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以来,我国开始陆续在全国中小学开展新一轮课程改革,旨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提出基本要求。强调课堂教学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合的三维教学目标。我校于2008年秋季搭上了本次新课改的末班车,开始更新理念,直面新的“情感价值观”教育问题。笔者与几位教师组成团队,经过四年的不断实践探索,创造性地总结出了一套实用性强、操作简单的青少年学生心灵教育法,即“三段五步”心灵教育法,也可称为“一读二观三思辨四传五行”心灵洗涤法, 或“新时期学生价值观教育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该教育法可分为三个阶段,包含五个步骤;第一段包含“一读、二观”两个步骤;第二段是“思辨”这个步骤;第三段包含“四传、五行”两个步骤。
一、一读
一读,是指教师坚持利用课堂教学或自习课或课余时间等组织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优秀心灵教育文章。通过这些感人的能打动学生心灵的文章使学生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从而审视自我、改变自我。我们团队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把精选的故事编辑成册,作为校本心灵教材使用并免费对外助赠。
作为有责任感的教师不要怕组织学生阅读心灵文章会影响知识的传授、影响升学率,据我们团队的研究和实践,心灵教育不仅不会影响学科教学,反而能感化学生,让学生认清真善美,明白学习的目的,从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当然每次课堂阅读不可时间过长,精选的文章应该几分钟就可以读完,教师可以把阅读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每周能有效组织一次就可以,不必每节都阅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心理状态、教学内容等情况决定阅读的内容和时间。例如,我校的一位数学教师发现一些学生学习不够努力,不珍惜父母的辛苦付出,便在课堂导入阶段用大屏幕打出了“三袋米”的文章,让一位学生登台朗读,几分钟后不少学生眼睛湿润,体会到了父母含辛茹苦支持自己上学的不易,不用教师再多说,学習态度明显好转。又如,一位班主任老师发现个别学生很聪明成绩不错,但参加劳动时不积极不踏实,说教几次不见效。我建议他组织一次班级阅读,学习“聪明挽救不了道德的缺陷”这篇文章,文章中一名极聪明且高学历的青年,因为耍小聪明、不守规则而在职场屡遭挫败。学生领悟到,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而聪明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此后参加学校劳动等都变得积极认真了。
二、二观
二观,是指教师根据自己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情况,寻找机会组织学生观看我们精心筛选的优秀教育电影、微电影、演讲报告等,让情节打动学生心灵,增强学生心灵“免疫力”。也可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访问学校的心灵专题电影库,利用业余时间随时观看。视频资料一般会超过十分钟,课堂只能播放其中的精彩片段供学生讨论或吸引学生课余时间观看。每周或两周能观看一部,既不会影响知识学习,又能陶冶学生情操。例如,微电影《最后一课》《希望树》《来信》《父亲》《放牛班的春天》等都很受学生欢迎;还有许多课本剧很贴近学生生活,我校几位教师组织学生观看了几部课本剧后,学生不仅心灵受到了触动,而且萌发了制作、排演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课本剧,影响和感染身边同学的动机。在近年来许昌市的艺术节上常有我校师生的课本剧受到表彰。这样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还有机整合了综合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三思辨
三思辨,是指组织学生在阅读了某篇心灵文章或观看了某一心灵教育电影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从不同视角开展思考、辩论活动,挖掘其中的内涵,识别“真善美”,弘扬正能量,通过思辨让学生得到心灵的洗礼,同时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学校也经常组织学生针对当前社会、校园生活的热点问题、事件、人物等,展开思考辩论活动,批驳不良风气和行为,弘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如果说“一读、二观”只是震撼了每个学生的心灵,那么“三思辨”让学生们在集体的相互作用下产生强大的心灵共鸣,他们互相监督、互相影响,坚决抵制不良行为。
近几年,我对所教班级都要组织开展一次 “最困难时的人生至理”故事思辨会。故事中的大卫是美国商学院的一名学生,在父母生病生活费无望的情况下,见到投币电话机吐出的9.8美元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把钱据为己有,而是先联系电话公司报告情况。他最终学业有成,不忘回报感恩社会,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和慈善基金会。思辨会上,学生很容易联想到当下社会道德状况,联想到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想到青少年学生的社会担当、社会责任,经过思辨,诚信和社会责任感在学生的心灵生根发芽。
针对社会的热点問题、恶性事件,教师不用害怕影响学生心理健康而遮遮掩掩,学生的信息渠道不比教师少。教师完全可以抽时间组织思辨会,通过思考辩论让学生明白哪些是违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错误的东西,应该坚决抵制;哪些是有益的,应该提倡。例如,三年前有一名县重点高中学生在我市一繁华商场跳楼身亡,一些教师想对学生封锁消息,害怕引起学生恐慌,造成不良影响。而我就组织学生召开思辨会,引导学生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坏处?遇到心理困惑应该怎么做?”,通过讨论,让学生把心里话说一说,压力减一减,心理问题得以疏导,师生间关系也更加融洽和谐。
四、四传
四传,是指在前三步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明辨是非,坚持真理,教师趁势引导学生通过手机、交流群、微信、论坛等网络信息技术,发表自己对一些新闻事件、心灵故事等的精彩点评、心理感受等内容,不断传递正能量。青少年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少,思想认识不深刻,教师要在他们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加强引导,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才更有利于他们学习和成长。
五、五行
五行,是指引导学生把通过学习获得的思想认识落实在实际行动上。经过前四步的教育洗礼,学生道德情操、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否得以培育形成,要通过他们的行为体现出来。笔者通过“心存善念,日日善行”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具体讲就是要求学生每天或每周做一件好事,并把做的好事通过微信或班级交流分享。
该心灵教育法的三个阶段五个步骤是紧密相连的。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单独进行,例如可以仅做第一步或第二步,引导学生阅读、观看。但五步依次完成,效果明显。校园风气的转变、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提高,需要广大教师的不懈努力,笔者期待“三段五步”心灵教育法能得到教育界同仁的进一步完善丰富和推广应用。(责编 陈颖)
该教育法可分为三个阶段,包含五个步骤;第一段包含“一读、二观”两个步骤;第二段是“思辨”这个步骤;第三段包含“四传、五行”两个步骤。
一、一读
一读,是指教师坚持利用课堂教学或自习课或课余时间等组织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优秀心灵教育文章。通过这些感人的能打动学生心灵的文章使学生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从而审视自我、改变自我。我们团队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把精选的故事编辑成册,作为校本心灵教材使用并免费对外助赠。
作为有责任感的教师不要怕组织学生阅读心灵文章会影响知识的传授、影响升学率,据我们团队的研究和实践,心灵教育不仅不会影响学科教学,反而能感化学生,让学生认清真善美,明白学习的目的,从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当然每次课堂阅读不可时间过长,精选的文章应该几分钟就可以读完,教师可以把阅读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每周能有效组织一次就可以,不必每节都阅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心理状态、教学内容等情况决定阅读的内容和时间。例如,我校的一位数学教师发现一些学生学习不够努力,不珍惜父母的辛苦付出,便在课堂导入阶段用大屏幕打出了“三袋米”的文章,让一位学生登台朗读,几分钟后不少学生眼睛湿润,体会到了父母含辛茹苦支持自己上学的不易,不用教师再多说,学習态度明显好转。又如,一位班主任老师发现个别学生很聪明成绩不错,但参加劳动时不积极不踏实,说教几次不见效。我建议他组织一次班级阅读,学习“聪明挽救不了道德的缺陷”这篇文章,文章中一名极聪明且高学历的青年,因为耍小聪明、不守规则而在职场屡遭挫败。学生领悟到,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而聪明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此后参加学校劳动等都变得积极认真了。
二、二观
二观,是指教师根据自己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情况,寻找机会组织学生观看我们精心筛选的优秀教育电影、微电影、演讲报告等,让情节打动学生心灵,增强学生心灵“免疫力”。也可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访问学校的心灵专题电影库,利用业余时间随时观看。视频资料一般会超过十分钟,课堂只能播放其中的精彩片段供学生讨论或吸引学生课余时间观看。每周或两周能观看一部,既不会影响知识学习,又能陶冶学生情操。例如,微电影《最后一课》《希望树》《来信》《父亲》《放牛班的春天》等都很受学生欢迎;还有许多课本剧很贴近学生生活,我校几位教师组织学生观看了几部课本剧后,学生不仅心灵受到了触动,而且萌发了制作、排演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课本剧,影响和感染身边同学的动机。在近年来许昌市的艺术节上常有我校师生的课本剧受到表彰。这样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还有机整合了综合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三思辨
三思辨,是指组织学生在阅读了某篇心灵文章或观看了某一心灵教育电影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从不同视角开展思考、辩论活动,挖掘其中的内涵,识别“真善美”,弘扬正能量,通过思辨让学生得到心灵的洗礼,同时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学校也经常组织学生针对当前社会、校园生活的热点问题、事件、人物等,展开思考辩论活动,批驳不良风气和行为,弘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如果说“一读、二观”只是震撼了每个学生的心灵,那么“三思辨”让学生们在集体的相互作用下产生强大的心灵共鸣,他们互相监督、互相影响,坚决抵制不良行为。
近几年,我对所教班级都要组织开展一次 “最困难时的人生至理”故事思辨会。故事中的大卫是美国商学院的一名学生,在父母生病生活费无望的情况下,见到投币电话机吐出的9.8美元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把钱据为己有,而是先联系电话公司报告情况。他最终学业有成,不忘回报感恩社会,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和慈善基金会。思辨会上,学生很容易联想到当下社会道德状况,联想到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想到青少年学生的社会担当、社会责任,经过思辨,诚信和社会责任感在学生的心灵生根发芽。
针对社会的热点問题、恶性事件,教师不用害怕影响学生心理健康而遮遮掩掩,学生的信息渠道不比教师少。教师完全可以抽时间组织思辨会,通过思考辩论让学生明白哪些是违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错误的东西,应该坚决抵制;哪些是有益的,应该提倡。例如,三年前有一名县重点高中学生在我市一繁华商场跳楼身亡,一些教师想对学生封锁消息,害怕引起学生恐慌,造成不良影响。而我就组织学生召开思辨会,引导学生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坏处?遇到心理困惑应该怎么做?”,通过讨论,让学生把心里话说一说,压力减一减,心理问题得以疏导,师生间关系也更加融洽和谐。
四、四传
四传,是指在前三步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明辨是非,坚持真理,教师趁势引导学生通过手机、交流群、微信、论坛等网络信息技术,发表自己对一些新闻事件、心灵故事等的精彩点评、心理感受等内容,不断传递正能量。青少年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少,思想认识不深刻,教师要在他们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加强引导,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才更有利于他们学习和成长。
五、五行
五行,是指引导学生把通过学习获得的思想认识落实在实际行动上。经过前四步的教育洗礼,学生道德情操、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否得以培育形成,要通过他们的行为体现出来。笔者通过“心存善念,日日善行”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具体讲就是要求学生每天或每周做一件好事,并把做的好事通过微信或班级交流分享。
该心灵教育法的三个阶段五个步骤是紧密相连的。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单独进行,例如可以仅做第一步或第二步,引导学生阅读、观看。但五步依次完成,效果明显。校园风气的转变、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提高,需要广大教师的不懈努力,笔者期待“三段五步”心灵教育法能得到教育界同仁的进一步完善丰富和推广应用。(责编 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