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所以学生关于语文的态度和学习能力尤为重要。以主动学习为基点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行为的改善,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探究和合作精神。对学生真正学会语文学习方法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标层面: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
主动探求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语文学习一定得要有主动探求的劲头。语文学习善于思考,多问几个问什么,更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例如,《月光启蒙》是小学五年级的一篇课文,笔者照例进行了常规的作者介绍,结果一个学生要补充,他补充的内容是作者孙友田晚年见到母亲的场景:“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他读得很深情,其他同学听了都感到很悲伤,因为他补充的内容正好和课本内容串联起来了,起到了很震撼的感染效果,使同学们对文本的认知更加深刻。以生为本,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多给学生机会去主动思考,主动求索,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的习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课堂的学习目标,并沿着设定目标探索前行,学习行为才会变成真正有意义的行为。
结构层面:化单一课程为综合运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老師要学会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学生也要能够实现从学课文到学语文的突破。学科之间不是绝对割裂的,而是相互渗透的。例如,六年级上册课文《詹天佑》中提到“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路线”,仅靠语文课文上的枯燥的文字叙述,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在一次课堂观摩上,笔者惊讶地看到一个学生运用画图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难题,而且他画出的示意图不是粗略的,像是精密的施工图,上面标满了数字,他结合自己画的图,分析得头头是道。比如“竖井开凿法”设计的妙处,实施的细节和难点,工人分为几波,怎样通过下达隧道,怎样两头开工……这个学生最后感叹道:“詹天佑太有才啦!”他是深入走进文本、理解文本了。通过与其他学科课堂形式的有机渗透和综合性运用,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被完全激发、彻底调动了起来。语文课程绝不是单一性的课程,适当进行综合性运用,才能将学生主动性学习发挥到最大值,才能使语文课程变成学生感兴趣的灵活的课堂。
内容层面:化机械理解为联系生活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贴切性原则,强调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和体验发生联系,使学生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和自发的经验学习。语文学习要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密切联系生活才能读懂课文,体会文本带来的美的语文的感动。例如,在一次《番茄太阳》的公开课上,由于课前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笔者很自信能够让学生通过这节课进行感动而美好的心灵之旅。课堂上,笔者直接追问:“明明双目失明,你联系课文,觉得她可能遇到哪些困难?”结果学生的答案让笔者方寸大乱:“明明擦窗户的时候,可能会从楼上摔下来,摔死了”“明明可能过马路时看不见,被车撞死了”……下面的学生听了满不在乎地哄堂大笑,这样的结果引起了笔者的反思。看来机械地理解文本是没用的,必须贴近生活,才能获得更加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于是,笔者先增加体验环节,课间十分钟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失明带来的不便和痛苦。有了这样的体验活动,学生再也不是停于口头的感动和佩服,而是真正体会到主人公明明“银铃般的笑声追着人走”是多么的不容易,乐观的精神多么值得敬佩,这是主动学习、积极体验带来的良好的学习成效。
实施层面:化个体努力为集体学习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集体是最好的老师,要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这在语文学习中同样适用。语文学习需要个体努力,在此基础上,如能发挥集体学习、集体探究、集体合作的学习行为,会使语文课堂更具实效性。语文课堂面对的是整体,怎样利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广泛的参与和理解,这就需要集体学习发挥作用。识字写字学习一直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但进入中高年级后,时间上应当有所压缩,以期在较短的时间内收获良好的效果。笔者观摩过一些语文课堂,发现小学生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在识字写字方面过于依靠个人努力,却忽视了集体的力量;这不如发挥集体学习的作用,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小组内一帮一,交叉交流后再重点探究。
这样集体分化式的小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学习的作用,重点突出,针对性强,问题探究更具价值。合理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实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得到培养,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不断增强。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星光小学)
目标层面: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
主动探求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语文学习一定得要有主动探求的劲头。语文学习善于思考,多问几个问什么,更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例如,《月光启蒙》是小学五年级的一篇课文,笔者照例进行了常规的作者介绍,结果一个学生要补充,他补充的内容是作者孙友田晚年见到母亲的场景:“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他读得很深情,其他同学听了都感到很悲伤,因为他补充的内容正好和课本内容串联起来了,起到了很震撼的感染效果,使同学们对文本的认知更加深刻。以生为本,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多给学生机会去主动思考,主动求索,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的习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课堂的学习目标,并沿着设定目标探索前行,学习行为才会变成真正有意义的行为。
结构层面:化单一课程为综合运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老師要学会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学生也要能够实现从学课文到学语文的突破。学科之间不是绝对割裂的,而是相互渗透的。例如,六年级上册课文《詹天佑》中提到“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路线”,仅靠语文课文上的枯燥的文字叙述,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在一次课堂观摩上,笔者惊讶地看到一个学生运用画图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难题,而且他画出的示意图不是粗略的,像是精密的施工图,上面标满了数字,他结合自己画的图,分析得头头是道。比如“竖井开凿法”设计的妙处,实施的细节和难点,工人分为几波,怎样通过下达隧道,怎样两头开工……这个学生最后感叹道:“詹天佑太有才啦!”他是深入走进文本、理解文本了。通过与其他学科课堂形式的有机渗透和综合性运用,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被完全激发、彻底调动了起来。语文课程绝不是单一性的课程,适当进行综合性运用,才能将学生主动性学习发挥到最大值,才能使语文课程变成学生感兴趣的灵活的课堂。
内容层面:化机械理解为联系生活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贴切性原则,强调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和体验发生联系,使学生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和自发的经验学习。语文学习要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密切联系生活才能读懂课文,体会文本带来的美的语文的感动。例如,在一次《番茄太阳》的公开课上,由于课前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笔者很自信能够让学生通过这节课进行感动而美好的心灵之旅。课堂上,笔者直接追问:“明明双目失明,你联系课文,觉得她可能遇到哪些困难?”结果学生的答案让笔者方寸大乱:“明明擦窗户的时候,可能会从楼上摔下来,摔死了”“明明可能过马路时看不见,被车撞死了”……下面的学生听了满不在乎地哄堂大笑,这样的结果引起了笔者的反思。看来机械地理解文本是没用的,必须贴近生活,才能获得更加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于是,笔者先增加体验环节,课间十分钟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失明带来的不便和痛苦。有了这样的体验活动,学生再也不是停于口头的感动和佩服,而是真正体会到主人公明明“银铃般的笑声追着人走”是多么的不容易,乐观的精神多么值得敬佩,这是主动学习、积极体验带来的良好的学习成效。
实施层面:化个体努力为集体学习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集体是最好的老师,要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这在语文学习中同样适用。语文学习需要个体努力,在此基础上,如能发挥集体学习、集体探究、集体合作的学习行为,会使语文课堂更具实效性。语文课堂面对的是整体,怎样利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广泛的参与和理解,这就需要集体学习发挥作用。识字写字学习一直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但进入中高年级后,时间上应当有所压缩,以期在较短的时间内收获良好的效果。笔者观摩过一些语文课堂,发现小学生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在识字写字方面过于依靠个人努力,却忽视了集体的力量;这不如发挥集体学习的作用,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小组内一帮一,交叉交流后再重点探究。
这样集体分化式的小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学习的作用,重点突出,针对性强,问题探究更具价值。合理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实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得到培养,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不断增强。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星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