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越剧诞生100周年。记得在1953年,上影厂就着手筹拍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于是,袁雪芬、范瑞娟、张桂凤、吕瑞英等名家身影就频繁出现在电影厂内,在排练场内不断飘出的清音雅韵吸引了我。我每到工作空闲就“溜”摄影棚,去聆听那婉转曲调,观赏那曼妙身姿。正是在无数次的大饱“耳福”、“眼福”之后,我对越剧这一迷人的剧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应该也算是我和越剧结缘的开始吧。
相隔34年后的1987年,我被借调到电视台参加由上海电视台和上海越剧院联合摄制的越剧连续剧《西厢记》(下简称《西》)的拍摄工作,担任美术设计。这可以称得上我的一次极其珍贵的和越剧真正的亲密接触。在剧组成立之初,时任越剧院院长的袁雪芬在汾阳路上的越友酒家设便宴与剧组的主创人员见面,就如何拍好《西》剧和我们交流沟通。当谈到其中的历史背景时,有人提出《西》是有“元曲一人”之称的大戏剧家王实甫的力作,因此拍摄时务必要原汁原味地尊重史实。这就涉及到我所负责的美工部门的工作。因为元朝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现存的古建筑群大都是清代遗留建筑,而且从布景到化妆、服饰、道具等诸多方面都要还历史以真实,这就造成无论在资金还是拍摄周期上都根本不具备可行性。于是我建议,建筑就借助实景,然后按《西》剧的要求进行少量的适当的加工;服装就利用越剧院现存的古典服装;道具也利用现有的明、清实物为主,不要拘泥于历史剧的框架,这样即切实可行,也可保质保量。经过共同讨论后,最后由袁雪芬院长一锤定音,决定采用这个方案。
四集连续剧《西》剧组共分两组演员,一组由张桂凤。金采凤、吕瑞英等老一辈演员挂帅上阵,另一组则由刘觉、华怡菁、陈颖等青年演员领衔主演;两组表演人马同时拍摄内容相同的两个版本。筹备期间,剧组将内、外景选在了松江的醉白池、方塔园,还有宁波的阿育王寺。正式开拍时正逢炎夏酷暑,为了不影响醉白池日间的游园活动,我们大多数场景都选在夜晚拍摄。醉白池一潭池水,四周古木遮天,密不透风,照明灯光一亮,大量的蚊虫更是蜂拥而至,所以每晚拍戏,除了难耐的高温,那蚊虫的死死围攻叮咬,真叫人实在难以忍受。但无论是老年组还是青年组的每一个演职人员,大家都从不叫苦叫累,而是齐心协力,一边又一遍地反复排练,直到最后正式拍摄。
《西》剧组全体职员的这种敬业忘我的献身精神也深深地感染这我,给我 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作者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相隔34年后的1987年,我被借调到电视台参加由上海电视台和上海越剧院联合摄制的越剧连续剧《西厢记》(下简称《西》)的拍摄工作,担任美术设计。这可以称得上我的一次极其珍贵的和越剧真正的亲密接触。在剧组成立之初,时任越剧院院长的袁雪芬在汾阳路上的越友酒家设便宴与剧组的主创人员见面,就如何拍好《西》剧和我们交流沟通。当谈到其中的历史背景时,有人提出《西》是有“元曲一人”之称的大戏剧家王实甫的力作,因此拍摄时务必要原汁原味地尊重史实。这就涉及到我所负责的美工部门的工作。因为元朝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现存的古建筑群大都是清代遗留建筑,而且从布景到化妆、服饰、道具等诸多方面都要还历史以真实,这就造成无论在资金还是拍摄周期上都根本不具备可行性。于是我建议,建筑就借助实景,然后按《西》剧的要求进行少量的适当的加工;服装就利用越剧院现存的古典服装;道具也利用现有的明、清实物为主,不要拘泥于历史剧的框架,这样即切实可行,也可保质保量。经过共同讨论后,最后由袁雪芬院长一锤定音,决定采用这个方案。
四集连续剧《西》剧组共分两组演员,一组由张桂凤。金采凤、吕瑞英等老一辈演员挂帅上阵,另一组则由刘觉、华怡菁、陈颖等青年演员领衔主演;两组表演人马同时拍摄内容相同的两个版本。筹备期间,剧组将内、外景选在了松江的醉白池、方塔园,还有宁波的阿育王寺。正式开拍时正逢炎夏酷暑,为了不影响醉白池日间的游园活动,我们大多数场景都选在夜晚拍摄。醉白池一潭池水,四周古木遮天,密不透风,照明灯光一亮,大量的蚊虫更是蜂拥而至,所以每晚拍戏,除了难耐的高温,那蚊虫的死死围攻叮咬,真叫人实在难以忍受。但无论是老年组还是青年组的每一个演职人员,大家都从不叫苦叫累,而是齐心协力,一边又一遍地反复排练,直到最后正式拍摄。
《西》剧组全体职员的这种敬业忘我的献身精神也深深地感染这我,给我 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作者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