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英文阅读,用英语交谈,目的不是为了去三里屯或新天地,与洋人勾肩搭背,而是用英语培养清晰的理性思考。
Yes. English makes the difference.英文好,令阁下一生都保持独立的判断力,对一个无能政府的谎言,对一个低级政客的狡辩,都一目了然,一耳会心。英文教育是防御愚昧的白血球,令你老来不会沦为“粪青”。单是这项地位,就令每一位中国家长值得重金投资。
学英文,从阅读开始。最多人会问:应该看什么英文书?有什么好介绍?《圣经》的英文是不是最好?还是多看《经济学人》杂志?我的儿子迷上了《哈里·波特》,国际学校拼命鼓励学生用英文写作小说,邻居的儿子今年14岁,已经写完了一册科幻中篇,他的英文好吗?
英文写得好,基础在多读,已经是老生常谈了。读什么?开卷有益,一个人有点余暇,每个月的英文阅读,应该像一张菜单,有蔬菜、肉类,海鲜,包含一个平衡的Diet。
英美杂志的名家多,不论思想内容、英文文笔、主题见解,都属大西洋西岸兵家必争之地,看杂志可以保持updated,Keep informed of the whole world。
Prospect
杂志不一定要言必《经济学人》。Come on,试一点新意思吧。英国最top的中产知识分子,流行看《远景》月刊,即Prospect,但这本杂志深入分析英美和中东国际大事,有许多文章,是假设读者已经拥有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的国际关系学位。因此,对于本地的知识精英略嫌深奥,我不会highly recommend,不过,如果你想向困难挑战,It’s a good try:文字浅白、见解独到,由北极冰河消融、中国黄河断流到阿富汗的电影状况,都有国际级的论述。
例如最新一期,有一篇文章,由学者Nicholas Humphrey执笔,批评新进历史学家Niall Ferguson的观点。Niall Ferguson是英国史学后起之秀,思想右倾,名作《帝国论──英国如何创造现代世界》(Empire——How Britain Made the Modern World),公开为英帝国评功立威,配合布莱尔和布什远征中东的国家外交政策。洋人笔战,相当少见,出手即言之有物,当然不是“石破天惊逗秋雨”那种水平。
但是,没有读过Niall Ferguson的通俗历史论著,又怎会明白反驳他的论点呢?所以我说,Prospect好深,阁下如果未在欧美住过至少3年,请勿碰这本月刊。
The Week
浅一点的,可以试试The Week——《星期志》,这是本幽默论政周刊,比起老牌的Private Eye,又多了几分政经。这本周刊汇集了每星期英国各大报刊的论见,然后加注点评,这一层附加产品,才是最有价值的部分。许多文章,观点新颖,例如《妇权主义者怎样看真主党》(What do feminists see in Hezbollah?)由西方妇权主义角度来分析黎巴嫩真主党。另有一篇小品,教导读者怎样改善社会人缘,叫做《如何交结一百万个朋友》(How to make a million friends)。该杂志的宗旨,每一期印在封面:All you need to know about everything that matters,这句话是每一本杂志出版人的梦想。
The Week编排清新,文章短小,最适合短途飞机旅行阅读。
Evening Standard
至于其它消费杂志,我比较喜欢伦敦标准晚报Evening Standard每月附送的ES月刊。英国的大报,包括《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都时兴周刊或每月一次附送杂志。Evening Standard除了推销名牌消费,兼涉政治和文化。譬如有一篇文章,检讨布莱尔下台之后的出路,提议他有三大选择:上市公司主席(The Chairman)、传媒名嘴(The Talker)、国际大使(The Ambassador)——“可怜可怜布莱尔吧。他还有一所百万英镑的豪宅,分期付款,有一个追求上流社会享受的太太,他最不想退休了。但一年之内,他就要执包袱了,他一定在整理他的CV、向老朋友打电话探路吧?现在是向首相提问的时间了。”作者劝布莱尔,站在伦敦金融城的地铁站外向过路的人派发履历表影印本,但他的太太“切丽不会高兴的”──Cherie won’t be pleased。
读英文杂志,不但开拓视野,而且还是人生中一道漫长的水果和甜品的Buffet。不要只看Time加Newsweek,这些都是美国传媒的主流,论Sophistication和含蓄,还是英国本土更加刻薄抵死。没得卖?网上订阅吧。英镑兑14元有多,但有这位伴侣,帮你抗衡满街的娱乐八卦,是值得的。
至于书,不论小说还是散文,好作品实在太多,江山代有人才出,各方名人自会抢着介绍“好书”,在这里就省回一点口水了。
Yes. English makes the difference.英文好,令阁下一生都保持独立的判断力,对一个无能政府的谎言,对一个低级政客的狡辩,都一目了然,一耳会心。英文教育是防御愚昧的白血球,令你老来不会沦为“粪青”。单是这项地位,就令每一位中国家长值得重金投资。
学英文,从阅读开始。最多人会问:应该看什么英文书?有什么好介绍?《圣经》的英文是不是最好?还是多看《经济学人》杂志?我的儿子迷上了《哈里·波特》,国际学校拼命鼓励学生用英文写作小说,邻居的儿子今年14岁,已经写完了一册科幻中篇,他的英文好吗?
英文写得好,基础在多读,已经是老生常谈了。读什么?开卷有益,一个人有点余暇,每个月的英文阅读,应该像一张菜单,有蔬菜、肉类,海鲜,包含一个平衡的Diet。
英美杂志的名家多,不论思想内容、英文文笔、主题见解,都属大西洋西岸兵家必争之地,看杂志可以保持updated,Keep informed of the whole world。
Prospect
杂志不一定要言必《经济学人》。Come on,试一点新意思吧。英国最top的中产知识分子,流行看《远景》月刊,即Prospect,但这本杂志深入分析英美和中东国际大事,有许多文章,是假设读者已经拥有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的国际关系学位。因此,对于本地的知识精英略嫌深奥,我不会highly recommend,不过,如果你想向困难挑战,It’s a good try:文字浅白、见解独到,由北极冰河消融、中国黄河断流到阿富汗的电影状况,都有国际级的论述。
例如最新一期,有一篇文章,由学者Nicholas Humphrey执笔,批评新进历史学家Niall Ferguson的观点。Niall Ferguson是英国史学后起之秀,思想右倾,名作《帝国论──英国如何创造现代世界》(Empire——How Britain Made the Modern World),公开为英帝国评功立威,配合布莱尔和布什远征中东的国家外交政策。洋人笔战,相当少见,出手即言之有物,当然不是“石破天惊逗秋雨”那种水平。
但是,没有读过Niall Ferguson的通俗历史论著,又怎会明白反驳他的论点呢?所以我说,Prospect好深,阁下如果未在欧美住过至少3年,请勿碰这本月刊。
The Week
浅一点的,可以试试The Week——《星期志》,这是本幽默论政周刊,比起老牌的Private Eye,又多了几分政经。这本周刊汇集了每星期英国各大报刊的论见,然后加注点评,这一层附加产品,才是最有价值的部分。许多文章,观点新颖,例如《妇权主义者怎样看真主党》(What do feminists see in Hezbollah?)由西方妇权主义角度来分析黎巴嫩真主党。另有一篇小品,教导读者怎样改善社会人缘,叫做《如何交结一百万个朋友》(How to make a million friends)。该杂志的宗旨,每一期印在封面:All you need to know about everything that matters,这句话是每一本杂志出版人的梦想。
The Week编排清新,文章短小,最适合短途飞机旅行阅读。
Evening Standard
至于其它消费杂志,我比较喜欢伦敦标准晚报Evening Standard每月附送的ES月刊。英国的大报,包括《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都时兴周刊或每月一次附送杂志。Evening Standard除了推销名牌消费,兼涉政治和文化。譬如有一篇文章,检讨布莱尔下台之后的出路,提议他有三大选择:上市公司主席(The Chairman)、传媒名嘴(The Talker)、国际大使(The Ambassador)——“可怜可怜布莱尔吧。他还有一所百万英镑的豪宅,分期付款,有一个追求上流社会享受的太太,他最不想退休了。但一年之内,他就要执包袱了,他一定在整理他的CV、向老朋友打电话探路吧?现在是向首相提问的时间了。”作者劝布莱尔,站在伦敦金融城的地铁站外向过路的人派发履历表影印本,但他的太太“切丽不会高兴的”──Cherie won’t be pleased。
读英文杂志,不但开拓视野,而且还是人生中一道漫长的水果和甜品的Buffet。不要只看Time加Newsweek,这些都是美国传媒的主流,论Sophistication和含蓄,还是英国本土更加刻薄抵死。没得卖?网上订阅吧。英镑兑14元有多,但有这位伴侣,帮你抗衡满街的娱乐八卦,是值得的。
至于书,不论小说还是散文,好作品实在太多,江山代有人才出,各方名人自会抢着介绍“好书”,在这里就省回一点口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