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生艺术化”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要求人生不可处处以物质、实利为目标,而要把生活当作一件艺术品来打造。这一理论能为《艺术导论》课程开创一种以学生生命与生活为目标的新的教学模式提供指导,这种新模式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师素质等方面都呈现出以有意识地将审美由艺术推及至人生与生活,从而形成一种艺术的人生观和审美的人生态度,将自己的人生与生活作为艺术品去创造与欣赏为终极目标。
关键词:人生艺术化 艺术导论 教学新模式
一、“人生艺术化”思想的源流与演变
“人生艺术化”是上世纪初期,中国教育家和艺术家针对我国国民个性缺失、生活保守、世代观念层层相因的现状提出来的。“人生艺术化”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要求人生不可处处以物质、实利为目标,把生活当作一件艺术品来打造。“人生艺术化”不仅对于改变封建文化塑造出来的国民个性有积极意义,而且为我们的人生开拓出新的境界,为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确定人生价值有着极强的理念引导作用。
现代美学史上,关于人生的艺术化命题的阐述主要贡献者是田汉、宗白华、梁启超、朱光潜、丰子恺、郭沫若等。田汉最早提出了“生活艺术化”的命题,要求人们“要使生活艺术化”。宗白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把我们的一生生活,当作一个艺术品似的创造”(《三叶集》)。后来梁启超提出了“趣味主义”生活态度,呼吁人们超越个体的得失计较,将个人外在的功利追求转化为内在的情感和生命,转化成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命动力,这样一来,个体与群体、宇宙、社会融为一体,达到彼此无间的自由的生活状态。到了30年代,朱光潜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艺术情感对于生命情感的滋养和孕育,他说:“所谓人生的艺术化也就是人生的情趣化”,是人“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经过朱光潜的提倡,“人生艺术化被广泛接受”。到了三四十年代,丰子恺也就这方面发表了见解,认为生活是大艺术品,“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把创作艺术、鉴赏艺术的态度应用在人生中,即教人在日常生活中看出艺术的情味来”,并且借鉴明代李贽的“童心说”,提出以艺术恢复人的童心的设想。
二、《艺术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
《艺术导论》课程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之一,是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基础环节。对非艺术类专业学生而言,该课程是引导其走进艺术、感受艺术并进行交流实践的平台。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大部分高校将《艺术导论》作为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进行了课程设置和教学,但实际教学效果不尽理想,对于课程教学的研究,也只有为数不多的论文,如:《作为通识课程的艺术导论教学争议研究》《普通高校公共<艺术导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试论<艺术导论>课的课程定位与教学方法》,大多是针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对策或教学经验的总结,并未能以系统的理论作为指导建构起本课程独特的教学模式,这也是本课程教学难以改革突破的瓶颈。
三、“人生艺术化”理念下的《艺术导论》教学新模式构想
在“人生艺术化”理论的指引下,我们的《艺术导论》课程将呈现的是这样一种新的面貌:
1、教学目标之设定
“人生艺术化”应该成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即在艺术教育中,将审美由艺术推及至人生与生活,从而使每一个人形成一种艺术的人生观和审美的人生态度,将自己的人生与生活作为艺术品去创造与欣赏。但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应该将这一目标进一步细化为可操作、可评价的标准:一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即学生能完整地掌握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艺术与其他文化的关系、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等基本理论问题,这些知识能为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提供帮助,是我们能从艺术中感受快乐与启迪的基础条件。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即在教学过程中,引用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经典作品来阐释和论证艺术的基本原理与鉴赏规律,在艺术与美的熏陶中提升学习兴趣。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真正被每一种艺术特有的美所感染和打动,因而提升对艺术的热爱和继续探索的兴趣,对艺术学习形成正确的态度,形成认同艺术能完善人格、提升生命与人生境界的价值观。
2、教学内容之遴选
在设定了教学目标之后,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是建立教学新模式的重点。以“人生艺术化”理念为指引,应摒弃等同于《艺术概论》等专业理论课程一味强调艺术理论系统性和完整性,深奥难懂,无法激发学习兴趣的弊端,加强艺术与人生和生活的联系,把对艺术知识与理论的学习引向对艺术与人生生活关系的思考。如某《艺术导论》教材在影视作品赏析时选取的案例《教父》和文学作品赏析案例《离骚》,这两个作品确实是经典之作,但根据艺术鉴赏规律,观众需要具备深厚的生活阅历和人生经验,才能深入领悟其中的情感意蕴,而年轻的大学生们很难从中获得情感的共鸣。在笔者主编的教材中,则选择了影视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文学作品《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作为赏析案例,青春与成长的激情、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是年轻的大学生们过去和现在正在经历的生命体验,他们更容易从这样的作品中获取情感的共鸣,从而对艺术的学习增强兴趣与热爱之情,当艺术离他们的生活与人生经验越近,他们才能有效地建构起艺术与人生的关系。
3、教学方法之采用
教学方法上,如何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将审美从艺术到生活的迁移,从知识的学习转化成个体的人格是建立教学新模式的关键。这些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如综合采用体验法、欣赏法、引导探究法、讨论法、故事教学法、案例研究法、情境法、比较法、拓展延伸法等;也包括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课前课后如何让学生自觉地建构起艺术学习的方式与路径。如笔者编写的《艺术导论》,侧重对学生艺术学习的引导,教材设置了有一定独立性又有较强相关性的栏目如:“词语解析”“作品鉴赏”“人物介绍”等,使得教材不但可以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平台,也能方便学习者在枕边案头随时翻阅,一个概念的解释、一个作品的鉴赏,都能让人时有所悟。
4、教学评价之重建
为激励和调节“人生艺术化”目标的实现,我们需要重新建立一种新的教学评价机制,针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同时考察学生对艺术理论知识的掌握、学习过程的参与、学习方法的掌握,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如知识与技能目标可以通过卷面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与评价,过程与方法目标可以通过平时的考勤、课堂参与等方式进行考核与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论文写作或交谈等方式进行考核与评价。
5、教师素质之养成
一个艺术品似的审美的生命形象是《艺术导论》课程教师素质的核心,教师以其审美的人生形象与人格魅力感染和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与对艺术的热爱,引领学生走上“人生艺术化”的道路。艺术教师的形象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艺术课的形象,艺术教师的魅力与吸引力的有无就转化为艺术课的魅力和吸引力,而且,对于艺术学科来说,研究和学习审美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一个艺术教师首先要使自己本身成为一道美的风景,树立审美的人生形象与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对美好人生与生活的欲求。
四、结语
在《艺术导论》课程教学中,应处处站在年轻学子的角度,挑选他们喜欢的、可以唤起他们自身审美经验的作品作为范例,提供学习的方法,拓展学习的内容,引发对艺术的思考,让课程成为一个向导,引领学生参观、浏览艺术的大观园,有时大家停下来仔细观察,遇到岔路口需要思考下一步如何走;还可以到路边活动一下,大家一起讨论或与路人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通过交流和学习,愉悦心情,激活思维,体会艺术给生命带来的快乐与启迪,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生艺术化”的人生观与艺术观的养成。
参考文献:
[1]中国知网搜索http://epub.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
[2]陈立红,吴修林主编.艺术导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年.
[3]段宇辉主编.艺术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关键词:人生艺术化 艺术导论 教学新模式
一、“人生艺术化”思想的源流与演变
“人生艺术化”是上世纪初期,中国教育家和艺术家针对我国国民个性缺失、生活保守、世代观念层层相因的现状提出来的。“人生艺术化”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要求人生不可处处以物质、实利为目标,把生活当作一件艺术品来打造。“人生艺术化”不仅对于改变封建文化塑造出来的国民个性有积极意义,而且为我们的人生开拓出新的境界,为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确定人生价值有着极强的理念引导作用。
现代美学史上,关于人生的艺术化命题的阐述主要贡献者是田汉、宗白华、梁启超、朱光潜、丰子恺、郭沫若等。田汉最早提出了“生活艺术化”的命题,要求人们“要使生活艺术化”。宗白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把我们的一生生活,当作一个艺术品似的创造”(《三叶集》)。后来梁启超提出了“趣味主义”生活态度,呼吁人们超越个体的得失计较,将个人外在的功利追求转化为内在的情感和生命,转化成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命动力,这样一来,个体与群体、宇宙、社会融为一体,达到彼此无间的自由的生活状态。到了30年代,朱光潜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艺术情感对于生命情感的滋养和孕育,他说:“所谓人生的艺术化也就是人生的情趣化”,是人“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经过朱光潜的提倡,“人生艺术化被广泛接受”。到了三四十年代,丰子恺也就这方面发表了见解,认为生活是大艺术品,“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把创作艺术、鉴赏艺术的态度应用在人生中,即教人在日常生活中看出艺术的情味来”,并且借鉴明代李贽的“童心说”,提出以艺术恢复人的童心的设想。
二、《艺术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
《艺术导论》课程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之一,是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基础环节。对非艺术类专业学生而言,该课程是引导其走进艺术、感受艺术并进行交流实践的平台。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大部分高校将《艺术导论》作为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进行了课程设置和教学,但实际教学效果不尽理想,对于课程教学的研究,也只有为数不多的论文,如:《作为通识课程的艺术导论教学争议研究》《普通高校公共<艺术导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试论<艺术导论>课的课程定位与教学方法》,大多是针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对策或教学经验的总结,并未能以系统的理论作为指导建构起本课程独特的教学模式,这也是本课程教学难以改革突破的瓶颈。
三、“人生艺术化”理念下的《艺术导论》教学新模式构想
在“人生艺术化”理论的指引下,我们的《艺术导论》课程将呈现的是这样一种新的面貌:
1、教学目标之设定
“人生艺术化”应该成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即在艺术教育中,将审美由艺术推及至人生与生活,从而使每一个人形成一种艺术的人生观和审美的人生态度,将自己的人生与生活作为艺术品去创造与欣赏。但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应该将这一目标进一步细化为可操作、可评价的标准:一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即学生能完整地掌握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艺术与其他文化的关系、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等基本理论问题,这些知识能为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提供帮助,是我们能从艺术中感受快乐与启迪的基础条件。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即在教学过程中,引用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经典作品来阐释和论证艺术的基本原理与鉴赏规律,在艺术与美的熏陶中提升学习兴趣。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真正被每一种艺术特有的美所感染和打动,因而提升对艺术的热爱和继续探索的兴趣,对艺术学习形成正确的态度,形成认同艺术能完善人格、提升生命与人生境界的价值观。
2、教学内容之遴选
在设定了教学目标之后,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是建立教学新模式的重点。以“人生艺术化”理念为指引,应摒弃等同于《艺术概论》等专业理论课程一味强调艺术理论系统性和完整性,深奥难懂,无法激发学习兴趣的弊端,加强艺术与人生和生活的联系,把对艺术知识与理论的学习引向对艺术与人生生活关系的思考。如某《艺术导论》教材在影视作品赏析时选取的案例《教父》和文学作品赏析案例《离骚》,这两个作品确实是经典之作,但根据艺术鉴赏规律,观众需要具备深厚的生活阅历和人生经验,才能深入领悟其中的情感意蕴,而年轻的大学生们很难从中获得情感的共鸣。在笔者主编的教材中,则选择了影视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文学作品《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作为赏析案例,青春与成长的激情、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是年轻的大学生们过去和现在正在经历的生命体验,他们更容易从这样的作品中获取情感的共鸣,从而对艺术的学习增强兴趣与热爱之情,当艺术离他们的生活与人生经验越近,他们才能有效地建构起艺术与人生的关系。
3、教学方法之采用
教学方法上,如何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将审美从艺术到生活的迁移,从知识的学习转化成个体的人格是建立教学新模式的关键。这些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如综合采用体验法、欣赏法、引导探究法、讨论法、故事教学法、案例研究法、情境法、比较法、拓展延伸法等;也包括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课前课后如何让学生自觉地建构起艺术学习的方式与路径。如笔者编写的《艺术导论》,侧重对学生艺术学习的引导,教材设置了有一定独立性又有较强相关性的栏目如:“词语解析”“作品鉴赏”“人物介绍”等,使得教材不但可以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平台,也能方便学习者在枕边案头随时翻阅,一个概念的解释、一个作品的鉴赏,都能让人时有所悟。
4、教学评价之重建
为激励和调节“人生艺术化”目标的实现,我们需要重新建立一种新的教学评价机制,针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同时考察学生对艺术理论知识的掌握、学习过程的参与、学习方法的掌握,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如知识与技能目标可以通过卷面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与评价,过程与方法目标可以通过平时的考勤、课堂参与等方式进行考核与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论文写作或交谈等方式进行考核与评价。
5、教师素质之养成
一个艺术品似的审美的生命形象是《艺术导论》课程教师素质的核心,教师以其审美的人生形象与人格魅力感染和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与对艺术的热爱,引领学生走上“人生艺术化”的道路。艺术教师的形象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艺术课的形象,艺术教师的魅力与吸引力的有无就转化为艺术课的魅力和吸引力,而且,对于艺术学科来说,研究和学习审美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一个艺术教师首先要使自己本身成为一道美的风景,树立审美的人生形象与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对美好人生与生活的欲求。
四、结语
在《艺术导论》课程教学中,应处处站在年轻学子的角度,挑选他们喜欢的、可以唤起他们自身审美经验的作品作为范例,提供学习的方法,拓展学习的内容,引发对艺术的思考,让课程成为一个向导,引领学生参观、浏览艺术的大观园,有时大家停下来仔细观察,遇到岔路口需要思考下一步如何走;还可以到路边活动一下,大家一起讨论或与路人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通过交流和学习,愉悦心情,激活思维,体会艺术给生命带来的快乐与启迪,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生艺术化”的人生观与艺术观的养成。
参考文献:
[1]中国知网搜索http://epub.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
[2]陈立红,吴修林主编.艺术导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年.
[3]段宇辉主编.艺术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