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7月21日及22日也许能成为相机产业史中能够让人们永远记忆的两天。索尼和松下电器打破了以佳能、尼康为代表的相机厂家保持了近50年的垄断地位,开始向单反专业相机领域进军。这场冲突可以说是“镜头厂家”对“电子厂家”的一场激战,是光学技术对电学技术的一场全面战争
6月6日,在东京、在摩洛哥、在阿拉斯加,到处可以看到索尼公司的职员在忙碌着,他们为召开新产品发布会,忙得不可开交。
这一天,索尼在世界三个地方同时发布了数码单反相机产品“α100”。这是该公司推出的第一款产品。在东京会场,索尼特意邀请了印度等亚洲记者来参加发布会,由于来的记者太多,他们分三次开的发布会。“α”产品的负责人是胜本彻,新产品发布会结束以后,他已经腰酸腿疼,但还是强打起精神,坐上了飞往北京的晚班飞机,第二天在北京还有一场发布会在等着他。
索尼为何用如此大的精力开发“α”产品?原因在于索尼要把它做成为电子部门复活的一个象征,而且目前只有这个产品有这个可能性。
近些年来索尼的电子部门成绩平平,最近中钵良治总经理把企业的结构改革当成最优先课题,已经不再去谈企业的未来战略。但风向终于开始有了一些变化。2005年秋季投入的新品牌平板电视 “博大精深”,在9-12月的销售中获得了世界第一的宝座,电子部门终于要走出最艰难的时期,可以转换形象了。此时他们开始把新的增长点放在单反相机上。执行董事中川裕说:“这是少有的一颗新星。”“敢为天下先”的索尼特点,似乎就要回来了。
全盘吸收美能达的资产索尼融合日本传统
在数码相机的世界里,单反相机的生产量仅有5%,而且其中90%的市场基本上被佳能、尼康这两大巨头占据了。索尼挑战这个市场,是因为这里的收益颇丰。
现在索尼生产的便携数码相机,说极端一点的话,谁能拿到零部件都能组装成产品。结果是十几家日本厂家在这个小范围里竞争,别说拿到一点薄利了,不少企业是赤字累累。
但要是生产单反相机的话就能赚到利润。相机主体就能卖10万日元(约6500人民币),镜头、备用镜头也都是数万日元一个。从企业效益上看,便携式相机各厂家均在苦战,而生产单反相机的佳能、尼康的效益极佳,这是业内外人士有目共睹的。
单看数码相机的话,电子及家电企业中,索尼在2005年的收益为300亿日元,松下是194亿日元。在相机及精密机械厂家中,佳能为1737亿日元,尼康也在343亿日元左右。便携式数码相机企业中,利润高一点的卡西欧计算机为69亿日元,奥林巴斯不过是47亿日元,潘泰克斯也就是11亿。
索尼是通过收购柯美的单反事业,拿到了特殊的光学技术,并准备用“α”产品打开数码单反市场。中川说:“我们准备夺取10%的市场,将来要提升到20%。”气焰十分嚣张。
这是因为索尼胸有成竹。“α”继承了柯美最后一款数码单反相机“α Sweet Digital”的技术,其相机主体具有防止手颤功能,本来在业内就受到了极高的评价。但柯美的问题是品牌及销售能力弱,重要电子零件要从外部采购,成本竞争能力不高。而这一点正好是索尼能够弥补的。国外市场对索尼品牌有着强烈的支持,其便携式数码相机在世界市场上占第二位,索尼的CCD等电子零件更是在竞争中有着绝对的优势。
而且此次索尼品牌的“α”产品像素为1020万,价格却只有10万日元,比预想的要低很多,胜本说:“这部相机里使用了我们在中档水平相机中的性能。”
更强有力的武器是该公司的备用镜头。单反相机的关键在于“镜头资产”上。单反相机的交换用镜头一个要几万日元,贵的有几十万日元,镜头要远比相机主体还贵。交换镜头时,镜头与相机的结合部,各公司各有各的尺寸,消费者是买哪家的相机主体就需要接着买它们的镜头,在胶片相机时代,佳能和尼康能比其他企业强,正是因为他们有整套的自家备用镜头。
索尼采取的策略是,继承胶片相机时代占第二位的柯美公司的相机主体的接口尺寸,旧的柯美镜头,到了索尼时代能继续让它派上用场,把一大批柯美的顾客拉过来。
用不了多久,索尼将投入21个镜头,这些镜头已经在旧柯美工厂及大阪、工厂开始生产,在和德国合作后,德国的卡尔莱斯镜头也有望加入到索尼阵营中。索尼是个电子厂家,如今已经在光学和镜头领域,开始挑战佳能及尼康。
不要旧传统 松下破旧立新
松下比索尼晚一天也加入到数码单反相机业务中。第一批产品是中级水平的“L-1”,价格大约为25万日元(约16000人民币),相对来说价格不低。现在单反相机的主体大都在10万日元上下,松下一开场就把价格设在如此高的价位上,有其独特的想法。
吉田守是松下公司数码相机事业的负责人,他说:“光主机好,但没有好的镜头,还是拍不出好的照片来。我们的单反标价25万日元,那是因为我们的主机与镜头是和在一起卖的,这样能把主机性能完美地发挥出来,是一款最高级的数码专用相机。”
松下是要走一条与索尼完全不同的路子。索尼可以通过并购柯美,把柯美在胶片时代的镜头资产全部继承下来,用活了柯美的资产。但是松下要打破胶片时代的旧传统,生产出新的数码相机。
我们刚才已经对镜头资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但这里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陷阱。数码相机上使用的CCD及CMOS等摄影用元件,用在初级或中级数码单反相机上以后,出于成本方面的原因,所能得到的图像尺寸与胶片相比,要小一些,画角要窄,镜头中心(主点)到焦点的距离相对要长一些,如果把胶片用镜头用在数码相机上的话,拍照的范围自然会变窄。胶片要处理的是平面图像,而电子摄影零件处理的是立体图像,容易出现光量不足的问题,使用胶片镜头难以得到绝对好的画质。佳能、尼康在胶片时代卖出过几千万个镜头,他们不敢大声捅破这个问题,实际上就算有旧镜头,到了数码时代也不能发挥特别好的作用。
所以奥林巴斯一开始时是先从胶片单反相机中撤退,之后再加入到数码单反相机行列中来。2002年,奥林巴斯与美国伊斯曼柯达公司合作,制定了数码相机的专用规格,镜口尺寸也是在那时一并定出的。松下则为了缩短开发镜口尺寸的时间,与这个阵营建立了协作关系。
在镜口问题上,佳能与尼康靠自己的尺寸来圈顾客,而其他厂家则通过开放尺寸来夺市场。不管哪家企业,只要你赞同这个尺寸都可以加入进来。
业内人都知道要靠镜头资产来圈顾客,但是松下数码相机策划方面的负责人房忍说:“SD卡是松下开发的,这个卡就是对外开放的。我们不相信只有用镜头才能赚到钱。”他对业内的说法,不屑一顾。
和索尼一样同为电子零件厂家的松下公司,在非球面镜头的生产方面在业内屈指可数,镜头技术有着绝对高的评价。他们有将近30年的摄影机的研究史,2001年以后再次进军数码相机。
1996年松下曾做过数码相机,但第二年因为卖不出去而不得不撤退,以后在2001年再次挑战数码相机时,他们从德国莱卡那里学习了镜头技术,房说:“当时我们还很担心,怕掌握不了莱卡的镜头技术。”但到了2005年,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松下手里已经有了便携机防止手颤的技术,而且还有了高倍率的广角镜头,现在占据着数码市场10%。房接着说:“2001年我们就想做单反数码相机,但那个时候我们实在算不上什么,也不敢多说什么,现在莱卡已经全面支持我们了。”
目前松下推出的镜头只有1款,今后有可能增加到5款。房说:“我们会为消费者集中地生产他们需要的镜头的。”
松下准备今年销售8万台单反数码相机,索尼则计划为50万台。松下不及索尼的1/6,但这并不是没有自信,而是松下不急。吉田说:“我们用了5年时间拿到了便携式数码相机市场10%的比率,今后在单反数码方面我们同样准备用5年时间拿到10%的比率。”
索尼与松下所处的状况不一,但两家都要使出浑身的解数冲刺单反数码市场。 一场“电子厂家”对“相机厂家”的恶战,正在日本一个回合又一个回合地展开着。
原文刊载于日本《东洋经济周刊》(2006年7月22日)。陈言编译。
《东洋经济周刊》授权《经济》杂志独家刊登中文译稿。未经《经济》杂志社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摘录、引用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
6月6日,在东京、在摩洛哥、在阿拉斯加,到处可以看到索尼公司的职员在忙碌着,他们为召开新产品发布会,忙得不可开交。
这一天,索尼在世界三个地方同时发布了数码单反相机产品“α100”。这是该公司推出的第一款产品。在东京会场,索尼特意邀请了印度等亚洲记者来参加发布会,由于来的记者太多,他们分三次开的发布会。“α”产品的负责人是胜本彻,新产品发布会结束以后,他已经腰酸腿疼,但还是强打起精神,坐上了飞往北京的晚班飞机,第二天在北京还有一场发布会在等着他。
索尼为何用如此大的精力开发“α”产品?原因在于索尼要把它做成为电子部门复活的一个象征,而且目前只有这个产品有这个可能性。
近些年来索尼的电子部门成绩平平,最近中钵良治总经理把企业的结构改革当成最优先课题,已经不再去谈企业的未来战略。但风向终于开始有了一些变化。2005年秋季投入的新品牌平板电视 “博大精深”,在9-12月的销售中获得了世界第一的宝座,电子部门终于要走出最艰难的时期,可以转换形象了。此时他们开始把新的增长点放在单反相机上。执行董事中川裕说:“这是少有的一颗新星。”“敢为天下先”的索尼特点,似乎就要回来了。
全盘吸收美能达的资产索尼融合日本传统
在数码相机的世界里,单反相机的生产量仅有5%,而且其中90%的市场基本上被佳能、尼康这两大巨头占据了。索尼挑战这个市场,是因为这里的收益颇丰。
现在索尼生产的便携数码相机,说极端一点的话,谁能拿到零部件都能组装成产品。结果是十几家日本厂家在这个小范围里竞争,别说拿到一点薄利了,不少企业是赤字累累。
但要是生产单反相机的话就能赚到利润。相机主体就能卖10万日元(约6500人民币),镜头、备用镜头也都是数万日元一个。从企业效益上看,便携式相机各厂家均在苦战,而生产单反相机的佳能、尼康的效益极佳,这是业内外人士有目共睹的。
单看数码相机的话,电子及家电企业中,索尼在2005年的收益为300亿日元,松下是194亿日元。在相机及精密机械厂家中,佳能为1737亿日元,尼康也在343亿日元左右。便携式数码相机企业中,利润高一点的卡西欧计算机为69亿日元,奥林巴斯不过是47亿日元,潘泰克斯也就是11亿。
索尼是通过收购柯美的单反事业,拿到了特殊的光学技术,并准备用“α”产品打开数码单反市场。中川说:“我们准备夺取10%的市场,将来要提升到20%。”气焰十分嚣张。
这是因为索尼胸有成竹。“α”继承了柯美最后一款数码单反相机“α Sweet Digital”的技术,其相机主体具有防止手颤功能,本来在业内就受到了极高的评价。但柯美的问题是品牌及销售能力弱,重要电子零件要从外部采购,成本竞争能力不高。而这一点正好是索尼能够弥补的。国外市场对索尼品牌有着强烈的支持,其便携式数码相机在世界市场上占第二位,索尼的CCD等电子零件更是在竞争中有着绝对的优势。
而且此次索尼品牌的“α”产品像素为1020万,价格却只有10万日元,比预想的要低很多,胜本说:“这部相机里使用了我们在中档水平相机中的性能。”
更强有力的武器是该公司的备用镜头。单反相机的关键在于“镜头资产”上。单反相机的交换用镜头一个要几万日元,贵的有几十万日元,镜头要远比相机主体还贵。交换镜头时,镜头与相机的结合部,各公司各有各的尺寸,消费者是买哪家的相机主体就需要接着买它们的镜头,在胶片相机时代,佳能和尼康能比其他企业强,正是因为他们有整套的自家备用镜头。
索尼采取的策略是,继承胶片相机时代占第二位的柯美公司的相机主体的接口尺寸,旧的柯美镜头,到了索尼时代能继续让它派上用场,把一大批柯美的顾客拉过来。
用不了多久,索尼将投入21个镜头,这些镜头已经在旧柯美工厂及大阪、工厂开始生产,在和德国合作后,德国的卡尔莱斯镜头也有望加入到索尼阵营中。索尼是个电子厂家,如今已经在光学和镜头领域,开始挑战佳能及尼康。
不要旧传统 松下破旧立新
松下比索尼晚一天也加入到数码单反相机业务中。第一批产品是中级水平的“L-1”,价格大约为25万日元(约16000人民币),相对来说价格不低。现在单反相机的主体大都在10万日元上下,松下一开场就把价格设在如此高的价位上,有其独特的想法。
吉田守是松下公司数码相机事业的负责人,他说:“光主机好,但没有好的镜头,还是拍不出好的照片来。我们的单反标价25万日元,那是因为我们的主机与镜头是和在一起卖的,这样能把主机性能完美地发挥出来,是一款最高级的数码专用相机。”
松下是要走一条与索尼完全不同的路子。索尼可以通过并购柯美,把柯美在胶片时代的镜头资产全部继承下来,用活了柯美的资产。但是松下要打破胶片时代的旧传统,生产出新的数码相机。
我们刚才已经对镜头资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但这里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陷阱。数码相机上使用的CCD及CMOS等摄影用元件,用在初级或中级数码单反相机上以后,出于成本方面的原因,所能得到的图像尺寸与胶片相比,要小一些,画角要窄,镜头中心(主点)到焦点的距离相对要长一些,如果把胶片用镜头用在数码相机上的话,拍照的范围自然会变窄。胶片要处理的是平面图像,而电子摄影零件处理的是立体图像,容易出现光量不足的问题,使用胶片镜头难以得到绝对好的画质。佳能、尼康在胶片时代卖出过几千万个镜头,他们不敢大声捅破这个问题,实际上就算有旧镜头,到了数码时代也不能发挥特别好的作用。
所以奥林巴斯一开始时是先从胶片单反相机中撤退,之后再加入到数码单反相机行列中来。2002年,奥林巴斯与美国伊斯曼柯达公司合作,制定了数码相机的专用规格,镜口尺寸也是在那时一并定出的。松下则为了缩短开发镜口尺寸的时间,与这个阵营建立了协作关系。
在镜口问题上,佳能与尼康靠自己的尺寸来圈顾客,而其他厂家则通过开放尺寸来夺市场。不管哪家企业,只要你赞同这个尺寸都可以加入进来。
业内人都知道要靠镜头资产来圈顾客,但是松下数码相机策划方面的负责人房忍说:“SD卡是松下开发的,这个卡就是对外开放的。我们不相信只有用镜头才能赚到钱。”他对业内的说法,不屑一顾。
和索尼一样同为电子零件厂家的松下公司,在非球面镜头的生产方面在业内屈指可数,镜头技术有着绝对高的评价。他们有将近30年的摄影机的研究史,2001年以后再次进军数码相机。
1996年松下曾做过数码相机,但第二年因为卖不出去而不得不撤退,以后在2001年再次挑战数码相机时,他们从德国莱卡那里学习了镜头技术,房说:“当时我们还很担心,怕掌握不了莱卡的镜头技术。”但到了2005年,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松下手里已经有了便携机防止手颤的技术,而且还有了高倍率的广角镜头,现在占据着数码市场10%。房接着说:“2001年我们就想做单反数码相机,但那个时候我们实在算不上什么,也不敢多说什么,现在莱卡已经全面支持我们了。”
目前松下推出的镜头只有1款,今后有可能增加到5款。房说:“我们会为消费者集中地生产他们需要的镜头的。”
松下准备今年销售8万台单反数码相机,索尼则计划为50万台。松下不及索尼的1/6,但这并不是没有自信,而是松下不急。吉田说:“我们用了5年时间拿到了便携式数码相机市场10%的比率,今后在单反数码方面我们同样准备用5年时间拿到10%的比率。”
索尼与松下所处的状况不一,但两家都要使出浑身的解数冲刺单反数码市场。 一场“电子厂家”对“相机厂家”的恶战,正在日本一个回合又一个回合地展开着。
原文刊载于日本《东洋经济周刊》(2006年7月22日)。陈言编译。
《东洋经济周刊》授权《经济》杂志独家刊登中文译稿。未经《经济》杂志社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摘录、引用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