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听力理解作为一项输入性技能,是学习者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自上而下模式听写法从根本上探索提高英语听力理解的新方法,对于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听写法;高职学生; 英语听力
1 听写法的目的及意义
听在人类日常交往和外语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wilga曾指出,在所有的交际活动中,最基本的能力是听懂别人说话的能力。心理计量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把语言习得划分为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其中听占首位。据统计,在成人日常交际活动中,听所占的比例达40%以上(黄若容,1998:2-3)。所以说,没有一定的听力水平,交际就无法或很难有效地进行下去。
在英语学习中,听力是最难掌握的语言技能之一。听力理解作为一项输入性技能,是学习者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长期以来,中国的英语教学过于强调读和写的技能训练,忽略听和说的能力的培养,近几年这种现象虽然有所扭转,但听力教学仍明显落后,而职业类学校的滞后现象尤为严重。作为高等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较差,学习的任务与目标也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本科学生,如何通过教学来真正从根本上提高职校生的听力水平?这是值得广大职校英语教师深思的问题。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众多的学者对外语学习策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较好的成果。长期以来,语言学家和教育家从各自不同的研究兴趣出发定义听力,对“听”的构念缺乏一个统一的认识(Buck,1991,1994,2001;Feyten,1991)。随着认知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众多学者在一点上达成了一致,即认为听的过程是一个言语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又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根据Richarson (1990)的理论,“自上而下”模式突出的是整体结构的识别,这一模式强调听话者的己有知识、预设、经验和认知图式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自下而上”模式指利用语音、词语和句子本身的知识以及对语言因素的分析来进行听力理解,即从语音、单词、句子到整个语篇的意义。注重的是细节特征,是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即由字词解码而最终获取信息的过程。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输入(input),交际(interaction),和输出(output)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已得到不同程度的认同。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输入在语言习得中起很大的作用。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是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设。其核心是:学习者接受的语言必须是:1)可理解性的输入;2)输入包含略高于已知语言水平的成分(i+1)。输入的可理解性是通过1)简化(simplification);2)上下文(context)或超语言(extralingual)线索达到的。以Long为代表的交际理论同样认为可理解性输入促进语言习得, Long的理论核心是:交际性输入比非交际性输入起更大的作用,输出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似乎并不明显。Krashen(1989)认为输出只表明语言习得已经发生,它并不能促进语言习得。我们知道,输入和输出是言语活动的两个主要方面,人们通常把听和说视为语言的输入,把说和写视为语言的输出。按照这一理论,听写就二者兼之。听为输入,写为输出。但比起单纯的输入,输出活动,听写还更具有一定的难度。听写不仅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听力能力和听力技巧,更能反映出他所掌握的语言基础。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听力理解是一个颇为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由几个语言加工机制和一个解决问题的机制构成。听写是一个信息输入、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的系统的信息加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听者内化听力材料,将原有的连续而无任何意义的声音信号通过已有的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以及经验进行解码、编码,从而使材料变成有意义的信息,然后储存在大脑中的短时记忆系统,否则,这些无意义的声音会很快从大脑中消失。当听者试图将材料写出时,他必须再次使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信息进行再编码,从而使他人能够理解。因此,听者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和认知过程,整个听写过程检验了听者的接受性技能和产出性技能。
3 自下而上模式下听写法
在近几年的国内外听力研究和教学领域,“自上而下”模式一直广受关注,是研究的热点课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外语听力教学理念,例如听力策略研究(Robin,1975;Mendelsohn,1994;周天豪2004),图式理论研究 (Buck,1994;Rubin,1994;Tsul&Fullilove,1998;罗钱军,2005)等。这些研究关注的是听力材料的背景知识补充,听力理解过程中的预测,总结等技巧,以及情感控制等。笔者认为这些归根结底都是听力理解中的非语言因素,没有触及听力理解的本质。因此这些因素只能对听力理解起外围的辅助作用。
从“自下而上”模式出发,从根本上探索提高英语听力理解的新方法即逐词逐句听写法。一般来讲,人们把听力理解的过程按照从低到高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和阶段。第一阶段是语音识别。即对以听觉形式呈现的语言刺激进行初步的编码加工。第二个阶段为句子理解。句子理解以语音识别为基础,通过对字词的语音进行编码,以达到对字义的确切把握.第三阶段为语篇理解。
自下而上模式下听写法实质上就是对英语学习者进行辨音训练,其核心在于语音解码,缩短语音在大脑中的解码过程,语音解码是“自下而上”模式的第一步,这一阶段不可逾越,对听力基础薄弱的职校生而言,这一阶段的训练对其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起着根本的决定性的作用。自下而上模式下听写法可以通过逐词逐句地听写所给听力材料进行练习,利用这一模式可以为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力水平提供一个新的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阳.浅谈如何提高英语听力[J],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06期.
[2]司建国,赵继政,贺梦依.中国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J],国外外语教学,2005年01期.
[3]向利.英语学习策略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关键词] 听写法;高职学生; 英语听力
1 听写法的目的及意义
听在人类日常交往和外语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wilga曾指出,在所有的交际活动中,最基本的能力是听懂别人说话的能力。心理计量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把语言习得划分为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其中听占首位。据统计,在成人日常交际活动中,听所占的比例达40%以上(黄若容,1998:2-3)。所以说,没有一定的听力水平,交际就无法或很难有效地进行下去。
在英语学习中,听力是最难掌握的语言技能之一。听力理解作为一项输入性技能,是学习者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长期以来,中国的英语教学过于强调读和写的技能训练,忽略听和说的能力的培养,近几年这种现象虽然有所扭转,但听力教学仍明显落后,而职业类学校的滞后现象尤为严重。作为高等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较差,学习的任务与目标也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本科学生,如何通过教学来真正从根本上提高职校生的听力水平?这是值得广大职校英语教师深思的问题。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众多的学者对外语学习策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较好的成果。长期以来,语言学家和教育家从各自不同的研究兴趣出发定义听力,对“听”的构念缺乏一个统一的认识(Buck,1991,1994,2001;Feyten,1991)。随着认知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众多学者在一点上达成了一致,即认为听的过程是一个言语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又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根据Richarson (1990)的理论,“自上而下”模式突出的是整体结构的识别,这一模式强调听话者的己有知识、预设、经验和认知图式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自下而上”模式指利用语音、词语和句子本身的知识以及对语言因素的分析来进行听力理解,即从语音、单词、句子到整个语篇的意义。注重的是细节特征,是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即由字词解码而最终获取信息的过程。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输入(input),交际(interaction),和输出(output)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已得到不同程度的认同。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输入在语言习得中起很大的作用。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是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设。其核心是:学习者接受的语言必须是:1)可理解性的输入;2)输入包含略高于已知语言水平的成分(i+1)。输入的可理解性是通过1)简化(simplification);2)上下文(context)或超语言(extralingual)线索达到的。以Long为代表的交际理论同样认为可理解性输入促进语言习得, Long的理论核心是:交际性输入比非交际性输入起更大的作用,输出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似乎并不明显。Krashen(1989)认为输出只表明语言习得已经发生,它并不能促进语言习得。我们知道,输入和输出是言语活动的两个主要方面,人们通常把听和说视为语言的输入,把说和写视为语言的输出。按照这一理论,听写就二者兼之。听为输入,写为输出。但比起单纯的输入,输出活动,听写还更具有一定的难度。听写不仅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听力能力和听力技巧,更能反映出他所掌握的语言基础。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听力理解是一个颇为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由几个语言加工机制和一个解决问题的机制构成。听写是一个信息输入、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的系统的信息加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听者内化听力材料,将原有的连续而无任何意义的声音信号通过已有的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以及经验进行解码、编码,从而使材料变成有意义的信息,然后储存在大脑中的短时记忆系统,否则,这些无意义的声音会很快从大脑中消失。当听者试图将材料写出时,他必须再次使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信息进行再编码,从而使他人能够理解。因此,听者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和认知过程,整个听写过程检验了听者的接受性技能和产出性技能。
3 自下而上模式下听写法
在近几年的国内外听力研究和教学领域,“自上而下”模式一直广受关注,是研究的热点课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外语听力教学理念,例如听力策略研究(Robin,1975;Mendelsohn,1994;周天豪2004),图式理论研究 (Buck,1994;Rubin,1994;Tsul&Fullilove,1998;罗钱军,2005)等。这些研究关注的是听力材料的背景知识补充,听力理解过程中的预测,总结等技巧,以及情感控制等。笔者认为这些归根结底都是听力理解中的非语言因素,没有触及听力理解的本质。因此这些因素只能对听力理解起外围的辅助作用。
从“自下而上”模式出发,从根本上探索提高英语听力理解的新方法即逐词逐句听写法。一般来讲,人们把听力理解的过程按照从低到高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和阶段。第一阶段是语音识别。即对以听觉形式呈现的语言刺激进行初步的编码加工。第二个阶段为句子理解。句子理解以语音识别为基础,通过对字词的语音进行编码,以达到对字义的确切把握.第三阶段为语篇理解。
自下而上模式下听写法实质上就是对英语学习者进行辨音训练,其核心在于语音解码,缩短语音在大脑中的解码过程,语音解码是“自下而上”模式的第一步,这一阶段不可逾越,对听力基础薄弱的职校生而言,这一阶段的训练对其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起着根本的决定性的作用。自下而上模式下听写法可以通过逐词逐句地听写所给听力材料进行练习,利用这一模式可以为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力水平提供一个新的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阳.浅谈如何提高英语听力[J],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06期.
[2]司建国,赵继政,贺梦依.中国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J],国外外语教学,2005年01期.
[3]向利.英语学习策略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