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诗人杜牧的笔下,初秋时节,在暑后还有些闷热的夜里,宫女们会三五成群地“轻罗小扇扑流萤”。一把扇子,在没有电器的古代,成为人们纳凉的好帮手。那么,扇子是什么时候诞生的,最早长什么样子呢?
扇子的起源
“扇”的本义是扇动,鸟和昆虫飞行时都得扇动翅膀,所以扇字从“羽”。扇子之所以叫“扇”,就是因为使用时需要来回扇动,扇子因扇动而得名。
扇在先秦典籍中就有扇子的意思。如先秦典籍《管子·四时篇》中记载,夏天“禁扇去笠”,意思是说夏天禁止使用扇子和斗笠,这是因为不希望人为地干扰“盛阳之气”。《六韬》卷二《励军》中也有将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的说法。这都表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扇子就已经有了“扇”之名。
我国先秦古书《世本》上记载“武王作翣(shà)”,认为扇子是周武王发明的,这自然是靠不住的。扇子的发明应该远在原始社会时期,而且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人在感到炎热的时候自然会拿上一个片状的东西扇动取凉,如果某个东西被固定地用于扇风取凉,也就意味着扇子的问世。《说文解字》中说:“萐(shà),萐莆,瑞草也,尧时生于庖厨,扇暑而凉。”这是说尧舜之时用萐莆草的大叶子扇风纳凉。扇子古代也叫“箑”,很可能最早就是用萐莆叶做成的,后来用竹子做骨架,并用竹篾编织,所以改成了“竹字头”。扇又写作“翣”,应该是有些扇子是用鸟羽制作的缘故。
扇子形制多种多样。从是否可以折叠的角度来看,扇子可分为屏扇(又叫硬扇)和折扇两种。我们说扇子在原始社会已经存在,是指屏扇而言。至于制作工艺相对复杂的折扇,在我国出现很晚,具体时间目前尚无定论。
一种观点认为折扇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的腰扇即为折扇。《南齐书·刘祥传》中记载说:“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障日。”《资治通鉴》记载:“腰扇佩之于腰,今谓之折叠扇。”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三《考索·扇》中亦主此见。
一种观点认为折扇出现于唐代。明方以智《物理小识》卷八《器用·宫扇》云:“折叠扇贡于东夷,永乐间盛行……则唐人已有矣。”《中国风俗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折扇”条采纳方以智的说法。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最早出现于北宋。明陆深《俨山外集》卷五《春风堂随笔》:“今世所用折叠扇亦名聚头扇,吾乡张东海先生以为贡于东夷,永乐间始盛行中国。予见南宋以来诗词咏聚扇者颇多。予收得杨妹子所写绢扇面,折痕尚存。东坡谓高丽白松扇展之广尺余,合之止两指许,正今折扇。盖自北宋以有之。倭人亦制為泥金面、乌竹骨充贡。出自东夷,果然。”这是说中国的折扇是北宋时期从日本传过来的,明朝永乐年间才流行开来。
至于折扇的发源地,据学者们考证应是日本。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载了作者在宣和六年(1124年)出访高丽时的所见所闻,书中卷二十九《供张二》记载说:“画折扇,金银涂饰,复绘其国山林、人马、女子之形,丽人不能之,云是日本所作。观其所馈(当作缋,即绘字)衣物,信然。”当时的高丽还不能制造画折扇,他们的画折扇是从日本传去的。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铺席》记录了杭州城里各行各业的店铺,其中就有“周家折揲(叠)扇铺,陈家画团扇铺”。折叠扇有专卖店,说明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不过当时并没有在全国广泛流行开来,因为直到明代初期折扇还未能得到世人的认可。时至今日,折扇已是扇子的主流形式,我们今天所说的“扇形”就是指折扇展开的形状。
扇子的形状
折扇的形状大同小异,毋庸赘言。屏扇则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圆形的,古称团扇,团就是圆的意思。西汉班婕妤的《团扇歌》(又名《怨歌行》)是现存诗文中最早吟咏团扇的作品,诗中写道:“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古人喜欢用明月来比喻团扇,这不仅因为团扇之圆似明月,而且团扇多用白色绢帛制成,其皎洁也与明月相似。东汉《持扇图》中大多数人手持的也都是团扇。
团扇当中最有名的要数五明扇。晋潘尼《扇赋》云:“安众以方为体,五明以圆为质。”“安众”是一种方形古扇的名字。据晋代崔豹《古今注·舆服》记载:“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尧禅,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五明扇盖取中央四方皆开明之意。
方形扇古代也比较常见。东汉班固《竹扇赋》云:“供时有度量,异好有圆方。”这是说扇子的使用有季节性,人们的爱好有圆有方。方扇有两种,一种是门扇形的,扇柄在一侧,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竹扇就是这种样式,另一种方扇的扇柄在正中。
介于方圆之间的是方圆结合的扁形扇,九华扇就是这种形状的扇子。三国魏曹植《九华扇赋序》云:“昔吾先君常侍,得幸汉桓帝,帝赐尚方竹扇。不方不圆,其中结成文,名曰九华。”
还有六角形的扇。唐陸遵《六角扇赋》云:“扇有异体,六角其尤。”《晋书·王羲之传》记载说,王羲之曾看见一个老太婆在卖六角竹扇,但问津者很少,王羲之便在每把扇上写了五个字。老太婆有些不大高兴,干干净净的扇子上胡乱涂上几个字,不是更没人要了吗?王羲之对老太婆说:“你就说这是王羲之写的,每把要价一百文钱。”结果老太婆的六角扇很快抢购一空。
又有上为半圆、下为方形的方圆结合的扇子,明王圻的《三才图会·器用》卷十二中就有这种扇子的图。另外,跟展开的折扇形状相似的“扇形”的屏扇历史上早就存在,羽毛扇的造型大都如此。小说家言诸葛亮“羽扇纶巾”,指挥三军,拿的大约就是这种形状的扇子。
古代诗文中常提到合欢扇。前文所提及的《团扇歌》中就有“裁为合欢扇”之句。合欢扇是团扇的一种,其特点是扇柄从顶穿下,将扇面均分为两半,如合欢树之对生复叶,故称合欢扇。
典籍中还提到比翼扇。晋嵇含《伉俪》诗:“夏摇比翼扇,冬卧蛩蛩毡。”“比翼”和“蛩蛩”都是传说中的动物。《尔雅·释地》云:“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比”是并列的意思。每只比翼鸟只有一个翅膀、一个眼睛,单独一只鸟是没法飞行的,只有两只鸟匹配在一起才能飞行,所以叫比翼鸟。蛩蛩相传是一种兽类动物,它与距虚兽相依为命,形影不离。所以比翼扇指成对的扇子,蛩蛩毡指成对的毡毯。 扇面的材料
最初人们大约是直接拿着植物的大叶子当扇子来扇风的,但这种扇子容易干枯,难以长久使用。当人类学会了编织技术后,开始像编织席子那样编织扇子。编织的材料有竹篾、植物叶子等。用竹篾编织的扇子叫竹扇。用植物叶子编织的以蒲葵扇和蒲扇为常见。
蒲葵扇是用蒲葵树的叶子编成的。唐代方干《题隐者居》诗中有“蒲葵细织团团扇”之句。《晋书·谢安传》中说,谢安年轻时就有盛名,人们很爱慕他。他在中宿县官府做事的同乡被官府解雇,同乡在回家途中到京城看望谢安。谢安问他带了些什么货物回来,同乡说:“有蒲葵扇五万。”谢安便拿着同乡的一把蒲葵扇摇晃。京城的士人们听说谢安摇的是他同乡带来的蒲葵扇,纷纷仿效,争相购买,价格一涨再涨,同乡因此发了大财。因蒲葵叶与芭蕉叶类似,所以蒲葵扇也叫芭蕉扇。芭蕉扇因在《西游记》中有扇灭火焰山的神奇功效而闻名天下,事实上芭蕉扇并不是用芭蕉叶做的。
鸟的翎毛也是古人制扇的常用材料,晋崔豹《古今注·舆服》云:“雉尾扇起于殷世。”雉尾扇的出现应该远在商代之前,手持鸟羽跳舞是原始图画中常见的情形。《诗经》中不少诗篇写到人们手持鸟羽跳舞的情景。如《陈风·宛丘》:“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先民们常跟鸟兽打交道,鸟羽是他们很容易得到的材料,将鸟羽用来扇风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有些扇子则是用石质材料制成的,如云母、琉璃等。东汉郭宪撰写的《汉武洞冥记》中记载说: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在甘泉宫的西面建起了一座招仙阁,阁中“编翠羽鳞毫为帘,青琉璃为扇”。云母是一种半透明的矿石,有玻璃光泽。琉璃是一种半透明的玉石。这种扇子价值不菲,只有达官贵族才得享用。
另外,河南灵宝东汉墓出土的明器团扇是用铜制作的,这说明金属也可用来制作扇子。当然,扇面最常见的材料还是绢帛和纸,这两种材料加工方便,使用轻巧,至今仍是制作扇子的主要材料。
扇子的功用
扇子最主要的功用自然是扇风驱热,但除此之外还有多种用途。古人常把扇子用于遮挡脸面,以免被人认出,或是表示敬畏羞怯。《汉书·王莽传中》记载说:“(王莽)常翳(遮蔽)云母屏面,非亲近莫得见也。”屏面也叫“便面”,其实就是扇子,因用来遮蔽脸面而得名。
三国时期《魏略》记载,韩宣在任丞相军谋掾之职的时候,有一次与临淄侯曹植在宫中相遇。当时刚下了一场雨,地上有积水,韩宣无处躲避,便“以扇自障”,停在路边。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古代男子以扇障面的情况是十分常见的。
女子以扇障面主要是为了掩饰羞怯。晋代女诗人桃叶《答王团扇歌》之三云:“团扇复团扇,持许自障面。憔悴无复理,羞与郎相见。”梁代何逊《与虞记室诸人咏扇诗》:“摇风入素手,占曲掩丹唇。”这是说女子用纤纤素手轻摇扇子,唱歌时用扇子遮住红唇。
古人还常用扇子扑打昆虫。唐代杜牧《秋夕》诗云:“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是说宫女秋夜用罗扇扑打萤火虫玩。明高启《扇》诗云:“驱蝇临几席,扑蝶近阑干。”这是说用扇子扑打苍蝇蝴蝶。今天的苍蝇拍,很可能是从古代的屏扇演变来的。
扇子不仅有实用功能,而且有欣赏价值。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大都喜欢在扇子上题诗作画,这使得人们在摇扇纳凉的同时也可以得到藝术的享受。扇子上题字作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礼记·明堂位》中提到“周之璧翣”,东汉郑玄解释说:“周又画缯为翣,戴以璧,垂五采(彩)羽于其下。”“璧翣”就是有璧饰的扇子。这是说周朝的璧翣是用绢帛制成的,上面画有图,还挂着玉璧,垂着五彩羽毛,大约类似后世的扇坠。这说明先秦已有扇上作画的习惯。
《南史·竟陵文宣王子良传》载:“(萧贲)能书善画,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在尺幅团扇上能创造出万里之遥的意境,可以说是以小见大,造景深远。成语“尺幅万里”即由此而来。
单纯的题字扇比画扇更为常见。“题字扇”一词见于唐代元稹《献荥阳公》诗:“凤攒题字扇,鱼落讲经筵。”扇子上书写诗文可能在先秦就已存在,因为按照中国的绘画传统,书画往往形影相随。汉代的崔骃、傅毅等人都有《扇铭》流传至今,《扇铭》自然是题写在扇子上的。古代中国书法兴盛,扇上题诗作文更成时尚,至今不衰。(来源:《光明日报》)
扇子的起源
“扇”的本义是扇动,鸟和昆虫飞行时都得扇动翅膀,所以扇字从“羽”。扇子之所以叫“扇”,就是因为使用时需要来回扇动,扇子因扇动而得名。
扇在先秦典籍中就有扇子的意思。如先秦典籍《管子·四时篇》中记载,夏天“禁扇去笠”,意思是说夏天禁止使用扇子和斗笠,这是因为不希望人为地干扰“盛阳之气”。《六韬》卷二《励军》中也有将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的说法。这都表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扇子就已经有了“扇”之名。
我国先秦古书《世本》上记载“武王作翣(shà)”,认为扇子是周武王发明的,这自然是靠不住的。扇子的发明应该远在原始社会时期,而且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人在感到炎热的时候自然会拿上一个片状的东西扇动取凉,如果某个东西被固定地用于扇风取凉,也就意味着扇子的问世。《说文解字》中说:“萐(shà),萐莆,瑞草也,尧时生于庖厨,扇暑而凉。”这是说尧舜之时用萐莆草的大叶子扇风纳凉。扇子古代也叫“箑”,很可能最早就是用萐莆叶做成的,后来用竹子做骨架,并用竹篾编织,所以改成了“竹字头”。扇又写作“翣”,应该是有些扇子是用鸟羽制作的缘故。
扇子形制多种多样。从是否可以折叠的角度来看,扇子可分为屏扇(又叫硬扇)和折扇两种。我们说扇子在原始社会已经存在,是指屏扇而言。至于制作工艺相对复杂的折扇,在我国出现很晚,具体时间目前尚无定论。
一种观点认为折扇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的腰扇即为折扇。《南齐书·刘祥传》中记载说:“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障日。”《资治通鉴》记载:“腰扇佩之于腰,今谓之折叠扇。”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三《考索·扇》中亦主此见。
一种观点认为折扇出现于唐代。明方以智《物理小识》卷八《器用·宫扇》云:“折叠扇贡于东夷,永乐间盛行……则唐人已有矣。”《中国风俗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折扇”条采纳方以智的说法。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最早出现于北宋。明陆深《俨山外集》卷五《春风堂随笔》:“今世所用折叠扇亦名聚头扇,吾乡张东海先生以为贡于东夷,永乐间始盛行中国。予见南宋以来诗词咏聚扇者颇多。予收得杨妹子所写绢扇面,折痕尚存。东坡谓高丽白松扇展之广尺余,合之止两指许,正今折扇。盖自北宋以有之。倭人亦制為泥金面、乌竹骨充贡。出自东夷,果然。”这是说中国的折扇是北宋时期从日本传过来的,明朝永乐年间才流行开来。
至于折扇的发源地,据学者们考证应是日本。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载了作者在宣和六年(1124年)出访高丽时的所见所闻,书中卷二十九《供张二》记载说:“画折扇,金银涂饰,复绘其国山林、人马、女子之形,丽人不能之,云是日本所作。观其所馈(当作缋,即绘字)衣物,信然。”当时的高丽还不能制造画折扇,他们的画折扇是从日本传去的。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铺席》记录了杭州城里各行各业的店铺,其中就有“周家折揲(叠)扇铺,陈家画团扇铺”。折叠扇有专卖店,说明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不过当时并没有在全国广泛流行开来,因为直到明代初期折扇还未能得到世人的认可。时至今日,折扇已是扇子的主流形式,我们今天所说的“扇形”就是指折扇展开的形状。
扇子的形状
折扇的形状大同小异,毋庸赘言。屏扇则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圆形的,古称团扇,团就是圆的意思。西汉班婕妤的《团扇歌》(又名《怨歌行》)是现存诗文中最早吟咏团扇的作品,诗中写道:“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古人喜欢用明月来比喻团扇,这不仅因为团扇之圆似明月,而且团扇多用白色绢帛制成,其皎洁也与明月相似。东汉《持扇图》中大多数人手持的也都是团扇。
团扇当中最有名的要数五明扇。晋潘尼《扇赋》云:“安众以方为体,五明以圆为质。”“安众”是一种方形古扇的名字。据晋代崔豹《古今注·舆服》记载:“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尧禅,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五明扇盖取中央四方皆开明之意。
方形扇古代也比较常见。东汉班固《竹扇赋》云:“供时有度量,异好有圆方。”这是说扇子的使用有季节性,人们的爱好有圆有方。方扇有两种,一种是门扇形的,扇柄在一侧,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竹扇就是这种样式,另一种方扇的扇柄在正中。
介于方圆之间的是方圆结合的扁形扇,九华扇就是这种形状的扇子。三国魏曹植《九华扇赋序》云:“昔吾先君常侍,得幸汉桓帝,帝赐尚方竹扇。不方不圆,其中结成文,名曰九华。”
还有六角形的扇。唐陸遵《六角扇赋》云:“扇有异体,六角其尤。”《晋书·王羲之传》记载说,王羲之曾看见一个老太婆在卖六角竹扇,但问津者很少,王羲之便在每把扇上写了五个字。老太婆有些不大高兴,干干净净的扇子上胡乱涂上几个字,不是更没人要了吗?王羲之对老太婆说:“你就说这是王羲之写的,每把要价一百文钱。”结果老太婆的六角扇很快抢购一空。
又有上为半圆、下为方形的方圆结合的扇子,明王圻的《三才图会·器用》卷十二中就有这种扇子的图。另外,跟展开的折扇形状相似的“扇形”的屏扇历史上早就存在,羽毛扇的造型大都如此。小说家言诸葛亮“羽扇纶巾”,指挥三军,拿的大约就是这种形状的扇子。
古代诗文中常提到合欢扇。前文所提及的《团扇歌》中就有“裁为合欢扇”之句。合欢扇是团扇的一种,其特点是扇柄从顶穿下,将扇面均分为两半,如合欢树之对生复叶,故称合欢扇。
典籍中还提到比翼扇。晋嵇含《伉俪》诗:“夏摇比翼扇,冬卧蛩蛩毡。”“比翼”和“蛩蛩”都是传说中的动物。《尔雅·释地》云:“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比”是并列的意思。每只比翼鸟只有一个翅膀、一个眼睛,单独一只鸟是没法飞行的,只有两只鸟匹配在一起才能飞行,所以叫比翼鸟。蛩蛩相传是一种兽类动物,它与距虚兽相依为命,形影不离。所以比翼扇指成对的扇子,蛩蛩毡指成对的毡毯。 扇面的材料
最初人们大约是直接拿着植物的大叶子当扇子来扇风的,但这种扇子容易干枯,难以长久使用。当人类学会了编织技术后,开始像编织席子那样编织扇子。编织的材料有竹篾、植物叶子等。用竹篾编织的扇子叫竹扇。用植物叶子编织的以蒲葵扇和蒲扇为常见。
蒲葵扇是用蒲葵树的叶子编成的。唐代方干《题隐者居》诗中有“蒲葵细织团团扇”之句。《晋书·谢安传》中说,谢安年轻时就有盛名,人们很爱慕他。他在中宿县官府做事的同乡被官府解雇,同乡在回家途中到京城看望谢安。谢安问他带了些什么货物回来,同乡说:“有蒲葵扇五万。”谢安便拿着同乡的一把蒲葵扇摇晃。京城的士人们听说谢安摇的是他同乡带来的蒲葵扇,纷纷仿效,争相购买,价格一涨再涨,同乡因此发了大财。因蒲葵叶与芭蕉叶类似,所以蒲葵扇也叫芭蕉扇。芭蕉扇因在《西游记》中有扇灭火焰山的神奇功效而闻名天下,事实上芭蕉扇并不是用芭蕉叶做的。
鸟的翎毛也是古人制扇的常用材料,晋崔豹《古今注·舆服》云:“雉尾扇起于殷世。”雉尾扇的出现应该远在商代之前,手持鸟羽跳舞是原始图画中常见的情形。《诗经》中不少诗篇写到人们手持鸟羽跳舞的情景。如《陈风·宛丘》:“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先民们常跟鸟兽打交道,鸟羽是他们很容易得到的材料,将鸟羽用来扇风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有些扇子则是用石质材料制成的,如云母、琉璃等。东汉郭宪撰写的《汉武洞冥记》中记载说: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在甘泉宫的西面建起了一座招仙阁,阁中“编翠羽鳞毫为帘,青琉璃为扇”。云母是一种半透明的矿石,有玻璃光泽。琉璃是一种半透明的玉石。这种扇子价值不菲,只有达官贵族才得享用。
另外,河南灵宝东汉墓出土的明器团扇是用铜制作的,这说明金属也可用来制作扇子。当然,扇面最常见的材料还是绢帛和纸,这两种材料加工方便,使用轻巧,至今仍是制作扇子的主要材料。
扇子的功用
扇子最主要的功用自然是扇风驱热,但除此之外还有多种用途。古人常把扇子用于遮挡脸面,以免被人认出,或是表示敬畏羞怯。《汉书·王莽传中》记载说:“(王莽)常翳(遮蔽)云母屏面,非亲近莫得见也。”屏面也叫“便面”,其实就是扇子,因用来遮蔽脸面而得名。
三国时期《魏略》记载,韩宣在任丞相军谋掾之职的时候,有一次与临淄侯曹植在宫中相遇。当时刚下了一场雨,地上有积水,韩宣无处躲避,便“以扇自障”,停在路边。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古代男子以扇障面的情况是十分常见的。
女子以扇障面主要是为了掩饰羞怯。晋代女诗人桃叶《答王团扇歌》之三云:“团扇复团扇,持许自障面。憔悴无复理,羞与郎相见。”梁代何逊《与虞记室诸人咏扇诗》:“摇风入素手,占曲掩丹唇。”这是说女子用纤纤素手轻摇扇子,唱歌时用扇子遮住红唇。
古人还常用扇子扑打昆虫。唐代杜牧《秋夕》诗云:“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是说宫女秋夜用罗扇扑打萤火虫玩。明高启《扇》诗云:“驱蝇临几席,扑蝶近阑干。”这是说用扇子扑打苍蝇蝴蝶。今天的苍蝇拍,很可能是从古代的屏扇演变来的。
扇子不仅有实用功能,而且有欣赏价值。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大都喜欢在扇子上题诗作画,这使得人们在摇扇纳凉的同时也可以得到藝术的享受。扇子上题字作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礼记·明堂位》中提到“周之璧翣”,东汉郑玄解释说:“周又画缯为翣,戴以璧,垂五采(彩)羽于其下。”“璧翣”就是有璧饰的扇子。这是说周朝的璧翣是用绢帛制成的,上面画有图,还挂着玉璧,垂着五彩羽毛,大约类似后世的扇坠。这说明先秦已有扇上作画的习惯。
《南史·竟陵文宣王子良传》载:“(萧贲)能书善画,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在尺幅团扇上能创造出万里之遥的意境,可以说是以小见大,造景深远。成语“尺幅万里”即由此而来。
单纯的题字扇比画扇更为常见。“题字扇”一词见于唐代元稹《献荥阳公》诗:“凤攒题字扇,鱼落讲经筵。”扇子上书写诗文可能在先秦就已存在,因为按照中国的绘画传统,书画往往形影相随。汉代的崔骃、傅毅等人都有《扇铭》流传至今,《扇铭》自然是题写在扇子上的。古代中国书法兴盛,扇上题诗作文更成时尚,至今不衰。(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