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董先生,65岁,有个规模不小的公司,不用说,生活条件优越,啤酒肚、高血压自然难免,近来又发现血糖高。
两天前,董先生参加了一个宴席。回家后两个多小时,他隐隐地感觉左下腹疼痛,午夜时分,疼痛逐渐加重,急忙去看急诊。
也奇怪,在家没事,可刚到医院就要上厕所,拉的是稀便。接诊的是一位30来岁的医生,摸了摸他的肚子说没事,大便化验也正常,说是急性胃肠炎,开了消炎、止痛、解痉的口服药后,便让他回家了。
第二天,董先生因血便去另一家医院看急诊,接诊医生认为是下消化道出血,考虑董先生年龄偏大,不排除患结肠肿瘤的可能。这时的董先生一头雾水,直接去了三甲医院消化专家门诊,立刻就被收住院了。
事情不是想象中那么顺利,因为诊断意见不一,无法定下主要治疗方案,只予以对症支持治疗。我被邀请去会诊,已经是72小时后的事了。
主管医生开始认为是细菌性痢疾,但他也觉得有点奇怪,住院期间董先生体温一直正常,白细胞虽然升高,大便化验大多是红细胞,几乎见不到脓细胞,多次检查均未发现吞噬细胞,更无“里急后重”的症状,不过,还是做了大便致病菌培养。
主治医生则高度怀疑溃疡性结肠炎,虽然不少方面很像溃疡性结肠炎,仔细询问患者,过去从无类似病史,60多岁第一次突然发病,也不太符合大多数溃疡性结肠炎的情况。而急诊结肠镜检查也没给出确定的意见。
我认为或许X线钡剂灌肠能发现某些有意义的改变,我们立即一起去了放射科。在荧光屏下,放射科王主任要大家看左半侧结肠的“指压性”改变,正是在检查加压时,患者喊叫:“就是这儿痛得厉害!”
回到消化科,讨论继续进行。我说:“刚才你们已经提出了两种似是而非的病,我再补充两个病,一是结肠癌,不过放射科王主任已经排除了;二是急性胰腺炎,可昨天CT检查也未发现胰腺异常。”
接着我将现有的材料归纳了一下说:“65岁的老人,有动脉硬化和糖尿病等基础病变,过去没有类似病史。这次发病突然,并伴有血便,腹部体征却不相称,至今也没有出现外科情况。钡剂灌肠发现指压征虽然有一定特点,而结肠镜所见只是一般炎症,中间似乎有些矛盾,而又缺乏特征性。其实,这正是急性缺血性结肠炎的表现!”
参加会诊的年轻医生显然有些疑问说:“这病常见吗?”我多说了几句话:“至今一般认为此病不多见,但要认识到,现在发病条件变化很大,我们的认识也有逐步深化的过程。当今‘三高’、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较多,社会早已进入老龄化,其他与动脉硬化缺血有关的疾病,如心绞痛、脑梗死早已成为百姓熟悉的常见病、多发病,肠道怎能独善其身呢?”
最后,对于治疗方面,我提出了一些补充建议,除了现有的治疗外,应该使用扩张血管药物,如中药制剂丹参、川芎均有不错的疗效。静脉使用抗革兰阴性菌为主的广谱抗生素也很重要。使用黏膜保护药,充分保证营养,密切注意并发症的发生,都不可忽视。并建议把会诊情况告诉患者,打消他的顾虑,争取他的配合。
半個月后,董先生痊愈出院。
两天前,董先生参加了一个宴席。回家后两个多小时,他隐隐地感觉左下腹疼痛,午夜时分,疼痛逐渐加重,急忙去看急诊。
也奇怪,在家没事,可刚到医院就要上厕所,拉的是稀便。接诊的是一位30来岁的医生,摸了摸他的肚子说没事,大便化验也正常,说是急性胃肠炎,开了消炎、止痛、解痉的口服药后,便让他回家了。
第二天,董先生因血便去另一家医院看急诊,接诊医生认为是下消化道出血,考虑董先生年龄偏大,不排除患结肠肿瘤的可能。这时的董先生一头雾水,直接去了三甲医院消化专家门诊,立刻就被收住院了。
事情不是想象中那么顺利,因为诊断意见不一,无法定下主要治疗方案,只予以对症支持治疗。我被邀请去会诊,已经是72小时后的事了。
主管医生开始认为是细菌性痢疾,但他也觉得有点奇怪,住院期间董先生体温一直正常,白细胞虽然升高,大便化验大多是红细胞,几乎见不到脓细胞,多次检查均未发现吞噬细胞,更无“里急后重”的症状,不过,还是做了大便致病菌培养。
主治医生则高度怀疑溃疡性结肠炎,虽然不少方面很像溃疡性结肠炎,仔细询问患者,过去从无类似病史,60多岁第一次突然发病,也不太符合大多数溃疡性结肠炎的情况。而急诊结肠镜检查也没给出确定的意见。
我认为或许X线钡剂灌肠能发现某些有意义的改变,我们立即一起去了放射科。在荧光屏下,放射科王主任要大家看左半侧结肠的“指压性”改变,正是在检查加压时,患者喊叫:“就是这儿痛得厉害!”
回到消化科,讨论继续进行。我说:“刚才你们已经提出了两种似是而非的病,我再补充两个病,一是结肠癌,不过放射科王主任已经排除了;二是急性胰腺炎,可昨天CT检查也未发现胰腺异常。”
接着我将现有的材料归纳了一下说:“65岁的老人,有动脉硬化和糖尿病等基础病变,过去没有类似病史。这次发病突然,并伴有血便,腹部体征却不相称,至今也没有出现外科情况。钡剂灌肠发现指压征虽然有一定特点,而结肠镜所见只是一般炎症,中间似乎有些矛盾,而又缺乏特征性。其实,这正是急性缺血性结肠炎的表现!”
参加会诊的年轻医生显然有些疑问说:“这病常见吗?”我多说了几句话:“至今一般认为此病不多见,但要认识到,现在发病条件变化很大,我们的认识也有逐步深化的过程。当今‘三高’、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较多,社会早已进入老龄化,其他与动脉硬化缺血有关的疾病,如心绞痛、脑梗死早已成为百姓熟悉的常见病、多发病,肠道怎能独善其身呢?”
最后,对于治疗方面,我提出了一些补充建议,除了现有的治疗外,应该使用扩张血管药物,如中药制剂丹参、川芎均有不错的疗效。静脉使用抗革兰阴性菌为主的广谱抗生素也很重要。使用黏膜保护药,充分保证营养,密切注意并发症的发生,都不可忽视。并建议把会诊情况告诉患者,打消他的顾虑,争取他的配合。
半個月后,董先生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