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源病原菌感染及耐药分析在临床上的应用

来源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tt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我院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用美国BD公司的BactecFX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液培养,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所有原始数据采用WHONET5.6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3,380株,包括革兰阳性菌1,688株(49.9%);革兰阴性菌1,557株(46.1%);真菌135株(4.0%),分离率最高的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人葡萄球菌、屎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本院18台床旁检验血糖仪测定结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全面了解本院18台床旁检验血糖仪测定结果的准确率,确保病人的正确诊断。方法挑选6例患者
目的分析改良电休克患者麻醉诱导中应用丙泊酚与依托咪酯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6例接受改良电休克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将全部患者按照麻醉诱导用药进
目的探讨耐喹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分子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7月收集的100例耐喹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株,采用PCR技术培养,并将培养收集的菌株点状种植在平板
目的探讨中医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应用于脑梗死恢复期或后遗症期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恢复期或后遗症期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
目的为提高临床药学专业的实习生在医院实习的教学效果与质量,本文对该专业在院内实习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8年6月期间临床药学专业的76名学生,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