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误区和教学艺术构建及途径分析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wang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优化,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该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还为推动其它人文学科的课改提供示范。目前在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艺术时,需要明确几点:(1)优化的路径,仍需在目前的大环境下进行;(2)遵循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应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3)须在师生互动关系的平台上,完成课堂教学。
  【关键词】优化;语文;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78-01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需要明确一点,现阶段在开展语文教学艺术优化时,不能脱离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环境。只有在认识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之后,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相应语文教学艺术的塑造。
  1、升学压力促使小学语文教学仍以应试为导向。小学仍面临着局部区域内的升学压力,这种压力就使得:对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测试成绩:测试成绩的效果,又直接与教师的工作绩效挂钩。因此,无论从客观还是主观因素上来考察,这些都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优化。所外化的表现形态便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突出知识点的讲授,而忽视了语文本身的人文性特征。
  2、传统课程设计限制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施展。正如上文所述,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小学语文教学难以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传统课程设计的固化又进一步限制了上述实践的开展。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课本的版本在较长期不会发生变更。这在方便教师教学的同时,又导致了教师在教学模式上的固化。固化的模式限制了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当然,语文教学艺术也就无从展开。
  二、语文教学艺术体系的构建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体系的构建,不可能跳离现有的制约因素而展开。由此,只有在承认目前现状的前提下,去寻找最易实现该培养体系的切人口。如。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的建立。使学生主动的去说、读和写,在双向反馈下逐渐使小学生形成语文的综合素养。
  1、学生主动性的引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这句话所折射出的道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应该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当然,该信息应与教学有关。在有限的语文教学时段中,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
  2、师生互动关系的形成。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关系的构建,具体体现了“主体性”教育的现代教育思想。具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就体现为。在有限的课时内形成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关系。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目标,充分引致他们在学习中的兴趣与求知欲。
  三、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具体途径
  诚然,在目前制约因素存在的条件下,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优化的途径还有许多种。并且,针对语文教学艺术系统性而言,还需要诸如历史、政治等其它学科知识的辅助。
  1、学生主动性引致的实施途径。以“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由教师在导课过程中提炼出来几个小问题,如:同学们知道圆明园吗?对于圆明园,你了解多少?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毁灭圆明园呢?通过让学生交流课前通过读课文和查阅资料了解到的关于圆明园的情况。知道圆明园占地月347公顷,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经过150多年的修缮扩建。花费了不可计数的人力物力,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可就是这样一座万园之园,却被英法联军毁灭了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老师带领学生就作者当时的心境、文章的内涵,以及文章的风格等方面来对该问题进行诠释(1)通过预设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的精力集中;(2)利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来体会该文章的内涵意境;(3)通过查阅、收集、交流,学生切实了解圆明园的价值,再从朗读中体会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真正激发学生的悲愤,痛惜等情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这就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环节。同时,也引致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进了他们的语文素养中的人文素质。
  2、教师讲授模式的改善。课堂教学的环境与氛围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强化学生的感受,推进教学的进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对于“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教师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挖掘出圆明园的一些背景资料,以及该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在教学时首先通过课件展示直观再现毁灭前圆明园的美丽、毁灭中圆明园的惨烈、毁灭后圆明园的肃杀,直接地将学生带人情境之中,引起情感的共鸣。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理解一些存在疑惑的词语。如“金碧辉煌”、“西洋景观”等,然后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圆明园有……也有……有……也有……有……还有……不仅有……还有,”引导学生从“……、举世闻名、民族建筑、西洋景观、瑰宝、精华、饱览中外名胜”等词语中体会圆明园的美丽和伟大。接着出示圆明园珍贵的文物图片、被英法联军掠走的圆明园文物文字资料和图片,烈火熊熊燃烧“三天三夜”的图片”让学生更直接的体会到圆明园文物价值的不可估量!圆明园文物的损失无法想象。不可估量!从而更加深对英法联军的愤恨。然后再次回顾圆明园盛时盛况,抚今追昔,从“有……有……有……还有……”中,推出“没有了……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让学生一读再读,一悟再悟,让学生的情感在爱与恨的跌宕中进一步升华。这一过程,也和语言的感悟融在了一起,为后面学生的练笔——情动辞发奠定了感情基础 老师及时抓住这一时机要求学生把此时此刻最想说的话用笔写下来 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写的话相机引导,让学生在写话交流的过程中领悟到: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了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只有祖国强盛了,才不会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其他文献
【摘要】加强数学史的学习,可以拓宽视野、开拓思维、解放思想,使学生能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细致,对数学体系的结构、历史和发展有更明确的认识,而不仅仅局限于解答习题。将来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那种铭刻于大脑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一定会长期地在每个学生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731.36
期刊
【摘要】教师利用实验创设物理情境、利用生活经验、打比喻、思维加工等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物理概念。  【关键词】概念教学;创设情境;思维加工;运用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73-01       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最重要的基础,让学生掌握好物理概念也是物理
期刊
【摘要】学好语文是我们从事任何工作学习的基础,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确立健康的审美观念,培养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以适应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女生;语文素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467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70-0
期刊
【摘要】化学是高中的理科科目,同时也是高中阶段教学的难点之一。由于化学知识在结构形式上复杂多变,若无法掌握知识的有效学习方法则是难以理解知识内涵的。教师作为化学科目的引导者,在教学期间要积极调整教学思想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针对高中化学教学思路改革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思路;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543.48 【文章标识码】B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67-01       一、作文教学现状透视  当前作文教学虽有少数地区开放奇葩,但低效是普遍现象。语文教师要提升对母语文本的解读及写作水平,真正弘扬民族人文精神。首先要清醒认识作文教学的基本现状,激发起改变高耗低效的现状的历史责任感。  二、作文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期刊
【摘要】1、什么是团队;2、什么是团队精神;3、怎样建立一支优秀的团队;  【关键词】上下同欲;团队精神;目标一致;团结协作  【中图分类号】G278.0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52-02       一个幼儿园的园长像一名将军一样,要带领整个队伍去奋斗。拼搏,完成幼儿园的既定目标,已求得幼儿园的壮大
期刊
【中图分类号】G526.40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76-01       班级是培养学生的一个基本单位,是锻炼学生能力的一个摇篮。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工作的好坏,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成长和生活环境各不相同,性格、爱好、特长和学习能力各有千秋,要想把他们组织成一个讲文明
期刊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成立数学学习小组,落实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是实践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是一个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合作学习;具体运用  【中图分类号】G382.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77-0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展,新《数学课程标
期刊
【摘要】灵活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巧妙地解决生物问题。  【关键词】化学思维法;数学思维法;极值思维法  【中图分类号】G684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61-01       在高中生物学习中同学们要灵活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以不同的方法、途径巧妙地解决生物问题,伴随同学们解决生物问题能力的提高,解决其他学
期刊
【摘要】学习科学课的过程,是从观察现象,动手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实验是学科学的最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活动;实验课;授课效率  【中图分类号】G430.4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