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对高中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新要求及建议

来源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ear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新课程高一英语模块课程的特点,分析了新课程的“新”及对高中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新要求,并就英语教师如何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技能和能力和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教学技能 要求 建议
  
  从今年秋季起,我省全面走进高中新课程,新课程教材吸纳了《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教学思路,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评价等方面作了创新和突破,可以说它是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语言学习方式和语言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面对这套教材,教师们有欣喜也有困惑,欣喜的是改革给我们带来机遇和教学生机,困惑的是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受到了挑战,因为新课程对我们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有点无所适从。对此,我认为:在新课程实验起始阶段,教师们有着这样那样的困惑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当务之急是要采取积极措施,帮助教师进一步理解新课程,明确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技能的新要求,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从而顺利地真正走进新课程。
  
  一、新课程的“新”
  
  依据《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一新教材较旧教材有很大改变,它的“新”体现在教学目标的“新”。选材内容的“新”,设计体例的“新”,评价方式的“新”。
  
  1.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新修订的高中英语教材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体系,它将语言技能目标、语言知识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学习策略目标和文化意识目标有机地融合起来,并把这五大目标的整合发展作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教学目标,改善学习方式,促进自主学习,该教材的总目录罗列了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Topic)、功能项目(Function-al?Items)、语法结构(Structures)、阅读篇章(Read-ing)、写作篇章(Writing)。这些项目的划分使学生在学习各单元之前,便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知道学习本单元该掌握哪些内容;“总结归纳”(Summing Up)栏目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掌握了哪些知识,这些栏目除了有内容主题的总结(以模块3第一单元为例,要求学生Write down what they have learned about the women and their achievements,还有语言知识方面的总结每个单元都要求学生归纳在本单元学习中,掌握了哪些重要动词(Useful verbs)、重要名词(Useful nouns)、常用表达(Useful expressions)、新的语法项目(New grammar items);“学习建议”(Learning Tips)栏目用简单的英语指导学生应该如何学习语言知识,如何掌握语言技能,如何收集资料,如何与人交际以及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等。
  
  2.选材内容
  新修订的高中英语教材删除了原教材中一部分信息过时的语篇,在选材内容上力求贴近时事和生活,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该教材涉及的话题较多,文化知识面广泛,包括道德教育、行为规范。传统习俗、语言学习、兴趣爱好、文体活动、名人传记、旅游博览、信息技术、环保、文化艺术等。许多课文渗透着思想教育的因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中;许多课文还充满跨文化交际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学生拓宽国际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3.设计体例
  模块课程的特点是以问题为核心,向周边整合辐射,它注重从实际出发,从真实的生活情景出发,引出问题,问题的整合引出学科的结构,结构与内容有机联系,形成完整的体系。模块课程更适合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和探索问题,形成师生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按照模块课程特点编写的高一英语新教材,虽然仍按单元划分教材内容,但每个单元中设置的编排方式较原教材有所改变,各单元围绕一个中心话题,统一设置八大栏目(Wanning UP-Pre-reading-Reading-Comprehen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Using Language-Summing up-Learning Tip)。其中,在一些大栏目下又有一些小栏目(Learning about Language包括了Discovering useful-words and expressions和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而Using Language通常包括了Reading、Listening、Speaking、Writing这四大技能)。各栏目的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由于没有分课次,没有标注顺序,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自我调控的空间。此外,该教材还努力倡导探究式和发现式学习方法,如在workbook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任务型”活动素材,其中有许多“任务”(project)需要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探究和实践,需要学生通过集体合作、课内外结合才能完成。这样的教材体例,设计灵活机动,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调节教学进度。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较以往有更大的自主权,地区或学校也有了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空间。
  
  4.评价方式
  《普通英语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完善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此,新修订的高中英语教材在学生练习册部分(Workbook)各个单元中专门设计了一项“自我评价”(Checking Yourself)内容,这种新颖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在评价中发挥主体作用,激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既看到成绩,又发现问题,而且有利于教师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配套新课程改革的学分认定也将促进评价方式的变革。
  
  二、对教师教学技能的新要求
  
  教师的教学技能是指英语教师在准备教学的过程、授课过程、教学评价过程中为顺利达到教学目标,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及教学经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一系列行为方式。教师的教学技能从教学过程来划分,可分为:设计技能、授课技能、教研技能、教学检测、教学评价技能及指导学生学习技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很重视教学基本功的练习,如语音、板书、简笔画等。传统的教学技能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应当继续保持和发扬。但有些技能的要求不是一成不变的, 是随着时代、社会、特别是教育理论和教育体系的变化而变化的,体现了时代、社会、特别是教育理论和教育体系对教师教学技能的新要求。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具备教学任务设计技能,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技能,教会学生学习的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
  新课程“新”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新要求”。教师只有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调整,才能适应新课程的发展,才能培养出21世纪的新型人才。
  
  1.教学任务设计技能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有效的语言学习不是传授性的,而是经历性的;学习活动和语言内容一样重要。《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各种交际活动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学会用英语做事,体验学习语言的过程。因此,设计教学任务的技能就成为对教师教学技能的新要求。依据《课标》编写的高一英语新教材因其编写体例、编写内容等的特点又为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提供了可能。教师要围绕新教材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任务型”活动素材进行教学任务的设计,例如在模块3第2单元Healthy Eating中,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两份餐单,一份是北方的中餐,一份是南方的中餐。在设计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去掌握以下方面的内容:第一,食物可以分成多少类,哪些食物属于energy giving food,哪些属于body-building food,哪些属于protective food。第二,北方有哪些特产食物,南方有哪些特产食物。第三,设计好餐单之后,要以哪个标准来衡量到底该餐单是否是一份均衡饮食的餐单。该project充分体现了任务型教学,在真实的生活背景中,学生通过网络、书籍、图书馆、报纸、同班同学的知识、自己的见识等媒体来查找出北方和南方食物,并且要注意不同食物的英文说法。其次,学生要掌握好食物的分类,要懂得一些营养学的东西,要懂得均衡饮食的概念和定义。最后,设计好这份餐单之后,学生可以把它运用到自己真实的生活当中,充分体现了在做中学,学以致用的任务型教学原则,打破了认为学英语的实用性不强的一贯认识。而且教师设计的任务也紧扣学生的生活,增加了情景的真实性。
  
  2.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技能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育部,200l。)它要求把学生的“交往活动”即“合作学习”纳入语言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合作研讨,了解对方的观点,从中得到启示,重组和发展自己的观点,促进自身与群体的共同发展;更主要的是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合作共事的团体精神和能力。而这种精神和能力正是知识经济社会对现代人才的基本要求。所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就成为英语教师必备的又一项教学技能。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计教学任务,给学生布置合作课题,在课堂中创设合作学习教学环境等引导学生正确、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例如,在模块4第5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一个中心任务为主线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单元教学前,先让学生明确他们的任务,就是每4人小组设计一个主题公园。任务明确之后,学生就会探究性地阅读文章,因为他们要确定自己的主题公园是哪种类型,就先要通过阅读文章,掌握世界上现在有哪些主题公园类型,每个不同类型的主题公园有哪些活动和设施。为了得到更多的资料,小组就要上网或到图书馆等查找更多的资料。得到资料之后,先确定主题公园的类型,然后小组就要开始分工,两个学生负责设计公园的活动和设施,一个学生负责设计公园的地图,一个学生负责公园的介绍。最后把每个学生的成果汇总,就成为该小组的一个成果。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要充分的合作,但在合作过程中对任务也要细化分工,确定好每个学生的任务,最后才会有整个小组的成果。
  3.教会学生学习的技能
  语言教学的本质不仅仅是一种“告诉”,它更是一种让学生在情景中主动实践,是体验、探索的过程。学生的发展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能持续发展。《英语课程标准》正是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加强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教育部,2001)。它要求教师不仅看重学生的“学会”,更看重学生的“会学”。由注重“教法”转为注重“学法”。因此,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已被视为教师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教学技能之一。新教材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如学习建议(Learning Tips)栏目就用简单的英语指导学生应该如何学习语言知识,如何掌握语言技能,如何收集资料,如何与人交际以及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等。在单元学习完之后,老师可以根据学习建议(Learning Tips)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所侧重的学习策略指导。例如,在学习完模块4第一单元Women of Achievement之后,要求学生再次重读文章,归纳出文章在描写人物的过程中,有哪些特点。然后提醒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学习作者的描写手法,选取典型的事迹,抓住人物的特征。再如,在学习模块3第一单元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的时候,建议学生可以利用好各项媒体资源,观看英语电视节目,阅读报纸,在阅百科全书,上网等查找更多的节日,了解更多的别国文化。
  
  4.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
  过去,中小学课程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教参,统一标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如今,课程改革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设置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又由顺序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构成,其中必修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较以前加大,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这些特点都使教师开发校本资源成为可能。为此,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不仅会“教”书,要会“编”书,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例如,在模块1第5单元的教学中,学生可能对“The Monkees”的了解不多,而且该乐队距离学生的年代较远,学生对此乐队的兴趣不大,所以学生在理解上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老师就要对该单元的内容进行补充,补充与“The Monkees”差不多同期的、但是学生较为了解的“旧”,而且在Using Language部分Freddy和他乐队的故 事,其实就是“Beatles”的缩写。所以老师补充Beatles的知识对于帮助学生理解“The Monkees”大有益处。再如,在模块3第5单元Canada——The True North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可这样引导学生:把教材内容变成一个旅游的节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介绍加拿大的情况,最后再让学生根据这次旅游介绍的经验,设计、介绍一条旅游线路,以此引入地方教材。
  
  三、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建议
  
  1.加强学习与培训
  两年来,省、市教科所、教研室等部门在教师培训方面做了大量且富有成效的工作,如聘请课改组的专家讲学,组织内容丰富、有实效的教材培训等。这些针对性强、学术水平较高的活动为教师们理解新教材,提高认识无疑是起到很大的作用,老师们对此是非常欢迎的,但我认为要想把别人好的做法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除继续参加各类学术研讨活动,了解教改、课改方面最新的动态外,还需加强自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我们英语教师应经常订阅教学书刊、杂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讲座,观摩英语教学录像、影碟,并利用电脑网络和远程教育手段,了解世界各地,各个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形成广博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才能胜任新课程的教学。
  
  2.与同行讨论、交流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个性特征和协作精神,可通过登陆教研网站等方式,经常与同行一道交流教改经验,探讨处理教学中典型问题和学生个别问题的方法,与同行既分担难题,又分享成功;教研室可根据教师需要设计培训内容,每次教研活动要对教师的发展真正起到导向、引路、沟通、开窗、提升的作用,各校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开展校本教研,与市、区教研形成互补。为教师们灵感的产生和智慧火花的相互碰撞创设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教师往往会在不自觉中改变已有的内在“认知”,完成对自身知识结构的重建。
  
  3.开展优质课的评比与观摩活动
  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类优质课评比活动。一方面为自己赢得挑战自我表现,展示才华的舞台,同时也为同行提供借鉴、研讨的机会。
  
  4.订购和研究不同版本的新教材
  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一来可以补充自身的知识,二来可以通过研究不同教材的教法,吸收不同教材的活动设计。可以说,新课程最大的难点之一就是老师如何组织好课堂的活动设计,因为不同的教学内容就要求采取不同的活动设计,所以老师一定要不断地求新、求变,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才可以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订购和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不失为激发教师教学灵感的一条有效途径。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对于高中英语教师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又为教师自身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教师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才能与新课程和学生一道,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才能培养出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2.走进高中英语新课程[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黄宪.关于新课程实验的若干反思[J].广州教研,2005年.
  4.齐小风.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教学技能的新要求[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
  5.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其他文献
一、引言  在一次英语调研测试后,笔者认真查看了所带两个班级学生的试卷。通过对单项选择、单词拼写、句子翻译、作文等的答题情况的分析,笔者发现:许多学生灵活运用英语词汇的能力较弱,词汇成了他们成绩提高的瓶颈。从学生的解题能力上来看,对于一些需要借助语境信息来解答的试题,学生表现得颇不理想,很多学生对一些词汇的掌握停留在音、形、义上,只知其字面意思,却不会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灵活地运用。笔者找学生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