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很内向自卑,在单位里也感到非常孤独。平时总是沉默寡言,又无任何兴趣特长,加之我的办公室就我一个人,使得自己与单位的同事几乎没有任何交往。我很渴望与人交往、摆脱孤独的处境,但我从不敢主动到别的办公室走走,与别的同事聊聊。我怕自己去了不知该怎样和人打招呼,不知该做什么和说什么,因此根本不敢去。我有个弟弟,但相互也很少说话。因为他也不爱说话。
实在孤独难耐,我就养了条小狗。在家里,小狗成了我最要好的伙伴。每天,我都会按时给小狗喂食,每星期给它洗一次澡,而小狗的“小屋”也总是打扫得干干净净。但全家人都反对我养小狗,说小狗不卫生,让家里不安宁。还说我对小狗比对家人都好,批评我只愿和小狗交流。请问我为什么对宠物比对家人都亲?我该怎样打破内向的性格,走出封闭的自我?
林健
现代人养宠物大致有几种心态:有的是为了看家,增强安全感;有的是为了养宠物赚钱;还有的纯粹就是赶时髦,但这在养宠物的人中只占极小的比例;更多的人养宠物是为了排解心中的寂寞,也就是心理学上通常所说的“移情”。这其中,既有老人、下岗工人,也有家境不错的专职主妇。对于他们来说,生活比较空闲,社会圈子窄,经常产生空虚感。而且现在大部分人住在高楼大厦中,邻里之间往往缺乏交流,不少人有话无处诉说,宠物便成为最好的选择。另外宠物比人往往显得更忠诚,相比较与人的交往来说,可以更放松,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应该说,对宠物适当的喜爱对平衡人的心态,缓解精神压力有一定的好处。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人把越来越多的感情投入到宠物的身上,以至于到了忽略对身边朋友和亲人的关心的时候,就属于一种不太正常的心态了。因为从根本上来说,宠物毕竟是一种比人类低级的动物,人不应该把与低级动物的交流当成自己情感交流的主要部分,而且过分地关注宠物,会使自己的社交圈子越来越窄,造成恶性循环。
对于这样的心态, 首先要从认知上给予纠正,用平常心对待养宠物一事,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丰富的家庭生活,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宠物身上转移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来。家庭情绪是家庭成员情绪的总和,它来源于每个家庭成员的情绪及成员间的关系。不良的家庭情绪,会对人产生消极影响。家庭成员之间互爱、互助、互敬、互谅,尽量为亲人提供良好的支持,则有利于不良家庭情绪的消除,建立和谐、愉快的良好家庭情绪。家庭情绪需要精神粮食的滋养。精神生活充实、丰富多彩的家庭,家庭情绪则多是愉快的、积极的、正性的;相反,精神生活是贫乏、单调、低级的家庭,家庭情绪一般是呆板的、负性的、消极的。因此,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改善、丰富自己和家庭的精神生活,戒除不良嗜好,密切成员间的关系,及时沟通,相互理解。许多与你一样孤独自闭、人际关系不佳的人,也同你有着类似的观点。他们置在自己的生活中与自己很密切的(主要是些家庭成员)于不顾,一心想和那些他们认为比较重要的人搞好关系。然而,由于有疏于人际关系的经验与技巧等种种原因,怕遭致否定和处于受冷淡的困境,他们始终不敢迈出第一步,或者刚迈一步就被吓缩了回来。你不要以为自己家庭内部的成员和自己有着铁定的血缘关系,无论自己怎样做,都不会改变这种关系,而自己的问题完全在于不知怎样和那些血缘关系的人打交道。殊不知,你在与家庭外部的人员相处的种种问题,都可在其与家庭内部成员相处的行为方式中找到对应的影子,如冷漠被动,偏激幼稚,不知尊重理解人、没有生活情趣、妨害他人利益等。
很多内向封闭的青少年存在这样的现象:早年生活经历比较单一,体验很少,虽然心地善良不会与人为恶,但是也不善于与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往往很容易出现什么“别人听不懂我的话”、“和人交往没有什么意思”这样的人际交往问题。可是如果能主动与父母搞好关系,让自己体验到这种人与人交流的快乐,不仅能够让父母有积极的改变,而且能让自己有一种自豪的情绪,一种成为自己生活主人的成就感。这样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会成为锻炼人际能力、意识和体验最好的平台。
小孙性格内向,而他的父母、弟弟也是不爱说话的人。所以家里的气氛一直很冷清。比如过年,一般是草草吃完年夜饭,他和弟弟看自己的书,妈妈做家务,爸爸一个人看电视。别人家的春节很有气氛,小孙的家却是死气沉沉的。可有一年,小孙主动和爸爸弟弟一起打扫卫生,晚上在饭桌上他主动挑一些有意思的话题,大家聊得很高兴。吃饭时间也创下了纪录——两个多小时。饭后小孙又提议一起打牌,结果全家那天很高兴。这次的经历告诉小孙一个很重要的经验:与父母相处其实孩子也可以主动一些——自己有了一种长大的感觉。从此小孙就开始注意观察父母的喜好和脾性,才开始有区别的对待他们。比如母亲脾气很急躁,很容易生气。爸爸有点儿敏感,但是一个心很细的人。这种对父母喜好和脾性的观察和处理就是人际关系最好的练习。而且父母是身边最重要的人,他们的生活状态与自己息息相关。后来小孙就把这些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同学的身上,他很快就知道他们的喜好是什么,什么样的雷区他不能踩。所谓的适应工作也无非是这些经验的运用和熟练。
总而言之,和父母搞好关系,不仅可以锻炼人际的技巧和意识,而且可以切实地为自己的生活营造很好的家庭环境,给自己带来成长的自豪感。社会学家告诫人们,切莫忽视家庭关系的和谐。健康的家庭情绪和家庭氛围,经常处于和谐、轻松和欢愉的状态。人们在这种精神环境中生活,如同生活在温暖、舒适的怀抱里,对身心健康十分有益。然而,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需要我们去营造、去维护,而非忽视、轻视乃至破坏。所以,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你,不一定都要急于扩大社交面,以为只有在此之中才能得到社会交往能力的锻炼。其实,如果你真要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你首先就应重视改善与自己的家人和那些经常与自己直接打交道者的关系。从自己与他们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中,发现问题,逐步改进。倘若能在这方面常有长进,我相信你再与更多的外人交往起来,定会和谐自如,有一个很好的改观。
家庭是我们一生的起点。我们的人生从这里出发,我们的性格也在这里渐渐形成。家庭是我们永恒的背景。无论你是否建立了新的家庭,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无论你是成了一个伟人还是依旧默默无闻,总之,无论你愿意或不愿意,你都永远不可能摆脱你最初生活过的家庭,你的身上总会有着它的标志和烙印。所以,营造一个幸福的家,你就有一生的幸福。
实在孤独难耐,我就养了条小狗。在家里,小狗成了我最要好的伙伴。每天,我都会按时给小狗喂食,每星期给它洗一次澡,而小狗的“小屋”也总是打扫得干干净净。但全家人都反对我养小狗,说小狗不卫生,让家里不安宁。还说我对小狗比对家人都好,批评我只愿和小狗交流。请问我为什么对宠物比对家人都亲?我该怎样打破内向的性格,走出封闭的自我?
林健
现代人养宠物大致有几种心态:有的是为了看家,增强安全感;有的是为了养宠物赚钱;还有的纯粹就是赶时髦,但这在养宠物的人中只占极小的比例;更多的人养宠物是为了排解心中的寂寞,也就是心理学上通常所说的“移情”。这其中,既有老人、下岗工人,也有家境不错的专职主妇。对于他们来说,生活比较空闲,社会圈子窄,经常产生空虚感。而且现在大部分人住在高楼大厦中,邻里之间往往缺乏交流,不少人有话无处诉说,宠物便成为最好的选择。另外宠物比人往往显得更忠诚,相比较与人的交往来说,可以更放松,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应该说,对宠物适当的喜爱对平衡人的心态,缓解精神压力有一定的好处。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人把越来越多的感情投入到宠物的身上,以至于到了忽略对身边朋友和亲人的关心的时候,就属于一种不太正常的心态了。因为从根本上来说,宠物毕竟是一种比人类低级的动物,人不应该把与低级动物的交流当成自己情感交流的主要部分,而且过分地关注宠物,会使自己的社交圈子越来越窄,造成恶性循环。
对于这样的心态, 首先要从认知上给予纠正,用平常心对待养宠物一事,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丰富的家庭生活,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宠物身上转移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来。家庭情绪是家庭成员情绪的总和,它来源于每个家庭成员的情绪及成员间的关系。不良的家庭情绪,会对人产生消极影响。家庭成员之间互爱、互助、互敬、互谅,尽量为亲人提供良好的支持,则有利于不良家庭情绪的消除,建立和谐、愉快的良好家庭情绪。家庭情绪需要精神粮食的滋养。精神生活充实、丰富多彩的家庭,家庭情绪则多是愉快的、积极的、正性的;相反,精神生活是贫乏、单调、低级的家庭,家庭情绪一般是呆板的、负性的、消极的。因此,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改善、丰富自己和家庭的精神生活,戒除不良嗜好,密切成员间的关系,及时沟通,相互理解。许多与你一样孤独自闭、人际关系不佳的人,也同你有着类似的观点。他们置在自己的生活中与自己很密切的(主要是些家庭成员)于不顾,一心想和那些他们认为比较重要的人搞好关系。然而,由于有疏于人际关系的经验与技巧等种种原因,怕遭致否定和处于受冷淡的困境,他们始终不敢迈出第一步,或者刚迈一步就被吓缩了回来。你不要以为自己家庭内部的成员和自己有着铁定的血缘关系,无论自己怎样做,都不会改变这种关系,而自己的问题完全在于不知怎样和那些血缘关系的人打交道。殊不知,你在与家庭外部的人员相处的种种问题,都可在其与家庭内部成员相处的行为方式中找到对应的影子,如冷漠被动,偏激幼稚,不知尊重理解人、没有生活情趣、妨害他人利益等。
很多内向封闭的青少年存在这样的现象:早年生活经历比较单一,体验很少,虽然心地善良不会与人为恶,但是也不善于与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往往很容易出现什么“别人听不懂我的话”、“和人交往没有什么意思”这样的人际交往问题。可是如果能主动与父母搞好关系,让自己体验到这种人与人交流的快乐,不仅能够让父母有积极的改变,而且能让自己有一种自豪的情绪,一种成为自己生活主人的成就感。这样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会成为锻炼人际能力、意识和体验最好的平台。
小孙性格内向,而他的父母、弟弟也是不爱说话的人。所以家里的气氛一直很冷清。比如过年,一般是草草吃完年夜饭,他和弟弟看自己的书,妈妈做家务,爸爸一个人看电视。别人家的春节很有气氛,小孙的家却是死气沉沉的。可有一年,小孙主动和爸爸弟弟一起打扫卫生,晚上在饭桌上他主动挑一些有意思的话题,大家聊得很高兴。吃饭时间也创下了纪录——两个多小时。饭后小孙又提议一起打牌,结果全家那天很高兴。这次的经历告诉小孙一个很重要的经验:与父母相处其实孩子也可以主动一些——自己有了一种长大的感觉。从此小孙就开始注意观察父母的喜好和脾性,才开始有区别的对待他们。比如母亲脾气很急躁,很容易生气。爸爸有点儿敏感,但是一个心很细的人。这种对父母喜好和脾性的观察和处理就是人际关系最好的练习。而且父母是身边最重要的人,他们的生活状态与自己息息相关。后来小孙就把这些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同学的身上,他很快就知道他们的喜好是什么,什么样的雷区他不能踩。所谓的适应工作也无非是这些经验的运用和熟练。
总而言之,和父母搞好关系,不仅可以锻炼人际的技巧和意识,而且可以切实地为自己的生活营造很好的家庭环境,给自己带来成长的自豪感。社会学家告诫人们,切莫忽视家庭关系的和谐。健康的家庭情绪和家庭氛围,经常处于和谐、轻松和欢愉的状态。人们在这种精神环境中生活,如同生活在温暖、舒适的怀抱里,对身心健康十分有益。然而,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需要我们去营造、去维护,而非忽视、轻视乃至破坏。所以,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你,不一定都要急于扩大社交面,以为只有在此之中才能得到社会交往能力的锻炼。其实,如果你真要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你首先就应重视改善与自己的家人和那些经常与自己直接打交道者的关系。从自己与他们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中,发现问题,逐步改进。倘若能在这方面常有长进,我相信你再与更多的外人交往起来,定会和谐自如,有一个很好的改观。
家庭是我们一生的起点。我们的人生从这里出发,我们的性格也在这里渐渐形成。家庭是我们永恒的背景。无论你是否建立了新的家庭,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无论你是成了一个伟人还是依旧默默无闻,总之,无论你愿意或不愿意,你都永远不可能摆脱你最初生活过的家庭,你的身上总会有着它的标志和烙印。所以,营造一个幸福的家,你就有一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