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语·季氏篇》“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之“色”历来多释义为“女色”。全文考之以古籍文献、古今考释以及《论语》语境,认为此句中的“色”应为“脸色不定”之义。
关键词:《论语》;色;释义
作者简介:唐孝赟(1995-),男,汉族,四川达州人,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历史学。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2
一、“色”字释义
关于“色”字的释义,古代文字学家做了如下解释: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如此解释到:“色,顔气也。从人从卪。凡色之属皆从色。”
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言:“色,颜气也颜者两眉之闲也心达于气。气达于眉闲是之谓色。颜气与心若合符卪。故其字从人卪。记曰。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又曰。戎容。盛气阗实阳休。玉色。孟子曰。仁义理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此皆从人卪之理也。主色而后见于面。所谓阳气浸淫。几满大宅,许曰。面颜前也是也。鲁颂。载色载笑。传曰。色色温润也。大雅。令仪令色。笺云。善威仪,善颜色也。内则曰。柔色以温之。玉藻曰。色容庄。色容顚顚。色容厉肃。论语曰。色难。色思温。色勃如也。正颜色。引伸之爲凡有形可见之偁。从人卪。此部不与从人爲伍而与从卪爲伍者,重卪也。所力切。一部。凡色之属皆从色。”[1](P.431-432)
根据以上注解,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色”的初始意有二:第一,表颜气,指人眉目之间的面部容态;第二,表颜色,指有形可见之物的颜色。以上二点,均可在典籍中予以援例。《孟子·告子下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其中之“色”便是表颜气,《庄子·逍遥游篇》:“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中之“色”便是表颜色。
二、“戒之在色”中“色”之考辨
《论语·季氏篇》:“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中“色”字之解,历来各家多释为“女色”,几无歧解,然则细推文理脉络,实亦有难通之处。为了便于探讨,现列举几种有影响的注解如下:
刑昺:“少,为人年二十九以下,血气犹弱,筋骨未定,贪色而自损,故戒之。”[2](P.148)
孙钦善:“年少的时候,血气还未发育定,应该戒忌的在于女色。”[3](P.172)
杨伯峻:“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便要警惕,莫贪念女色。”[4](P.176)
钱穆:“少年时,血气还未定,当戒在好色上。”[5](P.391)
以上所引注解都把“色”解释为:女色或好女色。其原因则是因血气未定而易好女色。
然如解释为因血气未定而易好女色,实则略显牵强。《史记·高祖本纪》:“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即说汉高祖刘邦壮年时,当了泗水亭长后,廷中吏都被他骂了个遍,而且喜欢酒和女色。如此说来,易好色不是少之时独有。
前文已述,“色”的本义应为“颜气”,而何谓颜气?前文段玉裁已注:颜气也颜者两眉之闲也心达于气。气达于眉闲是之谓色。颜气与心若合符卪。故其字从人卪。意思即是:由于心气、情志的变化而引起两眉间的变化,从而产生面部容态的变化,简言之,就是一种面部容态或表情的变化。《孟子·尽心上篇》:“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此类便是“色”之本义例证。另可引《论语》中“色”用之本义为证:《公冶长》篇的“无喜色”、《为政》篇的“色难”和《泰伯》篇的“正颜色,斯尽信矣”,都是用的本义。
在作“戒之在色”的分析时,还应注意到它的语境,即“少之时,血气未定”。少,古代三十岁之前都可称为“少之时”;血气,《素问释义·血气形态篇》曰:“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6](P.665)此即是指阴阳各经,有血气之多少是天生之常数。另朱熹注:“血气,形之所待以生者,血阴而气阳也。随时知戒,以理胜之,则不为血气所使也……血气有时而衰,志气则无时而衰也。少未定、壮而刚、老而衰者,血气也。君子养其志气,故不为血气所动。”[7](P.172)也说明了血气是人之与生俱来的,且他进一步说明血气是随时间而不断变化的,且需要用理、志气来克制。《左传·昭公十年》载:“晏子谓桓子:凡有血气,皆有争心,故利不可强,思义为愈。”更进一步说明了凡是血气之人,皆有争夺之心,要用道义去克服它。通过以上可知血气的特点是与生俱来的、且是可变化的。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血气与颜气的关系,可引以下几例来详细说明:
《列子·天瑞》曰:“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婴孩也,少壮也,老耄也,死亡也……其在少壮,则血气飘溢,欲虑充起,物所攻焉,德故衰焉。”[8](P.8)即人生有四个阶段,婴孩,少壮,老耄,死亡。当人在少壮之时,体内血气漂浮横溢,欲望思虑充斥升起,易被外物所攻,德就开始衰败。此段与“少之时,血气未定”亦有相同之处,说明了血气的可变不稳定性。
《淮南子·精神训》曰:“是故血气者,人之华也……夫孔窍者,精神之牖也;而志气者,五藏之使候也。”[9](P.294-295)即是说:血气是人外在的表现,人的五官七窍是精神的门窗,而气血则是五脏的使者。换言之,即是五官面貌是气血的外在反映。
《礼记·乐记》曰:“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10](P.482)则更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性格、血气、心智这些本性,但哀、乐、喜、怒等情感变化没有规律,人心受到外物的刺激而血气产生反应,便表现为外在可见的情感变化。
《庄子·人间世》曰:“夫以阳为充孔扬,卫君阳刚之气充满于内,甚扬于外。采色不定。”[11](P.28)是指卫君刚猛暴烈的盛气充满了体内,露于言表,经常喜怒无常。此则亦说明了血气能够引起情绪不稳,导致表情的变化。 综上所述,可得出关于血气的几点结论:一是它是与生俱来,随时间不断变化的;二是它具有可变性、不稳定性;三是血气的不稳可造成情绪不稳定,进而反映在外在的情感变化上。
三、结语
如以上考释可成立,结合语境分析,可将“戒之在色”中的“色”释义为:脸色不定。笔者认为,此则释义既符合“色”字之本义及延伸义,又符合此章的前后语境。可引它例为辅证,《左传·昭公十九年》:“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即是指在家里有怒气,而对外面的人生气,变脸色。《战国策·韩策二》:“怒于室者色于市,今公叔怨齐,无奈何也。”亦作此解。康有为《大同书》:“而彼此疑猜,不能情恕,不能理遣,小则色于面,大则发于声。”[12](P.145)即互相猜疑,不能用情来宽恕,也不能用理来排遣,小则会变脸色,大就会发出声音。以上三则,“色”均作“变脸色”解。
综上所述,故《论语·季氏篇》中“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的意思是:由于年少时,血气的不稳定、不成熟,极易造成情绪的不稳定,因而需要警惕(克制)外在脸色的不定。
注释: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
[2](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孙钦善.论语本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6](日)伊泽裳轩.素问释义[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7]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战国)列御寇著,李金水,张伟民编著.列子[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6.
[9]刘安.淮南子[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10]杨天宇.礼记译注(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1]庄子. 庄子[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
[12]康有为.大同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关键词:《论语》;色;释义
作者简介:唐孝赟(1995-),男,汉族,四川达州人,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历史学。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2
一、“色”字释义
关于“色”字的释义,古代文字学家做了如下解释: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如此解释到:“色,顔气也。从人从卪。凡色之属皆从色。”
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言:“色,颜气也颜者两眉之闲也心达于气。气达于眉闲是之谓色。颜气与心若合符卪。故其字从人卪。记曰。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又曰。戎容。盛气阗实阳休。玉色。孟子曰。仁义理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此皆从人卪之理也。主色而后见于面。所谓阳气浸淫。几满大宅,许曰。面颜前也是也。鲁颂。载色载笑。传曰。色色温润也。大雅。令仪令色。笺云。善威仪,善颜色也。内则曰。柔色以温之。玉藻曰。色容庄。色容顚顚。色容厉肃。论语曰。色难。色思温。色勃如也。正颜色。引伸之爲凡有形可见之偁。从人卪。此部不与从人爲伍而与从卪爲伍者,重卪也。所力切。一部。凡色之属皆从色。”[1](P.431-432)
根据以上注解,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色”的初始意有二:第一,表颜气,指人眉目之间的面部容态;第二,表颜色,指有形可见之物的颜色。以上二点,均可在典籍中予以援例。《孟子·告子下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其中之“色”便是表颜气,《庄子·逍遥游篇》:“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中之“色”便是表颜色。
二、“戒之在色”中“色”之考辨
《论语·季氏篇》:“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中“色”字之解,历来各家多释为“女色”,几无歧解,然则细推文理脉络,实亦有难通之处。为了便于探讨,现列举几种有影响的注解如下:
刑昺:“少,为人年二十九以下,血气犹弱,筋骨未定,贪色而自损,故戒之。”[2](P.148)
孙钦善:“年少的时候,血气还未发育定,应该戒忌的在于女色。”[3](P.172)
杨伯峻:“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便要警惕,莫贪念女色。”[4](P.176)
钱穆:“少年时,血气还未定,当戒在好色上。”[5](P.391)
以上所引注解都把“色”解释为:女色或好女色。其原因则是因血气未定而易好女色。
然如解释为因血气未定而易好女色,实则略显牵强。《史记·高祖本纪》:“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即说汉高祖刘邦壮年时,当了泗水亭长后,廷中吏都被他骂了个遍,而且喜欢酒和女色。如此说来,易好色不是少之时独有。
前文已述,“色”的本义应为“颜气”,而何谓颜气?前文段玉裁已注:颜气也颜者两眉之闲也心达于气。气达于眉闲是之谓色。颜气与心若合符卪。故其字从人卪。意思即是:由于心气、情志的变化而引起两眉间的变化,从而产生面部容态的变化,简言之,就是一种面部容态或表情的变化。《孟子·尽心上篇》:“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此类便是“色”之本义例证。另可引《论语》中“色”用之本义为证:《公冶长》篇的“无喜色”、《为政》篇的“色难”和《泰伯》篇的“正颜色,斯尽信矣”,都是用的本义。
在作“戒之在色”的分析时,还应注意到它的语境,即“少之时,血气未定”。少,古代三十岁之前都可称为“少之时”;血气,《素问释义·血气形态篇》曰:“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6](P.665)此即是指阴阳各经,有血气之多少是天生之常数。另朱熹注:“血气,形之所待以生者,血阴而气阳也。随时知戒,以理胜之,则不为血气所使也……血气有时而衰,志气则无时而衰也。少未定、壮而刚、老而衰者,血气也。君子养其志气,故不为血气所动。”[7](P.172)也说明了血气是人之与生俱来的,且他进一步说明血气是随时间而不断变化的,且需要用理、志气来克制。《左传·昭公十年》载:“晏子谓桓子:凡有血气,皆有争心,故利不可强,思义为愈。”更进一步说明了凡是血气之人,皆有争夺之心,要用道义去克服它。通过以上可知血气的特点是与生俱来的、且是可变化的。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血气与颜气的关系,可引以下几例来详细说明:
《列子·天瑞》曰:“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婴孩也,少壮也,老耄也,死亡也……其在少壮,则血气飘溢,欲虑充起,物所攻焉,德故衰焉。”[8](P.8)即人生有四个阶段,婴孩,少壮,老耄,死亡。当人在少壮之时,体内血气漂浮横溢,欲望思虑充斥升起,易被外物所攻,德就开始衰败。此段与“少之时,血气未定”亦有相同之处,说明了血气的可变不稳定性。
《淮南子·精神训》曰:“是故血气者,人之华也……夫孔窍者,精神之牖也;而志气者,五藏之使候也。”[9](P.294-295)即是说:血气是人外在的表现,人的五官七窍是精神的门窗,而气血则是五脏的使者。换言之,即是五官面貌是气血的外在反映。
《礼记·乐记》曰:“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10](P.482)则更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性格、血气、心智这些本性,但哀、乐、喜、怒等情感变化没有规律,人心受到外物的刺激而血气产生反应,便表现为外在可见的情感变化。
《庄子·人间世》曰:“夫以阳为充孔扬,卫君阳刚之气充满于内,甚扬于外。采色不定。”[11](P.28)是指卫君刚猛暴烈的盛气充满了体内,露于言表,经常喜怒无常。此则亦说明了血气能够引起情绪不稳,导致表情的变化。 综上所述,可得出关于血气的几点结论:一是它是与生俱来,随时间不断变化的;二是它具有可变性、不稳定性;三是血气的不稳可造成情绪不稳定,进而反映在外在的情感变化上。
三、结语
如以上考释可成立,结合语境分析,可将“戒之在色”中的“色”释义为:脸色不定。笔者认为,此则释义既符合“色”字之本义及延伸义,又符合此章的前后语境。可引它例为辅证,《左传·昭公十九年》:“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即是指在家里有怒气,而对外面的人生气,变脸色。《战国策·韩策二》:“怒于室者色于市,今公叔怨齐,无奈何也。”亦作此解。康有为《大同书》:“而彼此疑猜,不能情恕,不能理遣,小则色于面,大则发于声。”[12](P.145)即互相猜疑,不能用情来宽恕,也不能用理来排遣,小则会变脸色,大就会发出声音。以上三则,“色”均作“变脸色”解。
综上所述,故《论语·季氏篇》中“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的意思是:由于年少时,血气的不稳定、不成熟,极易造成情绪的不稳定,因而需要警惕(克制)外在脸色的不定。
注释: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
[2](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孙钦善.论语本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6](日)伊泽裳轩.素问释义[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7]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战国)列御寇著,李金水,张伟民编著.列子[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6.
[9]刘安.淮南子[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10]杨天宇.礼记译注(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1]庄子. 庄子[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
[12]康有为.大同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