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三大高校中北大的刘颖、清华的颜宁和浙大的胡海岚都被称为科研之花,相比颜宁和胡海岚来说,刘颖已经有了自己稳定的家庭和孩子,作为一名女性科研工作者,这一切难能可贵。勇敢做自己的颜宁至今没有结婚,浙江大学的胡海岚感情生活被科研所拖累,至今还没有小孩,而北京大学的刘颖却做到家庭和科研工作双丰收的成果。”
以上内容摘自北京大学新闻网的一篇报道。
不久前湖南日报“湘伴”微信公众号的《第一批90后已经当大学教授了》一文被各媒体纷纷转载,文章重点介绍了6位1990年后出生的男性大学教授,报道内容皆为他们的教育背景及科研成果,无一字涉及婚恋。
瞧,这差别!难怪当撒贝宁称颜宁为女科学家时,颜宁表示:“科学家就是科学家,为什么前面一定要加个‘女’字呢?”因为她清楚,当人们强调这个“女”字时,总是不自觉地戴上了有色眼镜,这副眼镜便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对某一类人或事物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如:
性别刻板印象:女生不如男生擅长数学;男生不如女生擅长表达。
地区刻板印象:四川人都爱吃辣;东北人都能喝酒;内蒙古人都会骑马上学。
种族刻板印象:黑人没有白人聪明;白人运动不如黑人。
外表刻板印象:西装革履,是个绅士;抽烟有文身,是个混混。
除此之外,还有职业刻板印象、信仰刻板印象、年龄刻板印象,等等。总之,刻板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颜宁在清华当博导时,有一次,在学院面试博士生时,一位男同事问面试的女生:“将来你会如何平衡家庭和科研?”颜宁立刻对女生说:“你可以不回答这个问题。”转而对男同事说:“这是一个有性别歧视的问题,你们为何从来不问男性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刻板印象人人都有,比如男主外,女主内。但有些人会把刻板印象当成全部事实而不愿获取更客观的信息,如此便形成了偏见。将偏见付诸行动则产生歧视。刻板印象是一种认知标签,偏见更多的是一种观念和态度,而歧视的本质是一种行为。既然刻板印象只是一种认知标签,那是不是只要没有歧视行为的发生,刻板印象就不会给人带来实质性的伤害呢?
讓我们看一下心理学研究的结果。
图1:组织斯坦福大学的本科生参加一次高难度的GRE文字测验,一部分参加测试的学生被告知这个测试体现文字技巧,用来评估你的语文水平;另一部分学生则被告知:“这是一个通过猜谜游戏来完成的心理学研究,因此我们要进行实验室练习。”测试结果:得到前一种说明的,黑人学生的成绩明显落后白人学生,可得到后一种说明的,黑人学生与白人学生的成绩相当。
图2:本次GRE文字测试中参与者被要求表明自己的种族。区别是:一部分人在测试前被问及,另一部分人在测试后被问及。测试结果:测试前表明自己种族的学生,黑人学生的成绩远远落后白人学生;而在测试后表明自己种族的学生,黑人学生的成绩却优于白人学生。
图3:对密歇根大学主修数学的本科生进行数学测试,一部分人被告知这个测试同大多数数学测试一样会反映出性别差异;另一部分人则被告知这个测试是一个特别设计的版本,对性别是平等的,女性和男性将会表现得同样好。测试结果:听到前一种说法的参与者,女生的测试成绩显著落后于男生;听到后一种说法的参与者,女生成绩与男生相当。
以上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刻板印象威胁。是指当个体或群体感知到情境中有关所属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存在时, 由于担心或焦虑反而会验证自己或所属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这一过程。
考入斯坦福大学及密歇根大学的学生已然是学霸级的人物,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学霸,哪怕只是在内心感觉到自己处于消极的刻板印象中,他们的表现都会大失水准。可见,许多人用来证明刻板印象正确的消极“事实”,往往正是刻板印象威胁的产物。
刻板印象,尤其是刻板印象中的消极评价会带给受威胁者持续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仅会影响个人成就,也同样影响个体的健康状况。
比如:耶鲁大学1970届的校友,黑人只占3%,但在已经死亡的人数中,黑人占了11%,死于压力或压力相关的显性疾病。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格雷格·沃顿以干预理论方面的研究而著称,他认为:“心理学家的责任就是去定义社会问题中的心理要素,并创造出针对这一要素的干预手段。”
“两个数字与一个问号”是一个有关干预的现场实验:参加实验的只有白人和黑人学生。研究者先要求他们列出两个朋友,这些朋友要么已经进入计算机科学领域,要么很适合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这很简单,参加实验的学生都做到了。接下来,研究者增加了人数,要求他们列出八位这样的朋友。显然,对每个参与实验的学生来说,他们这类朋友的数量都达不到八个。此时,研究者让参与者回答的问题是:在列出朋友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意味着什么?白人学生的答案基本是“没有意义”。对于黑人学生来说,列不出八个人却有着巨大的影响,似乎意味着他们不属于这里。不仅如此,甚至还令他们感觉他们的群体也不属于这里。 研究者给参与者翻看来自其他学生的来言,这些学生表现出想主修计算机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兴趣。研究者问参与者对这些学生有什么建议?白人学生在两种情况下都体现出鼓励的态度,既鼓励同种族的学生也鼓励黑人学生;反观黑人学生,在他们能列出两名朋友的情况下,他们鼓励黑人同学学习计算机科学。可当他们在列出八个朋友的问题上遇到困难时,他们突然开始反对同种族的学生进行该领域的学习……如此便形成了一个小规模的刻板印象威胁。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
归属,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某一个体对特殊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和维系,归属感则是这种划定、认同和维系的心理表现。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受到刻板印象威胁的学生会轻易地对生活中的消极事件甚至中性事件做出负面评价,并由此感受到社会排斥,得出“我不属于这里”的结论。“归因再训练”是格雷格·沃顿为此专门设计的干预手段,目的是改变人们对生活中消极事件或消极感受的归因,促使他们把原因归结为一些无伤大雅的理由,而不是直接归结为自己总体不属于这里。
实验对象为大一新生。目的是要他们了解到大学期间对归属感的怀疑是常见的暂时现象。
首先,新生们会看到一些调查数据,以及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的发言,如:“大一那年,尽管我见了很多人,但我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小的亲密朋友圈。我不得不提醒自己:交到亲密的朋友需要时间,从那时起,我见到过的一些人逐渐成为亲密的朋友,就像在高中时代一样。”这表明迈入大学门槛是一个需要渐渐适应的转变。
然后,讓将要升入大二的学生用半个小时描述自己为何在一开始因归属感问题而焦虑?这种焦虑又是如何随时间而好转的?实验要求这些准大二学生通过情况介绍的方式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
干预研究针对两个同年龄组的参与者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跟踪调查,一直追踪学生到大四。自然条件下的黑人学生GPA(平均学分绩点)由入校时的3.5到毕业时的3.4,基本无变化。但干预条件下黑人学生GPA水平逐年提高,处在一个积极的轨道上。干预的效果在后期达到最强。大四时,成就差异减少了一半,由原先减少了52%的情况转变为减少了79%。
诚然,北大不是斯坦福,但作为世界名校,至少应该摘下陈旧的有色眼镜吧,请别再用充斥着刻板印象的文字去描述自己的科学家。
编辑:夏春晖 [email protected]
以上内容摘自北京大学新闻网的一篇报道。
不久前湖南日报“湘伴”微信公众号的《第一批90后已经当大学教授了》一文被各媒体纷纷转载,文章重点介绍了6位1990年后出生的男性大学教授,报道内容皆为他们的教育背景及科研成果,无一字涉及婚恋。
瞧,这差别!难怪当撒贝宁称颜宁为女科学家时,颜宁表示:“科学家就是科学家,为什么前面一定要加个‘女’字呢?”因为她清楚,当人们强调这个“女”字时,总是不自觉地戴上了有色眼镜,这副眼镜便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与“临床”表现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对某一类人或事物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如:
性别刻板印象:女生不如男生擅长数学;男生不如女生擅长表达。
地区刻板印象:四川人都爱吃辣;东北人都能喝酒;内蒙古人都会骑马上学。
种族刻板印象:黑人没有白人聪明;白人运动不如黑人。
外表刻板印象:西装革履,是个绅士;抽烟有文身,是个混混。
除此之外,还有职业刻板印象、信仰刻板印象、年龄刻板印象,等等。总之,刻板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刻板印象与偏见、歧视
颜宁在清华当博导时,有一次,在学院面试博士生时,一位男同事问面试的女生:“将来你会如何平衡家庭和科研?”颜宁立刻对女生说:“你可以不回答这个问题。”转而对男同事说:“这是一个有性别歧视的问题,你们为何从来不问男性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刻板印象人人都有,比如男主外,女主内。但有些人会把刻板印象当成全部事实而不愿获取更客观的信息,如此便形成了偏见。将偏见付诸行动则产生歧视。刻板印象是一种认知标签,偏见更多的是一种观念和态度,而歧视的本质是一种行为。既然刻板印象只是一种认知标签,那是不是只要没有歧视行为的发生,刻板印象就不会给人带来实质性的伤害呢?
讓我们看一下心理学研究的结果。
图1:组织斯坦福大学的本科生参加一次高难度的GRE文字测验,一部分参加测试的学生被告知这个测试体现文字技巧,用来评估你的语文水平;另一部分学生则被告知:“这是一个通过猜谜游戏来完成的心理学研究,因此我们要进行实验室练习。”测试结果:得到前一种说明的,黑人学生的成绩明显落后白人学生,可得到后一种说明的,黑人学生与白人学生的成绩相当。
图2:本次GRE文字测试中参与者被要求表明自己的种族。区别是:一部分人在测试前被问及,另一部分人在测试后被问及。测试结果:测试前表明自己种族的学生,黑人学生的成绩远远落后白人学生;而在测试后表明自己种族的学生,黑人学生的成绩却优于白人学生。
图3:对密歇根大学主修数学的本科生进行数学测试,一部分人被告知这个测试同大多数数学测试一样会反映出性别差异;另一部分人则被告知这个测试是一个特别设计的版本,对性别是平等的,女性和男性将会表现得同样好。测试结果:听到前一种说法的参与者,女生的测试成绩显著落后于男生;听到后一种说法的参与者,女生成绩与男生相当。
以上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刻板印象威胁。是指当个体或群体感知到情境中有关所属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存在时, 由于担心或焦虑反而会验证自己或所属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这一过程。
考入斯坦福大学及密歇根大学的学生已然是学霸级的人物,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学霸,哪怕只是在内心感觉到自己处于消极的刻板印象中,他们的表现都会大失水准。可见,许多人用来证明刻板印象正确的消极“事实”,往往正是刻板印象威胁的产物。
刻板印象威胁与损害
刻板印象,尤其是刻板印象中的消极评价会带给受威胁者持续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仅会影响个人成就,也同样影响个体的健康状况。
比如:耶鲁大学1970届的校友,黑人只占3%,但在已经死亡的人数中,黑人占了11%,死于压力或压力相关的显性疾病。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格雷格·沃顿以干预理论方面的研究而著称,他认为:“心理学家的责任就是去定义社会问题中的心理要素,并创造出针对这一要素的干预手段。”
“两个数字与一个问号”是一个有关干预的现场实验:参加实验的只有白人和黑人学生。研究者先要求他们列出两个朋友,这些朋友要么已经进入计算机科学领域,要么很适合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这很简单,参加实验的学生都做到了。接下来,研究者增加了人数,要求他们列出八位这样的朋友。显然,对每个参与实验的学生来说,他们这类朋友的数量都达不到八个。此时,研究者让参与者回答的问题是:在列出朋友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意味着什么?白人学生的答案基本是“没有意义”。对于黑人学生来说,列不出八个人却有着巨大的影响,似乎意味着他们不属于这里。不仅如此,甚至还令他们感觉他们的群体也不属于这里。 研究者给参与者翻看来自其他学生的来言,这些学生表现出想主修计算机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兴趣。研究者问参与者对这些学生有什么建议?白人学生在两种情况下都体现出鼓励的态度,既鼓励同种族的学生也鼓励黑人学生;反观黑人学生,在他们能列出两名朋友的情况下,他们鼓励黑人同学学习计算机科学。可当他们在列出八个朋友的问题上遇到困难时,他们突然开始反对同种族的学生进行该领域的学习……如此便形成了一个小规模的刻板印象威胁。
刻板印象与归属感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
归属,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某一个体对特殊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和维系,归属感则是这种划定、认同和维系的心理表现。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受到刻板印象威胁的学生会轻易地对生活中的消极事件甚至中性事件做出负面评价,并由此感受到社会排斥,得出“我不属于这里”的结论。“归因再训练”是格雷格·沃顿为此专门设计的干预手段,目的是改变人们对生活中消极事件或消极感受的归因,促使他们把原因归结为一些无伤大雅的理由,而不是直接归结为自己总体不属于这里。
实验对象为大一新生。目的是要他们了解到大学期间对归属感的怀疑是常见的暂时现象。
首先,新生们会看到一些调查数据,以及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的发言,如:“大一那年,尽管我见了很多人,但我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小的亲密朋友圈。我不得不提醒自己:交到亲密的朋友需要时间,从那时起,我见到过的一些人逐渐成为亲密的朋友,就像在高中时代一样。”这表明迈入大学门槛是一个需要渐渐适应的转变。
然后,讓将要升入大二的学生用半个小时描述自己为何在一开始因归属感问题而焦虑?这种焦虑又是如何随时间而好转的?实验要求这些准大二学生通过情况介绍的方式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
干预研究针对两个同年龄组的参与者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跟踪调查,一直追踪学生到大四。自然条件下的黑人学生GPA(平均学分绩点)由入校时的3.5到毕业时的3.4,基本无变化。但干预条件下黑人学生GPA水平逐年提高,处在一个积极的轨道上。干预的效果在后期达到最强。大四时,成就差异减少了一半,由原先减少了52%的情况转变为减少了79%。
诚然,北大不是斯坦福,但作为世界名校,至少应该摘下陈旧的有色眼镜吧,请别再用充斥着刻板印象的文字去描述自己的科学家。
编辑:夏春晖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