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六臣注文选》底本考辨

来源 :中国典籍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alo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的《六臣注文选》底本并非宋赣州本,《四库全书考证》所指出的其底本的讹误基本都同于明翻六臣本,且《洛神赋》曹子建名下的注文也可证《四库》六臣本与明翻六臣本相同,《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荟要》所收六臣本的密切关系,进一步证明《四库》六臣本的底本属于明翻六臣本系统,确切说应是明吴勉学本.
其他文献
在《庄子》传播史上,刘安及其门客编订的五十二篇本《庄子》(含自作三篇“解说”)是一个重要节点,早期《庄子》文本均以该本为源文本.但汉代至少尚有一种廿三篇选编本,跟古本
南宋时期编选和评点古文的风气十分盛行,它们大都为科举教学而编,对古文文法的探讨尤其深入,周应龙的《文髓》即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家.《文髓》成书约在南宋理宗绍定至度宗咸
《四库提要》所谓“不知存佚”之“徐(火勃)家本”的《孔子家语》,尚存人间,即上图藏明隆庆六年长洲徐祚锡跋《孔子家语》王肃注十卷本.缺叶凡二十有一,前十九叶由徐(火勃)据
汪道昆集的编纂情况至今不太明晰.作为通行本的《太函集》一百二十卷,并非汪道昆自定,篇目收录不全,去取之间也不尽符合作者的意愿.《副墨》有卷数不同的各种传本,是汪道昆生
本文从版刻特征、版本种类、刻本与文渊及文津两种阁本之对勘、刻本递藏源流四个方面,对南京图书馆藏明正统八年(1443)刻本《省愆集》进行论述考证,认为此书作为四库底本,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