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应用型高校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方式

来源 :现代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xkbsy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考虑到某一行业在国际上对于人才的素养要求。就会计专业来说,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趋同,体现不出特色培养、优化培养。在基本的人才培养质量尚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国际化人才培养则更是无从谈起。本文选取安徽师范大学会计学专业为例,首先从专业的班次划分、组织名师讲座两个方面介绍了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再从课程体系、能力教育、师资力量三个角度指出了当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这三个角度分别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一、现状分析
  1.明确班次划分,针对性培养。会计学专业是经济管理学院国际合作的重点专业,该专业目前有两个国际合作项目:美国西东大学合作开办2+2会计学本科专业,与英国ACCA协会合作开办会计学ACCA方向班。①ACCA班。ACCA课程班要求学生本科四年期间最少修满160+(6)学分,在ACCA课程结构中,课堂教学(含实验教学)和考试所占的学分近125学分,约占总学分的75%;而专业实习或实训所拥有的学分仅为16个学分,这可能导致学生更注重考试结果,而忽视了实习的重要性,拥有足够的国际化会计知识,而缺乏真正的实践能力。同时学校在开设ACCA班的课程体系设置上,只是将14门ACCA考试课程纳入课程中,并与一般的基本会计课程相联系,并没有设计针对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的应用型教学体系。②中美合作班。该班次坚持“厚基础、精专业、突出拓展能力”的培养理念,运用中外融合的认知建构,培养掌握会计、审计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会计计量、账务处理、成本核算和内部监督的核心能力,熟练运用会计软件、报表编制和风险控制的基本技能,熟悉财经法规和国际惯例,拥有国际会计视野,面向跨国公司、内外资企业会计实务以及国内外会计事务所等工作的外向型商务管理人才。学生两年时间在国内安徽师范大学从事专业学习和研究,两年时间赴美国西东大学斯蒂尔曼商学院进行研习。根据课程设置情况,教学由中美双方教师合作承担,学分和学历实现互认。
  2.开展名师讲座,开拓学生视野。学校定期邀请国内知名财经院校的教授学者,以及从事财务工作的专业人员等来校讲学,为学生带来会计前沿的发展变化情况,共同学习国际会计准则的制订与修改,指导学生进行未来的职业规划等。总体来说,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下,学生不仅领略到各路大家的专业风采,更与他们进行了良好的互动,解答心中困惑。通过这种讲学的形式,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学习,这无疑有益于专业素养的培养。
  二、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不完善,双语教学不充分。师大采用的教材基本是国内高校出版的教材,质量难免参差不齐。教材知识点更是存在滞后性,导致学生在学习某个知识点的时候,针对这个知识点的会计准则已进行了修订,而历史版本的教材仍然是修订前的表述,这容易对学生造成误导。况且如果授课老师未同步更新知识,学生则不会了解到准则的变化,更不会主动去探究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行业的发展情况。师大虽然引进了会计专业的英文原版教材并设置了对应的国际化课程,但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中文授课,未能打造真正的双语课堂。这种形式的教学容易流于形式,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国际会计教育的真实氛围。学生大多也只能在学习国内会计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专业技能,对于国际会计准则的学习以及国际会计环境知之甚少。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双语课程最后只是学生修学分的工具,效果适得其反。
  2.忽视能力教育,“三位一体”贯彻不到位。国内很多财经高校会配备会计实训中心,让学生可以依托于会计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这样也便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师大财会实训中心建设不完备,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不能及时地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导致有些知识抽象不易被理解。即使部分专业课有配套的实训课程,但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师生互动不密切。学生尽管学习了具体的操作方式,但有的仅限于机械化操作,尚不能灵活运用,甚至出现结课就忘操作的现象。“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早已在各大高校普及开来,即采取课内实习、课外实践、校外实践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然而校外实践方面,学校在企业的选择上并未进行充分调研,合作的企业大多是当地或者附近地区的企业,与国际企业更是缺少交流。有的企业规模较小,会计业务单一,学生实习并未起到拔高的作用,学生对于完整的企业财务流程仍然存在盲区。
  目前,师大会计专业的大部分学生的实习地点在省内,且一般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财务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这些企业或分支机构往往规模小、业务量少、工作重复且技术含量低,对学生专业水平提高有限。而且学校缺乏与这些企业的合作和联系,以及协议上的约束,使得一些学生的实践仅仅是为了获取学分。众所周知,会计师事务所对专业知识的加强很有益,但学校对学生的实习工作缺乏完备合理的安排,导致校企、校所衔接不充分,学生未能利用实习机会开拓视野、强化专业素养。
  3.师资配备不到位,缺少国际师资。师大会计学专业配备了相对优质的师资队伍,有会计学博士、财务管理学博士等从事本硕的专业课教学,更有一些资历深厚的教授拥有国外访学经历。他们通过多年的专业学习和对国外优秀教学经验、先进专业理论的汲取,可以相对完备地将知识传达到学生手中。但是学校扩充人才的速度较慢,这样就无法及时地为师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为专业教学带来有建设性的想法和创新。此外,师大要想研究出一套完善的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会计学专业的外籍师资力量还有欠缺。外籍教师接受的是国外的会计专业教育,对国际会计前沿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更加敏感,对于国外专业资源的获取更加便利。如果能在教學过程中引入一定的外籍师资力量,那么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会计思维,提升学生的国际化专业素养将有很大帮助。
  三、对策与建议
  1.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统一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具备各校特色,只能提供高校在学生培养上大致的方向指引。所以学校在培养过程中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创立特色的课程体系。学校除了开设国内专业课程以外,还要适当地开设国际会计课程。只有国际会计知识的储备跟上了,才能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应对国际会计行业发展的要求。国际化会计专业人才的教育不应仅仅局限在双语教学上,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行业的进步对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要求学生除了掌握本专业知识以外,还要了解管理学、法学、金融学的相关知识,实现学科间的交叉互动,从而成为真正的复合型人才。基于高校选用教材的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高校应该尽量选用高质量的、获得广泛认可的教材,教材内容应紧跟准则变化而更新。此外应适当地引进国外优秀教材,实现真正的纯双语教学,而不是简单用中文教授英文知识。当教材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教授的质量都得到了保证,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才有可能。   2.强调能力教育,加强校企合作。在高校授课过程中,应将课堂从“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切实考虑学生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比较理想的状态则是通过具体案例,将多个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实现知识间的联动,使学生能融会贯通。知识的最终目标是指导实践,所以课外教育应让学生自己动手思考,利用模拟实训等手段进行实际操作,增强实操能力。为了避免实习环节流于形式,高校应加强校企合作、校所合作,在学校教育和岗位实践之间构建平稳的过渡机制,实现校企转换的“无缝对接”。规模较大的企业具有较为完整的财务操作流程,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涉及会计、审计、税务、内控等多个领域。而且事务所集聚了一批会计专业人才,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加强校企、校所长期合作,高校与企业达成实践教学合作时,不仅要考虑自身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育体制的完善,还应考虑项目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增加值,避免校企合作出现“壁炉”现象(即合作双方的合作积极性出现分化),导致合作的低效率,甚至终止。同时,为了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部分高校还可以加强与国外企业及事务所的合作,这为学生接触到国际会计实务的发展提供可能。此外,高校应对毕业生毕业后的就业或发展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并进行有效反馈,这样能讓高校的专业相关负责人了解到,在当前的培养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是否适合市场的需求,他们的实践能力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如此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培养模式的优化。
  3.强大师资力量,优化师资队伍。许多高校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扎实,但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缺乏敏感性,实践经验不足,不足够将知识有效传递给学生。高校可以聘请一些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定期来校授课。他们的实战经验是常年只在学校教学的教师不可比拟的,他们对国内外会计行业的发展具备足够的敏感度,所以这样的教师能够将知识点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相衔接,使知识点更易理解,也更易指导实践。同时,高校应适时选派教师到会计第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定期安排教师到事务所进行培训,并参加相应的专业职称和资格考试,这样一方面能时刻关注会计前沿动态,一方面又能在备考过程中更新巩固知识。对于青年教师,学校还可以定期选派部分人出国学习,熟悉国际化财会业务的实践,将国际会计领域的新思想带回国内,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另外,学校还应该建立更有效的、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激励机制,使教师真正履行教书育人的使命,为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切实的指导。[项目名称: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应用型高校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方式研究——以安徽师范大学会计学专业为例”(2019jyxm0089)和安徽工程大学新工科示范课程项目“工程机械电液控制技术”(2018xgksfkc07)。]
其他文献
产教融合即为产业和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我国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教学改革的关键。党的十九大以来,产教融合成为国家教育改革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这一系列重要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
期刊
酒店管理课程特点: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围绕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采用模块化结构编写,根据酒店不同时期、阶段的发展战略要求,从酒店员工职位工作分析和设计,酒店各部门员工的招聘和录用、员工的培训、员工激励和绩效考核、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及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等一系列的过程,整体规划和分析酒店人力资源各部门的理论和运用,激励员工为酒店创造价值,确保酒店的长远目标的实现。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
期刊
国有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慢慢形成的独特的价值体系,是企业软实力的体现,是一种能使员工与公司目标相统一的、具有约束力的思想和行为规范,体现在具体行为方式、态度表现、思维方式等方面,国有企业要争做党和国家最可信赖依靠的力量,就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本文阐述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然后从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提高国有企
期刊
红色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红色文化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文化基礎上创造的崭新文化形态,构成20世纪以来中华文化发展的主流和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将红色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大大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是有利于强化学
期刊
一、财务分析概述  1.财务分析的含义与作用。财务分析是指财务人员根据财务及其他相关信息和资料,采用一系列专业的分析方法,通过各种分析指标从财务角度、管理角度进行系统地梳理,分析和评价企业的总体经营状况,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为优化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财务信息。财务人员会从企业的现金流、发展水平、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等方面进行多方位多维度的分析,以期展示企业的过去、现
期刊
校企合作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高校实现健康稳定发展的一种内在需求。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培养专业性人才。在这种背景下,校企合作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普遍。但目前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存在一定弊端,亟需创新实践活动模式,让校企优秀文化融汇相通,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成长,凸显大学生社会服务功能,更好地为社会输送人才。  一、校企合作背景下
期刊
人才的持续输出将会给所有产业的发展带来影响,电梯业就是其中之一。相比互联网、大数据等这样“轻量化”的高科技产业,电梯这种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对人才有更旺盛的需求,我國现在拥有电梯作业资格的从业人员数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如何解决人才问题,是电梯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为了培养电梯相关技能人才,现在很多高职及中职院校陆续设立了与电梯相关的专业来培养电梯技能人才,电梯企业的技能人才是电梯产业发展的关
期刊
伴随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经过科技发展以及行业政治策略调节,再重新获取制造业的崛起,已然成了现阶段全球强工业国家所选取的发展途径。怎样更为出色地掌握工匠精神的内在涵义,培养切实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成了国内高校应当思考的关键问题。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分析  2015年4月份,于我国2015年全国技能大赛启动,我国人力与社保部副部长汤涛会上指出,应该建立并强调工匠精神,我国政府对于提倡工匠精神的
期刊
教学情境如何,对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活跃气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学生兴趣盎然,思想活跃。换言之,学生参与教学需要适宜的教学情境,只有在适宜的教学情境中,才能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那么,这样的情境如何创设呢?    1.调整情绪,创设良好心境    教师带着愉快、喜悦的心境进行教学,不仅对教学内容阐述精确,表情自然,手势得当,使教学艺术得以
期刊
【摘要】:英语试题讲评课在中学阶段尤其在毕业复习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题讲评课的效率直接决定着毕业年级的教学效益,如何激发毕业班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初三英语老师所面临的棘手问题。下面笔者从自己实践的角度来简要谈谈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笔者认为一节好的试卷讲评课,一定是功夫在课前的,功力在课堂,功效看课后。  【关键词】:试卷讲评 教学方法 效益  一、充分做好讲评前的准备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