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正以势不可当的趋势不断发展、创新与壮大,但存在互联网金融分业监管和跨业经营的制度性错配等问题,引发和放大了理财产品、信贷平台、信托融资以及第三方支付等方面的风险,因此,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举措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互联网技术和通信移动设备的迅猛发展,加快了不同形式的互联网模式与传统金融业务结合的步伐,对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互联网金融的规模之大及经营模式的多样化加快了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更进一步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平台蕴藏着较大风险。因此,加强市场监管、健全政策体制规范互联网金融、降低互联网金融风险迫在眉睫。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1、互联网金融行业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存在业务风险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及广泛的应用,而且一些新的金融服务平台凭以低门槛、高收益、服务便捷等特點活跃于互联网金融市场,但由于缺乏既通晓传统金融业务、又掌握互联网科技专业知识、还具备信息产业运营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使得互联网金融在经营管理上并没有真正有效地运用好金融科技的经营模式及管理方法等,使得在交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金融诈骗等问题。
2、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尚未健全,存在法律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使其监管体系的诸多问题更加彰显,导致行业内企业素质参差不齐,其主要原因就是法规政策还不够完善;其次就是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普遍存在着具有跨行业、跨部门及业务交叉性强等特点,使银行、证券以及保险业间形成了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融合和交叉的混业经营方式,这就自然形成了与现有的分业监管模式的错位、监管部门之间职权受限、划分不清或沟通协调不够等,也就自然形成了不同业务的监管标准有所不同,从而极易产生监管套利现象。虽然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规已相应出台,但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目前的立法与相关监管机制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停滞状态,且互联网金融行业无门槛、无标准、无监管的三无状态仍很凸显,致使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监管中的空白,在进行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交易过程时触碰非法集资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高压线。
3、互联网金融信息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存在信用风险
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起步较晚,信息体系建设尚未完善,造成互联网金融交易者在合约到期日不能完全履行其义务,从而产生了一定的风险,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大多数互联网金融企业并没有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相结合,而且个人信用评级机制尚未健全。仅靠企业自有的数据系统,难以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经营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也就不能真正、全面、准确地衡量被评级主体的信用风险,从而加大了信息体系建设滞后而产生的风险,因此,个人征信数据的真实性及准确性等已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关键所在和潜在风险源,对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产生了阻碍。
4、互联网金融的应用技术有待提高,存在安全风险
要确保互联网金融业务各项技术得到有效应用和有序、合理、快速的实施与发展,关键在于互联网金融体系的软硬件系统、计算机网络及用户信用体系建设的完善程度。而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应用技术主要还是依托于计算机、网络以及信息技术等,因此,国内的信息应用技术在实施过程中还仍存在一些技术难题,从而导致互联网金融在运营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对策
1、加强互联网金融有效管理,提高其效率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程快于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的变革,必须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有效管理及行业自律,才能更快地促进并确保互联网金融健康稳步的发展。首先,要减小政府的过度介入,应该以行业准入替代政府审批,通过加大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规范行业行为,进而提高其效率。其次,要对第三方支付、融资和理财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制定专门的管理准则? 并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提升其在核心业务的价值。
2、健全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技术,完善信用体系以降低其风险
确保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管理有效应用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对调整风险管理制度、约束风险管理、优化风险管理环境等进行相应调整,确保监督风险管理有效实施。首先,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技术标准化,健全和完善互联网金融技术标准,并与国际计算机网络安全标准接轨,进而增强互联网金融系统的协调性。其次,增强网络信用体系建设,健全注册登记管理制度,对互联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注册登记管理采取实名制,完善网络身份的认证和电子签名制度,并健全和完善互联网金融信用的评价标准,对企业互联网贷款信用额度进行规范管理,完善信用体系构建,对互联网金融征信资源实行统筹共享。最后,完善和健全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加强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业务内部控制,通过制定完善的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安全管理办法、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等来有效地控制互联网金融业务,促使金融业务有序、规范、合理地实施。
3、加强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建设,健全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督体系
构建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首先。应加强互联网金融机构风险内控。明确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督主体。并成立自律性协会。强化行业的管理与自我监督体系,将资金来源、中间环节及最终投向等金融业务贯穿于监管始终。降低风险。其次,央行、银监会等传统金融监督部门应加强完善和健全监督协作机制,促进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稳定、持续和健康的发展。最后,监管机构的监管应构建一个既具有针对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又具有灵活性的监管体系,这样既可以弥补缺位监管,又可以避免监管过度,使其支付体系安全更加可靠,加强互联网金融立法力度,不断地健全和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加强监管体系,制定网络公平交易规则等,是构建和完善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举措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互联网技术和通信移动设备的迅猛发展,加快了不同形式的互联网模式与传统金融业务结合的步伐,对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互联网金融的规模之大及经营模式的多样化加快了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更进一步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平台蕴藏着较大风险。因此,加强市场监管、健全政策体制规范互联网金融、降低互联网金融风险迫在眉睫。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1、互联网金融行业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存在业务风险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及广泛的应用,而且一些新的金融服务平台凭以低门槛、高收益、服务便捷等特點活跃于互联网金融市场,但由于缺乏既通晓传统金融业务、又掌握互联网科技专业知识、还具备信息产业运营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使得互联网金融在经营管理上并没有真正有效地运用好金融科技的经营模式及管理方法等,使得在交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金融诈骗等问题。
2、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尚未健全,存在法律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使其监管体系的诸多问题更加彰显,导致行业内企业素质参差不齐,其主要原因就是法规政策还不够完善;其次就是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普遍存在着具有跨行业、跨部门及业务交叉性强等特点,使银行、证券以及保险业间形成了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融合和交叉的混业经营方式,这就自然形成了与现有的分业监管模式的错位、监管部门之间职权受限、划分不清或沟通协调不够等,也就自然形成了不同业务的监管标准有所不同,从而极易产生监管套利现象。虽然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规已相应出台,但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目前的立法与相关监管机制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停滞状态,且互联网金融行业无门槛、无标准、无监管的三无状态仍很凸显,致使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监管中的空白,在进行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交易过程时触碰非法集资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高压线。
3、互联网金融信息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存在信用风险
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起步较晚,信息体系建设尚未完善,造成互联网金融交易者在合约到期日不能完全履行其义务,从而产生了一定的风险,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大多数互联网金融企业并没有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相结合,而且个人信用评级机制尚未健全。仅靠企业自有的数据系统,难以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经营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也就不能真正、全面、准确地衡量被评级主体的信用风险,从而加大了信息体系建设滞后而产生的风险,因此,个人征信数据的真实性及准确性等已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关键所在和潜在风险源,对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产生了阻碍。
4、互联网金融的应用技术有待提高,存在安全风险
要确保互联网金融业务各项技术得到有效应用和有序、合理、快速的实施与发展,关键在于互联网金融体系的软硬件系统、计算机网络及用户信用体系建设的完善程度。而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应用技术主要还是依托于计算机、网络以及信息技术等,因此,国内的信息应用技术在实施过程中还仍存在一些技术难题,从而导致互联网金融在运营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对策
1、加强互联网金融有效管理,提高其效率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程快于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的变革,必须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有效管理及行业自律,才能更快地促进并确保互联网金融健康稳步的发展。首先,要减小政府的过度介入,应该以行业准入替代政府审批,通过加大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规范行业行为,进而提高其效率。其次,要对第三方支付、融资和理财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制定专门的管理准则? 并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提升其在核心业务的价值。
2、健全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技术,完善信用体系以降低其风险
确保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管理有效应用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对调整风险管理制度、约束风险管理、优化风险管理环境等进行相应调整,确保监督风险管理有效实施。首先,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技术标准化,健全和完善互联网金融技术标准,并与国际计算机网络安全标准接轨,进而增强互联网金融系统的协调性。其次,增强网络信用体系建设,健全注册登记管理制度,对互联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注册登记管理采取实名制,完善网络身份的认证和电子签名制度,并健全和完善互联网金融信用的评价标准,对企业互联网贷款信用额度进行规范管理,完善信用体系构建,对互联网金融征信资源实行统筹共享。最后,完善和健全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加强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业务内部控制,通过制定完善的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安全管理办法、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等来有效地控制互联网金融业务,促使金融业务有序、规范、合理地实施。
3、加强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建设,健全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督体系
构建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首先。应加强互联网金融机构风险内控。明确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督主体。并成立自律性协会。强化行业的管理与自我监督体系,将资金来源、中间环节及最终投向等金融业务贯穿于监管始终。降低风险。其次,央行、银监会等传统金融监督部门应加强完善和健全监督协作机制,促进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稳定、持续和健康的发展。最后,监管机构的监管应构建一个既具有针对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又具有灵活性的监管体系,这样既可以弥补缺位监管,又可以避免监管过度,使其支付体系安全更加可靠,加强互联网金融立法力度,不断地健全和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加强监管体系,制定网络公平交易规则等,是构建和完善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