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素质教育是使全体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教育,加强语文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语文教改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语文训练教学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应注意把握好语文训练的“三度”。 即训练速度、训练力度和训练梯度。训练适度就是在语文训练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学力状况和教学内容的难易,在规定时间内对学生进行适当地训练,以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提升素质的目的。把握好语文训练的“三度”,训练才能规范、有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初中语文训练;训练速度;训练力度;训练梯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093-01
语文训练的“度”,是指训练适度,这里“适度”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即训练速度、训练力度和训练梯度。训练适度就是在语文训练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学力状况和教学内容的难易,在规定时间内对学生进行适当地训练,以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提升素质的目的。把握好语文训练的“三度”,训练才能规范、有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让学生练什么、怎么练、练到什么程度,笔者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谈谈怎样把握好语文训练的“三度”。
1 训练速度要适中
课堂时间只有短短的45分钟,教师必须要在这有效的时间里准确而迅速地将设置的教育目标传授完,同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地牢固掌握知识内容,还必须要组织灵活而有效的听说读写训练,努力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学习,让课堂变得丰满、充实,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训练的速度和节奏。如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快速阅读、把握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文或语段的阅读,然后测试阅读效果,或提问限时口答,或以试卷的方式进行书面表达训练,或以复述的方式检测把握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有了速度训练,才会有语文课堂大容量和高效率,才能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训练的适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或只有一两个学生回答,教师急于阐明自己的观点,判明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还有的老师,向学生提出密集的问题,一个问题还没有弄清,另一个问题接踵而至,学生疲于应付,难以招架。这样的训练没有掌握好必要的适中的速度和节奏,缺少从感知语言到理解语言再到运用语言的内化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只看见了个别能力超强的学生,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这样的所谓能力训练只不过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罢了,根本谈不上训练速度的适中。笔者以为适中的训练速度应该是让大多数同学能接受、能明白,做到有张有弛,快慢适宜,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教学节奏疏密有序,学生始终处于高昂的学习状态。
2 训练力度要充足
训练力度是指在适中的训练速度下,在训练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拓展与挖掘。学生个体有明显的差异,语文教师往往因为一些學生的学习能力低而降低训练的难度,影响了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能够通过不同渠道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需要,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吃得饱、吃得好。
2.1 拓展训练的广度。
语文是个开放的学科,跟社会联系紧密,教师要引导学生纵横求知,在训练的广度上深人拓展。如在教学《三峡》一文时,虽然课文短小,但是我在教学中充分的使用了多媒体,使学生在视野、思想上得到开阔,训练时我让学生进一步寻找资源,开创性答题,这样的练习使学生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丰富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在训练广度上拓展时,要对训练内容懊重选择,而穷不能尽训练的题量。
2.2 挖掘训练的深度。
训练深度的挖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遵从认知规律,逐步加深,由表及里,提高学生分析事理的能力。训练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在进行新知与旧知的联系,文本与社会的联系,读写听说的全方位结合。把握好充足的训练力度,就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语文课堂上做好“说”的训练,首先,要引导学生消除胆怯心理,让学生敢说。让学生利用早自习到讲台前讲自己熟悉的人或事。每天两人,一人讲两分钟,声音要大,要看着全班同学。上课时,打破举手答题的常规,让学生思考后主动站起来发言,既节省时间,又能锻炼敢说的胆量。通过这些训练,使学生逐渐消除胆怯心理。其次,要利用教材及时训练,让学生有所说。再者,抓住学生心理激发兴趣,让学生愿意说。
3 训练梯度的设计要科学
梯度训练是学生掌握知识难点的重要方式,优秀的老师总会在学生难以掌握的地方设计有梯度的题目,让学生逐步突破难点、解决难点。语文训练中,训练跨度过大,学生无法适应;训练无序,学生无所适从;训练层次过低,学生则重复做无用功,白白浪费大量精力。要想使学生把握难点,教师必须在训练的梯度上下功夫,如关于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的训练,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细节描写等等,而在小说中使用的手法往往不止一种,变化无穷,多种手法综合运用。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若不能从整体上设计科学的训练梯度,而只是将不同知识点杂乱无章地直接告知学生,或都安排在一篇小说阅读训练中,势必会让学生无所适从,茫然无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遇到这样的练习,我总是按照由易到难、从低到高有分别地确定训练重点,循序渐进,扎实训练,有梯度地设计训练序列,便会收到极大的成效。学《变色龙》,重点训练细节描写;学《故乡》,针对性地安排语言描写训练;学《在烈日和暴雨下》,重点训练了环境描写等等,通过分层次训练,教师将一个个教学重点难点,分解成一个个很小的步骤,逐步达到训练的目标,梯度练习的设计降低了教学的难点,学生也在愉快的学习中深入浅出地完成了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的真题训练任务。
由此可见,语文训练离不开科学的梯度训练,梯度训练是教师达到教学预期的重要方法。梯度训练不可贪求速成,一个吃个胖子,也不可零零碎碎,导致营养不良。设计科学的训练梯度,既可以大大减少练习的盲目性,又可以化整为零地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链,这样的练习,何乐而不为呢?
综上所述,语文训练三度的把握,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灵活掌握适中的训练速度、充分把握足够的训练力度、整体设计科学的训练梯度,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素养的提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初中语文训练;训练速度;训练力度;训练梯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093-01
语文训练的“度”,是指训练适度,这里“适度”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即训练速度、训练力度和训练梯度。训练适度就是在语文训练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学力状况和教学内容的难易,在规定时间内对学生进行适当地训练,以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提升素质的目的。把握好语文训练的“三度”,训练才能规范、有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让学生练什么、怎么练、练到什么程度,笔者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谈谈怎样把握好语文训练的“三度”。
1 训练速度要适中
课堂时间只有短短的45分钟,教师必须要在这有效的时间里准确而迅速地将设置的教育目标传授完,同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地牢固掌握知识内容,还必须要组织灵活而有效的听说读写训练,努力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学习,让课堂变得丰满、充实,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训练的速度和节奏。如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快速阅读、把握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文或语段的阅读,然后测试阅读效果,或提问限时口答,或以试卷的方式进行书面表达训练,或以复述的方式检测把握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有了速度训练,才会有语文课堂大容量和高效率,才能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训练的适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或只有一两个学生回答,教师急于阐明自己的观点,判明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还有的老师,向学生提出密集的问题,一个问题还没有弄清,另一个问题接踵而至,学生疲于应付,难以招架。这样的训练没有掌握好必要的适中的速度和节奏,缺少从感知语言到理解语言再到运用语言的内化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只看见了个别能力超强的学生,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这样的所谓能力训练只不过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罢了,根本谈不上训练速度的适中。笔者以为适中的训练速度应该是让大多数同学能接受、能明白,做到有张有弛,快慢适宜,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教学节奏疏密有序,学生始终处于高昂的学习状态。
2 训练力度要充足
训练力度是指在适中的训练速度下,在训练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拓展与挖掘。学生个体有明显的差异,语文教师往往因为一些學生的学习能力低而降低训练的难度,影响了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能够通过不同渠道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需要,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吃得饱、吃得好。
2.1 拓展训练的广度。
语文是个开放的学科,跟社会联系紧密,教师要引导学生纵横求知,在训练的广度上深人拓展。如在教学《三峡》一文时,虽然课文短小,但是我在教学中充分的使用了多媒体,使学生在视野、思想上得到开阔,训练时我让学生进一步寻找资源,开创性答题,这样的练习使学生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丰富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在训练广度上拓展时,要对训练内容懊重选择,而穷不能尽训练的题量。
2.2 挖掘训练的深度。
训练深度的挖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遵从认知规律,逐步加深,由表及里,提高学生分析事理的能力。训练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在进行新知与旧知的联系,文本与社会的联系,读写听说的全方位结合。把握好充足的训练力度,就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语文课堂上做好“说”的训练,首先,要引导学生消除胆怯心理,让学生敢说。让学生利用早自习到讲台前讲自己熟悉的人或事。每天两人,一人讲两分钟,声音要大,要看着全班同学。上课时,打破举手答题的常规,让学生思考后主动站起来发言,既节省时间,又能锻炼敢说的胆量。通过这些训练,使学生逐渐消除胆怯心理。其次,要利用教材及时训练,让学生有所说。再者,抓住学生心理激发兴趣,让学生愿意说。
3 训练梯度的设计要科学
梯度训练是学生掌握知识难点的重要方式,优秀的老师总会在学生难以掌握的地方设计有梯度的题目,让学生逐步突破难点、解决难点。语文训练中,训练跨度过大,学生无法适应;训练无序,学生无所适从;训练层次过低,学生则重复做无用功,白白浪费大量精力。要想使学生把握难点,教师必须在训练的梯度上下功夫,如关于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的训练,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细节描写等等,而在小说中使用的手法往往不止一种,变化无穷,多种手法综合运用。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若不能从整体上设计科学的训练梯度,而只是将不同知识点杂乱无章地直接告知学生,或都安排在一篇小说阅读训练中,势必会让学生无所适从,茫然无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遇到这样的练习,我总是按照由易到难、从低到高有分别地确定训练重点,循序渐进,扎实训练,有梯度地设计训练序列,便会收到极大的成效。学《变色龙》,重点训练细节描写;学《故乡》,针对性地安排语言描写训练;学《在烈日和暴雨下》,重点训练了环境描写等等,通过分层次训练,教师将一个个教学重点难点,分解成一个个很小的步骤,逐步达到训练的目标,梯度练习的设计降低了教学的难点,学生也在愉快的学习中深入浅出地完成了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的真题训练任务。
由此可见,语文训练离不开科学的梯度训练,梯度训练是教师达到教学预期的重要方法。梯度训练不可贪求速成,一个吃个胖子,也不可零零碎碎,导致营养不良。设计科学的训练梯度,既可以大大减少练习的盲目性,又可以化整为零地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链,这样的练习,何乐而不为呢?
综上所述,语文训练三度的把握,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灵活掌握适中的训练速度、充分把握足够的训练力度、整体设计科学的训练梯度,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素养的提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