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基因工程干扰素受体结合域的改造及其生物活性测定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jf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改造干扰素功能结合域,以提高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在新型基因工程干扰素(IFNα1c/86D)AB环内通过点突变技术引入2个独立酶切位点EcoRⅤ和EstEⅡ,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干扰素cDNA水平对母体干扰素LoopAB的31位甲硫氨酸换成天冬氨酸(M-D),32位天冬氨酸换成脯氨酸(D-P),将重组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用滤泡口炎病毒(VSV)-人羊膜传代细胞(WISH)系统检测抗病毒活性.用比色MTT实验检测抗增殖活性.结果通过突变,31和32位氨基酸获得重组突变体3132IFNα1c/86D,经限制性内切酶图分析、DNA序列和抗病毒活性测定,初步表明3132IFNα1c/86D是母体干扰素IFNα1c/86D抗病毒活性的8倍,抗增殖作用与母体干扰素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改造干扰素受体结合域,可提高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