感知音乐故事梗概的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
三、来到故事里,新歌唱一唱。
1.师:这首歌曲太有意思了,同学们想学会这首歌吗?那我们也来唱一唱。 2.学唱新歌。
(1)学生跟琴视唱一遍歌谱,体会旋律的特点;
(2)根据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熟悉歌词内容;
(3)指导学生跟琴视唱歌曲,纠正错误声音,直至熟练。
3.歌曲处理。
(1)葡萄树
a.师:歌曲里都唱了谁?(生回答。)
b.师:“请你们一边唱一边用你的身体表现刚发嫩芽的葡萄树,注意我们的葡萄树长的是不一样的,它还会随着音乐动一动。”学生边唱边做,声情并茂的表现葡萄树的样子。
【设计意图: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模仿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使学生在参与实践中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从精神上产生美感。】
(2)蜗牛
a.师:葡萄树下是谁?(生答:蜗牛)歌曲中哪里唱到了它?(生找到相关语句并唱一唱)
b.老师这里有两条节奏,请大家仔细听一听,哪条节奏最能表现小蜗牛缓慢爬行的样子?
c.学生听教师弹奏两条节奏并选择,教师指导学生读拍节奏一。
师:我们还能加上蜗牛的脚步声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旋律是流淌的血液。早期的节奏训练与听辨音高,是提高音乐素质的关键。从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辨音高与节奏的习惯,可以提高所有学生的音乐素质。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听辨表现蜗牛缓慢爬行的节奏,可以帮助学生整体感知音乐形象的特点,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d.师:老师还请来一只小蜗牛,请大家仔细的看一看它是怎么爬的?看谁能最先学会小蜗牛的动作。
师带头饰模仿蜗牛爬行的动作,并配上声音和节奏。(学生观看并模仿)
e.师:小蜗牛一听,我们连它的脚步声都学会了,于是爬的更带劲儿了。它从葡萄树刚刚发嫩芽的时候就开始爬,它会遇到哪些困难呢?”(生答)
师(课件出示动画):小蜗牛无论遇到下雨、烈日,还是黄鹂鸟和其他动物对它的嘲笑,都没有动摇。你能谈一谈对蜗牛的看法吗?”(启发学生要学习蜗牛“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再来唱一唱小蜗牛的句子,看谁能把蜗牛的这种坚持不懈的感觉唱出来。(合作表现:为学生分组,小组1、3演唱歌中有关蜗牛的句子,小组2为其配上动作和声音。)
【设计意图:被称为音乐情感的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在人的情感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它们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往往紧密交织在一起,这些情感交织而成的综合体就是情操。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注重音乐技能技巧的学习训练,还应该抓住一切可利用的契机,渗透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就在于此。】
(3)黄鹂鸟
a.师:小蜗牛精神可嘉,但黄鹂鸟却似乎没有发现,歌曲中的两只黄鹂鸟是怎样说的?(生演唱歌中句子回答)
b.黄鹂鸟在笑小蜗牛,同学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笑?(生答嘲笑、蔑视的笑、骄傲的笑)你们听它们的嘲笑声:出示
(师模仿黄鹂鸟的笑声,学生跟学。)
c.师:黄鹂鸟的笑声居然也这么有节奏感,你觉得哪个地方黄鹂鸟的嘲笑声最欢快?(师讲解切分节奏,回顾旧知识,了解切分节奏的其他形式,在歌曲中寻找切分节奏)
【设计意图:小学生通常具有“好玩、好动、坚持性差”等心理特点,因此对于相对枯燥乏味的节奏训练这一技能要求普遍不感兴趣,但作为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音乐课上做些简单的基本节奏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基础练习的一项很重要的部分,也为后面歌曲的更好演唱做好铺垫。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元素,用比较形象的事物和活动来教学,选择贴近学生认知水平与生活经验的素材“化腐朽为神奇”,让学生既掌握难点节奏型,又体验到节奏练习的快乐,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d.黄鹂鸟为什么要这样笑话小蜗牛呢?你是怎么想的?(黄鹂鸟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它会飞、漂亮、有一副好嗓子,所以显得很骄傲自大,又觉得蜗牛太笨拙而且攀爬的过早显得很傻,所以它们才笑话小蜗牛)谁能模仿一下黄鹂鸟骄傲自大、瞧不起人的样子?
e.下面我们一起把黄鹂鸟的句子再唱一遍,这次请你们一边唱一边用你的动作来表现傲气的黄鹂鸟,并在结尾的地方加上黄鹂鸟的嘲笑声。
(4)顽强的小蜗牛
a.师:“蜗牛在黄鹂鸟的嘲笑下不仅没有退缩,还对黄鹂鸟说了一句话……”生齐唱答。
b.师:是啊,慢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努力,早晚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
4.小小的故事却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下面请用我们明亮、轻巧的声音完整的把歌曲演唱一遍。(师伴奏,学生齐唱,鼓励表现)
四、我是小演员,故事演一演。
1.师:用歌聲来讲故事真是太有趣了,老师还有一个愿望,特别想和同学们一起来表演这个故事,你们能帮老师实现这个愿望吗?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推选组长,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选择角色,创编动作,教师参与讨论,巡视辅导。请组长挑选表现好的成员,分发头饰,准备集体表演。
3.集体活动:童话剧《蜗牛与黄鹂鸟》
扮演角色:男同学若干——蜗牛;女同学若干——黄鹂鸟;其他学生——伴奏和演唱;教师——音乐调控并随机参与表演。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目的是深化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学生通过听、赏、唱、演等方式,不仅学习的宽松愉快,而且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五、我是作词家,新词编一编。
1.师:观看了同学们的表演,黄鹂鸟惭愧的低下了骄傲的头,它很想对小蜗牛道歉,但又不知道怎样去说,同学们,黄鹂鸟知错就改,我们来帮帮它吧!
2.课件出示不完整的歌词,学生交流填空,完成歌词创编。
3.师:真是一群小小的作词家,令老师感到很惊讶!就让我们一起来把黄鹂鸟想说的话唱给蜗牛听吧!(生齐唱创编的歌词)
【设计意图:为了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特点生成生动有趣的创编练习和设定学生喜爱的创造性活动,发展学生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本课我利用学生爱编儿歌,顺口溜等特点,让他们结合歌曲故事情景创编歌词,既培养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又锻炼了孩子的创造力,同时通过即兴创编活动,再次渗透了德育教育。】
六、道理记心中,高兴离课堂。
1.师(课件出示蜗牛动画):黄鹂鸟飞走了,小蜗牛还在坚持不懈地爬着,它悄悄对大家说:“同学们,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只要你们在学习中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那时候,我会带着又大又甜的葡萄来为你们祝贺!同学们,再见!”
2.学生在音乐声中做着动作,唱着歌儿离开教室。
【整体教学设想:在设计教案时,本着“变难为易、变厌为趣、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听辨、感受音乐旋律能力为指导思想,充分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在轻松活泼、愉快合作的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板书:
(弱拍或弱位的音,延续到强拍或强位上而变成强音,这个音叫做切分音。含有切分音的节奏,叫做切分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