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兰和弗朗索瓦都是热心中法文化交流的使者。弗朗索瓦.埃贝尔(Francois Hebel)是本次摄影节的执行主席,摄影节成功与否,他是关键人物。因此,对他的采访是摄影节报道不可缺少的部分。阿兰.朱利安(Alain Jullien)是平遥国际摄影节的法方合作伙伴。他利用自己在法国visa摄影节和阿尔勒摄影节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帮助中国人经营平遥国际摄影节。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如何构思这些展览?
弗朗索瓦.埃贝尔(以下简称弗):最重要的是选择最新的作品,为了做到这一点,在中国旅行了很长时间。我曾经去过中国的平遥摄影节,想了解中国人在那里做些什么。结果我非常吃惊:那里发生着非常巨大的变化。所以,我尽量把更多的中国摄影师的作品带到法国来,甚至有可能的话给他们每个人都办一个“个展”。以前,阿尔勒摄影节邀请的摄影师主要来自美国、意大利等这样的西方国家,现在好了,有很多中国的摄影师可以来这里展示自己的作品。
记:您对第一天幻灯会的印象如何?侯波的作品代表中国的传统摄影,观念摄影代表着中国的新摄影,可以说,他们是两个极端,从组织者的角度您是怎样安排这两个极端的?
弗:组织工作是一个团体性的工作。做一个摄影节,来稿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别人为你提供什么;另一个是你自己能找到什么。侯波和徐肖冰的作品是别人提供的。有几个人的作品是我自己发现的。你们认为是两个极端的东西,但西方人没有这个想法,他们只是想把代表中国传统的东西和代表中国时代发展的新东西都拿来展示,让西方人了解中国。
记:行为艺术家的照片在摄影节中出现,是否是一大变化?
弗:如果只选择纪实摄影家的作品,那么中国的作品与其他国家的作品区别不大,因为它们在技法上很相似。但是这些前卫艺术却不同,因为它们极具个性,很有创新。反映了中国今天艺术界的状态和摄影的发展变化。这类观念性的摄影不仅在中国有,其他国家也有,这是与世界同步的。
记:您在组织摄影节方面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告诉中国同行?
弗:警惕全球化,不要被市场所左右,要保持作品的多样性和新鲜性。
记者(以下简称记):平遥和阿尔勒两个摄影节的区别是什么?
阿兰.朱利安(以下简称阿):首先平遥摄影节只有两年的历史,而阿尔勒摄影节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本质上平遥摄影节是为了让人们了解中国的摄影。尽管也邀请了许多外国摄影师参加,但归根到底,它是一个为中国人举办的摄影节,让中国人了解自己的摄影和国外的摄影。在操作模式上,两个摄影节有许多相似之处。组织者使用经费不论是来自私人还是来自政府的,一部分要用于印刷宣传品等必要的办公开支,另一部分就是用于被邀请摄影师的旅费和住宿费。有一点收入就是门票收入。
记:两个摄影节是否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
阿:两个摄影节的目的不同。阿尔勒每年都要邀请新的摄影师来参加,展示新面孔,这也是它能保持活力办了30多年不衰的原因。它能够及时反映摄影发展的现状。而平遥要尽力包容更多的东西,不论是肖像的、风光的、时装的、纪实的等等,只要是好的作品,都值得挂在墙上展览,但我们并不看重名气。
记:平遥还有什么要改进?
阿:它有很多地方要改进的。它在选用创新性作品方面做得好,但纪实类的作品还不够好。我们希望每年都能在不同类型的作品中找到最好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来展览,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做得还很不够。另一个不足还是钱的问题,如果有了足够的资金,许多方面会有所改进。
记:平遥在这里学到的最有用的经验是什么?
阿:今年阿尔勒摄影节的主题应该是“相会在阿尔勒”。我很看中这个概念。一个摄影节不仅仅是展示一些照片,摄影师之间的交流同样非常重要。世界上有两类人,一类是建城堡的,把人们封闭起来;另一类是建桥的,摄影节就是桥梁,我们就是建桥的。还有一点是,阿尔勒每年都要设立一个主题,而我们不想在平遥摄影节上设立主题,只想展示更广泛的作品。
记:平遥是阿尔勒的“克隆”吗?
阿:虽然这种说法没有道理,但这确是一个恭维。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如何构思这些展览?
弗朗索瓦.埃贝尔(以下简称弗):最重要的是选择最新的作品,为了做到这一点,在中国旅行了很长时间。我曾经去过中国的平遥摄影节,想了解中国人在那里做些什么。结果我非常吃惊:那里发生着非常巨大的变化。所以,我尽量把更多的中国摄影师的作品带到法国来,甚至有可能的话给他们每个人都办一个“个展”。以前,阿尔勒摄影节邀请的摄影师主要来自美国、意大利等这样的西方国家,现在好了,有很多中国的摄影师可以来这里展示自己的作品。
记:您对第一天幻灯会的印象如何?侯波的作品代表中国的传统摄影,观念摄影代表着中国的新摄影,可以说,他们是两个极端,从组织者的角度您是怎样安排这两个极端的?
弗:组织工作是一个团体性的工作。做一个摄影节,来稿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别人为你提供什么;另一个是你自己能找到什么。侯波和徐肖冰的作品是别人提供的。有几个人的作品是我自己发现的。你们认为是两个极端的东西,但西方人没有这个想法,他们只是想把代表中国传统的东西和代表中国时代发展的新东西都拿来展示,让西方人了解中国。
记:行为艺术家的照片在摄影节中出现,是否是一大变化?
弗:如果只选择纪实摄影家的作品,那么中国的作品与其他国家的作品区别不大,因为它们在技法上很相似。但是这些前卫艺术却不同,因为它们极具个性,很有创新。反映了中国今天艺术界的状态和摄影的发展变化。这类观念性的摄影不仅在中国有,其他国家也有,这是与世界同步的。
记:您在组织摄影节方面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告诉中国同行?
弗:警惕全球化,不要被市场所左右,要保持作品的多样性和新鲜性。
记者(以下简称记):平遥和阿尔勒两个摄影节的区别是什么?
阿兰.朱利安(以下简称阿):首先平遥摄影节只有两年的历史,而阿尔勒摄影节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本质上平遥摄影节是为了让人们了解中国的摄影。尽管也邀请了许多外国摄影师参加,但归根到底,它是一个为中国人举办的摄影节,让中国人了解自己的摄影和国外的摄影。在操作模式上,两个摄影节有许多相似之处。组织者使用经费不论是来自私人还是来自政府的,一部分要用于印刷宣传品等必要的办公开支,另一部分就是用于被邀请摄影师的旅费和住宿费。有一点收入就是门票收入。
记:两个摄影节是否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
阿:两个摄影节的目的不同。阿尔勒每年都要邀请新的摄影师来参加,展示新面孔,这也是它能保持活力办了30多年不衰的原因。它能够及时反映摄影发展的现状。而平遥要尽力包容更多的东西,不论是肖像的、风光的、时装的、纪实的等等,只要是好的作品,都值得挂在墙上展览,但我们并不看重名气。
记:平遥还有什么要改进?
阿:它有很多地方要改进的。它在选用创新性作品方面做得好,但纪实类的作品还不够好。我们希望每年都能在不同类型的作品中找到最好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来展览,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做得还很不够。另一个不足还是钱的问题,如果有了足够的资金,许多方面会有所改进。
记:平遥在这里学到的最有用的经验是什么?
阿:今年阿尔勒摄影节的主题应该是“相会在阿尔勒”。我很看中这个概念。一个摄影节不仅仅是展示一些照片,摄影师之间的交流同样非常重要。世界上有两类人,一类是建城堡的,把人们封闭起来;另一类是建桥的,摄影节就是桥梁,我们就是建桥的。还有一点是,阿尔勒每年都要设立一个主题,而我们不想在平遥摄影节上设立主题,只想展示更广泛的作品。
记:平遥是阿尔勒的“克隆”吗?
阿:虽然这种说法没有道理,但这确是一个恭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