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是最富有灵感的文学样式,其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积累。而刚刚踏入象牙塔的学子们渴望展示个性,抒发自我。鉴于此,在大学新生的诗歌创作的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可以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质,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
【关键词】大学生 ; 诗歌创作 ; 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22-02
现代文学作品的“四分法”将诗歌摆在了首位,可见其在文学领域中的重要性。诗歌一直被视为最高的艺术形式,它用高度的概括、丰富的想象、精炼的语言创造意境,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即通过精心制作的语言,形象地表现独特的思想感情,巧妙地从特殊中显示一般,使自我的感觉世界和情感世界达到和谐统一。诗歌是寄托创造者思想感情的重要载体,集中性、抒情性、音乐性是其鲜明特征。
刚刚踏入象牙塔的大一新生精力充沛,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他们兴趣爱好广泛,情感表达越显成熟,愿意投身于各种活动,积极展示自我。他们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过程中,观察的自觉性逐步增强,精确性也日益提高,这些都为诗歌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在大一《基础写作》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从下列几方面指导大一新生开展诗歌创作,颇有感悟,与大家共享。
一、感受生活,寻找最好的写诗素材。
大一新生的思维还是以直观形象为主。而拥有丰富的表象是写诗的前提,诗歌创作的兴趣在具体形象面前及具体的情境中也更容易被激发出来。写诗需要形象思维。只有深入生活,对生活进行形象的感受,能够形象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才能为写诗准备充分的素材。艾青说:“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能捕捉到生动新颖的形象,也就有了写诗的素材。那么如何才能捕捉到形象呢?这就要靠灵感。灵感是创作者看到某事某物或想到某事某物而突然迸发的火花。艾青说:“所谓灵感,无非是诗人对事物发生新的激动、突然感到的兴奋、瞬即消逝的心灵的闪耀。所谓灵感,是诗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最愉快的邂逅。”(《诗论》)有了灵感,就要及时把握,集中全部力量去思考去想象,把思想感情尽最大可能地融入灵感的意象之中,直到创作的艺术形象满意为止。而灵感产生的基础仍旧是生活。只有在深深感受生活、体味生活,我们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心声,抒发真情,创作出美妙的诗篇。
笔者曾以“大学校园生活”为话题,让大一新生自由创作诗歌。令人惊喜的是,在感受了3个多月的大学新生活后,确有同学创作了不俗的佳作:
怀着憧憬和希冀/我们来了/生机活力/朝气蓬勃/南苑楼里/我们秉烛研读/奋笔疾书/凌波桥畔/我们促膝谈心/书声琅琅/我们也会眺望浩月/思乡恋家/情到深处/潸然泪下/但……我的脑海里/我的心里/我的梦里/我的灵魂里/已深深热爱这片土地……(某学生诗歌作品《我们》)
二、解放思想,充分展示写诗个性。
个性,就是指一个人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的总和,也是一个人基本的精神风貌。其内在表现为气质、性格、能力等,外在表现为兴趣、爱好、观点等。在今天这个多元的新时代,大学生个性张扬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让他们真诚地秀出自我,张扬个性,变成一颗耀眼璀璨的星星,升起在人生大舞台上发光发彩,才得以与日月同辉!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实践入手:
(一)写自己所亲历的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犹如木之本,水之源。写作首先强调写自己的生活,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诗歌创作抒发真情的源泉。能够让自己难忘的是那些来源于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并对此有所忆、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每个人自己亲历的总是与众不同的:那么多“第一次”、那么多“特殊经历”、那么多“记忆深处”、那么多“印象深刻”……这些有鲜明个性的材料,不仅是诗歌创作的宝贵的素材来源,也更容易感染读者。
(二)写真切感受的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在我们为某一人、某一事、某一景或某一物而动情的时候,抓住自己的这种真实细腻的感受,通过诗歌这种抒情的文学样式表达出来,并把自己的这种真情实感赋予诗歌中,这是创作好诗歌的重要条件。我们将自己的真切感受抒发流露出来,而非人云亦云,就是个性的展现。郭沫若说:“诗的创作贵在自然流露。诗的生成如像自然物的生存一般,不当掺以丝毫的矫揉造作。我想新体诗的生命便在这里。”(《论诗三札》)此话一点不假。
春天与暖阳的相遇/于是有了春风扑面/春蕊欲吐/夏天与骄阳的邂逅/便即成了炽热难当/夏花怒放/秋天和残阳的碰撞/撞开了大树的心墙/秋叶纷落/冬天偶遇残阳/只诉来年能再一次好好相见(某学生诗歌作品《四季与阳光》)
这是未知的清晨/雨后鸟儿寂寞地飞过/我们总把过去的日子遗忘/哀伤而习以为常/没有太阳/没有温暖/还原这世界最初的颜色/斑斓与狰狞落荒而逃/人们透过微微颤动的瞳孔/心怀期待地张望/这属于他们的/未醒的上午(某学生诗歌作品《未醒的上午》)
(三)写有强烈意愿的
心中有了某种强烈的愿望,最容易激发起写作的冲动,写出来也最容易感染他人。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我笔写我语,我语表我心;看到什么就写什么,爱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筆者在鼓励大一新生进行诗歌创作时,既可以用现实世界的人或事来表达,也可以充分发挥其联想和想象能力来虚构形象表达。而每个人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既是丰富多彩,又是极具个性化,这样诗歌所呈现的意象、意境也是展示大一新生异彩纷呈的自我。
有人说世界是泪水的溪谷,但我说世界是灵魂的家园。/生命有满载方方正正的文字,满载神明美妙的书。/生命有唯情唯美,诗思文韵的画。/生命有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生命有风雨沧桑……/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自己坦荡才能逍遥地生活在天地之间。/走过风雨沧桑,/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有美景如梦,文字相伴,/心就不会孤寂,灵魂就不会失去家园。/体验生命,感知美好!(某学生诗歌作品《生命的感知》) (四)写“禁区”
大学之前,学生心中最富情真意切的东西往往被视为那个年龄阶段写作的禁区,这种主题的文章常常被格调低俗、思想不健康等评语所“束缚”。今天的大学生,鼓励张扬个性,展示自我,所以作为老师,应该解放他们被圈囿的思想,积极鼓励推动他们突破禁区,显露个性。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体验,学生在无拘无束、高度自由、思维活跃并且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就能真正将自己最佳的状态发挥出来,收获优异成果。
我想告诉你/ 从山川到湖泊/你是我看过最美的景色/我想告诉你/从阳光到乌云/你是我看过最美的天气/我想告诉你/从春天到冬天/你是我看过最美的季节/我想告诉你/从黑夜到黎明/你是我看过最美的星辰/我想告诉你/我有一个秘密/叫做喜欢你(某学生诗歌作品《我想告诉你》)
在诗歌教学中,笔者曾任凭学生自由选材,自由立意,自由拟题,自由布局,自由表达(学生们的作品洋溢着青春的律动,诗歌情动而辞发,有声有色,令人神往)!
三、借助技巧,融诗意、诗情、诗艺于一体。
艾略特说过只有“扭断语法的脖子”的语言才能使之成为诗的语言。因此诗歌创作时要刻意地对实用语言加以“破坏”、“改造”,才能使诗歌增色耀眼,才可以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更形象地表达出来。再如诗人郭小川在《谈诗》中也说:“诗是要有巧妙的构思的。”要想融诗意、诗情、诗艺于一体,一定要讲究表现技巧。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和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就是诗歌创作的必备“神器”。比喻象征等技巧能把诗歌中的抽象化为具体熟悉的形象意象,不仅有助于诗意诗情的表现,还能使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形成全诗回环整齐的美感,极具艺术性。
当黑夜染指了脆弱/我仿佛伸手就能把你触摸/把你编织成我失意的脉络/当寂寞染指了脆弱/流离失所/那是我失了魂的落魄/我拾起我的琥珀/看它晶莹光泽/宛若,那透明的湖泊/可我的脆弱依旧脆弱/让我,无法摆脱/琉璃色琥珀梦儿轻轻摇波/是谁啊?/打碎我琉璃色的琥珀/偷酒的人儿醉了/满口胡说——/还我琥珀(某学生诗歌作品《琥珀》)
四、锤字炼句,营造诗境,感悟诗歌独特魅力。
所有的文学创作中,诗歌是最讲究语言运用的。这一特殊的文体就决定了它的语言要比其他文体更讲究精炼。诗歌语言讲究凝练、准确、生动、流畅、富有韵律,因此教学时笔者积极引导大一学生着重注意这一特征,捕捉一切能捕捉的最好镜头,用最精炼的语言勾勒出鲜明的形象。如诗歌的语言极富有韵律感,所以要鼓励学生们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尝试押韵,让自己的诗歌给他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美感。诗是最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其亮点。鲁迅曾说:“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除了节奏和韵脚外,诗歌还要注意押韵和节奏(无论古诗还是新诗),力求做到“易记、易懂、易唱、动听、韵味足”。
大学生不必再为命题作文而束缚了,教学中应鼓励大学生自由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作为教师,在此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可以对大一新生的诗歌创作进行适当的指导,以减少盲目性,增强大学生对写诗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掌握相关写诗理论,从而为大学生自主创作诗歌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创作空间。
诗歌创作需要从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变化多姿的时代环境中汲取营养,搜集意象,这样能大大减少对学生诗歌创作的束缚。大学生们摆脱了命题作文的羁绊,就能更大幅度地把目光投向現实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真情实感,这为诗歌创作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黄志浩.诗歌教学与审美创造[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张国勋.论诗歌的创作及其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02期
[3]王勇男.诗歌:灵魂深处的苦闷与欢乐——写在诗集《青红皂白》出版之后[J],大庆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关键词】大学生 ; 诗歌创作 ; 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22-02
现代文学作品的“四分法”将诗歌摆在了首位,可见其在文学领域中的重要性。诗歌一直被视为最高的艺术形式,它用高度的概括、丰富的想象、精炼的语言创造意境,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即通过精心制作的语言,形象地表现独特的思想感情,巧妙地从特殊中显示一般,使自我的感觉世界和情感世界达到和谐统一。诗歌是寄托创造者思想感情的重要载体,集中性、抒情性、音乐性是其鲜明特征。
刚刚踏入象牙塔的大一新生精力充沛,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他们兴趣爱好广泛,情感表达越显成熟,愿意投身于各种活动,积极展示自我。他们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过程中,观察的自觉性逐步增强,精确性也日益提高,这些都为诗歌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在大一《基础写作》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从下列几方面指导大一新生开展诗歌创作,颇有感悟,与大家共享。
一、感受生活,寻找最好的写诗素材。
大一新生的思维还是以直观形象为主。而拥有丰富的表象是写诗的前提,诗歌创作的兴趣在具体形象面前及具体的情境中也更容易被激发出来。写诗需要形象思维。只有深入生活,对生活进行形象的感受,能够形象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才能为写诗准备充分的素材。艾青说:“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能捕捉到生动新颖的形象,也就有了写诗的素材。那么如何才能捕捉到形象呢?这就要靠灵感。灵感是创作者看到某事某物或想到某事某物而突然迸发的火花。艾青说:“所谓灵感,无非是诗人对事物发生新的激动、突然感到的兴奋、瞬即消逝的心灵的闪耀。所谓灵感,是诗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最愉快的邂逅。”(《诗论》)有了灵感,就要及时把握,集中全部力量去思考去想象,把思想感情尽最大可能地融入灵感的意象之中,直到创作的艺术形象满意为止。而灵感产生的基础仍旧是生活。只有在深深感受生活、体味生活,我们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心声,抒发真情,创作出美妙的诗篇。
笔者曾以“大学校园生活”为话题,让大一新生自由创作诗歌。令人惊喜的是,在感受了3个多月的大学新生活后,确有同学创作了不俗的佳作:
怀着憧憬和希冀/我们来了/生机活力/朝气蓬勃/南苑楼里/我们秉烛研读/奋笔疾书/凌波桥畔/我们促膝谈心/书声琅琅/我们也会眺望浩月/思乡恋家/情到深处/潸然泪下/但……我的脑海里/我的心里/我的梦里/我的灵魂里/已深深热爱这片土地……(某学生诗歌作品《我们》)
二、解放思想,充分展示写诗个性。
个性,就是指一个人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的总和,也是一个人基本的精神风貌。其内在表现为气质、性格、能力等,外在表现为兴趣、爱好、观点等。在今天这个多元的新时代,大学生个性张扬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让他们真诚地秀出自我,张扬个性,变成一颗耀眼璀璨的星星,升起在人生大舞台上发光发彩,才得以与日月同辉!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实践入手:
(一)写自己所亲历的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犹如木之本,水之源。写作首先强调写自己的生活,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诗歌创作抒发真情的源泉。能够让自己难忘的是那些来源于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并对此有所忆、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每个人自己亲历的总是与众不同的:那么多“第一次”、那么多“特殊经历”、那么多“记忆深处”、那么多“印象深刻”……这些有鲜明个性的材料,不仅是诗歌创作的宝贵的素材来源,也更容易感染读者。
(二)写真切感受的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在我们为某一人、某一事、某一景或某一物而动情的时候,抓住自己的这种真实细腻的感受,通过诗歌这种抒情的文学样式表达出来,并把自己的这种真情实感赋予诗歌中,这是创作好诗歌的重要条件。我们将自己的真切感受抒发流露出来,而非人云亦云,就是个性的展现。郭沫若说:“诗的创作贵在自然流露。诗的生成如像自然物的生存一般,不当掺以丝毫的矫揉造作。我想新体诗的生命便在这里。”(《论诗三札》)此话一点不假。
春天与暖阳的相遇/于是有了春风扑面/春蕊欲吐/夏天与骄阳的邂逅/便即成了炽热难当/夏花怒放/秋天和残阳的碰撞/撞开了大树的心墙/秋叶纷落/冬天偶遇残阳/只诉来年能再一次好好相见(某学生诗歌作品《四季与阳光》)
这是未知的清晨/雨后鸟儿寂寞地飞过/我们总把过去的日子遗忘/哀伤而习以为常/没有太阳/没有温暖/还原这世界最初的颜色/斑斓与狰狞落荒而逃/人们透过微微颤动的瞳孔/心怀期待地张望/这属于他们的/未醒的上午(某学生诗歌作品《未醒的上午》)
(三)写有强烈意愿的
心中有了某种强烈的愿望,最容易激发起写作的冲动,写出来也最容易感染他人。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我笔写我语,我语表我心;看到什么就写什么,爱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筆者在鼓励大一新生进行诗歌创作时,既可以用现实世界的人或事来表达,也可以充分发挥其联想和想象能力来虚构形象表达。而每个人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既是丰富多彩,又是极具个性化,这样诗歌所呈现的意象、意境也是展示大一新生异彩纷呈的自我。
有人说世界是泪水的溪谷,但我说世界是灵魂的家园。/生命有满载方方正正的文字,满载神明美妙的书。/生命有唯情唯美,诗思文韵的画。/生命有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生命有风雨沧桑……/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自己坦荡才能逍遥地生活在天地之间。/走过风雨沧桑,/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有美景如梦,文字相伴,/心就不会孤寂,灵魂就不会失去家园。/体验生命,感知美好!(某学生诗歌作品《生命的感知》) (四)写“禁区”
大学之前,学生心中最富情真意切的东西往往被视为那个年龄阶段写作的禁区,这种主题的文章常常被格调低俗、思想不健康等评语所“束缚”。今天的大学生,鼓励张扬个性,展示自我,所以作为老师,应该解放他们被圈囿的思想,积极鼓励推动他们突破禁区,显露个性。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体验,学生在无拘无束、高度自由、思维活跃并且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就能真正将自己最佳的状态发挥出来,收获优异成果。
我想告诉你/ 从山川到湖泊/你是我看过最美的景色/我想告诉你/从阳光到乌云/你是我看过最美的天气/我想告诉你/从春天到冬天/你是我看过最美的季节/我想告诉你/从黑夜到黎明/你是我看过最美的星辰/我想告诉你/我有一个秘密/叫做喜欢你(某学生诗歌作品《我想告诉你》)
在诗歌教学中,笔者曾任凭学生自由选材,自由立意,自由拟题,自由布局,自由表达(学生们的作品洋溢着青春的律动,诗歌情动而辞发,有声有色,令人神往)!
三、借助技巧,融诗意、诗情、诗艺于一体。
艾略特说过只有“扭断语法的脖子”的语言才能使之成为诗的语言。因此诗歌创作时要刻意地对实用语言加以“破坏”、“改造”,才能使诗歌增色耀眼,才可以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更形象地表达出来。再如诗人郭小川在《谈诗》中也说:“诗是要有巧妙的构思的。”要想融诗意、诗情、诗艺于一体,一定要讲究表现技巧。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和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就是诗歌创作的必备“神器”。比喻象征等技巧能把诗歌中的抽象化为具体熟悉的形象意象,不仅有助于诗意诗情的表现,还能使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形成全诗回环整齐的美感,极具艺术性。
当黑夜染指了脆弱/我仿佛伸手就能把你触摸/把你编织成我失意的脉络/当寂寞染指了脆弱/流离失所/那是我失了魂的落魄/我拾起我的琥珀/看它晶莹光泽/宛若,那透明的湖泊/可我的脆弱依旧脆弱/让我,无法摆脱/琉璃色琥珀梦儿轻轻摇波/是谁啊?/打碎我琉璃色的琥珀/偷酒的人儿醉了/满口胡说——/还我琥珀(某学生诗歌作品《琥珀》)
四、锤字炼句,营造诗境,感悟诗歌独特魅力。
所有的文学创作中,诗歌是最讲究语言运用的。这一特殊的文体就决定了它的语言要比其他文体更讲究精炼。诗歌语言讲究凝练、准确、生动、流畅、富有韵律,因此教学时笔者积极引导大一学生着重注意这一特征,捕捉一切能捕捉的最好镜头,用最精炼的语言勾勒出鲜明的形象。如诗歌的语言极富有韵律感,所以要鼓励学生们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尝试押韵,让自己的诗歌给他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美感。诗是最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其亮点。鲁迅曾说:“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除了节奏和韵脚外,诗歌还要注意押韵和节奏(无论古诗还是新诗),力求做到“易记、易懂、易唱、动听、韵味足”。
大学生不必再为命题作文而束缚了,教学中应鼓励大学生自由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作为教师,在此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可以对大一新生的诗歌创作进行适当的指导,以减少盲目性,增强大学生对写诗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掌握相关写诗理论,从而为大学生自主创作诗歌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创作空间。
诗歌创作需要从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变化多姿的时代环境中汲取营养,搜集意象,这样能大大减少对学生诗歌创作的束缚。大学生们摆脱了命题作文的羁绊,就能更大幅度地把目光投向現实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真情实感,这为诗歌创作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黄志浩.诗歌教学与审美创造[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张国勋.论诗歌的创作及其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02期
[3]王勇男.诗歌:灵魂深处的苦闷与欢乐——写在诗集《青红皂白》出版之后[J],大庆社会科学,2012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