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告语看近代的国货运动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meo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告语言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反映着时代的社会风貌、人的思想观念和商业文化的发展与变迁。1912~1919年,从中华民国成立到五四运动,在爱国主义情绪极其高涨和国货运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国货广告应运而生,其产生和发展都折射出当时的社会风貌。本文以《申报》广告语为例,探究近代这场影响深远的国货运动。
  关键词:国货运动  申报  国货  广告语
  一、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地演化着。自语言产生之日起,人类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开语言,商业领域也不例外。我们将商业领域中的语言称之为“商业语言”,“它至少应包括:广告语言、店名、商标名、店堂橱窗的宣传语、营业员用语等。”[1](P487)在商业活动中,广告词是商家的一种营销工具,是传递商家和消费者之间信息的桥梁。
  美国学者布赖特(W·Bright)认为“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或即变时,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会毫不含糊地随着社会生活进展的步伐发生变化。”[2](P1)而作为商业语言的广告词,亦是如此,它伴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地演化着。广告对于社会的作用和影响,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增强。因此,通过对广告词的研究,可以探寻当时的社会面貌。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数千年未有的大变局,古老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中国的一批有识之士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在近代掀起了一场以“爱国”为主题的国货运动,以期达到实业强国的目的。自从报纸在中国兴起后,它就在整个近代社会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报纸的出现也使得广告应运而生,并逐渐增大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笔者拟通过对1912~1919年《申报》广告语的研究来探究近代的国货运动。
  二、1912~1919年《申报》广告语与国货运动
  中国近代国货运动兴起于20世纪初,是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以抵制洋货为内容,以振兴民族经济为目的的反帝爱国运动。它以经济重地上海为中心,辐射全国,影响深远。它以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为序幕,延续时间长达40余年。进入民国后,这一运动在民族资产阶级的积极倡导下不断发展。在这场运动中,民族资产阶级高喊“实业救国”的口号,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本文论述的1912~1919年这一时间段,便是近代国货运动的早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开始以1911年12月中华国货维持会的成立为其标志,国货运动以比较完整的形态正式出现,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有组织的大力提倡、发展国货事业。”[3](P5)
  在大力提倡国货的社会背景下,部分商家将自己的商品打上“国货”标签,《申报》“国货”广告应运而生。广告词讲究主题突出、信息鲜明,这样才能吸引民众、感染民众。这些商品通过“国货”标签表明其国籍,而国籍便成为推销商品的诉求点。
  1912年1月1日,上海服装店在《申报》刊登的广告中出现“国货”二字,这是《申报》中最早出现的国货广告①。广告语中写到“敝庄坚守专用国货,以保利权宗旨……区区苦心,当为爱国诸君共鉴欤”②此则广告打上“国货”标签,明确标注出商品国籍,利用民众的爱国情感进行舆论宣传,提倡消费国货。此后,国货广告便在《申报》中反复出现。“庆胜丹”“雪花精”“第一中国牙粉”是上海罗威药房广告中提及该药房售卖的三种商品,广告语中提到“大可挽回利益,抵制外来各货”,如果“能畅销一份国货,即能抵制一份外货,想同胞必能鉴此苦心也”③。但是,“国货”二字包含在广告正文中,字体较小(见图1)。而精益眼镜公司的广告将“爱用国货者鉴”④从正文中提炼出来单独设置,较之前的广告更加醒目,号召国人使用国货。同年的上海丹凤牌雪茄以“维持国货注意”⑤为广告标题,字体较大,格外醒目,可谓是将“提倡国货”这一口号通过《申报》广告语响亮地喊了出来(见图3)。
  
   图1:罗威药房,《申报》1912年4月8日                    图2:精益眼镜公司,《申报》1912年4月20日
  图3:丹风雪茄,《申报》1912年11月29日
  《申报》国货广告与国货运动紧密联系,并受到民族主义精神的影响,通过提倡消费国货来对抗西方的经济侵略。这些广告语往往以“国货”为诉求,强调“爱国者”“爱国诸君”等都应该购买国货,利用了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国货广告所采用的话语对民族主义精神进行宣传,大大激发了国人的爱国情感。
  在国货运动的提倡下,各行各业纷纷表示抵制洋货,主动提倡消费国货。从1912年到1919年,《申报》国货广告的数量和时间上都保持着连续性。这种连续性与国货运动的持续性遥相呼应。另外,在1915年、1919年分别爆发了两次国货运动高潮,《申报》国货广告也迎来两次高峰,从下表中可以得到一定的反映(见表1)[4]。
  表1:
  
  年
  月  则
  日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7 1919
  5月15日 3 3 1 6 2 4 2 7
  5月16日 2 1 3 5 0 3 3 10
  5月17日 1 1 2 7 2 5 0 16
  5月18日 2 2 1 9 0 4 1 14
  5月19日 2 2 0 7 1 4 3 13
  5月20日 2 2 1 8 0 2 2 14
  5月21日 2 3 2 6 1 4 1 22
  总计 14 14 10 48 6 26 12 96
  1915年初,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签署“二十一条”,企图把中国变成日本的殖民地,民族危亡之感涌上国人心头。这一事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当时许多报纸印刷提示标语“不忘国耻”,5月7日和5月9日便成为中国的国耻日。由此引发了一次全国性的抵制日货运动。在此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申报》刊登的《提倡国货之根本法》一文指出“今者登高一呼而人皆曰国货,国货不待劝告,不带鼓吹,而人人皆以提倡国货为务。”⑥   一时间,抵制日货的浪潮汹涌,提倡国货的呼声四起。很多商人意识到这是推销国货的好时机,于是便在《申报》广告中打上“国货”标签,利用国人的爱国情感,以民族主义为诉求来销售国货。例如图4广告便利用这次机会大力宣传国货。中国出品的人丹广告中(见图5),在广告正文之上插入了一颗心形符号,并附录文字“爱国说”,心形让人联想到爱国的赤子之心。
  “爱国!爱国!这句话是人人晓得的,然而总要晓得爱国的实在才好。爱国的大事是我也不敢说,从我们这个生意场中说起,生意一道,各行各业多得,别的我也不用说他。单说我们药房这一行,算起来一年到头流出去的金钱是已经不少了,购用国货是大家愿意的……爱国同胞何妨试一试看。如其不是谎话,那么再请诸君传扬传扬,也算我们中国兴了一件实业了。若能多兴一件实业,流出去的就可以少一份了。各业都能这个样子,岂不是我们中国富强的日子就不远了吗?”⑦
  这些国货广告强调商人创办企业的目的是为兴实业,为国家“杜塞漏危,挽回利权”⑧,国民表达民族情感的方式是购买国货。反之,只要消费洋货则导致金钱外流、国家失去利权。商家在广告词中反复运用这一逻辑,不断以民族情感强化国民消费国货的责任感,生产和消费都是以热爱民族和振兴国家的名义进行着。
  
  图4:国货大扩张送上尤加彩,《申报》1915年4月8日     图5:中国出品人丹,《申报》5月19日
  从1912年到1919年《申报》国货广告的统计中可以看出,《申报》国货广告在1915年高潮之后又恢复到平稳发展阶段。而1919年国货广告数量激增与五四运动的爆发密切相关。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会议。面对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列强不仅拒绝,甚至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此消息传到中国后,点燃了国人的怒火,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学生、工人、工商业者等纷纷投入到这场运动中。众多商家在运动期间关门歇业,国货商人提出“提倡国货、抵制日货”的口号。其目的在于把国耻转化为一种强烈的抗议,号召全民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因此,这一时期《申报》的国货广告语呈现出新一轮的高潮。1919年5月9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国货广告,把“耻”和“请用国货”用将近三分之二的版面醒目地标注出来(见图6),以此提醒国民勿忘国耻,抵制外货,购买国货。国民用抵抗外货的形式来表达他们的愤怒,用经济斗争来达到他们的政治诉求。同年5月17日,包括《申报》在内的几家报纸公开刊登“自五月十四起不收日商广告并日本船期汇巿商情”⑨。上海先施和永安两大以进口货为特色的公司也纷纷发表声明,征求和推销国货。⑩中国兴业烟草公司的广告中声明“时急矣,救国诸君请勿将金钱输出国外”k,并在正文右下角附上插图,一位士兵左手拿盾牌,右手举起大刀(见图7),形象生动地提醒国人共同抵御外敌,激发了国民压抑已久的愤怒和对商品的心理认同。
  图6: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申报》1919年5月9日
  图7:中国兴业烟草公司,《申报》1919年5月17日
  相比于1915年“二十一条”的签订给国家带来的耻辱,五四时期国家面临的则是亡国的危险。因此这些国货广告的民族主义话语更深刻,结合时事更加发人深醒,这些话语看似不如“中国人应该购买中国货”这类话语强硬,但通过国难的陈述,作用于消费者的内心,对消费者内心的冲击更大[4]。
  三、结语
  广告语是商家向民众介绍商品的宣传用语,对消费者有着一定的引导作用。宣传国货广告语的出现,与国货运动的兴起是密不可分的,并受到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影响。商家通过宣传国货来抵制外货,抵抗列强的经济侵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商品属于经济范畴,因此,广告语一般从经济角度提倡消费国货,“挽回利权,杜塞漏危”l这一主题成为国货广告的长期诉求点。另外,这些广告语当中还包含“爱国、救国、强国、雪耻、挽回利权”等涉及民族主义的内容。这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这一时期的广告语选择以“提倡国货”为主题,有效地将国人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思想融入到产品宣传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了国人沉睡已久的爱国之情。而这被激发的爱国之情成为国货与洋货竞争的巨大优势。总之,国货广告语的宣传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民众购买国货的热情也被激发出来,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注释:
  ①此则广告是笔者所见最早的《申报》国货广告。王儒年《欲望的想象——1920~1930年代<申报>广告的文化史研究》一书中所提到最
  早的国货广告刊载时间是1913年1月6日为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89页)。比向娟《民族主义语境下的国货运动与<申报>广告(1912~1926)》一文中所提到最早的国货广告刊载时间是1912年4月8日。
  ②《申报》1912年1月1日。
  ③《申报》1912年4月8日。
  ④《申报》1912年4月20日。
  ⑤《申报》1912年11月29日。
  ⑥《申报》1915年3月25日。
  ⑦《申报》1915年5月19日。
  ⑧《申报》1915年3月26日。
  ⑨《申报》1919年5月17日。
  ⑩《申报》1919年5月17日。
  k《申报》1919年5月17日。
  l《申报》1915年3月26日。
  参考文献:
  [1]刘宁生.关于店名的综合研究[A].语言·社会·文化[C].北京:语文出版社.
  [2]姚汉民.新词语·社会·文化[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3]潘君祥.近代中国国货运动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4]向娟.民族主义语境下的国货运动与《申报》广告(1912~1926)[D].合肥: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秦胜青 解洁琼  浙江宁波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315211)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基于声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手段,通过收集巩义方言的相关声学资料,分析并确定了巩义方言单字的五度值,即阴平24、阳平41、上声44、去声51。通过与汉语普通话进行对比,找到了巩义方言单字调在时长上的一些特点。  关键词:巩义方言 单字调 时长 音高 五度值  一、引言  巩义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位于中原官话中的洛嵩片区。它的声、韵母系统和普通话很接近。巩义方言中也有四个调类,即阴平、阳平、上
期刊
摘 要:以许渊冲《唐诗三百首新译》中描写唐诗女性愁苦、离别和爱情三类意象的译文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部分-整体图式、中心-边缘图式、起点-路径-目标图式”三个方面,对唐诗女性意象英译过程的意象图式进行探究。研究发现:1.五官意象传递女性的喜怒哀乐,在英译唐诗女性愁苦类意象时,构建“部分-整体”图式有助于传达其愁苦的心境;2.身形意象反衬女性的心情变化与内心情感波动,构建“中心-边缘”图式可还原离别场
期刊
摘 要:离合词是汉语语言学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学界对它的研究经历了从纯现代汉语领域的探索到结合对外汉语教学、中文信息处理以及语法规范的研究这一过程,今后也必将继续作为一个重要议题而存在。本文将对这一研究过程进行初步综述。  关键词:离合词 对外汉语教学 中文信息处理  “离合词”也称作“离子化、短语词、词组词、最小述宾结构、粘连词组/短语、可分词”等,是指“汉语里有一种AB组合,中间可插进别的成分
期刊
摘 要:本文在跨文化传播学视角下,以宁波中小型家电企业网站的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词汇、句法和语篇方面存在的译文用词不当、逻辑不清和内容繁杂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家电企业网站的文本表达方式,对宁波市中小型家电企业网站的文本表达方式、呈现顺序和语义简洁性三方面提供了若干翻译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学 家电企业 网站内容建设 翻译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国
期刊
摘 要:以功能语言学为基础,从人际意义角度对《红高粱》译本中人物之对话、行为和心理描写,进行语气、情态和评价分析。文章旨在探究译文再现人际意义的途径及译文与原文在人际意义上的对等程度。  关键词:《红高粱》 功能语言学 人际意义再现  一、引言  很多人认为,对文学译作的评论只能从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的角度展开(黄国文,2004)。然而,翻译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其发展与诸多学科密不可分。功能语言学认
期刊
摘 要:近代工商业的出现与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引起了传统士农工商职业结构和观念的变化,并在语言上留下了痕迹。分析这一领域中出现的新词语,可以反映出近代职业观念的变革,探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关键词:职业观念 新词语 社会转型 语言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体现着一个社会中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和生产中需要表达和传递的绝大部分信息。”[1](P130)新词语是语言系统中最
期刊
摘 要:本文着重从句法学中论元结构的角度对动词“吃”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其后置名词结构的非常规性做出新的解释。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大胆提出假设,认为类似“吃+NP”结构是轻动词移位、合并和词汇合并两者并存的,并与此同时提出“轻名词”假说,对宾语非常规性进行图式证明,用以给出简明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吃 论元结构 轻名词 非常规性  一、引言  论元结构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当前对动词论元结构
期刊
摘 要:前景化与陌生化理论对文学作品,尤其对诗歌分析是十分有效的手段,启发我们如何用修辞聚焦原理对诗歌主旨进行解码,理解作者意图,复原作者意图。本文以丁尼生的Break,break,break为例,主要探讨前景化的语言策略在诗歌中的表现以及应用。  关键词:诗歌 前景化 陌生化 Break,break,break  一、前景化概述  (一)定义与内涵  “前景化”在修辞聚焦原理的运用中是一个非常重
期刊
摘 要:不同时代的语言风格既有共性,也有各自迥异的特色,而新闻标题就是一个时代语言的汇集之地。民国时期的新闻标题在语言风格上呈现出三种风格:一是庄严稳重,二是紧跟时代,三是简洁朴实。  关键词:民国时期 新闻标题 语言风格  一、引言  题为文眼,新闻标题是一篇新闻内容的集中概括和浓缩。“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口,标题是新闻报道的眼睛,也就是新闻报道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理解新闻的基本内容。”[1]
期刊
摘 要:以“屌丝”为例,分析流行称谓语的理据。流行称谓语的理据可以分为词内理据和词外理据,根据来源的不同词内理据,可以分为:语音理据、形态理据、语义理据;词外理据可以分为: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两种。本文主要侧重社会心理的分析。  关键词:网络流行称谓语 词内理据 词外理据 屌丝  网络的产生和普及,催生了很多事物,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其中网络流行语就是一个典型。网络流行称谓语无论是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