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祁连山东端天祝县、地处甘肃省中部、黄河流域中上游和石羊河流域源头位置,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生态地位极其重要的林业生态大县。被誉为“绿色保姆”的祁连山东端水源涵养林,是下游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在维護生态安全和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涵养水源。发源于天祝水源涵养林区的两条外流河和六条内陆河,灌溉着下游200多万亩耕地,保证了数以百计的工矿企业和城市用水。二是保持水土。使每年流入黄河和石羊河的泥沙减少约1100多万吨。三是蕴藏物种多样性。林区保存比较完好的生物种源库和物种遗传基因库,可长期、稳定地向人类提供引种、驯化的种源,在我国生物遗传的多样性方面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一、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发展现状
祁连山东端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面广、量大、任务重,森林资源的管护经费主要以地方政府为主。
长期以来,历届政府高度重视以林业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大力实施“生态安全”战略,经过不懈努力,林业事业健康发展,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一是护林防火和资源保护成效显著。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严酷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森林资源一旦遭受破坏,恢复和发展十分困难,也决定了林业发展首先以保护为主。面对森林资源点多面广、战线长、农田森林草原犬牙交错、林区人员活动频繁、护林防火和资源保护形势十分严峻的客观现实,始终遵循“一落实”、“二坚持”、“三加强”、“四到位”的工作措施,实现了森林资源由被动守护型向科学预防型转变。“一落实”即着力落实政府和部门“双线四级”负责制,从行政一线做到了县长包全县、乡(镇)长包全乡(镇)、村长包全村、组长包全组,从业务一线做到了林业局长包全局、林场场长包全场、护林站长包全站、护林员包责任片的资源保护管理格局;“二坚持”即坚持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和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三加强”即加强火源管理,加强执法力度,加强林政管理;“四到位”即广泛宣传,深入发动,思想认识到位;早部署、早安排,资源保护各项准备工作到位;强化指导、突出重点,工作措施到位;加强领导,健全制度,责任落实到位。
二是造林绿化事业蓬勃发展。相继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流域内的森林资源保护与恢复起到了项目辐射和科技示范带动的作用。
三是科技兴林及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坚持走科教兴林的路子,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林业建设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突出高新技术引进、科技培训服务、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和科研攻关五位一体,实现了林业发展由传统型向科技型的转变。
四是生态产业稳步发展。为减轻生态压力,带动林区农牧民脱贫致富,近年来,立足于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以红提葡萄、高原夏菜、人参果、食用菌栽培等为重点的高原设施农业,以小黑麦等优质饲草料种植和白牦牛、肉毛兼用羊、草原生态鸡、舍饲养殖为主的特色草畜业,以林木种苗培育为重点的林业产业,实现了特色生态产业从无到有、从零星探索到形成规模的飞跃,找到了一条符合实际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子。
五是生态移民着力推进。生态移民是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减轻生态环境压力、加快高海拔地区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政府引导和鼓励支持,采取集中搬迁、插花安置、先劳务后移民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综合措施,生态移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缓解了林区生态压力,拓展了贫困群众生存空间,实现了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的双赢。
二、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1、生态保护任务繁重,地方财政压力大。天祝林业属于生态公益性林业,只有投入,没有直接经济效益,林业建设经费来源主要靠当地财政拨款。各项生态工程的实际投资远远大于规定补助标准。
2、责权利失衡,生态效益得不到补偿。长期以来,投资、担责及建设管护任务以当地为主,但受益者主要在下游及周边地区,形成了“公众受益,当地投资担责;下游受益,上游建设管护”的不合理的水源涵养林保护建设局面,生态效益得不到补偿。
3、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生态负荷过重。为了生存,人们不断向大自然索取,生计资源逐年枯竭,生态负荷越来越重。实施生态移民,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显得尤为必要。但目前实施的易地搬迁试点工程是县内移民,受区域条件限制,困难较多;县外移民受移民地政策限制,安置点落实极为困难,从根本上解决天祝生态移民的难度很大。
4、加大保护的支持力度。加大基础、防火设施和森林资源保护的投入。为此,建议纳入天然林保护和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的公益林纳入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范围,同时提高三北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投资标准,延长补助期限,免除生态建设地方配套资金。
5、加大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支持力度。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举措之一。由于近年来气候干旱,雨水较少,耕种坡耕地的农牧民广种薄收,有很大一部分耕地撂荒,加之外出务工人员、发展生态产业和生态移民数量逐年增多,我县群众退耕还林积极性很高。建议对海拔2600米以上和坡度在25度以上的坡耕地继续逐年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
一、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发展现状
祁连山东端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面广、量大、任务重,森林资源的管护经费主要以地方政府为主。
长期以来,历届政府高度重视以林业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大力实施“生态安全”战略,经过不懈努力,林业事业健康发展,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一是护林防火和资源保护成效显著。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严酷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森林资源一旦遭受破坏,恢复和发展十分困难,也决定了林业发展首先以保护为主。面对森林资源点多面广、战线长、农田森林草原犬牙交错、林区人员活动频繁、护林防火和资源保护形势十分严峻的客观现实,始终遵循“一落实”、“二坚持”、“三加强”、“四到位”的工作措施,实现了森林资源由被动守护型向科学预防型转变。“一落实”即着力落实政府和部门“双线四级”负责制,从行政一线做到了县长包全县、乡(镇)长包全乡(镇)、村长包全村、组长包全组,从业务一线做到了林业局长包全局、林场场长包全场、护林站长包全站、护林员包责任片的资源保护管理格局;“二坚持”即坚持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和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三加强”即加强火源管理,加强执法力度,加强林政管理;“四到位”即广泛宣传,深入发动,思想认识到位;早部署、早安排,资源保护各项准备工作到位;强化指导、突出重点,工作措施到位;加强领导,健全制度,责任落实到位。
二是造林绿化事业蓬勃发展。相继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流域内的森林资源保护与恢复起到了项目辐射和科技示范带动的作用。
三是科技兴林及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坚持走科教兴林的路子,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林业建设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突出高新技术引进、科技培训服务、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和科研攻关五位一体,实现了林业发展由传统型向科技型的转变。
四是生态产业稳步发展。为减轻生态压力,带动林区农牧民脱贫致富,近年来,立足于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以红提葡萄、高原夏菜、人参果、食用菌栽培等为重点的高原设施农业,以小黑麦等优质饲草料种植和白牦牛、肉毛兼用羊、草原生态鸡、舍饲养殖为主的特色草畜业,以林木种苗培育为重点的林业产业,实现了特色生态产业从无到有、从零星探索到形成规模的飞跃,找到了一条符合实际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子。
五是生态移民着力推进。生态移民是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减轻生态环境压力、加快高海拔地区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政府引导和鼓励支持,采取集中搬迁、插花安置、先劳务后移民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综合措施,生态移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缓解了林区生态压力,拓展了贫困群众生存空间,实现了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的双赢。
二、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1、生态保护任务繁重,地方财政压力大。天祝林业属于生态公益性林业,只有投入,没有直接经济效益,林业建设经费来源主要靠当地财政拨款。各项生态工程的实际投资远远大于规定补助标准。
2、责权利失衡,生态效益得不到补偿。长期以来,投资、担责及建设管护任务以当地为主,但受益者主要在下游及周边地区,形成了“公众受益,当地投资担责;下游受益,上游建设管护”的不合理的水源涵养林保护建设局面,生态效益得不到补偿。
3、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生态负荷过重。为了生存,人们不断向大自然索取,生计资源逐年枯竭,生态负荷越来越重。实施生态移民,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显得尤为必要。但目前实施的易地搬迁试点工程是县内移民,受区域条件限制,困难较多;县外移民受移民地政策限制,安置点落实极为困难,从根本上解决天祝生态移民的难度很大。
4、加大保护的支持力度。加大基础、防火设施和森林资源保护的投入。为此,建议纳入天然林保护和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的公益林纳入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范围,同时提高三北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投资标准,延长补助期限,免除生态建设地方配套资金。
5、加大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支持力度。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举措之一。由于近年来气候干旱,雨水较少,耕种坡耕地的农牧民广种薄收,有很大一部分耕地撂荒,加之外出务工人员、发展生态产业和生态移民数量逐年增多,我县群众退耕还林积极性很高。建议对海拔2600米以上和坡度在25度以上的坡耕地继续逐年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