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跨文化研究将中国文化归为高语境文化。笔者认为,在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应采取多维比较的方法。本文以互动社会语言学为理论框架,采用语篇系统分析法,重新检视了这一论点。研究表明,高低语境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而非绝对的。
关键词:高低语境文化 互动社会语言学 语篇系统分析法
一、引言
Hall认为,凡交际均会受到语境的影响,意义与语境二者密不可分,相互交织在一起。在此基础上,Hall的语境观将中国文化划为高语境文化(high context culture)。在此之后,互动社会语言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跨文化交际研究,对跨文化交际的本质和内容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从这一视角来看,任何交际包括跨文化交际其实质都是人际间交际,而人际间交际又都是通过语篇系统得以实现的。高语境文化同低语境文化之间虽然存在很大差异,却并不代表二者是完全对立的。事实上,每一种文化都是由其内部多个纵横交错、相互重叠的话语系统组成的。
基于此,本文以Gumperz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框架为指导,运用Ron Scollon提出的语篇系统分析法,将日常使用的语篇划分为若干系统,如代别语篇系统、性别语篇系统等,分析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个体成员在复杂的话语系统下的文化身份,从而重新审视在全球化影响下中国高语境文化的特征,在新的环境下对其进行再认识和再讨论,从而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语用能力,这对于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互动社会语言学与语篇分析法
互动社会语言学为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对文化多样性进行研究的视角,它强调任何交际包括跨文化交际本质上都是人际间的交际,而人际间的交际又是通过语篇系统得以实现的。互动社会语言学与交际民俗学和会话分析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是与会话分析相结合并且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交际民俗学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强调只有在会话层面上才能真正把握交际过程的合作性本质。通过深入、细致地分析某一特定互动交际行为的语境规约,互动社会语言学旨在将不同民族群体之间在互动交际中出现的问题与更为广阔的社会语言学问题联系起来。基于此观点,研究重点应转向互动交际中被共同构建的方面而不再是文化间或个体间的差异比较。
互动社会语言学认为语境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语境不是在言语交际之前就已经给定的,而是交际者在互动交际过程中主动构建的,更重要的是,语境是受交际者掌控并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互动社会语言学旨在探求意义在话语互动中得以构建的过程和方式的深入理解,而不再只是单纯地解释意义能否得到有效的传达和交流。另外,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使得跨文化交际研究者不再局限于任何事先预设的文化族群身份,而是将研究重点转向检视交际参与者在动态的交际过程中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如何协商人际关系。
在互动社会语言学这一理论框架指导下,Scollon认为,在讨论跨文化交际时,采用语篇系统会更加有效,对这些语篇系统间进行对比更为有利。
三、高低语境文化的动态构建
Scollon认为日常交往中常见的四个语篇系统包括:公司语篇系统、职业语篇系统、代别语篇系统和性别语篇系统。任何人都可能同时属于多个语篇系统。在不同职业、甚至同一公司的职员之间的交际中,类似身份的横向交叉不仅普遍存在,而且不同的语篇系统为争取各自的成员会相互竞争,对交际者施加影响。而代别语篇系统和性别语篇系统则是人人必须参加、而且横跨公司和职业语篇系统的交际系统。这就意味着,交际过程中存在着更多的意识形态和身份方面的潜在冲突。
在日常交往常见的四个语篇系统中,本文抽取了中国当今社会条件下的两个语篇系统即代别语篇系统和职业语篇系统,通过对其意识形态和语篇方式的研究,观察其具有的新的时代特征,对比传统跨文化交际研究框架下的中国高语境文化的特点,发现其具有此特征的社会原因,归纳研究在当今国内环境下是否存在高语境文化向低语境文化位移的趋势,然后寻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正确对待这种高低语境文化发生位移和变化,从而正确对待和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由文化差異导致的种种误解和冲突。在讨论中国集体主义的意识形态基础之上,本研究对中国当今社会不同年代的人(60后、70后、80后以及90后)进行的调查和访谈表明,不同年代的中国人具有不同的语篇系统(包括语言功能)。例如在日常交往中,较之60后和70后交际风格的内隐、含蓄以及反应很少外露、较多使用非言语编码,80后和90后的交际风格则相对更倾向于外显、明了以及反应相对外露、较多使用言语编码。显然,Hall以整齐划一的形式将中国文化统称为“高语境文化”至少是不全面的。
四、结语
当今中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跨文化交际参与者的社会成员个体,呈现一种文化身份的同时又承担着另一种文化角色,他们的民族、职业、社会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角色关系都会对语境的动态构建发生影响。基于此,高低语境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而非绝对的,要看交际双方当时所处的具体情景和交际目的。
(作者简介:周迎,女,硕士,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导,研究方向:英语教育与教学、跨文化交际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关键词:高低语境文化 互动社会语言学 语篇系统分析法
一、引言
Hall认为,凡交际均会受到语境的影响,意义与语境二者密不可分,相互交织在一起。在此基础上,Hall的语境观将中国文化划为高语境文化(high context culture)。在此之后,互动社会语言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跨文化交际研究,对跨文化交际的本质和内容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从这一视角来看,任何交际包括跨文化交际其实质都是人际间交际,而人际间交际又都是通过语篇系统得以实现的。高语境文化同低语境文化之间虽然存在很大差异,却并不代表二者是完全对立的。事实上,每一种文化都是由其内部多个纵横交错、相互重叠的话语系统组成的。
基于此,本文以Gumperz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框架为指导,运用Ron Scollon提出的语篇系统分析法,将日常使用的语篇划分为若干系统,如代别语篇系统、性别语篇系统等,分析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个体成员在复杂的话语系统下的文化身份,从而重新审视在全球化影响下中国高语境文化的特征,在新的环境下对其进行再认识和再讨论,从而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语用能力,这对于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互动社会语言学与语篇分析法
互动社会语言学为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对文化多样性进行研究的视角,它强调任何交际包括跨文化交际本质上都是人际间的交际,而人际间的交际又是通过语篇系统得以实现的。互动社会语言学与交际民俗学和会话分析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是与会话分析相结合并且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交际民俗学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强调只有在会话层面上才能真正把握交际过程的合作性本质。通过深入、细致地分析某一特定互动交际行为的语境规约,互动社会语言学旨在将不同民族群体之间在互动交际中出现的问题与更为广阔的社会语言学问题联系起来。基于此观点,研究重点应转向互动交际中被共同构建的方面而不再是文化间或个体间的差异比较。
互动社会语言学认为语境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语境不是在言语交际之前就已经给定的,而是交际者在互动交际过程中主动构建的,更重要的是,语境是受交际者掌控并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互动社会语言学旨在探求意义在话语互动中得以构建的过程和方式的深入理解,而不再只是单纯地解释意义能否得到有效的传达和交流。另外,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使得跨文化交际研究者不再局限于任何事先预设的文化族群身份,而是将研究重点转向检视交际参与者在动态的交际过程中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如何协商人际关系。
在互动社会语言学这一理论框架指导下,Scollon认为,在讨论跨文化交际时,采用语篇系统会更加有效,对这些语篇系统间进行对比更为有利。
三、高低语境文化的动态构建
Scollon认为日常交往中常见的四个语篇系统包括:公司语篇系统、职业语篇系统、代别语篇系统和性别语篇系统。任何人都可能同时属于多个语篇系统。在不同职业、甚至同一公司的职员之间的交际中,类似身份的横向交叉不仅普遍存在,而且不同的语篇系统为争取各自的成员会相互竞争,对交际者施加影响。而代别语篇系统和性别语篇系统则是人人必须参加、而且横跨公司和职业语篇系统的交际系统。这就意味着,交际过程中存在着更多的意识形态和身份方面的潜在冲突。
在日常交往常见的四个语篇系统中,本文抽取了中国当今社会条件下的两个语篇系统即代别语篇系统和职业语篇系统,通过对其意识形态和语篇方式的研究,观察其具有的新的时代特征,对比传统跨文化交际研究框架下的中国高语境文化的特点,发现其具有此特征的社会原因,归纳研究在当今国内环境下是否存在高语境文化向低语境文化位移的趋势,然后寻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正确对待这种高低语境文化发生位移和变化,从而正确对待和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由文化差異导致的种种误解和冲突。在讨论中国集体主义的意识形态基础之上,本研究对中国当今社会不同年代的人(60后、70后、80后以及90后)进行的调查和访谈表明,不同年代的中国人具有不同的语篇系统(包括语言功能)。例如在日常交往中,较之60后和70后交际风格的内隐、含蓄以及反应很少外露、较多使用非言语编码,80后和90后的交际风格则相对更倾向于外显、明了以及反应相对外露、较多使用言语编码。显然,Hall以整齐划一的形式将中国文化统称为“高语境文化”至少是不全面的。
四、结语
当今中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跨文化交际参与者的社会成员个体,呈现一种文化身份的同时又承担着另一种文化角色,他们的民族、职业、社会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角色关系都会对语境的动态构建发生影响。基于此,高低语境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而非绝对的,要看交际双方当时所处的具体情景和交际目的。
(作者简介:周迎,女,硕士,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导,研究方向:英语教育与教学、跨文化交际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