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作家说过,事业和职业是两辆并驾齐驱的马车,它们可以重合,可以交叉,可以背道而驰,但当有一天,职业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而隐退幕后时,事业便以雷霆之势直立潮头。它是那样急不可耐,那样争先恐后,那样不顾一切,仿佛要把流失的一把抓住,把疏忽的拼命补救……
司新国先生就是这样的人。用他自己的话:“仕途一生岁月饱满,退休后爱上文字,一发不可收”,“流连于笔墨之间,徜徉于陈年旧事,曾经为布局谋篇苦熬通宵,为文字推敲一夜未眠”。他用至真至纯的文字传递对家乡山水的厚爱,用至善至美之情讴歌对千年城池的执念。他的文字所以感人,一个字:真!
和司新國先生相识于《奔流》作家研讨班。那天我去找我的“荣誉证书”,和来自郑州的作家陈平一齐来到他的房间。他用一枚陈年熟普招待我们,看着杯中琥珀色的液体,品着越泡越有味的老茶,听他讲茶的故事,我在想,这位来自河南周口的先生,肚里该有多少“货”呢,一枚茶粒就讲了半天,天南地北,物候差异,他都能说出一些掌故,他写出的文章呢?还不知怎样的好看呢。那期《奔流》杂志封面重点推介上有他的《大雪》,我正好拜读。
将杂志带回细读,一股清澈明快之风迎面而来,我被他驾驭文字的功底和穿线引针的手法深深吸引了。
回去后我关注了他的《阳城说客》,这一关注吓我一跳。从2017年的七月开始写起,他有了《阳城百态·饮食志》系列,《阳城百态·人物志》系列。仅2018年,他就有67篇作品,近60万字发表。他的小说入选《2018年中国小小说年选》,散文《荞麦花开》上了《奔流》封面重点推介,被《海外文摘》转载并获2019年度中国散文单篇一等奖。他在《周口晚报》开专栏,在《西部散文选刊》出个人小辑。《荞麦花开》《记忆阳城》《延安窑洞记》等三部集子即将出版,这三部分别由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梁晓声和湖南政协副主席省文联名誉主席谭仲池题书名的集子,是对他已往成绩的总结,也是对他所付出的肯定和嘉赏。真可谓“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面对这丰硕成果,司新国说,他的目标只有一个:活出生命的精彩,不给自己留遗憾;他的初衷只有一个:宣传家乡,推介家乡,让更多的人记住并热爱家乡。
在这个为了钱可以索命的年代,司新国不记报酬,不问前路,用一颗赤子之心开启了与家乡山水的对话。他时而是杀猪匠王六、泥瓦匠二臭、小媳妇春妞;时而是回乡的游子、羁旅的愁客,吊古的诗人。他品尝着家乡芝麻叶浆面条的美食,回味着烧饼夹“油果子”的香甜。那阳城双黄蛋,商水烙馍,固墙豆腐在他的笔下都泛着诱人的色香。他把目光聚焦于平店玫瑰、百里汾河、千年古塔;他从高处审视水镇邓城,从深处挖掘关帝庙。《回眸汉中》他写出了历史的厚重,《阳城八景》道出了都市新风。他的心是阔远的,所以才有了《雪中周商》;他的笔是纤细的,所以才有了《雨前椿芽嫩入丝》。他像候鸟一样体悟霜降的滋味,又如冬梅一样希冀与雪的拥抱。那场梦中的大雪一直在下,浸润了他的童年、中年、故园,也浸润着他的心田,笔尖……
司新国说,他是喝着汾河的水长大的,那河边的杨柳、翩飞的白鹭时时在他眼前晃动;他是听着奶奶的故事长大的,奶奶的“是鸡都有俩爪,到哪儿都能挠把食”的老话饱含着人生哲理。他是带着父母的焦虑走出了家,到了乡里,县里,市里,成了一名“国家人”。退休后当他再一次踏上五湖十八坡时,那儿时的歌谣、和善的乡邻、祖辈的遗风、先贤的懿德都扑面而来。他激动,他颤栗,他怕白驹过隙,他怕时不我待……
当然,文学写作光靠热情和激动不行,还要看写作人知识的积累、生活的沉淀、才智的感悟,有了这些储备才能使笔下的山水、历史、人文呈现好看和顺眼的美感,才能传递睿智而深邃的厚味。司新国先生一直在寻找,在调整,他用慢生活的节奏、恬淡的心境和诗意的笔调去描摹,他打量生活,品味细节,感受四季,他用拳拳之心回馈,用涓涓清流梳理,用诚诚大爱倾诉。
在他的心中,读者是上帝,是诤友,他不敢有丝毫的耍滑投奸来欺骗;在他的笔下,文字是圣灵,是天使,他不敢用污秽懒散来亵渎。读他的文章,其言情必沁人心脾,其叙事必周详谨慎。他把遗忘的民愿放在活人的饭碗上,把生锈的国粹捡起并擦亮……他的文章接天通地,他的气势宏阔万里,他的诉说贴面暖心。
司新国先生不但勤于笔耕,而且还寄情于山水花鸟,早已是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太行人家》和《万山红遍》曾分别荣获2008年河南省新人新作特等奖、“井岗山杯”中国画大赛金奖。尽管2017年后以文学创作为主,创作之暇仍有不少水墨佳作面世。而且还热衷于公益事业和文化传承,担任着阳城文化硏究会会长、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阳城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这跟他的勤奋是分不开的,点灯熬夜是难免的,彻夜通宵也是常事吧。每当我看到他文章后面的“时已凌晨2:29分”时,一种肃然之情油然而生,似乎看到一枚安然而惬意的生命之花正在酷暑严冬、四季流转中悄然绽放。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孙小枝,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人。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散文学会会员,焦作市作协会员。一个在平仄间行走并愿意用文字记下心得的人。)
司新国先生就是这样的人。用他自己的话:“仕途一生岁月饱满,退休后爱上文字,一发不可收”,“流连于笔墨之间,徜徉于陈年旧事,曾经为布局谋篇苦熬通宵,为文字推敲一夜未眠”。他用至真至纯的文字传递对家乡山水的厚爱,用至善至美之情讴歌对千年城池的执念。他的文字所以感人,一个字:真!
和司新國先生相识于《奔流》作家研讨班。那天我去找我的“荣誉证书”,和来自郑州的作家陈平一齐来到他的房间。他用一枚陈年熟普招待我们,看着杯中琥珀色的液体,品着越泡越有味的老茶,听他讲茶的故事,我在想,这位来自河南周口的先生,肚里该有多少“货”呢,一枚茶粒就讲了半天,天南地北,物候差异,他都能说出一些掌故,他写出的文章呢?还不知怎样的好看呢。那期《奔流》杂志封面重点推介上有他的《大雪》,我正好拜读。
将杂志带回细读,一股清澈明快之风迎面而来,我被他驾驭文字的功底和穿线引针的手法深深吸引了。
回去后我关注了他的《阳城说客》,这一关注吓我一跳。从2017年的七月开始写起,他有了《阳城百态·饮食志》系列,《阳城百态·人物志》系列。仅2018年,他就有67篇作品,近60万字发表。他的小说入选《2018年中国小小说年选》,散文《荞麦花开》上了《奔流》封面重点推介,被《海外文摘》转载并获2019年度中国散文单篇一等奖。他在《周口晚报》开专栏,在《西部散文选刊》出个人小辑。《荞麦花开》《记忆阳城》《延安窑洞记》等三部集子即将出版,这三部分别由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梁晓声和湖南政协副主席省文联名誉主席谭仲池题书名的集子,是对他已往成绩的总结,也是对他所付出的肯定和嘉赏。真可谓“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面对这丰硕成果,司新国说,他的目标只有一个:活出生命的精彩,不给自己留遗憾;他的初衷只有一个:宣传家乡,推介家乡,让更多的人记住并热爱家乡。
在这个为了钱可以索命的年代,司新国不记报酬,不问前路,用一颗赤子之心开启了与家乡山水的对话。他时而是杀猪匠王六、泥瓦匠二臭、小媳妇春妞;时而是回乡的游子、羁旅的愁客,吊古的诗人。他品尝着家乡芝麻叶浆面条的美食,回味着烧饼夹“油果子”的香甜。那阳城双黄蛋,商水烙馍,固墙豆腐在他的笔下都泛着诱人的色香。他把目光聚焦于平店玫瑰、百里汾河、千年古塔;他从高处审视水镇邓城,从深处挖掘关帝庙。《回眸汉中》他写出了历史的厚重,《阳城八景》道出了都市新风。他的心是阔远的,所以才有了《雪中周商》;他的笔是纤细的,所以才有了《雨前椿芽嫩入丝》。他像候鸟一样体悟霜降的滋味,又如冬梅一样希冀与雪的拥抱。那场梦中的大雪一直在下,浸润了他的童年、中年、故园,也浸润着他的心田,笔尖……
司新国说,他是喝着汾河的水长大的,那河边的杨柳、翩飞的白鹭时时在他眼前晃动;他是听着奶奶的故事长大的,奶奶的“是鸡都有俩爪,到哪儿都能挠把食”的老话饱含着人生哲理。他是带着父母的焦虑走出了家,到了乡里,县里,市里,成了一名“国家人”。退休后当他再一次踏上五湖十八坡时,那儿时的歌谣、和善的乡邻、祖辈的遗风、先贤的懿德都扑面而来。他激动,他颤栗,他怕白驹过隙,他怕时不我待……
当然,文学写作光靠热情和激动不行,还要看写作人知识的积累、生活的沉淀、才智的感悟,有了这些储备才能使笔下的山水、历史、人文呈现好看和顺眼的美感,才能传递睿智而深邃的厚味。司新国先生一直在寻找,在调整,他用慢生活的节奏、恬淡的心境和诗意的笔调去描摹,他打量生活,品味细节,感受四季,他用拳拳之心回馈,用涓涓清流梳理,用诚诚大爱倾诉。
在他的心中,读者是上帝,是诤友,他不敢有丝毫的耍滑投奸来欺骗;在他的笔下,文字是圣灵,是天使,他不敢用污秽懒散来亵渎。读他的文章,其言情必沁人心脾,其叙事必周详谨慎。他把遗忘的民愿放在活人的饭碗上,把生锈的国粹捡起并擦亮……他的文章接天通地,他的气势宏阔万里,他的诉说贴面暖心。
司新国先生不但勤于笔耕,而且还寄情于山水花鸟,早已是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太行人家》和《万山红遍》曾分别荣获2008年河南省新人新作特等奖、“井岗山杯”中国画大赛金奖。尽管2017年后以文学创作为主,创作之暇仍有不少水墨佳作面世。而且还热衷于公益事业和文化传承,担任着阳城文化硏究会会长、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阳城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这跟他的勤奋是分不开的,点灯熬夜是难免的,彻夜通宵也是常事吧。每当我看到他文章后面的“时已凌晨2:29分”时,一种肃然之情油然而生,似乎看到一枚安然而惬意的生命之花正在酷暑严冬、四季流转中悄然绽放。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孙小枝,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人。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散文学会会员,焦作市作协会员。一个在平仄间行走并愿意用文字记下心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