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jian42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式学习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大力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在实践中由于缺乏一套科学的程序,往往在实践中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笔者在文章探讨了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希望能进一步促进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化学教学;探究式;促进
  在全新的新育思想指导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构建了解决的中学化学探究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它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其内容如下。
  一、呈现化学问题,以创设问题情境为中心
  呈现化学问题,是模式的第一个要素和实施环节。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必须得到一个明确的任务,或者在某一情境中自己发现问题;教师必须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意识。因此,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一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1.直接提问,激发兴趣,引导探究.有趣的问题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能够很快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一个具有挑战性鼓舞性问题能马上激活学生的思维细胞,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并迅速将其带入愿意学习的思维境地。例如,在学习盐类水解时,可由家中蒸馒头谈起并提出问题:“面发了酸了怎么办?”(学生答:加碱。)“这里说的碱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学生答:碳酸钠。)“属于哪一类物质?”(学生答:盐类。)“它的酸碱性如何?可以用哪些实验加以验证?”进而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他们会从实验中发现“为什么碳酸钠溶液会呈碱性”“其他盐的酸碱性怎么样”等问题的答案,这样一来矛盾就自然地交到了学生手中,起到了激发兴趣、引导探究的作用。
  2.利用实验,发现问题,引发探究.化学实验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变化性使其自身充满了探究的悬念,易引起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兴趣,这是教师经常采用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的适用范围很广,例如:元素化合物和有机物性质及其反应产物的验证性研究;按一定要求制备,验证物质性质的实验设计(装置、药品、操作);证明概念、理论或习题的有关实验探究;联系实际解决生活问题,创新实验探究等等。
  3.通过一些探究性习题创设问题情境.所谓探究性习题,也称探索性试题,其特征是题目本身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或是得出结论的方法,只是提出了可能,需要经过观察、分析、猜测、比较、归纳等科学方法,才能得出结论的一类新型试题。利用探究性试题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是教师身边有良好的探究性试题,本文在第三章中的纸笔测验对其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4.利用化学史料创设问题情境.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化学史料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使教学不再局限于现成知识本身的静态结果,而且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的过程,揭示出反映在认识过程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使学生学会到形成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
  5.结合生活、生产和当前科技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紧密联系生活、生产和当前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意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实践性和深刻性。
  二、学生的信息搜索阶段,以收集资料为中心
  学生明确探究任务之后,就要根据问题情境的要求收集相关资料。收集资料的方法很多,可以查阅课本,可以网络查询,可以通过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也可以咨询专家与伙伴协商交流。搜集信息的过程和质量决定着问题解决的最终效果,如果资料收集不全或者收集的资料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就会导致问题解决的失败。收集资料的能力对于问题解决来说很重要,特别是对于陌生的具有创造性的问题而言,更是举足轻重。学生收集资料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找出问题解决所需要的信息,同时还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精制和组织,以利于问题解决过程中信息的提取和迁移。对资料的精制和组织就是把获得的资料与已有的知识用适当的线索联系起来,形成网络化认知结构。精制和組织的方法有:找出新资料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的联系,如上位概念、下位概念和并列结合关系;对学习材料列提纲,作图解或画概念图;理解新信息的涵义,对其进行分类和概括等。
  三、学生的信息整合阶段,以形成假设为中心
  收集完资料之后,就要促使问题初始情况,向目标情境的转化,就必须提出种种可解的途径、假设和目标。 情境假设,所谓假设是指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规律,对未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规律所做的一种推断和解释。假设不仅是一种方法,还是一种结果、一种思想。所谓“方法”就是指根据已知对未知进行推断和解释的思维过程,所谓“思想”是指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科学理论,随着科技的发展,当前被认为是正确的理论也有可能被进一步修正,甚至被推翻。所谓“结果”是指由推断所得到的假定性结论。
  提出假设是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提出假设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注意对问题进行分析、了解。牢牢掌握问题的目标情境与问题的主要特征,将精力集中在问题目标情境上。学生可以是自己提出假设,也可以是合作提出假设。提出假设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既是整合已有知识的过程,又是超越已有知识,更新理解的过程。
  四、师生反省评价阶段,以合作交流评价为中心
  “协作”和“交流”不仅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素,而且也是基于问题解决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阶段中,要求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法,把问题的解决过程和结果显现给同伴,从中选取最优方案。这体现了新课程中三维目标的实现,也促进学习者进行自评,以便了解自己的不足与优势。从另一方面讲,对某一次问题解决加以总结和交流评价,交进问题解决者改进问题技巧,提高问题解决效率的绝好机会,也有助于学生学会合作,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帅保国等.论问题式学习中的“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2005(7).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付立海,周仕东.郑长龙.科学探究内容的核心化与活动的多样化[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3).
其他文献
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的实时音频处理系统,介绍了音频解码芯片TLV320AIC23B的基本特点和使用方法,详细描述了该芯片与DM642的McASP接口的连接方式,使用了2个ping-pong缓存实现了
介绍了遵照标准JB/T 4730-2005和《辽表》的格式内容,利用Excel 2000编制而成的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系统。该系统具有自动编制检测工艺、自动监控和评定底片级别、自动完成检测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是实现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将课堂教学、数学学科教学、教学过程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实施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渠道。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思维  心理学表明创新能力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开展能动思维,产生新颖独特
针对Ⅱ型X射线探伤机目前存在的诸如抗干扰能力、稳定性、兼容性较差等问题,研制出新型SV-III型控制器。控制器采用A/D模块式开关电源、可控硅模块等元器件,能比较理想地解决
由于水声环境复杂,为了检测环境噪声干扰下的测距回波信号,需要较强的发射信号,造成系统功耗高,无法长时问工作,保密性差.将混沌检测理论引入水声测距领域,发现混沌振子检测
网站是各单位树立形象和扩大社会影响的有效工具,安全防护是其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网站常见安全隐患,从安全设备、网站建设、网站管理三方面阐述了防护策略。
【摘 要】为了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地让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很多语文教师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它让与往年课堂呈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可是与此同时总有一些学生滥竽充数,不积极地进行讨论,说一些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话题,影响了小组活动的质量的和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采取积极地措施,对学生进行引导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与血塘、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0例无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及80例无糖尿病非高血压组的空腹血糖、血脂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血糖阳性率16.25%显著高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