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安然而惬意的生命之花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eez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作家说过,事业和职业是两辆并驾齐驱的马车,它们可以重合,可以交叉,可以背道而驰,但当有一天,职业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而隐退幕后时,事业便以雷霆之势直立潮头。它是那样急不可耐,那样争先恐后,那样不顾一切,仿佛要把流失的一把抓住,把疏忽的拼命补救……
  司新国先生就是这样的人。用他自己的话:“仕途一生岁月饱满,退休后爱上文字,一发不可收”,“流连于笔墨之间,徜徉于陈年旧事,曾经为布局谋篇苦熬通宵,为文字推敲一夜未眠”。他用至真至纯的文字传递对家乡山水的厚爱,用至善至美之情讴歌对千年城池的执念。他的文字所以感人,一个字:真!
  和司新國先生相识于《奔流》作家研讨班。那天我去找我的“荣誉证书”,和来自郑州的作家陈平一齐来到他的房间。他用一枚陈年熟普招待我们,看着杯中琥珀色的液体,品着越泡越有味的老茶,听他讲茶的故事,我在想,这位来自河南周口的先生,肚里该有多少“货”呢,一枚茶粒就讲了半天,天南地北,物候差异,他都能说出一些掌故,他写出的文章呢?还不知怎样的好看呢。那期《奔流》杂志封面重点推介上有他的《大雪》,我正好拜读。
  将杂志带回细读,一股清澈明快之风迎面而来,我被他驾驭文字的功底和穿线引针的手法深深吸引了。
  回去后我关注了他的《阳城说客》,这一关注吓我一跳。从2017年的七月开始写起,他有了《阳城百态·饮食志》系列,《阳城百态·人物志》系列。仅2018年,他就有67篇作品,近60万字发表。他的小说入选《2018年中国小小说年选》,散文《荞麦花开》上了《奔流》封面重点推介,被《海外文摘》转载并获2019年度中国散文单篇一等奖。他在《周口晚报》开专栏,在《西部散文选刊》出个人小辑。《荞麦花开》《记忆阳城》《延安窑洞记》等三部集子即将出版,这三部分别由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梁晓声和湖南政协副主席省文联名誉主席谭仲池题书名的集子,是对他已往成绩的总结,也是对他所付出的肯定和嘉赏。真可谓“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面对这丰硕成果,司新国说,他的目标只有一个:活出生命的精彩,不给自己留遗憾;他的初衷只有一个:宣传家乡,推介家乡,让更多的人记住并热爱家乡。
  在这个为了钱可以索命的年代,司新国不记报酬,不问前路,用一颗赤子之心开启了与家乡山水的对话。他时而是杀猪匠王六、泥瓦匠二臭、小媳妇春妞;时而是回乡的游子、羁旅的愁客,吊古的诗人。他品尝着家乡芝麻叶浆面条的美食,回味着烧饼夹“油果子”的香甜。那阳城双黄蛋,商水烙馍,固墙豆腐在他的笔下都泛着诱人的色香。他把目光聚焦于平店玫瑰、百里汾河、千年古塔;他从高处审视水镇邓城,从深处挖掘关帝庙。《回眸汉中》他写出了历史的厚重,《阳城八景》道出了都市新风。他的心是阔远的,所以才有了《雪中周商》;他的笔是纤细的,所以才有了《雨前椿芽嫩入丝》。他像候鸟一样体悟霜降的滋味,又如冬梅一样希冀与雪的拥抱。那场梦中的大雪一直在下,浸润了他的童年、中年、故园,也浸润着他的心田,笔尖……
  司新国说,他是喝着汾河的水长大的,那河边的杨柳、翩飞的白鹭时时在他眼前晃动;他是听着奶奶的故事长大的,奶奶的“是鸡都有俩爪,到哪儿都能挠把食”的老话饱含着人生哲理。他是带着父母的焦虑走出了家,到了乡里,县里,市里,成了一名“国家人”。退休后当他再一次踏上五湖十八坡时,那儿时的歌谣、和善的乡邻、祖辈的遗风、先贤的懿德都扑面而来。他激动,他颤栗,他怕白驹过隙,他怕时不我待……
  当然,文学写作光靠热情和激动不行,还要看写作人知识的积累、生活的沉淀、才智的感悟,有了这些储备才能使笔下的山水、历史、人文呈现好看和顺眼的美感,才能传递睿智而深邃的厚味。司新国先生一直在寻找,在调整,他用慢生活的节奏、恬淡的心境和诗意的笔调去描摹,他打量生活,品味细节,感受四季,他用拳拳之心回馈,用涓涓清流梳理,用诚诚大爱倾诉。
  在他的心中,读者是上帝,是诤友,他不敢有丝毫的耍滑投奸来欺骗;在他的笔下,文字是圣灵,是天使,他不敢用污秽懒散来亵渎。读他的文章,其言情必沁人心脾,其叙事必周详谨慎。他把遗忘的民愿放在活人的饭碗上,把生锈的国粹捡起并擦亮……他的文章接天通地,他的气势宏阔万里,他的诉说贴面暖心。
  司新国先生不但勤于笔耕,而且还寄情于山水花鸟,早已是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太行人家》和《万山红遍》曾分别荣获2008年河南省新人新作特等奖、“井岗山杯”中国画大赛金奖。尽管2017年后以文学创作为主,创作之暇仍有不少水墨佳作面世。而且还热衷于公益事业和文化传承,担任着阳城文化硏究会会长、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阳城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这跟他的勤奋是分不开的,点灯熬夜是难免的,彻夜通宵也是常事吧。每当我看到他文章后面的“时已凌晨2:29分”时,一种肃然之情油然而生,似乎看到一枚安然而惬意的生命之花正在酷暑严冬、四季流转中悄然绽放。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孙小枝,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人。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散文学会会员,焦作市作协会员。一个在平仄间行走并愿意用文字记下心得的人。)
其他文献
凭借着“石峁遗址”、《平凡的世界》电视剧的拍摄,高家堡这个原本没落的村镇又重新热闹了起来,而高家堡的美食更是成为了游客流连忘返的重要原因。  提到“夜娃粉皮”每个来到高家堡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甚至有很多人专门为了这一口“绿豆粉皮”而来到高家堡。“夜娃”是我的三外爷,他和我外爷、外婆住在一个院子里,我可以说是从会吃饭的时候就在吃三外爷的粉皮,而从这个院子里长大的每一个孩子都和我一样,吃三外爷的粉皮就
期刊
时间过得真快,已是暮春时节,然今年的春天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宅在家里度过的。自从2020年1月20日钟南山院士宣布新冠病毒会人传人以来,我就启动了宅家的生活模式。但凡出门,也是戴着口罩。今天傍晚出去散步,人行道上,行人不少,但戴着口罩的不多,一来天气渐热,最高气温已接近摄氏20°C,戴着口罩难受;二来台州一个多月以来没有新增新冠病毒感染者;三是专家普遍认为,在非人群密集的空旷处,不戴口罩无妨。因此
期刊
离开武汉已两月有余,今天听到武汉已暂时封城。妻子说现在你再去武汉可就去不了了,注定黄鹤楼你是看不到了。  两个月前,我和妻子因事到武汉,这次停留时间很短暂,早晨乘坐的是六点多钟的高铁,晚上九点多钟就到了苏州,来去共一天时间,可谓是来去匆匆。也正因为时间太过于仓促,所以连武汉的著名景点黄鹤楼我都未能一睹风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其实倒也不是没有机会,那天我们办完事,才下午一点多钟,因为比预料中的要
期刊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杯似酒的情怀,时间愈久思绪愈发浓厚,即使不是经常提起它也会难以忘怀,对于一年回一次家的我更是如此,物是人非之地多了一份热忱与期待。  由于家境原因,生我的地与养我的地不同,但我已习惯把养我之地作故乡。因为它给我留下希望与幻想,让我得到关怀与爱护,让我在成长中不彷徨紧张。  原本早该回家的我因诸多原因一直没有回去,妈妈为了能让我有足够的钱读书也已经几年没回家过年了,我知道实属无奈没有
期刊
三月的新绛,春风和煦,杨柳青青,百花盛开,处处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看姑射泛翠,春意正浓,莺歌燕舞,点点杏白醉人间;杏雨菲菲,峨眉粉黛,蜂飞蝶舞,十里桃红香四海。  清晨,当第一抹阳光投射新绛大地,当第一缕春风触摸新绛大地,古城钟楼的钟声已悠扬地飞向远方;高高的龙兴塔遥望着钟音远去的地方,由近到远,慢慢地收拢着四处的风景;悠悠的汾河水像一条长长的飘带潇洒地缠绕着历经沧桑的绛州古城,沐浴着晨光里龙
期刊
当日子走入三月,它就被一种气息罩着,这气息也围绕着我,或者这气息本来就是我的。一场篾笼想返青的舒张,一次干枝低吟的苏醒,一种小马耳尖上竖起的渴望。想聆听,想触摸,想感知。那到底是什么呢?  清晨醒来,我这样问我自己。室内很安静,我看上去也很安静,只有这些思绪知道我胸中的悸动。当阳光透过窗帘,斜斜地织着,落在地板上,一声鸟鸣也落在了我心坎。我终于知道藏在我身体里的那蠢蠢欲动的是什么了。那是一声轻轻的
期刊
落花满地春已老,片片碎裂是谁心  晨光透过窗帘,把暗夜的梦驱散。希望是个好天气,给我足够的理由到户外走走。也希望晴好的阳光能驱逐心头挥不去的隐痛。总是被许多与己无关的事情影响到心情,比如听了一曲忧伤的音乐、看到一篇伤感的文字,比如晴空飘来乌云、涌起风沙……  一直期待着春暖花开,以为春天是萌生的季节。每到春来,总喜欢到旷野或山头,放眼望去,柔嫩的绿让人心底顿生暖意,满山的迎春花灿然开放,春风也温柔
期刊
孙国敉,明末文学家,于明朝崇祯年间在京为官,当时与其二子孙宗岱、孙汧如有“江南小三苏”之称。人们只能从相关的历史书籍上粗略的查到他是江南六合人,再具体些,似乎还没有人细心过问。约四百年来,孙国敉这个名字,在他的家乡似乎逐渐被人们遗忘。  揭开六合状元身世之谜  据县志记载,孙国敉是六合县西阳山人。根据金牛湖街道考证,其实,孙国敉祖籍就是现在的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街道长山社区潘徐组,潘徐组西北边的状元
期刊
鼠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从武汉来袭,它像一颗毒气弹一样,惊天炸响,蔓延开来……  武汉——这座美丽的城市是我在六岁时,从我家买的搪瓷洗脸盆上知道的。漂亮的搪瓷脸盆上面写着《武汉长江大桥顺利通车》,我那时还没上学不认得字,尚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问大人才知道了武汉长江大桥是多么的雄伟壮观。它也是我来到这世上认字的开始,这几个字永远的烙印在了我的心里,也是第一个让我知道的唯一的一座美丽的大
期刊
相对于散文,批评家的眼睛,总是与作者缱绻的梦派生出的审美视角相伴相生的。近读内蒙古作家刘卫(笔名巍子)先生的《昆河溯源》(原载《鹿鸣》2020年第1期),眼前为之一亮,让我升起一份久违的感觉,那就是作者在一条河流中放大了的地域文化的原生状态,让我们对黄河文化有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认知!  也许每个地域都会有一个别具特色的标志作为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比如金字塔,比如天安门,比如东方明珠,比如紫荆花广场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