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科研合作:特点、问题与前瞻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z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助力,教育合作与一体化本身也是大湾区整体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之一。教育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教育科研的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科研实力在全国乃至亚洲都处于顶尖水平,三地教育科研各有所长,互补性很强。然而就当前来看,三地缺乏广泛且有效的教育研究合作,在合作机制和参与意愿方面都存在着阻碍。从大湾区各城市教育研究的优势和短板着手,对当前合作乏力的原因以及合作开展教育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做出分析,提出大湾区教育研究合作应在合作共赢的制度和思路引导下,以建设“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的大湾区教育研究
其他文献
作为检察机关参与行政公益诉讼的重要一环,诉前程序承载着行政纠错与检察监督的双重功能,亦是牵系检察权与行政权的柔性纽带。通过对2015年公益诉讼试点工作以来的案件梳理和数据分析可知,虽然诉前程序适用的统一性及规范性对行政公益诉讼的司法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但囿于检察资源的有限性、行政裁量权的扩张性及公益损害的模糊性等规制瓶颈,需重新审视诉前程序的制度架构。文章针对诉前程序内部构造与外部联系的不足进行弥补,进而从诉前程序适用范围的识别范围予以可行性、科学性审视,并构建一套完整的事前、事中及事后审查机制。
不同地区的养老服务供给既有一般性特点,也有其特殊性。关注“村改居”社区中的养老服务体系,以广州市为例,描述和分析其具有鲜明特点的城乡混合福利体系,通过系统调研发现,“村改居”社区中的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呈多元化,这与纯粹的城市社区和标准的农村村庄显著不同。“村改居”社区中的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包括维持养老保险运作的地方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居委会、社工机构等。其中,前两者提供非常独特的服务,具有明显的“村改居”的独特性;后两者则体现出城市社区的一般性。这一多元混合体系的形成和演变具有本地化的路径依赖,以及自上而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对社会而言,数字化的信息技术降低了组织运行成本,提高了组织运行效率;对老年个体而言,互联网技术和公共服务的相互嵌入提高了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但是,数字化公共服务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技术鸿沟使得一部分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老年人很难融入数字世界。通过政府、家庭、社区、社会组织实施干预策略,可极大程度地提高老年人的数字融入能力。
高校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是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践行“四种形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力量,其作用发挥对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推动高校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履职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思想认识不够到位、队伍建设不够扎实、职责定位不够明确、考核机制不够完善等方面的问题,从激发履职内生动力、提高履职业务能力、夯实履职制度基础、推动履职有为有畏等四个方面提出高校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履职的对策建议。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青”两代群体间传统代际心理契约出现了撕裂,彼此存在“以老欺少”与“以少欺老”、“有心无力”与“有力无心”、“老吾老”与“啃吾老”、“承上重”与“启下胜”等心理层面的冲突与对峙,新型和谐代际心理契约的构建迫在眉睫.积极心理学为此提供了全新路径:一是从社会共同体层面构建良性的“养老”社会环境;二是“老—青”群体彼此养成积极的人格特质;三是“老—青”群体彼此在互动中有愉悦的心理体验.
主张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竞合理论,对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指导意义。根据竞合理论逻辑,并结合对粤港澳大湾区内部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分析,其高等教育集群可分为两大竞合类型:一种是同质高等教育竞合关系类型,适宜遵循长期竞争、短期合作的实践逻辑;另一种是异质高等教育竞合关系类型,适宜遵循长期合作、短期竞争的实践逻辑。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竞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互动,可望带动全国更多区域甚至世界范围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革新。
人口结构的变化更加凸显了招聘和留住青年人才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因此人力资源开发变得愈发关键.由于在人力资源开发的初始投入和回报之间存在着时间差,因而经常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即是这些措施是否能够带来良好的投资回报.因此提出,双元制育人模式下的学生在顺利完成学业后是否愿意留在他们的培训企业工作.在实证研究的范畴内向学生调查了一个问题,即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们是否还会再次选择自己的专业和/或培训企业.此外也研究了学生的再次选择意愿和大学与企业提供的协作教育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为来自高等教育机构及合作企业的利益
粤港澳三地高校学生的合作和交流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大湾区教育和人才高地必不可少的一环。国家及粤港澳三地政府已出台一系列政策和计划来推动三地相互招生、联合培养、师生交流、文化交流、实习交流和创新创业交流,增进三地高校学生的相互理解、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从粤港澳高校学生交流的现状进行分析,厘清高校学生交流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提出完善粤港澳高校学生交流的制度和法律体系,以及促进学生“双向交流”、丰富学生交流体系和加强高校学生文化认同等针对性对策。
类似商品或服务的认定在商标授权确权、商标侵权认定中具有重要价值。而我国现有商标法律制度对商品或服务类似与否缺乏一致性的认定标准,导致在实践中不同机构之间常作出截然相反的认定结果。从理论层面探析,无外乎规范上认定类似商品或服务的标准张力不足,将混淆这一主观因素作为认定原则存在逻辑悖论,以及在实践中《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表》与《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显露出效力困境。针对类似商品或服务的认定标准的不足,文章从规范路径、程序机制、司法角度提出完善建议。
经验法则是评价证据证明力大小的重要依据.当前,经验法则在证明力评价中的运用模式可分为印证评价模式、盖然性评价模式和混合型评价模式.由于经验法则的运用难以通过法律进行规制,因而无论在何种模式中,其均面临着提出主体不明、射程和推理方式不明确、外部规制作用有限、被告人对经验法则在证明力评价中的运用缺乏救济手段四重困境.对证明力评价中经验法则的运用机制进行完善,要从接纳不同主体提出的经验法则、加强对法官运用经验法则评价证明力的指引、落实证明力评价中对经验法则运用的裁判说理、明确证明力评价中误用和滥用经验法则的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