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篇记叙文,可能涉及很多场景的描写,要使这些发生在不同地点和时间里的场景成为表达一个主题的有机整体,需要用合适的线索巧妙地串联起这些材料。所以,线索是记叙文各部分的纽带。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文章的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联起来的一条线,所以有人称之为“一线串珠”。对于学生来说,适当地了解记叙文中常用的一些线索,能帮助学生写好作文。
一、抓住时间线索铺陈故事
以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为线索,是写记叙文时比较常见的线索安排。因为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描述,能够把一件事情说得清清楚楚、干净利索。赵丽宏在他的作品《炊烟》中,记叙了自己在福建武夷山风景区旅游途中的一次经历,作品中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从渴望炊烟写到看见炊烟,再由看见炊烟写到走近炊烟、认识炊烟,直到最后告别炊烟。让我们近距离地看到了一对淳朴憨厚热情好客的对未来满怀憧憬的山村中年夫妇形象。品读此文,我们沉浸在文中炊烟渲染的一种亲切自然的意境之余,更要品味出作品中驾驭时间线索的娴熟技巧。
二、抓住情感线索刻画人物
在事情的发展中,个人的情感是贯穿于始终的,因此,抓住一个人情感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为线索,能够让记叙文的结构更加紧凑。俄国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其揭露官场阴暗面的讽刺小品《变色龙》中,以基层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一起“狗咬人”小事的过程中,对小狗以及被咬人态度的反复变化,让我们看清了俄国社会官官相卫、人治大于法治的腐败现象。作者对于奥楚蔑洛夫在得知狗主人前后过程中截然不同的态度变化,描述得活灵活现,不但在强烈的对比中刻画了人物丑陋的嘴脸,也轻松地展开了故事的叙述。
三、抓住“所见”线索叙述故事
记叙文写作中,以作者或者人物的所见所闻为线索,能够让叙述中的情节显得更加真实。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以小伙计在咸亨酒店里的见闻为线索,用亲历者小伙计的口吻进行叙述。于是,小伙计就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人。作者写断腿之前的孔乙己在酒店被酒客揭短奚落,孔乙己教小孩识字、分茴香豆给小孩吃,人们背地议论孔乙己和断腿原因,断腿之后的末次喝酒,等等。这些都是酒店小伙计的所见所闻,和孔乙己以及若干看客一样,小伙计始终在咸亨酒店这个时空里活动,因此对于读者而言,小伙计所描述的一切,是那么的真实可信,文章也因此显得合情合理。同时这篇文章的段落式过渡,用在比较大的层次或部分之间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面写了环境——咸亨酒店,写了“我”的情况,下面该转向写孔乙己的悲惨一生了,这之间用了一个桥梁式的过渡段,把上下两部分扣合得很自然。这个过渡段就是:“我从此便整天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有些单调,有些无聊。堂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气,所以至今还记得。”酒店小伙计的所见所闻线索就是从这个段落式过渡开始的,这样的完美结合使线索更加清晰明了。
四、抓住地点线索连接情节
事情的发展、情节的转换,往往伴随着地点的变换。因此,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也是安排记叙文写作线索的一个极佳选择。学生生活在一个立体的空间里,遇到的人、经历的事,也是不断地变换的。所以,文章里及时展现的地点变换,能够让学生透过纸面“看到”事情的发展进程。入选教材的《故乡》,是节选自鲁迅先生的同名小说《故乡》。鲁迅先生抓住了地点的变换,描写了他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从接近故乡的船上开始,鲁迅欢快地回顾故乡留存在记忆中的那些美好的情景;到踏进故土,鲁迅看到了那些为生活所迫而四处奔波、自私计较的乡亲,看到了儿时伙伴如今佣人般的闰土;场景最后回到了渐渐远离故乡的船上,夜深人静,作者近乎悲怆地回味着再回故乡的所见所闻,那一幕幕与记忆中大不相同的情感体验,让作者心中寒意阵阵,更让我们认识到那个兵匪一家、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黑暗社会。
五、双线结合展示情节
线索的类型及其在具体文章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常常把只有一条线索的文章,称为单线;把两条或两条以上线索的文章,称为复线。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线索的文章中,主要的线索一般只有一条,叫做主线,其余叫副线。还有明线和暗线之分,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明线是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怀念为顺序记叙的,脉络非常清楚;暗线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在东京对“清国留学生”的表现表示憎恶,在仙台对日本学生的诬陷奋起抗争,对藤野先生不怀名族偏见的感激和敬重,在“看电影事件”后弃医从文等。这些清晰地展现出作者爱国主义情感发展的脉络。
当然,记叙文的线索远远不止上述几种,我们还可以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比如《白杨礼赞》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贯穿全文;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比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清兵卫与葫芦》以清兵卫一直喜好葫芦、收集葫芦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以具体的物件为线索,比如张之路的《羚羊木雕》就是以”羚羊木雕”为线索展开情节。
一、抓住时间线索铺陈故事
以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为线索,是写记叙文时比较常见的线索安排。因为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描述,能够把一件事情说得清清楚楚、干净利索。赵丽宏在他的作品《炊烟》中,记叙了自己在福建武夷山风景区旅游途中的一次经历,作品中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从渴望炊烟写到看见炊烟,再由看见炊烟写到走近炊烟、认识炊烟,直到最后告别炊烟。让我们近距离地看到了一对淳朴憨厚热情好客的对未来满怀憧憬的山村中年夫妇形象。品读此文,我们沉浸在文中炊烟渲染的一种亲切自然的意境之余,更要品味出作品中驾驭时间线索的娴熟技巧。
二、抓住情感线索刻画人物
在事情的发展中,个人的情感是贯穿于始终的,因此,抓住一个人情感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为线索,能够让记叙文的结构更加紧凑。俄国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其揭露官场阴暗面的讽刺小品《变色龙》中,以基层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一起“狗咬人”小事的过程中,对小狗以及被咬人态度的反复变化,让我们看清了俄国社会官官相卫、人治大于法治的腐败现象。作者对于奥楚蔑洛夫在得知狗主人前后过程中截然不同的态度变化,描述得活灵活现,不但在强烈的对比中刻画了人物丑陋的嘴脸,也轻松地展开了故事的叙述。
三、抓住“所见”线索叙述故事
记叙文写作中,以作者或者人物的所见所闻为线索,能够让叙述中的情节显得更加真实。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以小伙计在咸亨酒店里的见闻为线索,用亲历者小伙计的口吻进行叙述。于是,小伙计就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人。作者写断腿之前的孔乙己在酒店被酒客揭短奚落,孔乙己教小孩识字、分茴香豆给小孩吃,人们背地议论孔乙己和断腿原因,断腿之后的末次喝酒,等等。这些都是酒店小伙计的所见所闻,和孔乙己以及若干看客一样,小伙计始终在咸亨酒店这个时空里活动,因此对于读者而言,小伙计所描述的一切,是那么的真实可信,文章也因此显得合情合理。同时这篇文章的段落式过渡,用在比较大的层次或部分之间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面写了环境——咸亨酒店,写了“我”的情况,下面该转向写孔乙己的悲惨一生了,这之间用了一个桥梁式的过渡段,把上下两部分扣合得很自然。这个过渡段就是:“我从此便整天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有些单调,有些无聊。堂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气,所以至今还记得。”酒店小伙计的所见所闻线索就是从这个段落式过渡开始的,这样的完美结合使线索更加清晰明了。
四、抓住地点线索连接情节
事情的发展、情节的转换,往往伴随着地点的变换。因此,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也是安排记叙文写作线索的一个极佳选择。学生生活在一个立体的空间里,遇到的人、经历的事,也是不断地变换的。所以,文章里及时展现的地点变换,能够让学生透过纸面“看到”事情的发展进程。入选教材的《故乡》,是节选自鲁迅先生的同名小说《故乡》。鲁迅先生抓住了地点的变换,描写了他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从接近故乡的船上开始,鲁迅欢快地回顾故乡留存在记忆中的那些美好的情景;到踏进故土,鲁迅看到了那些为生活所迫而四处奔波、自私计较的乡亲,看到了儿时伙伴如今佣人般的闰土;场景最后回到了渐渐远离故乡的船上,夜深人静,作者近乎悲怆地回味着再回故乡的所见所闻,那一幕幕与记忆中大不相同的情感体验,让作者心中寒意阵阵,更让我们认识到那个兵匪一家、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黑暗社会。
五、双线结合展示情节
线索的类型及其在具体文章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常常把只有一条线索的文章,称为单线;把两条或两条以上线索的文章,称为复线。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线索的文章中,主要的线索一般只有一条,叫做主线,其余叫副线。还有明线和暗线之分,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明线是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怀念为顺序记叙的,脉络非常清楚;暗线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在东京对“清国留学生”的表现表示憎恶,在仙台对日本学生的诬陷奋起抗争,对藤野先生不怀名族偏见的感激和敬重,在“看电影事件”后弃医从文等。这些清晰地展现出作者爱国主义情感发展的脉络。
当然,记叙文的线索远远不止上述几种,我们还可以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比如《白杨礼赞》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贯穿全文;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比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清兵卫与葫芦》以清兵卫一直喜好葫芦、收集葫芦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以具体的物件为线索,比如张之路的《羚羊木雕》就是以”羚羊木雕”为线索展开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