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剔红亭阁人物博弈图盘

来源 :青岛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dhy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青岛市博物馆“李汝宽家族捐赠陈列”展厅展出的一件国家一级文物“明永乐剔红亭阁人物博弈图盘”格外引人注目。该文物用漆肥润,雕刻圆熟劲健,磨工精细,藏锋不露。这件剔红漆盘呈椭圆形,盘口横径22.5厘米,盘底横径17.9厘米,重达385克。
  “剔红,即雕红漆也。”剔红程序之繁琐,周期之长,在中国漆工艺均为最。明永乐剔红多以花卉和山水人物为题材。这件漆盘盘心雕刻山水人物场景,犹如一幅生动的山水人物画:小亭、栏杆围绕的庭院里,三位老者围坐在棋桌旁,正下着围棋,一位老者手指停在棋盘上方,似乎举棋不定;他对面的老者手执棋子,手臂弯于胸前,一幅深思熟虑的样子;而中间的老者做安然状,颇有观棋不语的君子风范;他们的身后,有一位回首张望的执杖老者,随有携古琴的童子,二人已经走到近前,而棋桌旁的三人浑然不觉。一旁的小亭内有童子正捧茶欲出,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方寸之间一幅文人士大夫于松石亭阁间携琴对弈的写实场景呼之欲出,反映了文人墨客悠闲清雅、寄情山水的生活情趣。盘心四周雕刻的富贵牡丹与芍药花交相辉映,四周枝叶茂密、舒卷自如,花叶相映,趣味盎然。
  漆盘底部髹黑漆,上面刻有“大明宣德年制”的楷书款,此款的下面隐藏着“大明永乐年制”的刻款,为一双款的漆器。一件漆器为何有两个年款?清人高士奇在《金鳌退食筆记》中作了分析:“宣宗时厂器终不逮前,工屡被罪,因私购旧藏盘盒,磨去永乐针书细款,刀刻宣德大字,浓金填掩之。”宫廷的大量需求,繁盛的朝贡贸易,对剔红器需求量特别大。而剔红漆器产量稀少,造成这一奇特历史现象的发生。
  明洪武时期,出于恢复经济,发展生产的需要,朱元璋对下棋这样正当的娱乐活动也加以禁止,甚至严加惩罚。虽然民间禁止下棋,而围棋在士大夫阶层却相当兴盛。这件永乐时期的漆盘上雕刻士大夫下棋的场景,说明洪武时期的禁棋规定已名存实亡。
  此盘为著名收藏家美籍华人李汝宽家族捐赠,相似漆盘世界有三件,中国唯此一件,弥足珍贵。
其他文献
每年春季,到市南区来一场精致而经典的赏花游,是这个城市最生动与精致的春之节日.行走在市南这个都市里的世外桃源,无论用眼睛、用鼻子、用嘴巴,用心灵,时时都能感觉到“花开
期刊
历时4年零7个月建设,4月28日,总投资500亿元的青岛东方影都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竣工落成.山东省副省长于杰,青岛市市长孟凡利,电影局副局长李国奇,青岛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区党工
期刊
最是娇媚春满园,花色醉芬芳.北方的季节转换,从光秃秃的树枝开始,新抽的一个芽、一个苞都很珍贵,“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季节转换鲜明、缓慢.看着整个城市逐渐变
期刊
一百多年前,在松花江南岸,城市在这里舒展着腰肢。一百多年后,这里生长出哈尔滨最著名的老城区——道里区。  2018开年之初,“魅力道里冰情雪韵”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采风行活动拉开帷幕,“采风行”活动组重看道里区,切身体会它的今昔变迁,感受城市成长的精神动力。  “采风行”从中国木雕馆开始。4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家聚集在道里区景江西路的中国木雕馆内,“长枪短炮”蔚为壮观。这些摄影家全部是《
期刊
青岛明德小学在“明礼修德,止于至善”办学理念引领下,在实践现代学校自主发展的过程中,结合学校实际,分析学校自身优势与不足,确立了以共筑“和谐”校园的总体构架,突出“自
期刊
随着经济的日益腾飞,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面对于现今的电子科学技术的繁荣,各色各样的电子产品均是需要能源来维持其的运转。而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的一
光影碰撞光影,视线碰撞视线,一个门洞串起一个门洞,小块的彩色玻璃上映出了甜蜜的身影。那些金碧辉煌,那般雕梁画栋,那些线条和装饰,让人转身遇到青年风格派抑或欧洲复古风。即使那些铁艺上的锈迹斑斑,那些沧桑老旧的纹理,也格外有味道,仿佛沧桑了光阴,模糊了时光。门、窗,建筑的眼睛,赋予了空间意想不到的生命和光彩,給予了人们不同凡响的洞见和视角。
期刊
“训犬,先要读懂犬。”  要读懂犬,最重要的是要和犬亲近,这需要训犬师付出耐心与爱心。在青岛做“狗狗家教”的训犬师龚彪,大学还没毕业就决定从事与狗有关的职业,至今,从事这个职业已差不多八年了,期间,他走过很多城市学习相关的训犬知识。  龚老师说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爱狗的人,他认为训犬不是服务,不是教育,而是训犬师与狗狗主人之间的知识传递。目前来说,很多人对训犬师仍存有一定的偏见,认为他们会虐待狗狗
期刊
浮云游子,叶落归根,乡愁是千百年来各民族文艺创作的一个母题,创作者在离家或归家的路途上體昧一派苍凉。在苏联有一位“电影诗人”,将乡愁的甘苦品出了三种韵味。这就是继苏联的爱森斯坦之后真正在世界影坛树立崇高声誉,与伯格曼、费里尼一同被尊为西方艺术电影“圣三位一体”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塔可夫斯基在其著作《雕刻时光》中写道:“在我所有的影片里,根的主题一直极为重要,这一主题联系了:家庭房舍、童年、国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