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故事里没有“好人”,哪怕那个无辜的车行老板,也在人情世故之下,参与了隐瞒
如果非要找出一部电影进行类比,那么声名大噪的那部西班牙悬疑片《看不见的客人》可能和这部来自台湾地区的《目击者之追凶》颇为相似,《目击者》同样反转反转再反转,气氛紧绷,悬念诡谲,命运翻覆,和那部西班牙神作相比,这部电影其实有着更幽暗的底色。这个故事的参与者,开始都看起来善恶分明,黑白清晰,但到最后,变得一团混沌。清晰的开始抖动,明确的开始模糊,坚信不疑的都分崩离析。
这部《目击者》之所以被很多人惊呼为年度华语最佳,除了那份一直密不透风的悬疑感以及人性谜题的设问,更多的还来自于演员不动声色但扎实的表演,李淳——李安的儿子——出演了一个看起来胖乎乎、老实巴交的男孩,一位内向、不谙世事的警察,最终却翻转了身份,嗜血又阴郁,还有男女主角庄凯勋和许玮甯,曾经提名过金马奖影帝影后的殊荣,他们操持着生活化的对白,松弛地上演了一幕幕犹如生活本身一样的桥段。某种程度上说,这部极度戏剧化的故事的成功是由所有可信的细节铸就的。
作为一部悬疑类型片,《目击者》不可避免搭建了一个“无巧不成书”的巧合构架,报社记者小齐发现新买的二手车是一辆改装后的事故车,他追查这个骗子行为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曾经就是多年前那场交通意外的目击者。而这起事故影响甚广,一个事故发生后人间蒸发的女孩,一直提携自己的、看起来兢兢业业实际上野心昭昭的报社领导,一个一直与自己并肩作战、情意款款但最终发现势不两立的女同事,更黑暗的是,他发现了已经努力遗忘的、曾经的自己……
这部电影充满闪回、记忆、追查、怀疑和自我怀疑,看起来,每个人每天都按部就班地完成着命运分配给自己的一个角色,但追查真相的过程催促着暗地里的欲望一点点冒出头绪,每个人的表情和皮囊之下都渐渐氤氲出另一个轮廓。这轮廓开始时影影绰绰,缥缥缈渺,但最终,它真的显形,人们才发现那些黑暗的轮廓才是真身。
影片不停地回溯到那场事故突发的雨夜,那一场瓢泼大雨,山路边偶然停下的车,睡梦昏沉中听到的撞击声,命运捉弄,好奇使然和欲望催促共谋了一次贪念,这一切在男主角小齐的心里,像深沉的梦境不停抖落着灰烬,终于清晰地袭来。一场戏中,破碎的后视镜里折射出的错落叠放的眼睛,成了这部电影最精准的隐喻和点题之笔——破碎的观看,不同的视角,多重的可能性,蜻蜓之眼般的逼视,各种揣度的集合以及这些视线和观念相互纠缠与搅扰。
某种程度上说,《目击者》用戏剧性的故意和不停击碎的叙事,重述了一种生活中原本就存在的状况,每个人对于一桩事件都是盲人摸象,从一个固定的位置,一种固定的身份、一个固定的時间、一种固定的立场,看到一种固定的角度内的“真相”,但那些真相都是被污染过的,至少是被遮蔽过的“片段”。小齐探寻真相的过程,更像是剔除杂质,揭掉幕布,拼凑全貌的过程,而《目击者》的巧妙在于,最终,担任刺探者的小齐,没有一直被留置于安全的岸上,而是逐渐滑落进污水之中,而拖拽他进入污泥的就是他自己。他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偶然切入,却正中命运的下怀。这更像是一次捉弄和不可逃脱的审判。曾经的一念,终将偿还。
小齐最终还是选择了站在利益的一方,在经历了对真相的探寻和最终的崩溃之后,他自己完成了一场蜕变,不只是社会角色和职业的蜕变,还有心态和观念的蜕变。记者曾经隐喻着一种单纯的身份,探寻者,报道者,把一切都说出口的那个人,而现在,跟随着曾经的上司——一个已知的深陷泥淖的人——成了官僚体系中的一员。他讲的那个冷笑话,达成了对自己最绝妙的总结:小明买了一本鬼故事,老板说,不要翻到最后一页,那最恐怖,小明还是翻了,发现,最恐怖的不过是自己购买的价格远远高于定价罢了。这是一次自我嘲讽,也是一次明确的告诫。小明和小齐重叠成了一个人。曾经想做好人的小齐消融了,成了一个再也不想翻到最后一页的小明。
这个故事里没有“好人”,哪怕那个无辜的车行老板,也在人情世故之下,参与了隐瞒。而所有参与了这个故事的人的下场呢?有人沉闷地死去,有人鲜血淋漓,幸存的人,内心裹满黑色的污泥,装扮得干净体面,重新投入生活这场戏剧。
如果非要找出一部电影进行类比,那么声名大噪的那部西班牙悬疑片《看不见的客人》可能和这部来自台湾地区的《目击者之追凶》颇为相似,《目击者》同样反转反转再反转,气氛紧绷,悬念诡谲,命运翻覆,和那部西班牙神作相比,这部电影其实有着更幽暗的底色。这个故事的参与者,开始都看起来善恶分明,黑白清晰,但到最后,变得一团混沌。清晰的开始抖动,明确的开始模糊,坚信不疑的都分崩离析。
这部《目击者》之所以被很多人惊呼为年度华语最佳,除了那份一直密不透风的悬疑感以及人性谜题的设问,更多的还来自于演员不动声色但扎实的表演,李淳——李安的儿子——出演了一个看起来胖乎乎、老实巴交的男孩,一位内向、不谙世事的警察,最终却翻转了身份,嗜血又阴郁,还有男女主角庄凯勋和许玮甯,曾经提名过金马奖影帝影后的殊荣,他们操持着生活化的对白,松弛地上演了一幕幕犹如生活本身一样的桥段。某种程度上说,这部极度戏剧化的故事的成功是由所有可信的细节铸就的。
作为一部悬疑类型片,《目击者》不可避免搭建了一个“无巧不成书”的巧合构架,报社记者小齐发现新买的二手车是一辆改装后的事故车,他追查这个骗子行为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曾经就是多年前那场交通意外的目击者。而这起事故影响甚广,一个事故发生后人间蒸发的女孩,一直提携自己的、看起来兢兢业业实际上野心昭昭的报社领导,一个一直与自己并肩作战、情意款款但最终发现势不两立的女同事,更黑暗的是,他发现了已经努力遗忘的、曾经的自己……
这部电影充满闪回、记忆、追查、怀疑和自我怀疑,看起来,每个人每天都按部就班地完成着命运分配给自己的一个角色,但追查真相的过程催促着暗地里的欲望一点点冒出头绪,每个人的表情和皮囊之下都渐渐氤氲出另一个轮廓。这轮廓开始时影影绰绰,缥缥缈渺,但最终,它真的显形,人们才发现那些黑暗的轮廓才是真身。
影片不停地回溯到那场事故突发的雨夜,那一场瓢泼大雨,山路边偶然停下的车,睡梦昏沉中听到的撞击声,命运捉弄,好奇使然和欲望催促共谋了一次贪念,这一切在男主角小齐的心里,像深沉的梦境不停抖落着灰烬,终于清晰地袭来。一场戏中,破碎的后视镜里折射出的错落叠放的眼睛,成了这部电影最精准的隐喻和点题之笔——破碎的观看,不同的视角,多重的可能性,蜻蜓之眼般的逼视,各种揣度的集合以及这些视线和观念相互纠缠与搅扰。
某种程度上说,《目击者》用戏剧性的故意和不停击碎的叙事,重述了一种生活中原本就存在的状况,每个人对于一桩事件都是盲人摸象,从一个固定的位置,一种固定的身份、一个固定的時间、一种固定的立场,看到一种固定的角度内的“真相”,但那些真相都是被污染过的,至少是被遮蔽过的“片段”。小齐探寻真相的过程,更像是剔除杂质,揭掉幕布,拼凑全貌的过程,而《目击者》的巧妙在于,最终,担任刺探者的小齐,没有一直被留置于安全的岸上,而是逐渐滑落进污水之中,而拖拽他进入污泥的就是他自己。他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偶然切入,却正中命运的下怀。这更像是一次捉弄和不可逃脱的审判。曾经的一念,终将偿还。
小齐最终还是选择了站在利益的一方,在经历了对真相的探寻和最终的崩溃之后,他自己完成了一场蜕变,不只是社会角色和职业的蜕变,还有心态和观念的蜕变。记者曾经隐喻着一种单纯的身份,探寻者,报道者,把一切都说出口的那个人,而现在,跟随着曾经的上司——一个已知的深陷泥淖的人——成了官僚体系中的一员。他讲的那个冷笑话,达成了对自己最绝妙的总结:小明买了一本鬼故事,老板说,不要翻到最后一页,那最恐怖,小明还是翻了,发现,最恐怖的不过是自己购买的价格远远高于定价罢了。这是一次自我嘲讽,也是一次明确的告诫。小明和小齐重叠成了一个人。曾经想做好人的小齐消融了,成了一个再也不想翻到最后一页的小明。
这个故事里没有“好人”,哪怕那个无辜的车行老板,也在人情世故之下,参与了隐瞒。而所有参与了这个故事的人的下场呢?有人沉闷地死去,有人鲜血淋漓,幸存的人,内心裹满黑色的污泥,装扮得干净体面,重新投入生活这场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