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透過电影看少女与白狮的一段奇缘
一头狮子,一位少女,一份历经挫折的友谊,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白狮奇缘》是纪录片导演吉勒斯·戴·迈斯特执导的首部剧情长片。剧中的米娅11岁时与“查理”建立了非比寻常的关系。“查理”是一只白色的幼师,出生在米娅父母在南非经营的养殖场。三年来,米娅与查理像一对亲密无间的姐弟般一起长大。当米娅14岁时,查理已经长成一只成年雄狮,米娅也将面对一个难以忍受的现实:父亲决定把查理出售给战利品狩猎者。绝望的米娅别无选择,为了拯救查理,只好带着它一起逃跑。不惧险阻的米娅横穿南非,只为将查理送达提姆巴瓦提自然保护区。
电影海报图示
2018,98分钟
法国,南非,德国
导演:吉勒斯·戴·迈斯特
主演:丹妮·戴·维利尔斯,梅拉尼·罗兰,兰利·柯克伍德
三年时光与白狮共同成长
为了拍摄《白狮奇缘》,导演吉勒斯·戴·迈斯特当时辗转世界各地,拍摄一部展现孩子与野生动物间独特友情的纪录片,正是在这部电视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萌生了创作《白狮奇缘》的想法。在南非时,导演遇到了一个父母经营狮子养殖场的小男孩。他们打着保护动物的旗号,实则将狮子出售给狩猎场。“发现他们对我撒谎时我很震惊,尤其是这个家庭对孩子的欺骗,某天小男孩发现父母在骗他时会怎么样?他该怎么办?《白狮奇缘》的故事由此而来”
导演吉勒斯·戴·迈斯特在南非总共试镜了三百多个孩子,让他们和狮子幼崽接触,这样做并不危险,却能让他看到谁和幼狮在一起时最自在。丹妮从这些孩子们中脱颖而出,因为她第一次和狮子幼崽面对面接触时,不像大多数孩子那样用手去抚摸,而是用头去碰幼狮的头!在与幼狮接触过程中,其他孩子都因恐惧哭泣而告终,但丹妮却成功赢得了幼狮们的信任。在拍摄接近尾声时,三岁狮子的体重已经达到二百公斤!所有技术人员都需要笼子的保护,只有丹妮一人可以毫无危险的接近它。
这部电影邀请了有20多年专业经验的南非动物学家凯文·理查森作指导,拍摄团队将狮子看作演员,而非受训练的动物。而且狮子已经习惯了镜头和麦克风,可以重新拍摄同样的场景。影片中参与演出的共有三只狮子:索尔,影片主演,在片中饰演四个月大的查理;查理,现实生活中刚好也叫查理,是索尔的替身,饰演两个月大的查理;还有白雪,一头母狮,在片中饰演幼崽时期的查理。
影片一直顺利拍摄到狮子长到一岁半,这时团队中断了拍摄,因为狮子要经过大约两年的青春期。影片拍摄共历时三年,只为小演员丹尼·戴·维利尔斯和赖恩·麦克·伦南可以和狮子们以及片中的其他动物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片中所有演员和动物的场景均为真实拍摄,没有经过任何后期特效。
首次相遇她用头去碰幼狮的头
丹妮之所以能够从孩子们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导演发现她第一次和狮子幼崽接触时,是用头去碰幼狮的头。本刊编辑采访丹妮时,问她的勇气从何而来?她说:“是因为小时候养过宠物,而且在第一次试镜过程中,凯文·理查森(Kevin Richardson)又名‘狮子低语者’在现场观察我们如何与狮子嬉戏。我看着他用头和狮子亲昵,所以就模仿他。但是自从和狮子生活在一起后,我对动物和自然愈加热爱,并且直到现在也没有消减。”
P:你觉得白狮的不同之处是?
丹妮:狮子是非常善于交际且有爱心的动物,当然只有在你与他们有亲密关系的时候他们才会表现友好。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集强壮与力量于一身的狮子选择温柔地对我。
P:你能读懂白狮的语言吗?
丹妮:我与狮子在一起的时间越长,就越能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特质,逐渐了解他们并且慢慢地和他们成为朋友。与他们互动成为我的第二天性。我常常和他们聊天,通过发出狮子的声音和解读他们的肢体语言来打招呼。最重要的是,我如与他们互动和做出反应,他们也会用同样方式来回应我,像好友一样感知我的情绪。
P:《白狮奇缘》的拍摄经历三年,感悟有何变化? 丹妮:这是一次改变生活的经历,它改变了我对狮子的看法,他们不仅是凶暴的杀人机器,他们也是有情感的,应该受到尊重。我对自然的热爱逐渐升温,想要告诉世界自然所拥有的美丽和价值。
P:请描述一下你在《白狮奇缘》剧组里的一天。
丹妮:另一位演员和摄制组会来拍摄一个月,然后在年底结束返回。在这两次间隔之间,我每周会与狮子互动3次,每次长达数个小时,以此来维系我和狮子之间的关系。拍摄开始时,狮子长大了些,摄制组和摄影机都在笼子里,我和狮子Thor在外面。由Kevin带领的化妆道具团队以最精简的人数跟着摄制组,教练Toinette Laquiere帮助我进入角色。导演吉尔斯(Gilles)会告诉我他想让我在现场做什么。一旦每个人都在笼子里准备好,Thor就会跟在Kevin后面出场,我用肉引导Thor。然后,我在他身边开始表演,拍摄也就可以开始了。如果Thor饱了,不想为了肉跟随我的指令,我们会停下来等,直到他准备好,或者更改拍剧本别的章节。
P:《白狮奇缘》最难拍的一个镜头是?
丹妮:我认为对我来说最具挑战性的镜头之一就是Mia向后走,Charlie从背后跳到她身上的场景,Thor在那个年龄阶段也喜欢跳到我身上,所以我已经习惯了,但是从后面做这个动作却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要压扁我,就像有史以来我们对彼此最大的信任。在那个场景中,他选择了轻柔地做这件事,甚至没有用爪子,就像一个沉重的拥抱一样。
P:这次拍摄经历为你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丹妮:在整個拍摄结束后,我更加能够体会改变生活的冒险之旅的美妙所在。他使我更加坚强,并让我能够做到超乎寻常的信任和爱。
P:拍摄结束后,你还会去看望白狮吗?
丹妮:是的,只要有机会,我仍然会隔着栅栏看他,因为我不再被允许与他单独相处。我与电影的合同终止了,我需要与他不断互动以增进对他长大后不断变化的举止和行为的理解。说再见是最难的事情,我很想提升自己对狮子的认识,不管是生活在野外的还是圈养的。Thor是为bullet films而生的,但是这部电影和他在凯文·理查森(Kevin Richardson)的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永久住所让他可以向世界发声。
P:从小你父母对你的教育方式是怎样的?他们会定期带你去接近大自然吗?
丹妮:从我小时候开始就一直在公立院校接受教育,直到我的演艺事业和狮子互动的繁忙日程让我不得不开始进行线上教育。我和我的家人都很喜欢大自然,发现自己总是在大自然中做一些事情并且喜欢动物。
P:南非原野与城市生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节奏,对于这两者,你觉得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去看待?
丹妮:首先,我想与热爱自然和动物的人们一起工作,创造一个人们被树木包围的空间,以及其他探索自然的机会,这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我们的碳足迹。我的梦想是开办一所生态学校,这不仅可以提升社区环境,还可以教育和启发青年人去关爱自然。
透过照片看非洲最后伊甸园
具有“非洲最后伊甸园”之称的奥卡万戈三角洲(Okavango Delta),位于非洲南部波札那(Botswana),有许多珍贵动物。想一睹这个动物天堂的面貌吗?本期请来曾长居非洲的野生动物摄影师Michael Poliza,公开他的精彩作品,兼分享拍摄期间各种经历和奇遇。
Michael Poliza
56岁德国人,当过童星、IT公司老板,曾花近三年时间环游世界,拍摄各地生态秘境。后移居非洲的七年间,开始野外生态摄影师生涯,每次出版非洲相片集均大受欢迎,其中《Eyes over Africa》更获2008年美国和德国Book of the Year,成为WWF大使。
鸟瞰罕有内陆三角洲
三角洲是河水冲积而成的平原,跟大部分与海相接的(如珠江三角洲)不同,奥卡万戈三角洲是世上少数的内陆三角洲,被旱地包围,犹如沙漠中的绿洲。没有往大海的出口,河水经过三角洲后会流向喀拉哈里沙漠,沿途经过植物和沙石“过滤”,听说比煮过的水还干净。加上河流恰好在旱季泛滥,为该带干旱之地提供丰富水源,吸引大量动物前来,连濒临绝种的大型哺乳类动物如猎豹、犀牛、非洲野犬都见到!难怪成为世界遗产之前,奥卡万戈三角洲已和撒哈拉沙漠、尼罗河、动物大迁徙等并列“非洲七大自然奇观”。
分享Michael邂逅三角洲的故事
摄影师远赴不同地方拍摄本来再正常不过,但好像Michael 留下长住的,却是少数。为何一个德国人会心系非洲?一问之下,才发现他也有段故事,而奥卡万戈三角洲,正是他人财两散后,再站起来的起点。
P:你如何开始成为野外生态摄影师?
Michael:虽然我小时候就很喜欢拍照,但一直停留在兴趣层面。当年我忙着做童星,在德国小有名气。之后我去美国升学,21岁就做老板。后来赚够想着可以环游世界,1997年卖了公司,不料科网泡沫差点倾家荡产。惟有硬着头皮想出一个环游世界计划,找Microsoft、Olympus、WWF、SONY等赞助,借着德国杂志《STERN》这个平台,拍下每日所见所闻,通过卫星和全世界分享,宣传保育讯息。这个旅程算是我数码摄影生涯之始。之后去马达加斯加散心兼思考去向时,途经好望角,结果爱上了这片土地,还移居至此。
P:对你来说奥卡万戈三角洲有何特别之处?
Michael:這里是我认真想做职业野生动物摄影师的起点,早期相片几乎都在这取景,这个三角洲是个很奇妙的地方,有大大小小的岛屿,又有迂回曲折的河道,孕育着多种生物,简直是动物界的天堂。虽然非洲其他地方如肯亚、塞伦盖蒂、马赛马拉亦有很多动物,但以旱地为主。只有三角洲这里水源充足,干地湿地都有,造就不同生态环境,无论是摄影对象还是背景也有更多变化,对摄影师来说既好玩又有挑战性。
P:什么时候去拍摄动物最好?
Michael:虽然游客多数趁6月至8月河水泛滥期间到访,因为可以搭船游览,或者趁9月至10月天气干燥、草还没长高时去看动物,但其实11月至4月的雨季有另一番景象,很多动物那时会繁衍。唯一不方便是草长得较高,不易见到它们。于一天二十四小时中,日出后或日落前就是拍摄动物的最佳时机。
P:那里的猛兽危险吗?
Michael:我不觉得。通常我坐在四驱车中拍摄,好处是那里的动物已习惯有车来往,懒得理我。好像狮子一样,就算开车靠近它,它连头都不会抬起。但我有时也会下车走近动物,这就是另一回事。因为一下车,它们会以为我是猎物,所以要留意动物反应,不对路就慢慢走远(不能跑)。
拍摄工具
主要以Canon EOS-1D X进行拍摄,配备7支镜头,影野生动物通常使用焦距600-1,200mm的远摄镜头。另有几支脚架和闪灯,以及辅助拍摄超高画质全景相片的GigaPan EPIC Pro。
每天早上五点多,他已出动去找摄影对象,闲时把握机会向营地人员请教动植物知识,熟习野外环境。
美丽一刻,往往出现在刻意准备之外
野外生态摄影的难度,在于无法控制主体,即使在奥卡万戈三角洲很容易看到动物的踪影,一个镜头仍被运气主宰。「我也想左边三只象、右边三只长颈鹿,最好中间有条彩虹,但是实际上不会发生嘛。在这里拍摄动物其实九成都是靠『运气』,有运先要有准备——认识三角洲的地理环境、季节天气,以及动物的行为及生活习性,学识预测它们的行动和环境的变化,然后要随时准备去拍,每一刻都要很专心,不断留意周围情况、思考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要很用脑!」有趣的是,通常美丽的一刻,往往出现在刻意准备之外……
清晨正要登上小型飞机回好望角时,留意到一群大象往平原方向走,当时想配合好光源的话或者会拍到有趣的影像。一如直觉所料,太阳从暮光中升起照亮平原,形成有趣的象群倒影。
光圈 f/6.3 快门 1/250s ISO 500 焦距 52mm
数只大象在黄色草原间行走的景象,是我乘搭货机途中无意见到的,当下慌忙请求机师改变路线,在上空盘旋,并让他打开机门才拍到,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
拍摄野外生态,就要学会等待
造访奥卡万戈三角洲期间,不一定每天都能有收获,“有时等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才拍到几张满意的,有时几分钟内已拍了一堆好照片。讲运气之余,最重要是有耐性。以拍摄狮子为例,等来等去它都只坐着打哈欠,惟有一边等着,一边希望它快點起来。不耐烦想着走人先?一起来你就输了!正因为人类不能改变大自然的运行,所以拍摄野外生态,就要学会等待,不能强求,随缘就好。”
列入世界遗产,关注伊甸园的命运
奥卡万戈三角洲获选为世界遗产固然可喜可贺,不过,潜在的生态危机却不容忽视。由于河流流经安哥拉和纳米比亚,才到达波札那,两国如何发展河流周边土地,对三角洲的影响可谓牵一发动全身。可惜既有的采矿、垦地活动无减少迹象,加上到访三角洲的旅客渐多,每年超过十万人次,对环境造成负荷,对河水造成污染。另外,已有研究指出全球暖化让气温上升,上游蒸发量大增,注入三角洲的河水明显减少,直接威胁赖以为生的动植物。曾获委任为WWF大使的Michael坦言:“保育奥卡万戈三角洲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将它列入世遗,算是正确的第一步,至少有多一重保障,让更多人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